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懸念的,奧地利的外交抗議蒼白無力,被普魯士直接無視了。普魯士擺出一副"我就這樣了你能奈我何"的無賴臉孔,堅定的把艦隊和海軍司令部搬到了基爾。
"...真是很無恥,而又大膽啊!"羅馬紅衣主教華倫斯塔這麽歎息道。
"人一旦無恥,就無敵了..."伊麗莎白把"人不要臉則無敵"這句名言改了改說出來。
"我始終很不理解,"華倫斯塔皺眉:"普魯士為什麽這麽著急的想要表現出對奧地利的敵意?"
"也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一舉推倒奧地利,好讓普魯士成為德意誌的第一強國吧。"
"...普魯士不可能有那麽強吧。"華倫斯塔主教不認為普魯士具有能夠向奧地利挑戰的實力。實際上當時的歐洲各國誰都不認為普魯士能夠與奧地利抗衡。
"有沒有實力很難說,有野心是一定的。"
"普魯士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誌在必得能夠理解,畢竟這兩個公國有人口有資源有經濟能力,普魯士得到這些地方,實力確實能夠增加。"
伊麗莎白歎道:"富庶的地區誰都想得到,貧瘠的地區再怎麽樣都不會被人看見。奧地利正是因為有太多的貧困地區,才被拖得喘不過來氣——而那幾個富庶的地區,總也擺脫不了鬧獨立的問題。"
"這是人之常情,每個國家都是這樣的。"
"主教大人,您為我去一趟慕尼黑吧,去告訴我的表親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找他借5000士兵給我。"
"好的,陛下。"華倫斯塔主教最好的一點是從來不問問題。
****
奧地利皇帝最近為了普魯士的問題很惱火。
"親愛的,按照我說,答應普魯士的計劃,組成聯軍攻打丹麥,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是,茜茜...你要知道,如果普魯士攻打丹麥,而奧地利不介入的話,那就表示奧地利不再是德意誌邦聯的首腦,表示普魯士可以無視奧地利,肆意侵吞鄰國領土,這是奧地利所不能容忍的。"
"我不懂政治,我隻知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距離奧地利本土十分遙遠,奧地利派出了士兵,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確實是不劃算啊。"
"那也是不得已,必須要參與的啊。"皇帝歎道:"隻是,看起來普魯士想獨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公國。"
"我聽說,俾斯麥一直在接觸拿破侖三世以及沙皇陛下。"
"他還公開說要對奧地利進行清算呢。''德意誌命運的難解之結,不能用執行雙雄並立政策這種溫和的方式來解開,而隻能用劍來斬開。'';你聽聽,茜茜,俾斯麥這人太猖狂了!"
"普魯士不是要求漢諾威和薩克森的軍隊撤離嗎?"
"是啊,這是在為普魯士軍隊全麵進駐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掃清障礙。"
"弗蘭茨,如果我告訴你,我借用你的名義,告訴漢諾威和薩克森國王,暫時不必理會普魯士的撤軍要求,你不會責備我吧?"
