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兩個小家夥爭先恐後的展現自己,李傑則是笑了笑說道。
“嗯,你們兩個表現的很不錯,自然也是要一起過去的,到那邊了可要聽話啊!”
李大海也點了點頭,小弟小妹還是比較聽話的,而且兄弟倆工作比較忙,基本都不在家,有小弟小妹在家裏也能熱鬧一點。
李水根和陳秀芳再加上李琳和李安的東西,加在一起也不少。
這還是因為李傑再三強調,說縣城裏什麽都不缺,不管是基本的生活用品還是被褥都不缺,隻需要帶些衣服就可以了,不然老兩口連糧食都想扛幾袋子過去。
畢竟還有半個月左右就要過年了,縣城的院子終究是小了一點。
而且隻有李傑和李大海兩人在那裏當工人,李大山一家都在村子裏,他們自然不會一大家子全家都在縣城過年,還是要回到李家村過年的。
眾人閑聊了一會之後,又開始幫忙收拾衣服,將東西全部裝進了兩個大背簍裏麵。
看著李傑和李大海兄弟倆將背簍裏的年貨一點點掏出來遞給大兒子李大山,兄弟三人相親相愛的樣子讓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覺得很是欣慰。
無論是之前家裏窮的快要吃不上飯,還是現在家裏稍微條件好了一些,五個孩子們的關係一直非常好,沒有爭風吃醋什麽的,這讓老兩口覺得很是開心。
“大哥大嫂,你們就別推辭了,現在我們都去城裏住了,這些東西你們不拿著,放家裏也是放壞了。”
見到大哥和大嫂可能有些不好意思,李傑趕忙找了個蹩腳的借口催促著兩人將這一大堆年貨帶回家裏去。
聽到李傑的話之後,李大山和高蓉蓉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將一小堆年貨收起。
村裏人過年哪裏會準備什麽年貨,最重要的年貨便是殺年豬,每家每勉強能分上幾斤,還得精打細算的吃上半個月。
稍微有點條件的村民,買些瓜子小糖在家裏,就已經算是比較豪氣的了。
李傑這次回來給大哥帶來了不少的東西,白糖,奶糖,古巴糖,豬肉,雞肉,野兔肉,就連瓜子和花生米都帶了一些。
見到二哥和小哥如此風光,每次回來都帶這麽多的東西,李琳和李安兩個小家夥決定以後也要到縣城當光榮的工人。
“二哥,小哥,我以後也要上初中,也要去縣城當工人。”
李琳和李安看著桌上一大堆的東西,口水都差點要流出來了,此刻有些激動的說道。
小丫頭李琳已經十二歲了,還在上四年級,明年麥收暑假之後就該上五年級了。
小家夥李安十歲在上二年級,距離上初中還早。
不過對於以後上初中,然後去縣城當工人的想法同樣很迫切。
現在老李家又不缺錢,家裏出了兩個工人,自然是要供兩個小家夥一直上學的。
“嗯,那你們兩個以後要好好讀書,聽爹娘的話,以後都讓你們去上學。”
李傑知道再過幾年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到時候全國各地都會被迫停課,但他現在自然不會掃了兩個小家夥的興致,好好上學是必須的。
反正他們老李家都是農村人,也隻有兄弟倆是城裏戶口,大風起的時候學校停課,就讓兩個小家夥在家待著吧。
他李傑又不是養不起兩人,到時候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等恢複高考的時候再讓他們去試試唄。
看著眼前兩個乖巧的小家夥,想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李傑也不由得感到一陣心煩意亂,但那是大勢所趨他又阻止不了。
於是他拿出一些糖果遞給兩個小家夥,讓兩人去玩鬧了。
對於李傑李大海兄弟二人經常帶些小零嘴給弟弟妹妹,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雖然覺得有些浪費,但也沒說什麽,隻讓他們以後少買一點,別把兩個小家夥給慣壞了,
李傑空間內雖然沒有這個年代特有的水果糖和奶糖,但他不差錢和糖票啊,時不時的就去供銷社進點貨。
買了之後放在空間內存著,需要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
又寒暄了一會之後,李大山便帶著媳婦高蓉蓉和兩個弟弟給他們準備的年貨回家去了。
李水根和陳秀芳則是仔細將行李檢查了一遍,擔心忘記帶了些什麽去縣城那邊還得買,浪費錢。
見到爹娘兩人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然後再往背簍裏塞點東西,李傑也覺得有些無奈。
“爹,娘,咱們隻是去縣城小住幾天,過年的時候還回來,又不是搬家,不用帶這麽多東西的。”
之前好不容易勸說老兩口不要帶糧食過去,沒想到兩人又開始往背簍裏塞各種東西,李傑覺得自己和二哥兩人都不一定背得動了。
反正縣城那邊的房子不算小,爹娘和弟弟妹妹去了也住的下,李傑早就零零散散準備了不少的生活用品,專等著幾人過去使用。
“你這小子事真多,到那邊得過半個月呢,不帶點東西怎麽能行?總不能什麽都買吧?”
