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記:
.
2000年12月3日……星期日……晴
.
一個月過得真快啊!記憶似乎還是停留在上個月月考的時候,這個月月考的成績就已經出來了。
老劉循例拿著語文月考卷子到教室給我們分析考試戰況,他喜滋滋地說:“我們班這次考過120分的有6個人,這個成績比文科班略差一點,文科班有9個,但在理科班裏是最好的。我們班最高分127分,也是理科班語文最高分。”
“哦——誰啊?!是不是人哪——!”我跟著陳舟、毛廣海那些男生們起哄。隨後,老劉念出了我的名字,讓我瞬間啞然。
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腦子裏迅速分裂出兩個人來,一個說:“是不是真的啊?不應該是不及格嗎?”
另一個興奮地說:“是我嗎?是我嗎?我語文考了127?是不是人啊……哈哈……ooxx……”內心之複雜像極了中舉的範進。
不過這種狂喜的興奮很快被下一堂課的物理老師澆滅。物理的分數低穀迅速拉平了我語文的優勢。合計下來,總分比上次月考多了2分,班級排名前進了2名。好吧,都隻是平平,算過得去。
考試過後的放鬆調整、調位子也是慣例。陶然借機要調過來,被我開玩笑地製止。莫淩波、霍江和施萊特三人,與我們和樂為兩排迅速形成氣氛融洽的新的笑鬧九人組,一到課間就聊天、說笑,為爭著吃顆糖也能聊上半天,以笑得前仰後合收場。這種久違的沒心沒肺的笑鬧會讓我暫時忘記頭頂那懸而未決的“劍”,忘記各種不得已。
.
2000年12月4日……星期一……晴
.
這個日記本快寫完了,許是我近來廢話太多。
月考年級排名張榜公布了,我去看榜時前一百名的名單卻不翼而飛。我在一百開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到三百多名,也沒見到“葉培盛”,看來他在那消失的“前一百名”裏,果然又把我遠遠地甩在了後麵。奚萍和陶然這次也都還考得不錯。隻是我對自己的名次並不滿意。有人說“盡力了就行了”,我盡力了,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還是我太貪心、想要的太多?累的時候總說向往平平淡淡,可真看到自己變得平庸,內心又多少有些不甘,我怎麽活得這麽擰巴?!討厭自己!還是和笑鬧九人組相處比較開心。
.
莫淩波前些天在作文報上看見個筆名叫唐欣兒的,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化名林峰給對方寫了封信,大約是說傾慕對方的文采,想交個筆友之類的雲雲。沒成想,今天竟然真收到對方的回信了。
“給唐欣兒回信,你們說我要不要寄張照片過去呢?”莫淩波專心地向我們這排女生請教。
“你問我們幹嘛?”東霞把問題丟還給他。
“從你們女生的角度幫我分析分析,一個女生和男生交筆友,想不想收到男生的照片?”看來莫淩波請教之心夠誠。
“你怎麽確定對方一定是女生呢?”我反問道。
“呃……應該是女生吧……聽這名字、看字體,還有這種帶香味的卡通信紙……看起來像是女生的啊……”我一問把他問慌了,他拿起起那封信反複查看。見他慌神的樣兒,我們都笑了起來。
藝婷為他解惑道:“我覺得還是別寄了吧。交筆友不就圖的是個新鮮和神秘感嗎?都看得清清楚楚了,沒有神秘感了還有什麽意思?還是蒙著一層紗多些遐想的好!這個霍江在行,你問他!”
霍江在一旁嘿嘿嘿嘿地笑而不語。
.
2000年12月6日……星期三……陰轉雨
.
昨天晚自習前,陶然跑來說他快死掉了,要跟東霞調位子坐。東霞在一旁偷笑,一副看好戲的神情望向我。我不冷不熱地扔出句:“你死關我什麽事!”然後隻顧看書。可這樣的情況下,書是看不進去的,眼睛盯在書上,腦子卻在進行花樣滑冰,各種翻騰、跳躍,書久久也未翻過一頁。這麽僵持了一會,東霞看我的態度,自然不會挪窩。他見我不再理他,也自覺沒趣,默默地回了自己的位子。
今天早上,早飯後的教室裏還沒幾個人。我剛坐到位子上,陶然就走來在我身邊東霞的位子上坐下。我覺得有些不自在,就扭頭問他:“找我有什麽事嗎?”
