“小許,你做這個題材的時候,真沒必要有那麽多顧慮,‘遊戲’也是我幾經考察後選定的、最可能達到我那所謂目的和需求的最佳載體。”
楊雁安背著兩手在屋裏晃晃悠悠,精神狀態看起來十分穩定。
“我知道我這麽說你可能還是有點暈乎,但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你擔心的那些問題——什麽立意不夠深刻、風骨不夠突出,受眾不夠廣泛——我目前隻是想把它‘傳’出去,而且最好是能傳到對這類東西能有一定興趣、願意以此為源,轉頭去更深入了解了解這東西的年輕人手裏罷了。”
“可是……”
“因為‘傳承’二字,從來不隻在乎於一個‘承’字而已。”
許意遲近乎本能地想要張嘴提出疑問,楊雁安先她一步,開口將她未說完的後半句話塞回了她的肚子。
“‘傳’和‘承’是兩種東西,‘傳承’,向來講究的是先‘傳’再‘承’——換句話說,一種文化或是某種技藝,想要被人安安生生地傳承下去,它首先要有一定的民眾認知度和接受度。”
“——甭管是小眾還是大眾,也甭管那東西是好是賴、是難學還是容易,全然沒有傳播度、丁點不被人熟識和接受的玩意是根本傳不下去的,什麽都不例外。”
“一種文化,隻有在傳播度足夠廣泛,基層有生力量——包括從業者與愛好者——足夠豐厚的前提下,才擁有能被繼續發展、創造並傳承下去的可能。”
小蘿莉說著抬頭深深望了許意遲一眼:“這樣講,小許,這裏我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問你個你最容易理解的問題。”
“誒好,您問。”許意遲下意識再度挺直了腰杆。
“在不提前查資料的情況下,”楊雁安的眼睛一眨不眨,“提起非遺,你腦子裏最先想起來的都是些什麽?”
“琴棋書畫。”許意遲不假思索,“還有刺繡剪紙陶瓷……再就一些民族樂器,但這個我就不確定哪些是哪些不是,有沒有流派的區別了。”
“好。”小蘿莉微一頷首,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那你有發現你提到的這些非遺之間,有什麽共同點嗎?”
“呃……它們……”許意遲搓著下巴稍作沉吟,“它們都很常見。”
“是我們從小到大,聽別人把它們視為‘有代表性的華夏文化’,而常年掛在嘴邊的東西。”
“對。”楊雁安點著腦袋耐心補充,“並且你們知道的,大多是這些文化中最出名的大類——譬如刺繡中的蘇繡、湘繡,蜀繡等——對各少數民族早些年名不見經傳的刺繡小類,通常不會太了解。”
“確實。”小姑娘不大好意思地伸手抓抓頭發,“像那什麽苗族錫繡和藏族刺繡這些,都是近幾年各地方有關部門逐漸重視並努力宣傳本地的特色文化了,我才對它們略微有所耳聞。”
“之前壓根就沒怎麽聽說過這些,以為天下的刺繡都一樣,都是蘇繡或者蜀繡那樣。”
“是的,是這樣的。”楊雁安走過來抬手拍拍許意遲的發頂,這姑娘撓自己腦瓜的時候好像挺用力的,把發型自己的都給抓吧爛了。
“所以,你發現了嗎?小許。”
“在我們今天聊到的這些非遺裏麵,越是廣為人知的東西,它們被保存、傳承的情況也就越發好,有不少甚至還能不時擁有些後人改良、創造出來的新鮮工藝或技巧。”
——比如那什麽把瓷器和刺繡結合起來,在瓷器上繡花的。
這玩意剛麵世的時候,著實是給她這個老東西都嚇了一跳——誰家好人閑著沒事,偷摸研究這麽離譜的技術!
