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以這些熊孩子們的手藝,烤魚的時候甚至魚鱗都忘記刮了。
所以最後也隻能便宜,跟著孩子們一起過來玩耍的大黃和小黑。
村裏的狗基本都是皮包骨頭,很少有能吃飽的。
所以孩子們做出的黑暗料理,這些忠誠的狗子們絲毫不嫌棄,一個個狼吞虎咽,讓抓魚的孩子們很有成就感。
當然,小一點的魚被孩子們糟蹋了,真要捉到大魚,也會被他們獻寶似的拿回家中。
抓到大魚的孩子,立刻被一群小家夥們簇擁著,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當然,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孩子們隻在冰天雪地裏玩了一會,從一開始的寒冷就變成手腳發燙,這是手腳可能要凍腫的前兆。
下水抓魚被大人們發現的幾個孩子立刻被揪回家去,其他小孩被教訓了一番之後也不氣餒,又拿起鞭炮滿村子晃悠。
既然不能親手下河捉魚,那就隻能動用武器了。
一個個拿出從家裏或偷或拿,或用零花錢買來的鞭炮,結果就是地裏的白菜,河裏的小魚,屋後的旱廁全都遭了殃。
被大人們發現之後就是一陣訓斥,不過小孩子實在太多,烏泱泱的十幾個。
大過年的也不好發火,隻能笑罵著看一群皮猴子離開。
當然,若是有倒黴的小孩,剛好碰見自己的家長那可就遭了殃,在小夥伴們的唏噓聲中,被直接抓個正著。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大群小夥伴們快速逃逸,自己隻能在爹娘的手中不斷掙紮。
“秀軍哥,前麵的水裏好像有條大魚,快炸它。”
“小虎哥,你也一起炸,別讓它給跑了。”
“秀秀姐不要害怕,我們還有很多炮,夠用的。”
有炮的放炮,沒炮的隻能在旁邊充當氣氛組和指揮官,一群小孩子們在一起玩鬧,倒也讓村裏顯得很是熱鬧。
時而響起三三兩兩的鞭炮聲以及村民們的笑罵聲,給村子平添了幾分年味。
每當孩子們成功抓獲到魚,或者是有了什麽收獲,一群人都歡呼大叫著。
哪怕隻是撿到一個看起來奇形怪狀,類似錘子的樹枝,都會引得旁邊小夥伴的歡呼和讚歎。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有,每天早上吃過飯之後,村裏的小孩們就不約而同的聚在村頭。
然後在村裏各處溜達,見到隊伍裏少了哪個小夥伴,一群孩子便會找著各種借口,去將那名小夥伴從對方的父母手中“解救”出來。
本來也就是過年,圖的就是個熱鬧勁,被這群小家夥們用各種借口來找。
家長也不好意思再將孩子給關在家裏,隻能放任他們去玩耍。
愉快的玩耍,自然會讓這些熊孩子們忘記了吃午飯的時間。
每當到了中午時分,村頭村尾都會響起各自父母的叫喊聲。
“毛孩~毛孩~回家吃飯了!”
“鐵柱~鐵柱~還不回家!”
