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時候,基地預熱很久的第一次地震應急演練開始了。
因為是第一次,難度沒有設太高,是在白天進行的。
上午九點,2區、9區以及手機的地震警報準時拉響,各區居民在規定時間內拿上應急物資跑出家門,在寬敞平坦的地方集合避險。
每個區域都在住宅區外設置了類似的緊急避難場所,那邊安裝了防落石的鐵絲網,也安裝了安全指示燈和防墜坡的鐵索,當x級以下——基地給出的參考是5~6級——地震來臨,居民判斷在附近緊急避難場所足以避難的話,隻要聚集在這裏等待救援即可。
但到了x級以上大地震時,居民可以在災難間隙,跟隨安全指示燈指引,前往更高的區域進行避難——這一點指示的就是11、12區了。
前兩次應急演練,隻是讓居民熟悉了一下自家附近的避險路線。
第三次的時候,就讓居民按照大地震時的方案,有序前往11、12區,途中工作人員用廣播沿途告知需要注意的危險區域和地形,可謂是非常周到了。
第四次和第三次一樣,除了演練時間。這次選在了夜間進行。
於是各區居民吭哧吭哧地在半夜爬山。
好在這四次演練都非常順利——雖然中途也有諸多問題,但到底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所以都配合得很好。
期間,許多難民對跑太高有意見,建議將避難場所設置在中段——對此,基地也給了解釋。
一個是中段沿途都有山崖峭壁,有落石風險。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就是海拔了。
如今遠洋基地的海平麵高度,看似還不足以容納船隻通行,甚至很多高樓都無法覆蓋,但去年海水到來的時候,由於地震因素,是伴隨著嚴重海嘯的。
在那之後海水高度減退,才有了如今的場景。
當然,並不是所有基地都像遠洋基地一樣倒黴,也有緩慢、給足了應對時間的吞噬類型。
看天意。
所以蕭山基地也不敢確定,海水到來時是以什麽樣的姿態來臨,他們必須做足一切準備。
知道了這個情況,難民們便再也沒有意見。
雖然難民們看到11、12區的住宅樓都難免會眼紅排斥,甚至在演練結束之後還發生了多起入室盜竊,但到底都順從地配合了。
四場演練前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十一月時,開始降溫了,不過隻降了一點,三十度多的樣子,比漫長的夏天要強很多。
桑喆暖房裏的菜又收了一波,然後想了想,沒有再種。
如果現在繼續種,冬天更難伺候不說,收獲的時候,多半正好趕上係統預報的大地震期間,能不能趕上收獲還兩說呢,一個不小心就浪費了。
非但如此,桑喆還打算把暖房給拆了。
本來就是個想法,不過還在嘀咕著,陳夏就直接叫上謝岩和於凡他們過來實行了。
畢竟大家有的是富裕時間。
桑喆想了想,便沒製止,直接讓他們拆了。
拆的時候盡力保留完整建材,爭取以後還能用上——要是不拆,等著地震來了,恐怕就給她廢幹淨了。
原本她猶豫,是怕寒冬期間沒了暖房保護,臥室會太冷。
但是如果現在不動手,等到明年一二月份動手,零下四十度的天氣裏,想拆也拆不掉了。
所以還是拆了吧。
桑喆的做法倒是也刺激了隔壁幾家鄰居。
大家又收了一波土豆和蔬菜後,也都跟風不再繼續種田,閑下了時間便把院子裏的小房都給推了,整出來的紅磚橫木都往大屋裏堆放起來。
期間氣溫也一直在降,基地所有人都發現了,看樣子是要跟去年一樣的氣溫走向,於是基地掀起了囤糧囤柴的高峰。
十二月,氣溫降得更嚴重,中旬的時候已經降到了個位數,這會兒囤糧的熱度降了不少,畢竟去隔壁山上挖野菜、打獵、做任務這些路子都已經沒法再走了。