“與之相對應的,越是默默無聞的非遺,越是容易麵臨著被失傳的風險。”
“嗯對。”許意遲重重將頭點成了搗蒜狀,“這一點,我們來之前在查資料和做攻略的時候也發現了。”
“越沒人知道的,看著越像是要傳不下去了的樣子,反倒那些常日被人隨時提起的、我們曾經以為蠻小眾的東西,看起來還相當生氣勃勃……”
“啊……怪不得您說‘傳承’是先‘傳’後‘承’,說自己目前隻是想把‘楊家將’的傳說給傳出去呢!”稀裏糊塗說完一堆話的小姑娘後知後覺意識到了這一點,眼中刹那燃起耀目的火光,“原來是因為這個。”
“楊前輩,您放心,小的這下明白了,這下我肯定能……”
“行行行,得得得,我知道你現在很急——但你先別急著明白。”楊雁安毫不留情地仰頭打斷了許意遲的話,“左右今兒我都講到這了,你索性聽我把話講完好了。”
“好的,前輩,那您繼續。”許意遲聞聲坐了個乖乖巧巧,那模樣活似課堂上剛被老師點了名號的學生。
小蘿莉見狀慢悠悠挑眉抖了下眉梢:“那麽說到這個失傳的問題——”
“小許,你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種非遺文化麵臨著瀕臨失傳的危險嗎?”
“唔……那這個最表層的問題,”許意遲蒼蠅搓手,“肯定是因為沒人願意接著學習並往下傳。”
“稍微往深層次一點去想的話……沒人願意傳是因為非遺技藝學起來往往都比較困難,學習周期又相對較長,沒個三年五載的不成形狀。”
“再加上這類技藝前期還需要人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乃至金錢,學成後回款周期又相當緩慢,許多技藝的成品,在市場上的定價高,需求卻不高,這代表著學習該項技藝的傳承人,即便是在學成之後仍舊不一定能以此養家糊口。”
“綜合來看,學成難、投入高、市場少、需求低,沒賺錢,人都是要討生活的,吃飯又不可能隻靠吃露水、喝西北風。”許意遲說著咂咂嘴,“西北風那又不頂飽。”
“——這世上本就沒多少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意誌過完一生,是以,從這個方麵來考慮,這些技藝的失傳似乎……似乎也是挺,理所當然?”
楊雁安背著兩手在屋裏晃晃悠悠,精神狀態看起來十分穩定。
“我知道我這麽說你可能還是有點暈乎,但其實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考慮過你擔心的那些問題——什麽立意不夠深刻、風骨不夠突出,受眾不夠廣泛——我目前隻是想把它‘傳’出去,而且最好是能傳到對這類東西能有一定興趣、願意以此為源,轉頭去更深入了解了解這東西的年輕人手裏罷了。”
“可是……”
“因為‘傳承’二字,從來不隻在乎於一個‘承’字而已。”
許意遲近乎本能地想要張嘴提出疑問,楊雁安先她一步,開口將她未說完的後半句話塞回了她的肚子。
“‘傳’和‘承’是兩種東西,‘傳承’,向來講究的是先‘傳’再‘承’——換句話說,一種文化或是某種技藝,想要被人安安生生地傳承下去,它首先要有一定的民眾認知度和接受度。”
“——甭管是小眾還是大眾,也甭管那東西是好是賴、是難學還是容易,全然沒有傳播度、丁點不被人熟識和接受的玩意是根本傳不下去的,什麽都不例外。”
“一種文化,隻有在傳播度足夠廣泛,基層有生力量——包括從業者與愛好者——足夠豐厚的前提下,才擁有能被繼續發展、創造並傳承下去的可能。”
小蘿莉說著抬頭深深望了許意遲一眼:“這樣講,小許,這裏我給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問你個你最容易理解的問題。”
“誒好,您問。”許意遲下意識再度挺直了腰杆。
“在不提前查資料的情況下,”楊雁安的眼睛一眨不眨,“提起非遺,你腦子裏最先想起來的都是些什麽?”
“琴棋書畫。”許意遲不假思索,“還有刺繡剪紙陶瓷……再就一些民族樂器,但這個我就不確定哪些是哪些不是,有沒有流派的區別了。”
“好。”小蘿莉微一頷首,不動聲色地繼續追問,“那你有發現你提到的這些非遺之間,有什麽共同點嗎?”
