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看著站在亭前的鳳朝陽姐妹,笑道:“朝歌,朝陽,你們來啦?”
鳳朝陽挑了挑眉,原以為高陽還會像往常一樣對她視而不見,這倒是出乎意料的熱情,她看著高陽微微俯身:“郡主萬安。”
高陽顯然一怔,她頓了頓,有些別扭的說道:“你…你這樣,我倒還真是不習慣。”
鳳朝歌看著二人,撲哧一笑:“你們這樣,我才不習慣。”
三人正說笑著,突然亭內傳來了一道熟悉的男聲:“你們三個小姑娘站在外麵不冷嗎?”暖紗再次被撩了起來,隻見蕭景禹站在亭前向外望去。
鳳朝歌看見蕭景禹,眸色一頓,隨後俯身一禮:“給世子殿下請安。”
蕭景禹見此笑道:“今日出來皆是相熟之人,歌兒不必多禮。”
而當鳳朝陽看見蕭景禹的時候心下更是一頓,平南王世子來了,那蕭景堯呢?
第44章 蕭與舜
三人進了沉香亭, 亭內中央擺放著沉香木長案, 案上香爐冉冉, 案下是芙蓉繡暖墊, 亭西處豎著屏風, 屏風上是蘇州的虛實針繡法,繡的是京北沉香亭所處的山巒,虛實並用,以實形虛的針法將山巒呈現的格外高遠壯闊。
亭內四麵通透, 冬日裏難免嚴寒, 高陽倒是心細,將整個亭子以暖紗覆麵,暖紗出自西域,紗外望人人不見, 紗內探去皆瞭然。暖紗之奇在於保暖卻不厚重,處於亭內向外看去,依舊能望見了了雪景。
亭內的炭火十足,再加上有狐裘護身, 飲上一杯溫酒,倒是絲毫不覺寒冷,亭內四角皆布置了花瓶, 一束寒梅插上, 隨著暖暖的空氣, 花香四溢, 直入肺腑。
鳳朝陽環視亭內, 除了蕭景禹還有一男一女坐在案前。女子是昨日和她一同上台作畫的白靈珊,男子——竟是蕭與舜。
此生再見到蕭與舜,鳳朝陽一瞬感慨起來,蕭與舜雖為聖上的麽子,但他的母妃卻並不受寵,再加上毫無母家勢力,在皇子中也是最勢弱的,所以蕭與哲在登基後便是拿她們母子第一個開的刀。
蕭與舜著了一身湖藍色錦衣,外披著白色狐裘,端坐在那,見鳳朝陽進來,微微點頭。
鳳朝陽回以俯身低頭一笑,重生一世,有太多的雜事紛擾,她竟然忽略了聖上的子嗣中還有蕭與舜。
不過看到亭內隻有這幾個人,鳳朝陽倒是連她自己都未察覺的鬆了口氣,蕭景堯不在,甚好!
沉香亭雖景致不錯,但到底空間局限,他們幾人便圍坐在長案前,指物吟詩。
高陽說完好似突然想起什麽,看向鳳朝陽,卻見她毫無異議的安靜的坐在那,心下略詫異,若是以前的鳳朝陽,遇到此等時候,大抵都要躲的遠遠的。
大家說好了,高陽環顧亭內風景:“先朝皇帝癡愛妃子,才為其建造此亭,曾聽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來形容妃子的傾城美貌,不如我們便以牡丹為題可好?”。
有僕人端上用竹簡做好的簽字,大家以字為序,蕭與舜為第一個,鳳朝陽拿起自己的竹簡一看,原是第二個。
蕭與舜看著香爐上縷縷升起的薄煙,遙遙念來:“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眾人聽聞微微點頭,隨後將目光落在鳳朝陽身上,鳳朝陽略想了想接道:“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鳳朝陽話音一落,變聽蕭與舜贊道:“妙!”
高陽聽見蕭與舜對鳳朝陽讚嘆,又細細琢磨了一遍詩句,仍是不解的問道:“妙在哪裏?整句詩中哪裏有牡丹?”