"...茜茜,你有什麽計劃嗎?"弗蘭茨試探的問道。
****
1864年11月號,奧地利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宣布:關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這兩個公國的統治和前途問題,因不能同普魯士達成一致意見,應由邦聯議會來決定。
俾斯麥則指示普魯士代表向邦聯議會提出建立一個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誌聯邦國家的改革計劃,以達到與奧地利決裂的目的。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符騰堡、巴登、拿騷以及法蘭克福的大多數邦的代表再戰奧地利一邊,否決了普魯士議題。
11月8日,維也納召回駐柏林公使,宣布同普魯士斷絕外交關係。
11月1日,邦聯議會通過了奧地利提出的動員邦聯軍隊討伐普魯士的動議。
普魯士代表在邦聯議會上宣布,邦聯議會無權如此對待一個成員國,強烈要求解散邦聯議會,號召德意誌其他各邦跟隨普魯士加入一個新邦聯。
11月1日,奧地利、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分別對普魯士宣戰。
歐洲震驚。
普魯士議會立即發起轟轟烈烈的反對首相俾斯麥的議題。俾斯麥不得不再次孤獨的麵對"一個憤怒和仇恨的世界"。
漢諾威、薩克森派遣前往參加丹麥戰爭的軍隊立即調轉槍口,進攻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的普魯士軍隊。
停留在丹麥的奧地利軍隊由瑞恩斯坦指揮,繞過普魯士軍隊,借道漢堡,直接撲向柏林。
波西米亞邊境上的奧地利軍隊,則由路德維希V馮V內德克將軍指揮,借道薩克森,向普魯士境內推進。
就像在伊麗莎的世界裏曾經發生過的曆史那樣,奧普戰爭唯有個"快"字。但是采取快速作戰的計劃的,不是普魯士軍隊,而是奧地利軍隊。
亞曆克斯V馮V瑞恩子爵從美國返回奧地利之後,便升職成為奧地利總參謀部的參謀長,直接負責這次對普戰爭。
曆史上,俾斯麥在對奧地利作戰之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外交,使俄國和法國都保持中立,並且英國為了英普關稅協定的原因,對普魯士表現出來的野心放任自流。英國政府的態度,固然也有因為奧地利實在是個紙老虎的緣故,也有因為當時整個歐洲沒有人認為普魯士能夠打贏對奧戰爭的緣故。
——一個注定失敗的戰爭,著急什麽呢?
就連普魯士自己,也不認為能夠打贏這場戰爭,俾斯麥甚至連戰敗自殺的毒藥都準備好了。
所以當普魯士以閃電般的速度擊敗了奧地利軍隊的時候,世界都為之一震。
****
維多利亞女王對奧地利的宣戰的反應是:"普魯士攻打丹麥,本來我就很不滿意的..."女王的兒媳婦、王儲妃是丹麥新國王的長女,女王傾向丹麥這是毫無疑問的;對起初奧普聯軍進攻丹麥保持沉默,也有期待奧地利能夠妥善處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的想法。最好的結果莫過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成為獨立邦,由丹麥國王統治,這樣既不得罪親家,也避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直接成為丹麥的領土。基本上跟新憲法頒布以前差不多,丹麥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繼續保持穩定。"穩定高於一切"乃是英國處理歐洲事務的準則。
聖彼得堡方麵,由於新任駐聖彼得堡公使梅特涅侯爵的努力,曖昧的向沙皇表示巴爾幹半島問題有進一步磋商的前景,換來了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對"德意誌內部問題不幹預"的默認。
<a id="ads" href="http:///"></a>