“呃……它們……”許意遲搓著下巴稍作沉吟,“它們都很常見。”
“是我們從小到大,聽別人把它們視為‘有代表性的華夏文化’,而常年掛在嘴邊的東西。”
“對。”楊雁安點著腦袋耐心補充,“並且你們知道的,大多是這些文化中最出名的大類——譬如刺繡中的蘇繡、湘繡,蜀繡等——對各少數民族早些年名不見經傳的刺繡小類,通常不會太了解。”
“確實。”小姑娘不大好意思地伸手抓抓頭發,“像那什麽苗族錫繡和藏族刺繡這些,都是近幾年各地方有關部門逐漸重視並努力宣傳本地的特色文化了,我才對它們略微有所耳聞。”
“之前壓根就沒怎麽聽說過這些,以為天下的刺繡都一樣,都是蘇繡或者蜀繡那樣。”
“是的,是這樣的。”楊雁安走過來抬手拍拍許意遲的發頂,這姑娘撓自己腦瓜的時候好像挺用力的,把發型自己的都給抓吧爛了。
“所以,你發現了嗎?小許。”
“在我們今天聊到的這些非遺裏麵,越是廣為人知的東西,它們被保存、傳承的情況也就越發好,有不少甚至還能不時擁有些後人改良、創造出來的新鮮工藝或技巧。”
——比如那什麽把瓷器和刺繡結合起來,在瓷器上繡花的。
這玩意剛麵世的時候,著實是給她這個老東西都嚇了一跳——誰家好人閑著沒事,偷摸研究這麽離譜的技術!
“與之相對應的,越是默默無聞的非遺,越是容易麵臨著被失傳的風險。”
“嗯對。”許意遲重重將頭點成了搗蒜狀,“這一點,我們來之前在查資料和做攻略的時候也發現了。”
“越沒人知道的,看著越像是要傳不下去了的樣子,反倒那些常日被人隨時提起的、我們曾經以為蠻小眾的東西,看起來還相當生氣勃勃……”
“啊……怪不得您說‘傳承’是先‘傳’後‘承’,說自己目前隻是想把‘楊家將’的傳說給傳出去呢!”稀裏糊塗說完一堆話的小姑娘後知後覺意識到了這一點,眼中刹那燃起耀目的火光,“原來是因為這個。”
“楊前輩,您放心,小的這下明白了,這下我肯定能……”
“行行行,得得得,我知道你現在很急——但你先別急著明白。”楊雁安毫不留情地仰頭打斷了許意遲的話,“左右今兒我都講到這了,你索性聽我把話講完好了。”
“好的,前輩,那您繼續。”許意遲聞聲坐了個乖乖巧巧,那模樣活似課堂上剛被老師點了名號的學生。
小蘿莉見狀慢悠悠挑眉抖了下眉梢:“那麽說到這個失傳的問題——”
“小許,你知道為什麽有那麽多種非遺文化麵臨著瀕臨失傳的危險嗎?”
“唔……那這個最表層的問題,”許意遲蒼蠅搓手,“肯定是因為沒人願意接著學習並往下傳。”
“稍微往深層次一點去想的話……沒人願意傳是因為非遺技藝學起來往往都比較困難,學習周期又相對較長,沒個三年五載的不成形狀。”
“再加上這類技藝前期還需要人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乃至金錢,學成後回款周期又相當緩慢,許多技藝的成品,在市場上的定價高,需求卻不高,這代表著學習該項技藝的傳承人,即便是在學成之後仍舊不一定能以此養家糊口。”
“綜合來看,學成難、投入高、市場少、需求低,沒賺錢,人都是要討生活的,吃飯又不可能隻靠吃露水、喝西北風。”許意遲說著咂咂嘴,“西北風那又不頂飽。”
“——這世上本就沒多少人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意誌過完一生,是以,從這個方麵來考慮,這些技藝的失傳似乎……似乎也是挺,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