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廠辦托兒所裏能得到基本的照顧,比如飲食、休息等。


    每天都有熱乎的飯菜,那飯菜雖說簡單,卻充滿了家的味道。


    還有舒適的小床,供孩子們午睡,小床上的被褥雖然大多打著補丁,卻是洗得幹幹淨淨,散發著陽光的香氣。


    等孩子長大一些,還可以升入父母單位的幼兒園繼續學習,在那接受更係統的教育,學習唱歌、跳舞、認字。


    老師們和藹可親,帶著孩子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為未來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個小孩子,跟在李千秋和李欣然的後麵,一路上像歡快的小兔子般蹦蹦跳跳,興高采烈地去托兒所。


    他們背著小小的書包,書包的邊角都有些磨損了,卻被孩子們視若珍寶。


    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猶如清晨綻放的花朵般燦爛。


    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兒歌,稚嫩的聲音在小巷回蕩,充滿了童真與歡樂。


    這段時間,李傑也和弟弟妹妹以及妹夫弟妹都商量過了。


    那是在一個晚飯後,一家人圍坐在昏黃的燈光下。


    燈光有些昏暗,把每個人的身影都拉得長長的。


    桌上的飯菜還散發著餘溫,屋子裏彌漫著溫馨的氣息。


    氣氛嚴肅又充滿關切,大家的表情都十分認真。


    最後商議的結果就是,他們九個人先到學校那邊安頓下來。


    租好房子之後,再回來一趟,剛好等到暑期的時間,再把幾個孩子都一起接過去。


    李傑雖然有空間在手,但帝都那邊的情況兩眼一摸黑,一點也不清楚。


    看著幾個在院子裏麵玩鬧的孩子,他皺著眉頭,眉心擰成了一個“川”字,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擔憂和迷茫。


    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輕輕敲擊著,仿佛在思考著未知的難題。


    若是貿然過去還拖家帶口的,確實不太好安排。


    帝都人生地不熟的,一切都得從頭摸索。


    那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大城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與他們熟悉的鳳凰縣截然不同。


    而且四個小家夥年齡還小,他們在帝都那邊也沒有工作,不知道能不能進那邊的托兒所,所以就很麻煩。


    想到這些,李傑深深地歎了口氣,歎息聲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感覺肩頭的擔子沉甸甸的,壓得他有一些喘不過氣來。


    李傑心中也是有些感慨的,想到了父親李水根,飽經滄桑的麵容仿佛一部歲月的史書。


    在讀書這個問題上,父親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反對。


    父親非常支持,堅定的眼神中滿是對子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堅信。


    隻不過大哥李大山和二哥李大海,他們太過懂事,過早地感受到了生活的重壓,早早的就輟學在家幫忙幹活。


    大哥李大山,才小學畢業,小小的身軀就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


    那瘦弱的身影,在田間地頭忙碌,在烈日下揮汗如雨。


    二哥李大海好一點起碼上了初中,識了些字,懂了些理。


    在艱苦的歲月裏,二哥也會在夜晚借著微弱的油燈,努力多學一點知識。


    到了後來,李傑強勢崛起,家裏的日子也逐漸不那麽艱難了。


    弟弟李安和妹妹李琳,自然也都是上學的。


    從村裏人小學開始,小小的書包背在身上,雖然書包是用粗布縫製,有些簡陋,卻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


    初中時,每一個夜晚,那埋頭苦讀的身影,在昏黃的燈光下拉長,牆上的影子隨著燭光微微晃動。


    高中時,為夢想拚搏的汗水灑滿了書桌,一本本被翻得卷邊的課本,還有一支支寫得沒了墨水的鋼筆,都見證著他們的努力。


    兩人一路讀上去,現在直接考上了大學!


    雖然中間遇到了一些困難,工作了一段時間,但的那段經曆,也讓李安和李琳,更加珍惜讀書的機會。


    但不管怎樣,若沒有父母的支持,李傑若是沒有讀過初中,可能剛開始在縣城鋼鐵廠工作都落不到。


    那時候,能有個工作機會是多麽不容易,一個崗位常常有好多人爭搶。


    而讀過書便是多了一份希望,多了一條出路。


    以後什麽樣暫且不提,但是在這個年代,知識就是改變命運的鑰匙,能夠讓人在艱難的生活中看到一絲曙光。


    陳秀芳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常年風吹日曬讓她原本就不細嫩的皮膚變得粗糙黝黑,像幹旱的土地般失去了光澤。


    雙手更是布滿了老繭,每一道繭痕都是歲月勞作的印記。


    她總是穿著洗得褪色的粗布衣裳,補丁一個接著一個,卻總是收拾得幹淨整潔。


    雖然沒見過什麽世麵,但是對家裏幾個孩子那是掏心掏肺地非常關愛。


    隻要家裏的孩子願意去上學,就是砸鍋賣鐵、借錢,也會讓孩子去讀書。


    她那堅定的眼神裏,滿滿的都是對孩子未來的期望,仿佛能看到孩子通過讀書走出農村,過上好日子的情景。


    那眼神熾熱而執著,猶如黑暗中的明燈。


    李傑的記憶有些模糊了,不過也聽二哥李大海提起過,當初家裏為供他們兄弟倆上初中,那真是難上加難。


    還低三下四地,去跟親戚朋友借了點錢。


    那時候,父親李水根和父母陳秀芳一家一家地去敲門。


    陪著笑臉,說著好話,每到一家,他們都會局促地站在門口,雙手不停地搓著衣角,臉上堆滿討好的笑容,嘴裏說著。


    “他叔,他嬸,家裏孩子上學等著用錢,您看能不能借我們一點,等有了一定盡快還您。”


    這些記憶,李傑已經沒有了,但是李大海卻記憶猶新。


    即便如此,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有時候還會遭到人家的冷言冷語,但是兩人為了孩子,硬是咬著牙忍了下來。


    陳秀芳大字不識幾個隻會歪歪扭扭地寫自己的名字,名字寫得歪七扭八,就像她坎坷的人生。


    她也不曉得上學讀書那一套高大上的理論,讀書到底有用沒用。


    她隻是單純的對孩子們好,不知道怎麽拒絕孩子讀書的意願。


    在她心裏,隻要孩子想做的對孩子好的,她就無條件支持,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六零之首富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劫散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劫散仙並收藏重生六零之首富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