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海伯利安四部曲1:海伯利安篇章 作者:[美]丹·西蒙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 ”
“如果我真的打算去海伯利安……讓我的賽伯體去那……那麽,我就不能再待在技術內核裏了。我必須將我的意識注入賽伯體中。”
“為什麽? ”我剛問完,我就已經明白了。
“想想吧。數據平麵是抽象之物。是數據網和矩陣的混合體。數據網,是電腦和人工智慧生成的;矩陣,也就是準知覺的吉布森矩陣,那原先是為人類操作者所設計的,現在已經被認為是人類、機器、人工智慧的共同基礎了。”
“但是人工智慧硬體的確存在於實際空間中的什麽地方啊,”我說,“存在於技術內核的什麽地方。”
“對,但是這和人工智慧意識的運行沒什麽關係,”喬尼說,“我能夠‘存在’於任何地方,隻要有環環嵌套的數據網,我就能去那裏……當然,這包括所有的環網世界、數據平麵,以及任何技術內核建造的東西,比如舊地……但是,也隻有在那些環境裏我才能說我有‘意識’,或者運行傳感器,或者運行遙控裝置,就比如這個賽伯體。”
我放下咖啡杯,盯著這個東西,在剛剛過去的那晚,我愛他,把他當作人類來愛:“是嗎? ”
“殖民世界缺少數據網,”喬尼說,“雖然有超光發射器,可以和技術內核進行聯繫,但是這種聯繫僅限於數據交換……就像是第一次資訊時代的電腦接口……那完全不是意識的流動。海伯利安的數據網太過原始,差不多跟沒有一樣。就我所知。融核和那個世界沒有一點聯繫。”
“那正常嗎? ”我問,“我是說那麽遠的一個殖民世界竟然沒有聯繫,正常嗎?”
“不正常。內核和每個殖民世界有聯繫,和驅逐者這些星際野人也有聯繫,還和霸主無法想像的其他資源有聯繫。”
我坐在那,目瞪口呆。“什麽? 和驅逐者? ”自從幾年前在布雷西亞上發生戰爭之後,驅逐者已經成了環網的頭號大敵。一想到內核竟然和驅逐者有聯繫,真讓我感到不寒而慄。而內核,正是同樣一群人工智慧的集合,為議院和全局出謀劃策,維繫我們的整個經濟係統,維繫遠距傳輸器係統,維繫科技文明。還有,喬尼所說的“其他資源”到底是什麽意思? 當時當刻,我完全不想弄清楚這個。
“但你不是說,你的賽伯體是可以去那兒的嗎? ”我問他,“你說‘將意識注入’你的賽伯體,這是什麽意思? 人工智慧可以完全變成……人嗎? 你可以僅僅存在於你的賽伯體中嗎? ”
“可以。曾經成功過,”喬尼輕聲說道,“從前,有個人格重建,跟我的差得不是很遠。那是個20世紀的詩人,名叫以斯拉?龐德。當時他放棄了自己的人工智慧人格逃進了他的賽伯體,逃離了環網。但是這個龐德重建人格瘋掉了。”
“也許很清醒。”我說。
“對。”
“那麽說,一個人工智慧所有的數據和人格可以在賽伯體的有機大腦中存在。”
“當然不行,布勞恩。我全部意識的萬分之一都不會倖免於這種轉變。有機大腦不能以它們的方式處理信息,連處理最原始的信息也不成。合成的人格不會是原先那個人工智慧的人格……它既不會是真正人類的意識,也不會是賽伯體的……”喬尼話說一半便打住了,他很快轉過身,看著窗外。
漫長的一分鍾過後,我問他:“怎麽了? ”我伸出一隻手,但是沒有碰他。
他繼續呆呆凝視。“我說這些意識不會變成人類,也許我錯了,”他輕輕說道,“縭果產生的人格,很可能可以成為人類,它可以帶著某種超凡的瘋狂,帶著變人的洞徹力。它可以……如果撇去我們這些年來所有的記憶,撇去所有的內核意識……它可以成為這個賽伯體本來設計出來要成為的人格……”
“約翰?濟慈。”我說。
