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過後,尤氏把要送蘇玉祥去讀書的決定,與宋清淮和蘇白英說了一遍,畢竟這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蘇白英因為聽她娘說過,倒不覺得驚訝,毫不知情的宋清淮,卻滿臉震驚。


    父親母親想法可真不錯,他怎麽就沒想到呢。


    陳氏與宋士誠並不是那小氣之人,府裏每年給青山寺捐不少銀錢,而青山寺用這些捐款給窮苦百姓施粥。


    養一個讀書人,確實不在話下。


    說起讀書之事,宋清淮腦子裏不自覺想起,那個小小的少年,一本正經的問自己,可會打他的姐姐。還放話說,若是欺負他姐姐,他長大後要打回來。


    心思一動,話便脫口而出,“我記得七弟翻年後,也才十歲,讓他一起跟著去私塾吧。年紀還小,待在家裏也做不了什麽事,何不趁現在學些本事,將來也能用得上。”


    屋裏幾人齊齊看向他,被這麽多人注視著,宋清淮微微一笑,也不解釋,隻道:“多學一點總沒有壞處。”


    蘇家幾兄弟裏,隻有他敢對自己放話,是護短的性子。


    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尤氏自然支持兒子的決定,“那就按淮兒的意思來,親家你們意下如何?”


    心裏還挺高興,小倆口感情好,比什麽都重要,錢財乃身外之物,沒了再賺就是了。


    尤氏想得很開,對自家往後要供兩個讀書人的事,毫不在意心大的很。


    說實在的,尤氏過了大半輩子好日子,如今隻想抱上小孫孫,其它的事已不被她放在眼裏。


    當然這個願望放在其他人家裏,輕而易舉就能實現,而他們家可謂是千難萬難,好在她眼光好,一眼看中英娘,這個願望才能這麽快實現。


    “怎好如此,萬萬不可。”蘇大山忙擺手拒絕,有一個就很好了,卻不想女婿會開口,讓老七跟著一起讀書。


    盡管心裏高興,還是出聲拒絕,可不能給親家留下貪心的印象。


    宋士誠坐在主位上沒說話,那雙精明的眼睛,把在坐幾人的神色收入眼裏。


    親家公親家母臉上的欣喜,兒媳聽說這事的震驚。


    手指敲了敲桌麵,待幾人看過來時,揚了揚眉,做下決定,“行了就按淮兒的意思,時辰不早了,回屋休息去吧。”


    被決定下半輩子的兩人,此時還在家裏嘀咕,爹娘怎麽不回來。


    隨著宋士誠的話落,眾人離開膳廳,蘇大山陳氏跟著丫鬟回客房。


    宋清淮攙扶著蘇白英走得小心翼翼,茶兒提著馬燈走在前麵,為主子照亮眼前之路。


    兩道人影交織在一起,纏繞不休,


    “夫君,謝謝你。”想到他為自己做的事,蘇白英隻能幹巴巴的說著感謝的話。


    宋清淮瞧了眼走在前麵的丫頭,湊近蘇白英耳旁,意有所指道:“娘子,為夫可不要你口頭上的感謝,你自己記住,等孩子落地後,再一起補償於我,如何?”


    男人露骨的話,落在已知曉情事的蘇白英耳裏,臉頰瞬間染上紅暈,在油燈昏黃的光蘊中有種朦朧美。


    宋清淮不自覺看呆了去,他總感覺娘子懷孕後,更有韻味了。


    眼眸移至蘇白英腹部,眸底深處閃過一絲可惜,唉!


    蘇白英感覺一道灼熱的目光,緊盯著自己,鼓起勇氣瞪了他一眼。


    宋清淮被瞪了也不生氣,感覺還滿新鮮的,娘子自嫁過來後,一直小心翼翼的討好自己,他看在眼裏都替娘子累的慌,隻能盡量給她安全感。


    翌日,用過早膳。


    蘇大山便提出告辭,尤氏和蘇白英商量後,準備了幾匹棉布,夠全家人做一身衣裳。


    尤氏本來還想準備一些幹果,被蘇白英拒絕了,幹果昂貴不說,更不頂餓。


    門口外。


    陳氏再次叮囑,“英娘,好好養胎,有事讓你大哥帶個信。”


    陳氏比誰都希望女兒在宋家過得好,隻有她過得好,才有能力幫襯娘家,而她肚子裏的孩子,是她能否在宋家站穩腳跟的關鍵。


    蘇白英穿著厚實的衣裳,站在門口處,聽著娘的嘮叨聲,臉上沒有半分不耐煩。


    “知道了,爹娘路上小心些,讓車夫慢點。”蘇白英乖巧的點頭。


    一陣冷風吹來,陳氏縮了縮脖子,轉頭踏上騾車,回頭朝站立不動的蘇白英說了一句,“外頭風大,回屋吧。”


    目送著騾車遠去,蘇白英這才轉身回屋。


    騾車裏,蘇大山和陳氏相視一眼,他們也沒想到,宋老夫人這麽大方,她那一籃子雞蛋和一隻老母雞,竟換回這麽多布料,夠每個人做一身衣裳,若是用剪裁的精細一些,還有富餘。


    其實尤氏想得很簡單,兒媳懂事,還為他們家生兒育女,她當然願意對蘇家好一點。


    而蘇家父母能夠拿一籃子雞蛋和老母雞,來給兒媳補身子,代表看中她宋家子孫。


    陳氏摸了摸旁邊的料子,心中高興不已,又想起女兒說的話,抬頭笑著告訴蘇大山,“當家的,英娘想讓果娘過段時間到宋府去陪她,有意幫襯果娘尋個好夫家。”


    蘇大山想到女兒的變化,舉手投足間,給人一種大家閨秀的感覺,跟以往的行為舉止大不相同,卻格外賞心悅目。


    果娘也十三歲了,再過兩年就要說親,若能跟在大女兒身邊學習一段時間,將來再定能尋一門好親。


    蘇大山感歎道:“英娘願意教,這是好事,就連宋家的丫鬟都禮數周到,是果娘她們幾個比不上的。”


    不過也不能怪孩子禮數不周,畢竟吃都吃不飽的人,哪有空閑時間學習禮儀。


    再加上村裏人隨意慣了,誰沒事閑的,要求自家女兒學習這些。


    陳氏想起宋家父母的安排,有些不確定的問:“當家的,你說華兒和祥兒有讀書的天賦嗎?”


    鄉下人,沒有一點家底,誰敢送孩子去念書,這可不是一兩年,而是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才能看到效果。


    其中束修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筆墨紙硯的費用,林林總總加起來,可要不少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兩出嫁,贏華麗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一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一夏並收藏十兩出嫁,贏華麗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