“狗蛋,你娘好像在喊你回家吃飯呢。”
……
自己主動回家的還好,如果是喊了半天還躲躲藏藏,被父母親手給抓回去的,一頓“竹筍肉絲”那是少不了的。
玩耍的時候笑的有多燦爛,挨打的時候哭的就有多淒慘。
不過小孩子記憶好像更新的特別快,中午吃飯前剛被打的哭爹喊娘,吃完午飯之後,又像做賊似的悄悄溜出了屋子。
就這樣一直玩耍到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一群熊孩子們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家。
當然,從家裏出來的時候還完好無損,回去的時候身上總是多了些泥巴和褶皺,甚至有的人衣服還濕透了。
回家的孩子們免不了被父母一頓批評和打罵,不過經曆了一陣委屈和難過之後,又開始憧憬明天的愉快時光。
家裏來客人的,自然是能逃過一劫,總不能當著客人的麵將孩子給教訓一頓,揍得哭爹喊娘。
當然,臨近過年重頭戲還是殺年豬,這天自然也很是熱鬧,基本上所有大人和小孩都會過去圍觀。
李傑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了,所以就沒有去圍觀的心思。
就連邱明珠在看過幾次之後,也覺得沒那麽好奇了。
不過對李千秋和李欣然兩個小家夥來說,這樣的名場麵看多少次都不為過。
隨著早上大隊長的呼喊聲,提前一兩天就得到消息的村民,一個個都從院子裏麵走出來,像是趕集似的朝村頭走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向村頭匯集,整個曬穀場都沸騰了起來。
畢竟對所有村民來說,每年最期盼的就是夏天和秋天,在麥收和秋收交了公糧之後分口糧,以及年底殺年豬了。
對所有的村民來說,隻要能夠有糧食吃,年底的時候再吃點肉,這已經是很奢侈了。
和其他村裏人相比,李水根家的生活自然是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過還好,大隊長和計分員家都有孩子在縣城工作,而且最近幾年又有其他村民家的孩子,陸陸續續到縣城那邊工作,這也讓李家顯得不是那麽突出了。
而且在李傑的提議下,大隊長李保國也和村裏人介紹了一下縣城那邊招收工人的情況。
村裏倒是掀起了一股求學潮,原本隻是打算讓家裏孩子隨便念幾年小學的村民。
都讓家裏的孩子去上初中和高中,整個村裏新一代孩子的文化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
隻可惜今年遇到了特殊情況,隨著縣裏的初中和高中接連停課,就連村裏這邊的小學也辦不動了。
這也導致村裏的那些孩子們每天無所事事的,隻能去地裏跟著幫忙掙工分。
不過最早那一批上學的孩子,和李琳,李安年紀差不多大的,也到縣城那邊碰了碰運氣。
比如李琳的昔日小夥伴李梅,就在邱明珠的推薦下,進入到紡織廠工作。
倒不是李傑不想幫這個小妹的夥伴,主要還是因為普通車間工人的職位好安排。
但是想要和妹妹李琳那樣加入鋼鐵廠的組織部,無疑是困難了許多。
而且鋼鐵廠又不是李傑的一言堂,就算他手頭的物資豐富了些,事情做的太過也會引起其他人的猜忌和懷疑。
所以最後也隻能便宜,跟著孩子們一起過來玩耍的大黃和小黑。
村裏的狗基本都是皮包骨頭,很少有能吃飽的。
所以孩子們做出的黑暗料理,這些忠誠的狗子們絲毫不嫌棄,一個個狼吞虎咽,讓抓魚的孩子們很有成就感。
當然,小一點的魚被孩子們糟蹋了,真要捉到大魚,也會被他們獻寶似的拿回家中。
抓到大魚的孩子,立刻被一群小家夥們簇擁著,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當然,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孩子們隻在冰天雪地裏玩了一會,從一開始的寒冷就變成手腳發燙,這是手腳可能要凍腫的前兆。
下水抓魚被大人們發現的幾個孩子立刻被揪回家去,其他小孩被教訓了一番之後也不氣餒,又拿起鞭炮滿村子晃悠。
既然不能親手下河捉魚,那就隻能動用武器了。
一個個拿出從家裏或偷或拿,或用零花錢買來的鞭炮,結果就是地裏的白菜,河裏的小魚,屋後的旱廁全都遭了殃。
被大人們發現之後就是一陣訓斥,不過小孩子實在太多,烏泱泱的十幾個。
大過年的也不好發火,隻能笑罵著看一群皮猴子離開。
當然,若是有倒黴的小孩,剛好碰見自己的家長那可就遭了殃,在小夥伴們的唏噓聲中,被直接抓個正著。
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大群小夥伴們快速逃逸,自己隻能在爹娘的手中不斷掙紮。
“秀軍哥,前麵的水裏好像有條大魚,快炸它。”
“小虎哥,你也一起炸,別讓它給跑了。”
“秀秀姐不要害怕,我們還有很多炮,夠用的。”
有炮的放炮,沒炮的隻能在旁邊充當氣氛組和指揮官,一群小孩子們在一起玩鬧,倒也讓村裏顯得很是熱鬧。
時而響起三三兩兩的鞭炮聲以及村民們的笑罵聲,給村子平添了幾分年味。
每當孩子們成功抓獲到魚,或者是有了什麽收獲,一群人都歡呼大叫著。
哪怕隻是撿到一個看起來奇形怪狀,類似錘子的樹枝,都會引得旁邊小夥伴的歡呼和讚歎。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有,每天早上吃過飯之後,村裏的小孩們就不約而同的聚在村頭。
然後在村裏各處溜達,見到隊伍裏少了哪個小夥伴,一群孩子便會找著各種借口,去將那名小夥伴從對方的父母手中“解救”出來。
本來也就是過年,圖的就是個熱鬧勁,被這群小家夥們用各種借口來找。
家長也不好意思再將孩子給關在家裏,隻能放任他們去玩耍。
愉快的玩耍,自然會讓這些熊孩子們忘記了吃午飯的時間。
每當到了中午時分,村頭村尾都會響起各自父母的叫喊聲。
“毛孩~毛孩~回家吃飯了!”