喬尼別過臉,不再看那窗外,他閉上了眼睛。聲音嘶啞,帶著感情。這是我第一次聽見他背誦詩:“狂熱教徒有夢,他用其編織教會的天堂,亦是野蠻之地,在他那最崇高的睡夢中,臆測天堂,可惜可嘆,此夢未錄羊皮卷,也未錄印第安野生葉悅耳之聲僅留倩影。
惟有那月桂樹,他們在那居住,做夢,死亡;惟有詩歌能講述他的夢,惟有美妙的詞語能挽救黑色魔力和致啞妖術下的想像力。
活著的人兒說:‘汝非詩人也——也許無法講述汝之夢’? 然則每人的靈魂都不是朽木一塊,不單有眼有嘴他還應該有愛應該被他的母語滋養。
此夢現在意欲開演是作為詩人還是狂熱教徒的意念,當那撩過我手的溫暖筆觸埋進墳塋時,我們便會知曉”(這首詩選自濟慈的《海伯利安的隕落:一場夢》。這是一開始的幾段。)
“我沒聽懂,”我說,“這詩什麽意思? ”
“意思是,”喬尼說,“我知道我會做什麽決定,為什麽我會做。我不想再做一個賽伯人,我想成為一個人類。以前我想去海伯利安。現在我還是想。”
“就因為這決定,有人在一星期前殺了你。”我說。
“對。”
“而你還想嚐試一下? ”
“對。”
“為什麽不在這兒把意識注人你的賽伯體呢? 為什麽不在環網成為人類? ”
“那永遠做不到,”喬尼說,“被你看作是複雜星際社會的這個東西,隻是內核現實矩陣中的滄海一粟。我不斷麵對人工智慧,並且受他們支配。濟慈人格……真正的實體……永遠不會生還。”
“好吧,”我說,“你得離開環網。但是有其它殖民地啊。為什麽偏偏選擇海伯利安? ”
喬尼抓住我的手。他的手指又長又暖,而且強壯。“布勞恩,你不明白嗎? 這裏麵有很多聯繫。有充分的理由顯示,濟慈關於海伯利安的夢想,是某種跨世的交流,是他當時的人格和他現在的人格之間的交流。撇開這些不談,海伯利安也是我們現在最’關鍵的神秘之物——不管是物質上,還是詩歌上。很可能的情況是,他……我的出生,死亡,然後又復生,就是為了探索海伯利安。”
“聽上去真是瘋狂,”我說,“多宏偉的幻想。”
“幾乎肯定,”喬尼笑道,“我也一直樂於其中! ”他抓住我的胳膊,摟住我的雙腿,胳膊環抱住了我,“布勞恩,你會和我一起去嗎? 和我一起去海伯利安? ”
我驚訝得眨眨眼,驚訝,是由於他的問題,也由於我的回答,這讓我全身湧過暖意。“會的,”我對他說,“我會去。”
我們走進睡眠區,那天餘下的時間裏,我們巫山雲雨,然後睡去了。最後我由於外麵工業壕溝傳來的第三層的弱弱光線而醒來。喬尼仰麵躺著,他淡褐色的眼睛睜著。
“如果我真的打算去海伯利安……讓我的賽伯體去那……那麽,我就不能再待在技術內核裏了。我必須將我的意識注入賽伯體中。”
“為什麽? ”我剛問完,我就已經明白了。
“想想吧。數據平麵是抽象之物。是數據網和矩陣的混合體。數據網,是電腦和人工智慧生成的;矩陣,也就是準知覺的吉布森矩陣,那原先是為人類操作者所設計的,現在已經被認為是人類、機器、人工智慧的共同基礎了。”
“但是人工智慧硬體的確存在於實際空間中的什麽地方啊,”我說,“存在於技術內核的什麽地方。”
“對,但是這和人工智慧意識的運行沒什麽關係,”喬尼說,“我能夠‘存在’於任何地方,隻要有環環嵌套的數據網,我就能去那裏……當然,這包括所有的環網世界、數據平麵,以及任何技術內核建造的東西,比如舊地……但是,也隻有在那些環境裏我才能說我有‘意識’,或者運行傳感器,或者運行遙控裝置,就比如這個賽伯體。”
我放下咖啡杯,盯著這個東西,在剛剛過去的那晚,我愛他,把他當作人類來愛:“是嗎? ”
“殖民世界缺少數據網,”喬尼說,“雖然有超光發射器,可以和技術內核進行聯繫,但是這種聯繫僅限於數據交換……就像是第一次資訊時代的電腦接口……那完全不是意識的流動。海伯利安的數據網太過原始,差不多跟沒有一樣。就我所知。融核和那個世界沒有一點聯繫。”
“那正常嗎? ”我問,“我是說那麽遠的一個殖民世界竟然沒有聯繫,正常嗎?”