他說:“沒什麽,就是覺得無聊,沒事可幹,在你身邊坐坐。”然後趴在課桌上,扭頭看著我。我頓時覺得緊張,怕與他對視,也怕別人看見我們這麽近地幹坐著,便趕緊從抽屜裏找了本習題集來做。
“喲!這麽坐著,有情況咧……我來的是不是不是時候啊?!”
我聞聲抬頭,見是樂為,如見到了大救星,立刻抓住他鬥嘴閑聊:“瞎說什麽呢!沒事不能隨便坐坐?!你早飯吃得挺快啊,怎麽沒跟藝婷一起?”
……
我沒再跟陶然說話,他坐了會又默默地回了自己座位。
我總是這樣,害怕別人看見我和他在一起,我們同時出現在別人眼前我就各種不自在,但和樂為、莫淩波、施萊特或者其他任何男生一起,我都會坦然得多。這莫非是那個“心魔”在作祟?自打那次生物老師把類似的事情歸納到心理學範疇後,我就找各種心理學的書看。想尋找原因,也想尋找解決方案。書裏說,要誠懇地麵對真實的自我,了解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需求,直麵問題,不要逃避。不要逃避,說起來簡單,做到卻很難。我敢承認自己的真實感受嗎?我能拋開普世的判斷標準,按自身感受隨性而為嗎?我還背負著那些對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我要如何做到不逃避?
.
原以為莫淩波在報紙上找筆友是突發奇想,現在看來是我對“潮流”的感知過於遲鈍了。班上不少男生早都交了筆友,有自己聯係的,也有他人介紹的。有人有一個筆友,有人有好幾個。那幾個收信大戶的不少信也來自筆友。作為天天去收發室拿信的宣傳委員,竟沒從收信量的變化發現這點“流行趨勢”,我的八卦敏感性也太低了!
霍江在市衛校有個叫什麽雯雯的筆友,最近聊天時他老把她掛在嘴邊。給莫淩波傳授交友經驗時,他常以“雯雯說……”的句式起頭,並帶著淡淡的甜甜的笑意。藝婷見他過於陶醉於“雯雯說”,一針見血地向我們指出:“那個雯雯啊,才不是什麽筆友,是他女朋友!”此話一出,霍江頓時羞得滿臉通紅,止住了“雯雯說”的話頭。
若論對感情和八卦的敏感性,藝婷數第二,絕沒人能排第一。很早,藝婷便向我和東霞“預言”:校園情侶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果然,除了蔣天樂和班頭那兩對眾所周知的班對,最近班裏又出現好多眼神對視能拉出絲的人來,丁靜、吳雪華、張婷……各種甜膩、酸澀和曖昧在空氣中滋長,一時讓人恍惚,這些是可以光明正大放在台麵上的嗎?
.
2000年12月7日……星期四……陰
.
昨天晚自習時突下大雨,沒帶雨具的我要怎麽回家成了問題。住校的同學大多就一把傘,沒傘的也要跟有傘的人共一把傘回宿舍。傘是個緊俏貨。去隔壁班找盼盼,看她有沒有帶雨傘或雨披,結果找到一個和我一樣望雨興歎的人。冒著雨淋回去吧,這大冷的天,毛衣、外套淋濕了穿著又難受,明後天又難幹。隻能站在廊簷觀雨,等等看有沒有誰的爸媽會送傘來,或者雨小點再走。正等著,雨裏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陶然。他已渾身淋得濕漉漉的,遞給我一把傘,沒說什麽,轉身回了宿舍,留下萬分感激卻沒說出口的我。
“喲……他淋著雨衝回宿舍給你拿傘了啊,他對你是真好啊!”奚萍有些揶揄地笑道。沒想到姐姐和樂為、莫淩波他們說話一個調調,我不知該做何回應,趕緊拉著盼盼撐傘衝進雨幕中去。
.