“鐵柱~鐵柱~還不回家!”
“狗蛋,你娘好像在喊你回家吃飯呢。”
……
自己主動回家的還好,如果是喊了半天還躲躲藏藏,被父母親手給抓回去的,一頓“竹筍肉絲”那是少不了的。
玩耍的時候笑的有多燦爛,挨打的時候哭的就有多淒慘。
不過小孩子記憶好像更新的特別快,中午吃飯前剛被打的哭爹喊娘,吃完午飯之後,又像做賊似的悄悄溜出了屋子。
就這樣一直玩耍到傍晚,太陽快要落山了,一群熊孩子們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家。
當然,從家裏出來的時候還完好無損,回去的時候身上總是多了些泥巴和褶皺,甚至有的人衣服還濕透了。
回家的孩子們免不了被父母一頓批評和打罵,不過經曆了一陣委屈和難過之後,又開始憧憬明天的愉快時光。
家裏來客人的,自然是能逃過一劫,總不能當著客人的麵將孩子給教訓一頓,揍得哭爹喊娘。
當然,臨近過年重頭戲還是殺年豬,這天自然也很是熱鬧,基本上所有大人和小孩都會過去圍觀。
李傑之前已經看過好幾次了,所以就沒有去圍觀的心思。
就連邱明珠在看過幾次之後,也覺得沒那麽好奇了。
不過對李千秋和李欣然兩個小家夥來說,這樣的名場麵看多少次都不為過。
隨著早上大隊長的呼喊聲,提前一兩天就得到消息的村民,一個個都從院子裏麵走出來,像是趕集似的朝村頭走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村民向村頭匯集,整個曬穀場都沸騰了起來。
畢竟對所有村民來說,每年最期盼的就是夏天和秋天,在麥收和秋收交了公糧之後分口糧,以及年底殺年豬了。
對所有的村民來說,隻要能夠有糧食吃,年底的時候再吃點肉,這已經是很奢侈了。
和其他村裏人相比,李水根家的生活自然是好了不止一個檔次。
不過還好,大隊長和計分員家都有孩子在縣城工作,而且最近幾年又有其他村民家的孩子,陸陸續續到縣城那邊工作,這也讓李家顯得不是那麽突出了。
而且在李傑的提議下,大隊長李保國也和村裏人介紹了一下縣城那邊招收工人的情況。
村裏倒是掀起了一股求學潮,原本隻是打算讓家裏孩子隨便念幾年小學的村民。
都讓家裏的孩子去上初中和高中,整個村裏新一代孩子的文化水平倒是提高了不少。
隻可惜今年遇到了特殊情況,隨著縣裏的初中和高中接連停課,就連村裏這邊的小學也辦不動了。
這也導致村裏的那些孩子們每天無所事事的,隻能去地裏跟著幫忙掙工分。
不過最早那一批上學的孩子,和李琳,李安年紀差不多大的,也到縣城那邊碰了碰運氣。
比如李琳的昔日小夥伴李梅,就在邱明珠的推薦下,進入到紡織廠工作。
倒不是李傑不想幫這個小妹的夥伴,主要還是因為普通車間工人的職位好安排。
但是想要和妹妹李琳那樣加入鋼鐵廠的組織部,無疑是困難了許多。
而且鋼鐵廠又不是李傑的一言堂,就算他手頭的物資豐富了些,事情做的太過也會引起其他人的猜忌和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