至於拿破侖三世...法國外交大臣德魯安原本就傾向支持奧地利在德意誌邦聯的領導地位,而奧地利駐巴黎公使又接受伊麗莎白皇後的指示,對法國皇帝表示,支持法國"在講法語的地區擴充疆界,都可以予以承認"。這也是俾斯麥曾經對拿破侖三世承諾過的。奧地利做起這個承諾可以說不怎麽牢靠,但是更顯得有操作性。奧地利沒有與法國直接交界的領土,也沒有說法語的地區,所以對於法國一直垂涎不已的比利時、盧森和萊茵河北岸,奧地利自然可以全力支持法國去奪取。
普魯士根本沒有做好與奧地利開戰的準備,一時間措手不及,倉促發布了全國動員令。
俾斯麥雖然也認定與奧地利之間將隻能打異常速戰速決的仗,但是完全不曾想到,奧地利竟然如此迅速的便聯合了大部分德意誌小邦國,對普魯士宣戰。並且奧地利也沒有意大利的後顧之憂,這使得奧地利能夠將精銳兵力全部投入到易北河流域。
弗蘭茨親自前往波西米亞,在奧地利軍隊進入薩克森境內之前,對他的軍隊發表了一次演講。
這份演講稿是伊麗莎白皇後親自起草,華倫斯塔主教、格呂內伯爵潤色,由奧地利皇帝向全軍演講的。
臨時搭建的高台上,奧地利皇帝穿著奧地利元帥製服,仍然顯得英姿勃發。
"我的士兵們,你們是勇敢的人,不論你們是德意誌人,還是匈牙利人,或者是波西米亞人,在這裏,你們今天將為了你們的祖國——奧地利而戰鬥。你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經曆,但是你們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奧地利戰士。你們將為了國家而戰鬥,實際上也是為了你們自己而戰鬥。戰爭是血腥的、殘酷的,我作為奧地利皇帝,一向避免讓我的臣民們遭受戰爭的痛苦,可是很多時候,戰爭或許是最好的解決手段。
你們將出發,去進行一場必勝的戰爭。你們將遭遇到的敵人,是一個致力於破壞目前歐洲現狀、致力於侵略其他國家的野心勃勃的國家。士兵們!握緊你們手中的武器,去告訴那個野心家,他的企圖將會遭到頑強的抵製。野獸再狡猾,也逃不出優秀的獵人的鋼槍!我的士兵們!為了你們的祖國,為了你們的家庭,為了你們熱愛的親人們,前進吧!"
奧地利皇帝的演講稿被送往歐洲各國的政府和報館,整個歐洲幾乎同步刊登了這份演講稿。
俾斯麥苦笑,惱怒,"看啊,我們這位奧地利的皇帝,可算是很聰明呢。普魯士轉眼成了侵略者,而奧地利呢,完全不提之前與普魯士的聯合進攻,轉而變成正義的維護者。"
威廉一世猶豫不定:"我的首相,普魯士軍隊能夠抵抗奧地利的進攻嗎?"
"陛下,如果時間再晚個半年,普魯士完全不會害怕奧地利,隻是現在..."俾斯麥咂舌:"實話說,陛下,不論是誰都沒有想到,奧地利會如此之快的宣戰。"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這些國家都已經向我們宣戰了,他們的軍隊實力雖然說不足掛齒,但是跟奧地利聯合在一起..."國王十分擔憂。
"陛下,事到如今,隻能盡力迎戰了。"陸軍大臣羅恩堅定的道:"全國總動員大概能夠征募到10萬軍隊,各州的集結已經完成,但是鐵路運輸能力不足,無法及時運送軍隊到達戰場。當然這也從另一個方麵表示了,即使是奧地利,也不能及時的把更多的部隊送到普魯士境內。"
"這也算是個好消息了。"威廉一世挖苦的道。
"陛下不必著急,普魯士軍隊的實力,至今尚未有得到充分的展現。勝利固然難求,但是即使失敗了,也是一次寶貴的實戰經驗。我們可以因此得到全國征兵動員能力的進度,以及後勤調度的狀況這對於以後的戰爭是很重要的。"俾斯麥咬緊牙,道。
"請求俄羅斯的援助呢?"威廉一世試圖的問道。
"俄羅斯...還不會對奧地利公開決裂,而這之前我們的努力,也隻是讓沙皇保持中立。"俾斯麥搖頭:"與其向沙皇乞求,不如咬緊牙關,坦然承受戰敗的命運。"
"國王陛下,臣也是這個意思。"羅恩支持老友的決定,盡管這個決定幾乎要撕碎了俾斯麥的心。
普魯士君臣全都對這場戰爭抱著必敗的悲哀。
****
"茜茜,我還是很不安。"弗蘭茨返回維也納後,每天第一關注普魯士前線的報告,焦慮萬分。
"親愛的弗蘭茨,你還有什麽不安呢?"
"對普魯士宣戰...真的好嗎?"