原來霍江已經暗度陳倉地和雯雯當筆友好久了,雯雯還把自己的同學“曉紅”介紹給付榮華當筆友。今天課間,付榮華想為曉紅解惑,問了莫淩波一個十分具體而專業的問題:“‘醫士’和‘高護’哪一個更接近現代市場?”
“‘醫士’?是‘醫師’吧?!她是怎麽問的?把信拿來看看。”莫淩波沒聽懂問題,讓付榮華提供更多線索,看過曉紅的來信後仍是有些撓頭。
好管閑事的我也跟著看了看信:原來曉紅臨近畢業,同學們都抓緊在學校的最後時間備考各種證,好為自己即將麵臨的求職之路提供一些助力,她也想效仿,卻在醫士和高護兩個職業發展方向上產生了猶豫,便想聽聽付榮華的看法。好為人師的我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後,吧啦吧啦長篇大論地發表了一通自己的見解。付榮華寫好回信後,怕對醫士和高護的市場前景表達有偏差,又讓我幫著看了下回信內容。
他的信寫得感情真摯、誠懇——至少我讀來是這種感受,是否真的真摯隻有他自己知道,文字總是具有一定的偽裝性——關於醫士和高護的部分,雖和我所言內容大致相同,但在指導選擇決策上卻完全不同。他寫得謙遜而柔和,沒有明確的結論和選擇導向,沒有侵入性。這便是文風之異吧。
我回頭去讀了他文章和他的詩,想從文字中探究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坐在我們後排時,是和我們說話最少的男生。大家聊天笑到捧腹時,他也隻是偶爾淡淡地笑笑,人淡如菊。他歎息別人孜孜不倦地死讀書、讀死書,如同別人歎息他總是“不務正業”一樣。他看起來是不屑與女生交往的樣子,誰曾想他卻有個相交多年的女筆友?也許是不屑與我這樣的人交往吧,我大約在他歎息的“死讀書”之列。這個“曉紅”是否就是詩裏那個“彎眉、櫻嘴、紅背影”的姑娘呢?我又開始浮想聯翩……
.
2000年12月11日……星期一……晴
.
“小芝”的“四眼”又來信了。
“四眼”的來信,藝婷時常會給我和東霞傳閱,以向朋友展示自己的坦誠,並分享自己的快樂。我以為經曆了各種內心的糾結和阻礙,終於相互確立關係後,藝婷便苦盡甘來,會獲得滿滿的甜蜜和幸福。現實卻狠狠地告訴我自己是何等幼稚。
藝婷時常豔羨地看著班上的那兩對班對,無限感慨地說:“他們能天天在一起,真好!”
我會半勸慰半不明就裏地回懟:“你也很幸福啊!四眼對你那麽好,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藝婷是甜蜜幸福的,這甜蜜幸福靠四眼的一封封信來維持,每收到信的那一兩天是陽光燦爛,然後煎熬,靠思念硬撐,等待下一封來信,偶爾的電話便是驚喜。這異地戀的苦別人並不能感同身受,恐怕隻有她自己才能深刻體會吧。隻是在我眼裏,他們的關係更像親密的筆友。
“陶然對你也很好啊!你們就沒有……什麽可能……?”藝婷有時會這樣試探。
“我們隻是朋友。那何斌對你也還一直很好呢?!”對於藝婷的試探,何斌是很好的“武器”,通常提到他,藝婷便不會再繼續追問。
.
2000年12月12日……星期二……晴
.