白靈珊聽了笑道:“此詩中雖未直寫牡丹,卻是比直言更得其妙。”
高陽聽了依舊糊塗,她不解的看向鳳朝陽想讓她解釋一二,鳳朝陽見了正想開口,便聽見亭外,有男子滿是磁性的聲音透過暖紗傳來。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眾人皆聞聲望去,隻見暖紗被人撩起,蕭景堯走了進來。
鳳朝陽看著走進來的蕭景堯心下一頓,原本壓製住的怒意再次被撩起,本想著先理了身邊的瑣事再和他秋後算總帳,但是未想到“冤家”路窄,偏偏每次都能遇見。
高陽看著走進來的蕭景堯心下一喜,連忙起身:“景堯哥哥你來啦。”
蕭景堯點了點頭,直接走到鳳朝陽身旁的暖墊上隨意坐下,他今日著了一身水色長衣,外披著墨色的狐裘,墨色的長髮被一直晶瑩剔透的玉簪固定,很是素雅淡逸,巧的是鳳朝陽今日亦穿了一身水色長裙,額前一隻蘭色步搖,遙遙看去,清麗脫俗。
鳳朝歌看見蕭景堯直接坐到了鳳朝陽身邊微微皺眉,蕭景禹看著遲來的蕭景堯說道:“你又來遲了,先罰三杯。”說完揮了揮手,便有僕人倒滿了酒端上來。
蕭景堯倒也不推脫,三杯入腹,神色未變,他轉頭看向鳳朝陽低聲問:“昨日走的那樣急,幹嘛去了?”
他帶著酒香的呼吸灑在她的耳畔,癢癢的,鳳朝陽瞥了一眼蕭景堯,微微側身:“救人去了。”
“救人?”蕭景堯好奇的問:“什麽人值得你丟下我直接跑了?”
鳳朝陽聽著蕭景堯的語氣,一時間拿不準是他在裝傻還是她自己想多了:“值的很,救了個寶。”
鳳朝陽挑了挑眉,原以為高陽還會像往常一樣對她視而不見,這倒是出乎意料的熱情,她看著高陽微微俯身:“郡主萬安。”
高陽顯然一怔,她頓了頓,有些別扭的說道:“你…你這樣,我倒還真是不習慣。”
鳳朝歌看著二人,撲哧一笑:“你們這樣,我才不習慣。”
三人正說笑著,突然亭內傳來了一道熟悉的男聲:“你們三個小姑娘站在外麵不冷嗎?”暖紗再次被撩了起來,隻見蕭景禹站在亭前向外望去。
鳳朝歌看見蕭景禹,眸色一頓,隨後俯身一禮:“給世子殿下請安。”
蕭景禹見此笑道:“今日出來皆是相熟之人,歌兒不必多禮。”
而當鳳朝陽看見蕭景禹的時候心下更是一頓,平南王世子來了,那蕭景堯呢?
第44章 蕭與舜
三人進了沉香亭, 亭內中央擺放著沉香木長案, 案上香爐冉冉, 案下是芙蓉繡暖墊, 亭西處豎著屏風, 屏風上是蘇州的虛實針繡法,繡的是京北沉香亭所處的山巒,虛實並用,以實形虛的針法將山巒呈現的格外高遠壯闊。
亭內四麵通透, 冬日裏難免嚴寒, 高陽倒是心細,將整個亭子以暖紗覆麵,暖紗出自西域,紗外望人人不見, 紗內探去皆瞭然。暖紗之奇在於保暖卻不厚重,處於亭內向外看去,依舊能望見了了雪景。
亭內的炭火十足,再加上有狐裘護身, 飲上一杯溫酒,倒是絲毫不覺寒冷,亭內四角皆布置了花瓶, 一束寒梅插上, 隨著暖暖的空氣, 花香四溢, 直入肺腑。
鳳朝陽環視亭內, 除了蕭景禹還有一男一女坐在案前。女子是昨日和她一同上台作畫的白靈珊,男子——竟是蕭與舜。
此生再見到蕭與舜,鳳朝陽一瞬感慨起來,蕭與舜雖為聖上的麽子,但他的母妃卻並不受寵,再加上毫無母家勢力,在皇子中也是最勢弱的,所以蕭與哲在登基後便是拿她們母子第一個開的刀。
蕭與舜著了一身湖藍色錦衣,外披著白色狐裘,端坐在那,見鳳朝陽進來,微微點頭。
鳳朝陽回以俯身低頭一笑,重生一世,有太多的雜事紛擾,她竟然忽略了聖上的子嗣中還有蕭與舜。
不過看到亭內隻有這幾個人,鳳朝陽倒是連她自己都未察覺的鬆了口氣,蕭景堯不在,甚好!