"有人反對嗎?"伊麗莎白反問:"沒有人反對,或者沒有人直接表現出反對意見的,就表示可以大膽去做。"
"你向我保證過,奧地利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是的,我的陛下,奧地利絕對不會失敗,因為我不允許失敗。"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真是很無恥,而又大膽啊!"羅馬紅衣主教華倫斯塔這麽歎息道。
"人一旦無恥,就無敵了..."伊麗莎白把"人不要臉則無敵"這句名言改了改說出來。
"我始終很不理解,"華倫斯塔皺眉:"普魯士為什麽這麽著急的想要表現出對奧地利的敵意?"
"也許...是因為迫不及待的想一舉推倒奧地利,好讓普魯士成為德意誌的第一強國吧。"
"...普魯士不可能有那麽強吧。"華倫斯塔主教不認為普魯士具有能夠向奧地利挑戰的實力。實際上當時的歐洲各國誰都不認為普魯士能夠與奧地利抗衡。
"有沒有實力很難說,有野心是一定的。"
"普魯士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誌在必得能夠理解,畢竟這兩個公國有人口有資源有經濟能力,普魯士得到這些地方,實力確實能夠增加。"
伊麗莎白歎道:"富庶的地區誰都想得到,貧瘠的地區再怎麽樣都不會被人看見。奧地利正是因為有太多的貧困地區,才被拖得喘不過來氣——而那幾個富庶的地區,總也擺脫不了鬧獨立的問題。"
"這是人之常情,每個國家都是這樣的。"
"主教大人,您為我去一趟慕尼黑吧,去告訴我的表親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二世國王,找他借5000士兵給我。"
"好的,陛下。"華倫斯塔主教最好的一點是從來不問問題。
****
奧地利皇帝最近為了普魯士的問題很惱火。
"親愛的,按照我說,答應普魯士的計劃,組成聯軍攻打丹麥,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是,茜茜...你要知道,如果普魯士攻打丹麥,而奧地利不介入的話,那就表示奧地利不再是德意誌邦聯的首腦,表示普魯士可以無視奧地利,肆意侵吞鄰國領土,這是奧地利所不能容忍的。"
"我不懂政治,我隻知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距離奧地利本土十分遙遠,奧地利派出了士兵,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確實是不劃算啊。"
"那也是不得已,必須要參與的啊。"皇帝歎道:"隻是,看起來普魯士想獨占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公國。"
"我聽說,俾斯麥一直在接觸拿破侖三世以及沙皇陛下。"
"他還公開說要對奧地利進行清算呢。''德意誌命運的難解之結,不能用執行雙雄並立政策這種溫和的方式來解開,而隻能用劍來斬開。'';你聽聽,茜茜,俾斯麥這人太猖狂了!"
"普魯士不是要求漢諾威和薩克森的軍隊撤離嗎?"
"是啊,這是在為普魯士軍隊全麵進駐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掃清障礙。"
"弗蘭茨,如果我告訴你,我借用你的名義,告訴漢諾威和薩克森國王,暫時不必理會普魯士的撤軍要求,你不會責備我吧?"