轉眼一年過去,又快到元旦了。官方還沒通知籌備元旦晚會的事,袁英卻已為此事上心了。她主動約我一起去坡下的麵館吃晚飯,並十分熱情地提了很多關於元旦晚會的設想。經這兩年,我早已看清班上人的能力和脾氣秉性,對如何辦一台精彩的元旦晚會早不抱任何期望,但她過度的熱情終究還是感染了我。最後一次了,明年七月後,我們這幫人便曲終人散、各奔東西了,這最後的全班歡聚的機會還是應該好好把握,讓大家多年後能留下點記憶。
“你提的意見和建議都很好啊!你直接跟藝婷去說唄!”她的想法雖好,有些卻很難落地實施,我不想打擊她的積極性,也不想讓她覺得我搶了她“獻計獻策”的功勞,便讓她直接去找藝婷。
“我跟她沒你熟。再說了,籌備元旦晚會都是你們班委的事,我在裏麵摻和、出主意也不合適。”她推托道。
“那有什麽?!元旦晚會不隻是班委的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出主意的。你跟她不熟,一來二去接觸接觸不就熟了嗎?都是同學,沒關係的。”我看不明白她的想法,卻也不再願意成為她“打靶的槍”。
“……唉……還是算了吧……還是你去跟她說吧!”袁英撒嬌地繼續推托。我笑笑,心裏已明白了幾分。
.
回到教室,我沒跟藝婷聊籌備晚會的事,倒想先聽聽霍江的想法。他去年和汪帆的段子就是不錯的作品。這時他正和莫淩波在後麵練習說普通話——莫淩波打算給唐欣兒打電話,這樣既能知道欣兒是男是女,又保持了神秘感,估計這也是霍江給支的招兒。隻是我們平時不說普通話,上課回答問題偶爾用一下,也是念書般生硬的誦讀腔調,用於交談聽起來有些可笑。
霍江捏著嗓子模仿“唐欣兒”和莫淩波對談,拿捏各種矯揉造作的女性特點,莫淩波則見招拆招,聊著聊著還唱起歌來。這哪裏是筆友聊天?簡直就是才藝展示啊!起個名字就是能上元旦晚會的小品。看得我們前排的一眾女生哈哈大笑。我們指責男生們交筆友動機不純,男生們則反擊願意交筆友的女生也沒好到哪裏去。晚自習前的時光便再一次在這種笑鬧中過去。
日記:
.
2000年12月3日……星期日……晴
.
一個月過得真快啊!記憶似乎還是停留在上個月月考的時候,這個月月考的成績就已經出來了。
老劉循例拿著語文月考卷子到教室給我們分析考試戰況,他喜滋滋地說:“我們班這次考過120分的有6個人,這個成績比文科班略差一點,文科班有9個,但在理科班裏是最好的。我們班最高分127分,也是理科班語文最高分。”
“哦——誰啊?!是不是人哪——!”我跟著陳舟、毛廣海那些男生們起哄。隨後,老劉念出了我的名字,讓我瞬間啞然。
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腦子裏迅速分裂出兩個人來,一個說:“是不是真的啊?不應該是不及格嗎?”
另一個興奮地說:“是我嗎?是我嗎?我語文考了127?是不是人啊……哈哈……ooxx……”內心之複雜像極了中舉的範進。
不過這種狂喜的興奮很快被下一堂課的物理老師澆滅。物理的分數低穀迅速拉平了我語文的優勢。合計下來,總分比上次月考多了2分,班級排名前進了2名。好吧,都隻是平平,算過得去。
考試過後的放鬆調整、調位子也是慣例。陶然借機要調過來,被我開玩笑地製止。莫淩波、霍江和施萊特三人,與我們和樂為兩排迅速形成氣氛融洽的新的笑鬧九人組,一到課間就聊天、說笑,為爭著吃顆糖也能聊上半天,以笑得前仰後合收場。這種久違的沒心沒肺的笑鬧會讓我暫時忘記頭頂那懸而未決的“劍”,忘記各種不得已。
.
2000年12月4日……星期一……晴
.
這個日記本快寫完了,許是我近來廢話太多。
月考年級排名張榜公布了,我去看榜時前一百名的名單卻不翼而飛。我在一百開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到三百多名,也沒見到“葉培盛”,看來他在那消失的“前一百名”裏,果然又把我遠遠地甩在了後麵。奚萍和陶然這次也都還考得不錯。隻是我對自己的名次並不滿意。有人說“盡力了就行了”,我盡力了,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還是我太貪心、想要的太多?累的時候總說向往平平淡淡,可真看到自己變得平庸,內心又多少有些不甘,我怎麽活得這麽擰巴?!討厭自己!還是和笑鬧九人組相處比較開心。
.