這時候,基地又臨時發起了一次地震應急演練,模擬的是十月份第四次那回,最高難度的。
基地居民們頂著大半夜零度不到的寒風,罵罵咧咧地爬到了11、12區,勉強配合了基地的工作,隻是期間凍傷凍冰失足意外的人數比十月份那次多了許多。
十二月底,白天最高氣溫降到零下,基地發出了“如果沒有特別事項,盡量不要出門”的勸告,同時發出了低溫警告。
一月,最低氣溫再次來到了零下四十度,考慮到工廠機器的維護,基地停止了工廠運行。整個基地從上到下一片寂靜,隻有巡邏的執法隊和負責發放糧食的工作人員偶爾出來活動。
這期間,桑喆一直在空間裏。
陳夏和何洋他們偶爾會出來探一探外頭有沒有什麽新消息,除此之外的時間,基本和桑喆一樣,也都在空間裏。
倒不是為了躲避寒冷——雖然陳夏和何洋確實有這個意思,不過用桑喆的話說,她總覺得,之前那次空間進化之後,她對空間的掌握一直沒跟上。
正如她當時所猜測的,這次空間的進化,最大的關卡應該是桑喆她本人和空間之間的聯係方麵,在遠洋基地發生的一些事也印證了她的猜測,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對此進行細致的實驗。
現在正好,因為要貓冬,所以有時間了,能讓陳夏、何洋全力配合她的同時,還能躲躲外頭的低溫,多完美。
二月大關一點點臨近,桑喆一直盯著係統裏的天氣預報,下個月裏對各種地震的預測仍然在變動,桑喆跟陳夏、何洋商量了詳細地應對方法。
一月底的時候,農曆年來了。因為太冷,所以例行的年關聚餐沒有進行,不過桑喆跟何洋還是做了很多好吃的。
和以往除夕一樣,專門拿出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分好包,讓陳夏幫忙跑腿送了過去。
然後大家在手機上慶祝了除夕。
過完年,氣溫仍然沒有回升。
但是二月來了。
因為是第一次,難度沒有設太高,是在白天進行的。
上午九點,2區、9區以及手機的地震警報準時拉響,各區居民在規定時間內拿上應急物資跑出家門,在寬敞平坦的地方集合避險。
每個區域都在住宅區外設置了類似的緊急避難場所,那邊安裝了防落石的鐵絲網,也安裝了安全指示燈和防墜坡的鐵索,當x級以下——基地給出的參考是5~6級——地震來臨,居民判斷在附近緊急避難場所足以避難的話,隻要聚集在這裏等待救援即可。
但到了x級以上大地震時,居民可以在災難間隙,跟隨安全指示燈指引,前往更高的區域進行避難——這一點指示的就是11、12區了。
前兩次應急演練,隻是讓居民熟悉了一下自家附近的避險路線。
第三次的時候,就讓居民按照大地震時的方案,有序前往11、12區,途中工作人員用廣播沿途告知需要注意的危險區域和地形,可謂是非常周到了。
第四次和第三次一樣,除了演練時間。這次選在了夜間進行。
於是各區居民吭哧吭哧地在半夜爬山。
好在這四次演練都非常順利——雖然中途也有諸多問題,但到底沒人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所以都配合得很好。
期間,許多難民對跑太高有意見,建議將避難場所設置在中段——對此,基地也給了解釋。
一個是中段沿途都有山崖峭壁,有落石風險。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當然就是海拔了。
如今遠洋基地的海平麵高度,看似還不足以容納船隻通行,甚至很多高樓都無法覆蓋,但去年海水到來的時候,由於地震因素,是伴隨著嚴重海嘯的。
在那之後海水高度減退,才有了如今的場景。
當然,並不是所有基地都像遠洋基地一樣倒黴,也有緩慢、給足了應對時間的吞噬類型。