“不正常。內核和每個殖民世界有聯繫,和驅逐者這些星際野人也有聯繫,還和霸主無法想像的其他資源有聯繫。”
我坐在那,目瞪口呆。“什麽? 和驅逐者? ”自從幾年前在布雷西亞上發生戰爭之後,驅逐者已經成了環網的頭號大敵。一想到內核竟然和驅逐者有聯繫,真讓我感到不寒而慄。而內核,正是同樣一群人工智慧的集合,為議院和全局出謀劃策,維繫我們的整個經濟係統,維繫遠距傳輸器係統,維繫科技文明。還有,喬尼所說的“其他資源”到底是什麽意思? 當時當刻,我完全不想弄清楚這個。
“但你不是說,你的賽伯體是可以去那兒的嗎? ”我問他,“你說‘將意識注入’你的賽伯體,這是什麽意思? 人工智慧可以完全變成……人嗎? 你可以僅僅存在於你的賽伯體中嗎? ”
“可以。曾經成功過,”喬尼輕聲說道,“從前,有個人格重建,跟我的差得不是很遠。那是個20世紀的詩人,名叫以斯拉?龐德。當時他放棄了自己的人工智慧人格逃進了他的賽伯體,逃離了環網。但是這個龐德重建人格瘋掉了。”
“也許很清醒。”我說。
“對。”
“那麽說,一個人工智慧所有的數據和人格可以在賽伯體的有機大腦中存在。”
“當然不行,布勞恩。我全部意識的萬分之一都不會倖免於這種轉變。有機大腦不能以它們的方式處理信息,連處理最原始的信息也不成。合成的人格不會是原先那個人工智慧的人格……它既不會是真正人類的意識,也不會是賽伯體的……”喬尼話說一半便打住了,他很快轉過身,看著窗外。
漫長的一分鍾過後,我問他:“怎麽了? ”我伸出一隻手,但是沒有碰他。
他繼續呆呆凝視。“我說這些意識不會變成人類,也許我錯了,”他輕輕說道,“縭果產生的人格,很可能可以成為人類,它可以帶著某種超凡的瘋狂,帶著變人的洞徹力。它可以……如果撇去我們這些年來所有的記憶,撇去所有的內核意識……它可以成為這個賽伯體本來設計出來要成為的人格……”
“約翰?濟慈。”我說。
喬尼別過臉,不再看那窗外,他閉上了眼睛。聲音嘶啞,帶著感情。這是我第一次聽見他背誦詩:“狂熱教徒有夢,他用其編織教會的天堂,亦是野蠻之地,在他那最崇高的睡夢中,臆測天堂,可惜可嘆,此夢未錄羊皮卷,也未錄印第安野生葉悅耳之聲僅留倩影。
惟有那月桂樹,他們在那居住,做夢,死亡;惟有詩歌能講述他的夢,惟有美妙的詞語能挽救黑色魔力和致啞妖術下的想像力。
活著的人兒說:‘汝非詩人也——也許無法講述汝之夢’? 然則每人的靈魂都不是朽木一塊,不單有眼有嘴他還應該有愛應該被他的母語滋養。
此夢現在意欲開演是作為詩人還是狂熱教徒的意念,當那撩過我手的溫暖筆觸埋進墳塋時,我們便會知曉”(這首詩選自濟慈的《海伯利安的隕落:一場夢》。這是一開始的幾段。)
“我沒聽懂,”我說,“這詩什麽意思? ”
“意思是,”喬尼說,“我知道我會做什麽決定,為什麽我會做。我不想再做一個賽伯人,我想成為一個人類。以前我想去海伯利安。現在我還是想。”
“就因為這決定,有人在一星期前殺了你。”我說。
“對。”
“而你還想嚐試一下? ”
“對。”
“為什麽不在這兒把意識注人你的賽伯體呢? 為什麽不在環網成為人類? ”
“那永遠做不到,”喬尼說,“被你看作是複雜星際社會的這個東西,隻是內核現實矩陣中的滄海一粟。我不斷麵對人工智慧,並且受他們支配。濟慈人格……真正的實體……永遠不會生還。”
“好吧,”我說,“你得離開環網。但是有其它殖民地啊。為什麽偏偏選擇海伯利安? ”
喬尼抓住我的手。他的手指又長又暖,而且強壯。“布勞恩,你不明白嗎? 這裏麵有很多聯繫。有充分的理由顯示,濟慈關於海伯利安的夢想,是某種跨世的交流,是他當時的人格和他現在的人格之間的交流。撇開這些不談,海伯利安也是我們現在最’關鍵的神秘之物——不管是物質上,還是詩歌上。很可能的情況是,他……我的出生,死亡,然後又復生,就是為了探索海伯利安。”
“聽上去真是瘋狂,”我說,“多宏偉的幻想。”
“幾乎肯定,”喬尼笑道,“我也一直樂於其中! ”他抓住我的胳膊,摟住我的雙腿,胳膊環抱住了我,“布勞恩,你會和我一起去嗎? 和我一起去海伯利安? ”
我驚訝得眨眨眼,驚訝,是由於他的問題,也由於我的回答,這讓我全身湧過暖意。“會的,”我對他說,“我會去。”
我們走進睡眠區,那天餘下的時間裏,我們巫山雲雨,然後睡去了。最後我由於外麵工業壕溝傳來的第三層的弱弱光線而醒來。喬尼仰麵躺著,他淡褐色的眼睛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