莫淩波前些天在作文報上看見個筆名叫唐欣兒的,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化名林峰給對方寫了封信,大約是說傾慕對方的文采,想交個筆友之類的雲雲。沒成想,今天竟然真收到對方的回信了。
“給唐欣兒回信,你們說我要不要寄張照片過去呢?”莫淩波專心地向我們這排女生請教。
“你問我們幹嘛?”東霞把問題丟還給他。
“從你們女生的角度幫我分析分析,一個女生和男生交筆友,想不想收到男生的照片?”看來莫淩波請教之心夠誠。
“你怎麽確定對方一定是女生呢?”我反問道。
“呃……應該是女生吧……聽這名字、看字體,還有這種帶香味的卡通信紙……看起來像是女生的啊……”我一問把他問慌了,他拿起起那封信反複查看。見他慌神的樣兒,我們都笑了起來。
藝婷為他解惑道:“我覺得還是別寄了吧。交筆友不就圖的是個新鮮和神秘感嗎?都看得清清楚楚了,沒有神秘感了還有什麽意思?還是蒙著一層紗多些遐想的好!這個霍江在行,你問他!”
霍江在一旁嘿嘿嘿嘿地笑而不語。
.
2000年12月6日……星期三……陰轉雨
.
昨天晚自習前,陶然跑來說他快死掉了,要跟東霞調位子坐。東霞在一旁偷笑,一副看好戲的神情望向我。我不冷不熱地扔出句:“你死關我什麽事!”然後隻顧看書。可這樣的情況下,書是看不進去的,眼睛盯在書上,腦子卻在進行花樣滑冰,各種翻騰、跳躍,書久久也未翻過一頁。這麽僵持了一會,東霞看我的態度,自然不會挪窩。他見我不再理他,也自覺沒趣,默默地回了自己的位子。
今天早上,早飯後的教室裏還沒幾個人。我剛坐到位子上,陶然就走來在我身邊東霞的位子上坐下。我覺得有些不自在,就扭頭問他:“找我有什麽事嗎?”
他說:“沒什麽,就是覺得無聊,沒事可幹,在你身邊坐坐。”然後趴在課桌上,扭頭看著我。我頓時覺得緊張,怕與他對視,也怕別人看見我們這麽近地幹坐著,便趕緊從抽屜裏找了本習題集來做。
“喲!這麽坐著,有情況咧……我來的是不是不是時候啊?!”
我聞聲抬頭,見是樂為,如見到了大救星,立刻抓住他鬥嘴閑聊:“瞎說什麽呢!沒事不能隨便坐坐?!你早飯吃得挺快啊,怎麽沒跟藝婷一起?”
……
我沒再跟陶然說話,他坐了會又默默地回了自己座位。
我總是這樣,害怕別人看見我和他在一起,我們同時出現在別人眼前我就各種不自在,但和樂為、莫淩波、施萊特或者其他任何男生一起,我都會坦然得多。這莫非是那個“心魔”在作祟?自打那次生物老師把類似的事情歸納到心理學範疇後,我就找各種心理學的書看。想尋找原因,也想尋找解決方案。書裏說,要誠懇地麵對真實的自我,了解自身的真實感受和需求,直麵問題,不要逃避。不要逃避,說起來簡單,做到卻很難。我敢承認自己的真實感受嗎?我能拋開普世的判斷標準,按自身感受隨性而為嗎?我還背負著那些對自己、對家庭的責任。我要如何做到不逃避?
.
原以為莫淩波在報紙上找筆友是突發奇想,現在看來是我對“潮流”的感知過於遲鈍了。班上不少男生早都交了筆友,有自己聯係的,也有他人介紹的。有人有一個筆友,有人有好幾個。那幾個收信大戶的不少信也來自筆友。作為天天去收發室拿信的宣傳委員,竟沒從收信量的變化發現這點“流行趨勢”,我的八卦敏感性也太低了!