老兩口自然也知道帶的東西有點多了,但他們也擔心李傑和李大海兩個孩子亂花錢,到時候缺點什麽東西就去買,實在是有些浪費。
雖然現在家裏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想到李傑還沒有結婚,而且還有李琳李安兩個小家夥要上學,他們老兩口自然是能節約一點是一點。
就連李傑每個月上繳的工資,還有李大海歸還給李傑的錢,全部被老兩口收了起來。
平時一分錢也沒有花,準備留著給李傑娶媳婦,還有兩個小家夥上學用。
看著爹娘還在滿房間的找東西往背簍裏裝,李傑也是有些無奈,於是便勸說道。
“爹,娘,真的不用帶這麽多東西的,那邊我都準備好了,再往裏放我和二哥都快背不動了。”
聽到李傑再三保證而且說出在那邊已經準備好的東西之後,李父和李母又抱怨了一番他亂花錢。
不過還是將大部分東西取了出來,隻帶了一些換洗衣服和一些零碎東西。
還好這個年代都缺衣服,一共也就幾套打了補丁的舊衣服,不然老兩口估計會帶更多的東西。
“嗯,你們兩個表現的很不錯,自然也是要一起過去的,到那邊了可要聽話啊!”
李大海也點了點頭,小弟小妹還是比較聽話的,而且兄弟倆工作比較忙,基本都不在家,有小弟小妹在家裏也能熱鬧一點。
李水根和陳秀芳再加上李琳和李安的東西,加在一起也不少。
這還是因為李傑再三強調,說縣城裏什麽都不缺,不管是基本的生活用品還是被褥都不缺,隻需要帶些衣服就可以了,不然老兩口連糧食都想扛幾袋子過去。
畢竟還有半個月左右就要過年了,縣城的院子終究是小了一點。
而且隻有李傑和李大海兩人在那裏當工人,李大山一家都在村子裏,他們自然不會一大家子全家都在縣城過年,還是要回到李家村過年的。
眾人閑聊了一會之後,又開始幫忙收拾衣服,將東西全部裝進了兩個大背簍裏麵。
看著李傑和李大海兄弟倆將背簍裏的年貨一點點掏出來遞給大兒子李大山,兄弟三人相親相愛的樣子讓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覺得很是欣慰。
無論是之前家裏窮的快要吃不上飯,還是現在家裏稍微條件好了一些,五個孩子們的關係一直非常好,沒有爭風吃醋什麽的,這讓老兩口覺得很是開心。
“大哥大嫂,你們就別推辭了,現在我們都去城裏住了,這些東西你們不拿著,放家裏也是放壞了。”
見到大哥和大嫂可能有些不好意思,李傑趕忙找了個蹩腳的借口催促著兩人將這一大堆年貨帶回家裏去。
聽到李傑的話之後,李大山和高蓉蓉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將一小堆年貨收起。
村裏人過年哪裏會準備什麽年貨,最重要的年貨便是殺年豬,每家每勉強能分上幾斤,還得精打細算的吃上半個月。
稍微有點條件的村民,買些瓜子小糖在家裏,就已經算是比較豪氣的了。
李傑這次回來給大哥帶來了不少的東西,白糖,奶糖,古巴糖,豬肉,雞肉,野兔肉,就連瓜子和花生米都帶了一些。
見到二哥和小哥如此風光,每次回來都帶這麽多的東西,李琳和李安兩個小家夥決定以後也要到縣城當光榮的工人。
“二哥,小哥,我以後也要上初中,也要去縣城當工人。”
李琳和李安看著桌上一大堆的東西,口水都差點要流出來了,此刻有些激動的說道。
小丫頭李琳已經十二歲了,還在上四年級,明年麥收暑假之後就該上五年級了。
小家夥李安十歲在上二年級,距離上初中還早。
不過對於以後上初中,然後去縣城當工人的想法同樣很迫切。