看天意。
所以蕭山基地也不敢確定,海水到來時是以什麽樣的姿態來臨,他們必須做足一切準備。
知道了這個情況,難民們便再也沒有意見。
雖然難民們看到11、12區的住宅樓都難免會眼紅排斥,甚至在演練結束之後還發生了多起入室盜竊,但到底都順從地配合了。
四場演練前後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十一月時,開始降溫了,不過隻降了一點,三十度多的樣子,比漫長的夏天要強很多。
桑喆暖房裏的菜又收了一波,然後想了想,沒有再種。
如果現在繼續種,冬天更難伺候不說,收獲的時候,多半正好趕上係統預報的大地震期間,能不能趕上收獲還兩說呢,一個不小心就浪費了。
非但如此,桑喆還打算把暖房給拆了。
本來就是個想法,不過還在嘀咕著,陳夏就直接叫上謝岩和於凡他們過來實行了。
畢竟大家有的是富裕時間。
桑喆想了想,便沒製止,直接讓他們拆了。
拆的時候盡力保留完整建材,爭取以後還能用上——要是不拆,等著地震來了,恐怕就給她廢幹淨了。
原本她猶豫,是怕寒冬期間沒了暖房保護,臥室會太冷。
但是如果現在不動手,等到明年一二月份動手,零下四十度的天氣裏,想拆也拆不掉了。
所以還是拆了吧。
桑喆的做法倒是也刺激了隔壁幾家鄰居。
大家又收了一波土豆和蔬菜後,也都跟風不再繼續種田,閑下了時間便把院子裏的小房都給推了,整出來的紅磚橫木都往大屋裏堆放起來。
期間氣溫也一直在降,基地所有人都發現了,看樣子是要跟去年一樣的氣溫走向,於是基地掀起了囤糧囤柴的高峰。
十二月,氣溫降得更嚴重,中旬的時候已經降到了個位數,這會兒囤糧的熱度降了不少,畢竟去隔壁山上挖野菜、打獵、做任務這些路子都已經沒法再走了。
這時候,基地又臨時發起了一次地震應急演練,模擬的是十月份第四次那回,最高難度的。
基地居民們頂著大半夜零度不到的寒風,罵罵咧咧地爬到了11、12區,勉強配合了基地的工作,隻是期間凍傷凍冰失足意外的人數比十月份那次多了許多。
十二月底,白天最高氣溫降到零下,基地發出了“如果沒有特別事項,盡量不要出門”的勸告,同時發出了低溫警告。
一月,最低氣溫再次來到了零下四十度,考慮到工廠機器的維護,基地停止了工廠運行。整個基地從上到下一片寂靜,隻有巡邏的執法隊和負責發放糧食的工作人員偶爾出來活動。
這期間,桑喆一直在空間裏。
陳夏和何洋他們偶爾會出來探一探外頭有沒有什麽新消息,除此之外的時間,基本和桑喆一樣,也都在空間裏。
倒不是為了躲避寒冷——雖然陳夏和何洋確實有這個意思,不過用桑喆的話說,她總覺得,之前那次空間進化之後,她對空間的掌握一直沒跟上。
正如她當時所猜測的,這次空間的進化,最大的關卡應該是桑喆她本人和空間之間的聯係方麵,在遠洋基地發生的一些事也印證了她的猜測,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對此進行細致的實驗。
現在正好,因為要貓冬,所以有時間了,能讓陳夏、何洋全力配合她的同時,還能躲躲外頭的低溫,多完美。
二月大關一點點臨近,桑喆一直盯著係統裏的天氣預報,下個月裏對各種地震的預測仍然在變動,桑喆跟陳夏、何洋商量了詳細地應對方法。
一月底的時候,農曆年來了。因為太冷,所以例行的年關聚餐沒有進行,不過桑喆跟何洋還是做了很多好吃的。
和以往除夕一樣,專門拿出平時吃不到的東西,分好包,讓陳夏幫忙跑腿送了過去。
然後大家在手機上慶祝了除夕。
過完年,氣溫仍然沒有回升。
但是二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