沉香亭雖景致不錯,但到底空間局限,他們幾人便圍坐在長案前,指物吟詩。
高陽說完好似突然想起什麽,看向鳳朝陽,卻見她毫無異議的安靜的坐在那,心下略詫異,若是以前的鳳朝陽,遇到此等時候,大抵都要躲的遠遠的。
大家說好了,高陽環顧亭內風景:“先朝皇帝癡愛妃子,才為其建造此亭,曾聽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來形容妃子的傾城美貌,不如我們便以牡丹為題可好?”。
有僕人端上用竹簡做好的簽字,大家以字為序,蕭與舜為第一個,鳳朝陽拿起自己的竹簡一看,原是第二個。
蕭與舜看著香爐上縷縷升起的薄煙,遙遙念來:“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眾人聽聞微微點頭,隨後將目光落在鳳朝陽身上,鳳朝陽略想了想接道:“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鳳朝陽話音一落,變聽蕭與舜贊道:“妙!”
高陽聽見蕭與舜對鳳朝陽讚嘆,又細細琢磨了一遍詩句,仍是不解的問道:“妙在哪裏?整句詩中哪裏有牡丹?”
白靈珊聽了笑道:“此詩中雖未直寫牡丹,卻是比直言更得其妙。”
高陽聽了依舊糊塗,她不解的看向鳳朝陽想讓她解釋一二,鳳朝陽見了正想開口,便聽見亭外,有男子滿是磁性的聲音透過暖紗傳來。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眾人皆聞聲望去,隻見暖紗被人撩起,蕭景堯走了進來。
鳳朝陽看著走進來的蕭景堯心下一頓,原本壓製住的怒意再次被撩起,本想著先理了身邊的瑣事再和他秋後算總帳,但是未想到“冤家”路窄,偏偏每次都能遇見。
高陽看著走進來的蕭景堯心下一喜,連忙起身:“景堯哥哥你來啦。”
蕭景堯點了點頭,直接走到鳳朝陽身旁的暖墊上隨意坐下,他今日著了一身水色長衣,外披著墨色的狐裘,墨色的長髮被一直晶瑩剔透的玉簪固定,很是素雅淡逸,巧的是鳳朝陽今日亦穿了一身水色長裙,額前一隻蘭色步搖,遙遙看去,清麗脫俗。
鳳朝歌看見蕭景堯直接坐到了鳳朝陽身邊微微皺眉,蕭景禹看著遲來的蕭景堯說道:“你又來遲了,先罰三杯。”說完揮了揮手,便有僕人倒滿了酒端上來。
蕭景堯倒也不推脫,三杯入腹,神色未變,他轉頭看向鳳朝陽低聲問:“昨日走的那樣急,幹嘛去了?”
他帶著酒香的呼吸灑在她的耳畔,癢癢的,鳳朝陽瞥了一眼蕭景堯,微微側身:“救人去了。”
“救人?”蕭景堯好奇的問:“什麽人值得你丟下我直接跑了?”
鳳朝陽聽著蕭景堯的語氣,一時間拿不準是他在裝傻還是她自己想多了:“值的很,救了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