現在老李家又不缺錢,家裏出了兩個工人,自然是要供兩個小家夥一直上學的。
“嗯,那你們兩個以後要好好讀書,聽爹娘的話,以後都讓你們去上學。”
李傑知道再過幾年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到時候全國各地都會被迫停課,但他現在自然不會掃了兩個小家夥的興致,好好上學是必須的。
反正他們老李家都是農村人,也隻有兄弟倆是城裏戶口,大風起的時候學校停課,就讓兩個小家夥在家待著吧。
他李傑又不是養不起兩人,到時候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等恢複高考的時候再讓他們去試試唄。
看著眼前兩個乖巧的小家夥,想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李傑也不由得感到一陣心煩意亂,但那是大勢所趨他又阻止不了。
於是他拿出一些糖果遞給兩個小家夥,讓兩人去玩鬧了。
對於李傑李大海兄弟二人經常帶些小零嘴給弟弟妹妹,李水根和陳秀芳兩人雖然覺得有些浪費,但也沒說什麽,隻讓他們以後少買一點,別把兩個小家夥給慣壞了,
李傑空間內雖然沒有這個年代特有的水果糖和奶糖,但他不差錢和糖票啊,時不時的就去供銷社進點貨。
買了之後放在空間內存著,需要用的時候直接拿出來。
又寒暄了一會之後,李大山便帶著媳婦高蓉蓉和兩個弟弟給他們準備的年貨回家去了。
李水根和陳秀芳則是仔細將行李檢查了一遍,擔心忘記帶了些什麽去縣城那邊還得買,浪費錢。
見到爹娘兩人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然後再往背簍裏塞點東西,李傑也覺得有些無奈。
“爹,娘,咱們隻是去縣城小住幾天,過年的時候還回來,又不是搬家,不用帶這麽多東西的。”
之前好不容易勸說老兩口不要帶糧食過去,沒想到兩人又開始往背簍裏塞各種東西,李傑覺得自己和二哥兩人都不一定背得動了。
反正縣城那邊的房子不算小,爹娘和弟弟妹妹去了也住的下,李傑早就零零散散準備了不少的生活用品,專等著幾人過去使用。
“你這小子事真多,到那邊得過半個月呢,不帶點東西怎麽能行?總不能什麽都買吧?”
老兩口自然也知道帶的東西有點多了,但他們也擔心李傑和李大海兩個孩子亂花錢,到時候缺點什麽東西就去買,實在是有些浪費。
雖然現在家裏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想到李傑還沒有結婚,而且還有李琳李安兩個小家夥要上學,他們老兩口自然是能節約一點是一點。
就連李傑每個月上繳的工資,還有李大海歸還給李傑的錢,全部被老兩口收了起來。
平時一分錢也沒有花,準備留著給李傑娶媳婦,還有兩個小家夥上學用。
看著爹娘還在滿房間的找東西往背簍裏裝,李傑也是有些無奈,於是便勸說道。
“爹,娘,真的不用帶這麽多東西的,那邊我都準備好了,再往裏放我和二哥都快背不動了。”
聽到李傑再三保證而且說出在那邊已經準備好的東西之後,李父和李母又抱怨了一番他亂花錢。
不過還是將大部分東西取了出來,隻帶了一些換洗衣服和一些零碎東西。
還好這個年代都缺衣服,一共也就幾套打了補丁的舊衣服,不然老兩口估計會帶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