"...茜茜,你有什麽計劃嗎?"弗蘭茨試探的問道。
****
1864年11月號,奧地利駐法蘭克福邦聯議會代表宣布:關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這兩個公國的統治和前途問題,因不能同普魯士達成一致意見,應由邦聯議會來決定。
俾斯麥則指示普魯士代表向邦聯議會提出建立一個把奧地利排除在外的德意誌聯邦國家的改革計劃,以達到與奧地利決裂的目的。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符騰堡、巴登、拿騷以及法蘭克福的大多數邦的代表再戰奧地利一邊,否決了普魯士議題。
11月8日,維也納召回駐柏林公使,宣布同普魯士斷絕外交關係。
11月1日,邦聯議會通過了奧地利提出的動員邦聯軍隊討伐普魯士的動議。
普魯士代表在邦聯議會上宣布,邦聯議會無權如此對待一個成員國,強烈要求解散邦聯議會,號召德意誌其他各邦跟隨普魯士加入一個新邦聯。
11月1日,奧地利、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分別對普魯士宣戰。
歐洲震驚。
普魯士議會立即發起轟轟烈烈的反對首相俾斯麥的議題。俾斯麥不得不再次孤獨的麵對"一個憤怒和仇恨的世界"。
漢諾威、薩克森派遣前往參加丹麥戰爭的軍隊立即調轉槍口,進攻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的普魯士軍隊。
停留在丹麥的奧地利軍隊由瑞恩斯坦指揮,繞過普魯士軍隊,借道漢堡,直接撲向柏林。
波西米亞邊境上的奧地利軍隊,則由路德維希V馮V內德克將軍指揮,借道薩克森,向普魯士境內推進。
就像在伊麗莎的世界裏曾經發生過的曆史那樣,奧普戰爭唯有個"快"字。但是采取快速作戰的計劃的,不是普魯士軍隊,而是奧地利軍隊。
亞曆克斯V馮V瑞恩子爵從美國返回奧地利之後,便升職成為奧地利總參謀部的參謀長,直接負責這次對普戰爭。
曆史上,俾斯麥在對奧地利作戰之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進行外交,使俄國和法國都保持中立,並且英國為了英普關稅協定的原因,對普魯士表現出來的野心放任自流。英國政府的態度,固然也有因為奧地利實在是個紙老虎的緣故,也有因為當時整個歐洲沒有人認為普魯士能夠打贏對奧戰爭的緣故。
——一個注定失敗的戰爭,著急什麽呢?
就連普魯士自己,也不認為能夠打贏這場戰爭,俾斯麥甚至連戰敗自殺的毒藥都準備好了。
所以當普魯士以閃電般的速度擊敗了奧地利軍隊的時候,世界都為之一震。
****
維多利亞女王對奧地利的宣戰的反應是:"普魯士攻打丹麥,本來我就很不滿意的..."女王的兒媳婦、王儲妃是丹麥新國王的長女,女王傾向丹麥這是毫無疑問的;對起初奧普聯軍進攻丹麥保持沉默,也有期待奧地利能夠妥善處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的想法。最好的結果莫過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成為獨立邦,由丹麥國王統治,這樣既不得罪親家,也避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直接成為丹麥的領土。基本上跟新憲法頒布以前差不多,丹麥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地區繼續保持穩定。"穩定高於一切"乃是英國處理歐洲事務的準則。
聖彼得堡方麵,由於新任駐聖彼得堡公使梅特涅侯爵的努力,曖昧的向沙皇表示巴爾幹半島問題有進一步磋商的前景,換來了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對"德意誌內部問題不幹預"的默認。
<a id="ads" href="http:///"></a>
至於拿破侖三世...法國外交大臣德魯安原本就傾向支持奧地利在德意誌邦聯的領導地位,而奧地利駐巴黎公使又接受伊麗莎白皇後的指示,對法國皇帝表示,支持法國"在講法語的地區擴充疆界,都可以予以承認"。這也是俾斯麥曾經對拿破侖三世承諾過的。奧地利做起這個承諾可以說不怎麽牢靠,但是更顯得有操作性。奧地利沒有與法國直接交界的領土,也沒有說法語的地區,所以對於法國一直垂涎不已的比利時、盧森和萊茵河北岸,奧地利自然可以全力支持法國去奪取。
普魯士根本沒有做好與奧地利開戰的準備,一時間措手不及,倉促發布了全國動員令。
俾斯麥雖然也認定與奧地利之間將隻能打異常速戰速決的仗,但是完全不曾想到,奧地利竟然如此迅速的便聯合了大部分德意誌小邦國,對普魯士宣戰。並且奧地利也沒有意大利的後顧之憂,這使得奧地利能夠將精銳兵力全部投入到易北河流域。
弗蘭茨親自前往波西米亞,在奧地利軍隊進入薩克森境內之前,對他的軍隊發表了一次演講。
這份演講稿是伊麗莎白皇後親自起草,華倫斯塔主教、格呂內伯爵潤色,由奧地利皇帝向全軍演講的。
臨時搭建的高台上,奧地利皇帝穿著奧地利元帥製服,仍然顯得英姿勃發。
"我的士兵們,你們是勇敢的人,不論你們是德意誌人,還是匈牙利人,或者是波西米亞人,在這裏,你們今天將為了你們的祖國——奧地利而戰鬥。你們或許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經曆,但是你們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奧地利戰士。你們將為了國家而戰鬥,實際上也是為了你們自己而戰鬥。戰爭是血腥的、殘酷的,我作為奧地利皇帝,一向避免讓我的臣民們遭受戰爭的痛苦,可是很多時候,戰爭或許是最好的解決手段。
你們將出發,去進行一場必勝的戰爭。你們將遭遇到的敵人,是一個致力於破壞目前歐洲現狀、致力於侵略其他國家的野心勃勃的國家。士兵們!握緊你們手中的武器,去告訴那個野心家,他的企圖將會遭到頑強的抵製。野獸再狡猾,也逃不出優秀的獵人的鋼槍!我的士兵們!為了你們的祖國,為了你們的家庭,為了你們熱愛的親人們,前進吧!"