霍江在市衛校有個叫什麽雯雯的筆友,最近聊天時他老把她掛在嘴邊。給莫淩波傳授交友經驗時,他常以“雯雯說……”的句式起頭,並帶著淡淡的甜甜的笑意。藝婷見他過於陶醉於“雯雯說”,一針見血地向我們指出:“那個雯雯啊,才不是什麽筆友,是他女朋友!”此話一出,霍江頓時羞得滿臉通紅,止住了“雯雯說”的話頭。
若論對感情和八卦的敏感性,藝婷數第二,絕沒人能排第一。很早,藝婷便向我和東霞“預言”:校園情侶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果然,除了蔣天樂和班頭那兩對眾所周知的班對,最近班裏又出現好多眼神對視能拉出絲的人來,丁靜、吳雪華、張婷……各種甜膩、酸澀和曖昧在空氣中滋長,一時讓人恍惚,這些是可以光明正大放在台麵上的嗎?
.
2000年12月7日……星期四……陰
.
昨天晚自習時突下大雨,沒帶雨具的我要怎麽回家成了問題。住校的同學大多就一把傘,沒傘的也要跟有傘的人共一把傘回宿舍。傘是個緊俏貨。去隔壁班找盼盼,看她有沒有帶雨傘或雨披,結果找到一個和我一樣望雨興歎的人。冒著雨淋回去吧,這大冷的天,毛衣、外套淋濕了穿著又難受,明後天又難幹。隻能站在廊簷觀雨,等等看有沒有誰的爸媽會送傘來,或者雨小點再走。正等著,雨裏走來一個熟悉的身影,是陶然。他已渾身淋得濕漉漉的,遞給我一把傘,沒說什麽,轉身回了宿舍,留下萬分感激卻沒說出口的我。
“喲……他淋著雨衝回宿舍給你拿傘了啊,他對你是真好啊!”奚萍有些揶揄地笑道。沒想到姐姐和樂為、莫淩波他們說話一個調調,我不知該做何回應,趕緊拉著盼盼撐傘衝進雨幕中去。
.
原來霍江已經暗度陳倉地和雯雯當筆友好久了,雯雯還把自己的同學“曉紅”介紹給付榮華當筆友。今天課間,付榮華想為曉紅解惑,問了莫淩波一個十分具體而專業的問題:“‘醫士’和‘高護’哪一個更接近現代市場?”
“‘醫士’?是‘醫師’吧?!她是怎麽問的?把信拿來看看。”莫淩波沒聽懂問題,讓付榮華提供更多線索,看過曉紅的來信後仍是有些撓頭。
好管閑事的我也跟著看了看信:原來曉紅臨近畢業,同學們都抓緊在學校的最後時間備考各種證,好為自己即將麵臨的求職之路提供一些助力,她也想效仿,卻在醫士和高護兩個職業發展方向上產生了猶豫,便想聽聽付榮華的看法。好為人師的我知道事情來龍去脈後,吧啦吧啦長篇大論地發表了一通自己的見解。付榮華寫好回信後,怕對醫士和高護的市場前景表達有偏差,又讓我幫著看了下回信內容。
他的信寫得感情真摯、誠懇——至少我讀來是這種感受,是否真的真摯隻有他自己知道,文字總是具有一定的偽裝性——關於醫士和高護的部分,雖和我所言內容大致相同,但在指導選擇決策上卻完全不同。他寫得謙遜而柔和,沒有明確的結論和選擇導向,沒有侵入性。這便是文風之異吧。
我回頭去讀了他文章和他的詩,想從文字中探究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坐在我們後排時,是和我們說話最少的男生。大家聊天笑到捧腹時,他也隻是偶爾淡淡地笑笑,人淡如菊。他歎息別人孜孜不倦地死讀書、讀死書,如同別人歎息他總是“不務正業”一樣。他看起來是不屑與女生交往的樣子,誰曾想他卻有個相交多年的女筆友?也許是不屑與我這樣的人交往吧,我大約在他歎息的“死讀書”之列。這個“曉紅”是否就是詩裏那個“彎眉、櫻嘴、紅背影”的姑娘呢?我又開始浮想聯翩……
.