奧地利皇帝的演講稿被送往歐洲各國的政府和報館,整個歐洲幾乎同步刊登了這份演講稿。
俾斯麥苦笑,惱怒,"看啊,我們這位奧地利的皇帝,可算是很聰明呢。普魯士轉眼成了侵略者,而奧地利呢,完全不提之前與普魯士的聯合進攻,轉而變成正義的維護者。"
威廉一世猶豫不定:"我的首相,普魯士軍隊能夠抵抗奧地利的進攻嗎?"
"陛下,如果時間再晚個半年,普魯士完全不會害怕奧地利,隻是現在..."俾斯麥咂舌:"實話說,陛下,不論是誰都沒有想到,奧地利會如此之快的宣戰。"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這些國家都已經向我們宣戰了,他們的軍隊實力雖然說不足掛齒,但是跟奧地利聯合在一起..."國王十分擔憂。
"陛下,事到如今,隻能盡力迎戰了。"陸軍大臣羅恩堅定的道:"全國總動員大概能夠征募到10萬軍隊,各州的集結已經完成,但是鐵路運輸能力不足,無法及時運送軍隊到達戰場。當然這也從另一個方麵表示了,即使是奧地利,也不能及時的把更多的部隊送到普魯士境內。"
"這也算是個好消息了。"威廉一世挖苦的道。
"陛下不必著急,普魯士軍隊的實力,至今尚未有得到充分的展現。勝利固然難求,但是即使失敗了,也是一次寶貴的實戰經驗。我們可以因此得到全國征兵動員能力的進度,以及後勤調度的狀況這對於以後的戰爭是很重要的。"俾斯麥咬緊牙,道。
"請求俄羅斯的援助呢?"威廉一世試圖的問道。
"俄羅斯...還不會對奧地利公開決裂,而這之前我們的努力,也隻是讓沙皇保持中立。"俾斯麥搖頭:"與其向沙皇乞求,不如咬緊牙關,坦然承受戰敗的命運。"
"國王陛下,臣也是這個意思。"羅恩支持老友的決定,盡管這個決定幾乎要撕碎了俾斯麥的心。
普魯士君臣全都對這場戰爭抱著必敗的悲哀。
****
"茜茜,我還是很不安。"弗蘭茨返回維也納後,每天第一關注普魯士前線的報告,焦慮萬分。
"親愛的弗蘭茨,你還有什麽不安呢?"
"對普魯士宣戰...真的好嗎?"
"有人反對嗎?"伊麗莎白反問:"沒有人反對,或者沒有人直接表現出反對意見的,就表示可以大膽去做。"
"你向我保證過,奧地利一定會取得勝利的。"
"是的,我的陛下,奧地利絕對不會失敗,因為我不允許失敗。"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CMFU.,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