2000年12月11日……星期一……晴
.
“小芝”的“四眼”又來信了。
“四眼”的來信,藝婷時常會給我和東霞傳閱,以向朋友展示自己的坦誠,並分享自己的快樂。我以為經曆了各種內心的糾結和阻礙,終於相互確立關係後,藝婷便苦盡甘來,會獲得滿滿的甜蜜和幸福。現實卻狠狠地告訴我自己是何等幼稚。
藝婷時常豔羨地看著班上的那兩對班對,無限感慨地說:“他們能天天在一起,真好!”
我會半勸慰半不明就裏地回懟:“你也很幸福啊!四眼對你那麽好,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藝婷是甜蜜幸福的,這甜蜜幸福靠四眼的一封封信來維持,每收到信的那一兩天是陽光燦爛,然後煎熬,靠思念硬撐,等待下一封來信,偶爾的電話便是驚喜。這異地戀的苦別人並不能感同身受,恐怕隻有她自己才能深刻體會吧。隻是在我眼裏,他們的關係更像親密的筆友。
“陶然對你也很好啊!你們就沒有……什麽可能……?”藝婷有時會這樣試探。
“我們隻是朋友。那何斌對你也還一直很好呢?!”對於藝婷的試探,何斌是很好的“武器”,通常提到他,藝婷便不會再繼續追問。
.
2000年12月12日……星期二……晴
.
轉眼一年過去,又快到元旦了。官方還沒通知籌備元旦晚會的事,袁英卻已為此事上心了。她主動約我一起去坡下的麵館吃晚飯,並十分熱情地提了很多關於元旦晚會的設想。經這兩年,我早已看清班上人的能力和脾氣秉性,對如何辦一台精彩的元旦晚會早不抱任何期望,但她過度的熱情終究還是感染了我。最後一次了,明年七月後,我們這幫人便曲終人散、各奔東西了,這最後的全班歡聚的機會還是應該好好把握,讓大家多年後能留下點記憶。
“你提的意見和建議都很好啊!你直接跟藝婷去說唄!”她的想法雖好,有些卻很難落地實施,我不想打擊她的積極性,也不想讓她覺得我搶了她“獻計獻策”的功勞,便讓她直接去找藝婷。
“我跟她沒你熟。再說了,籌備元旦晚會都是你們班委的事,我在裏麵摻和、出主意也不合適。”她推托道。
“那有什麽?!元旦晚會不隻是班委的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出主意的。你跟她不熟,一來二去接觸接觸不就熟了嗎?都是同學,沒關係的。”我看不明白她的想法,卻也不再願意成為她“打靶的槍”。
“……唉……還是算了吧……還是你去跟她說吧!”袁英撒嬌地繼續推托。我笑笑,心裏已明白了幾分。
.
回到教室,我沒跟藝婷聊籌備晚會的事,倒想先聽聽霍江的想法。他去年和汪帆的段子就是不錯的作品。這時他正和莫淩波在後麵練習說普通話——莫淩波打算給唐欣兒打電話,這樣既能知道欣兒是男是女,又保持了神秘感,估計這也是霍江給支的招兒。隻是我們平時不說普通話,上課回答問題偶爾用一下,也是念書般生硬的誦讀腔調,用於交談聽起來有些可笑。
霍江捏著嗓子模仿“唐欣兒”和莫淩波對談,拿捏各種矯揉造作的女性特點,莫淩波則見招拆招,聊著聊著還唱起歌來。這哪裏是筆友聊天?簡直就是才藝展示啊!起個名字就是能上元旦晚會的小品。看得我們前排的一眾女生哈哈大笑。我們指責男生們交筆友動機不純,男生們則反擊願意交筆友的女生也沒好到哪裏去。晚自習前的時光便再一次在這種笑鬧中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