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傳來小德子刻意壓低的聲音:「皇上。」


    眼見著田夕也睜開睡眼,倚在她的肩頭,壞了心愛之人安眠,總歸不是件歡樂之事,洵晏稍微懊惱的提聲道:「說。」


    聽出龍心不悅,小德子愈加謹慎小心道「晴沂公主求見。」


    「晴沂深夜求見,定是有要緊事的,快出去瞧瞧吧。」田夕迷濛的雙眼瞬間清醒起來,抬頭看著洵晏說道。洵晏亦以為然,按住她的肩頭,低頭吻了吻她的額頭,溫聲道:「你且躺著,我去去就來。」起身著了外袍出去。


    隻見幾個內監團團圍著晴沂,不敢使勁兒傷了她,又不敢叫她進去攪擾帝後歇息,個個都急得滿頭大汗,滿臉為難。洵晏臉色沉下來,陰沉道:「都退下。」


    內監們如舒了口氣,又恭謹的退至兩側,口呼萬歲。


    晴沂見沒人攔著她,洵晏又在跟前,撲上來,抱住洵晏的腰側哭喊著叫:「七哥!」洵晏已是極為不悅,淡淡的推開她,沉聲道:「公主夜闖朝純宮,不知禮儀,是宮人尚儀之過。傳朕旨意,晴沂公主宮中奴才每人罰奉半年,尚儀嬤嬤加罰廷杖二十。」


    當即便有太監應聲去辦,晴沂呆呆愣愣的嚇得說不出話,洵晏冷冷的看著她,半晌,才聽她哇的哭出來,連聲道:「七哥要送我去匈奴,七哥不疼晴沂了。」


    「小德子!」洵晏話音剛落,小德子便馬上上前:「奴才在。」


    「給朕查,哪個奴才把話傳到公主耳中的,統統杖斃。」洵晏眼角下斜,看起來極為陰鷙,小德子忙領了旨意去辦。


    晴沂這下是真的一句話都不敢說了,可憐巴巴的看著洵晏,抽抽搭搭的,不敢說話。洵晏不再看她,招來幾個禦前伺候的穩妥的太監,送公主回宮。


    晴沂倔強的看著洵晏,小小純粹的眼神中瀰漫著比悲傷更揪心的霧靄,洵晏亦與之對視,片刻,晴沂終於撇開眼,深深地福了一禮:「臣妹告退。」轉身離去,無半點猶豫。


    夜色蒼涼,瀰漫著殘酷的血腥。


    以此事為源頭,三日內杖殺內侍宮女三十餘人,下獄百餘名,當此之後數十年宮人間莫有再敢私通前朝,妄議政事者。


    此事傳往前朝,眾臣皆唉聲嘆氣,隻以為皇上是決定了和親,整頓宮闈手段雷霆卻也殘暴,聞者膽寒。


    匈奴使者來朝已七日,未得大炎皇帝一次召見。


    早朝。


    洵晏端坐於太興殿上,高聲道:「帶上來。」


    眾臣聞言,稍稍轉頭後觀,但見九爺係鎖係,亂發汙臉,蹣跚著被禦前侍衛押上殿來,狼狽至極。先帝駕崩,皇上封十四爺安郡王為安親王,進奕郡王為奕親王,十一爺為淩親王,連登基中不曾立功的三爺也有封賞,加為和郡王。惟八爺、九爺無品無階,身份尷尬。


    朝臣皆有所猜測,先帝在世之時,諸子奪嫡,險象環生,四爺敗北,當今聖上奉詔登極,必定有所報復。如今已是明了,皇帝登基大半年,殫精竭慮,朝幹夕惕,朝政已穩,多是機會問罪,可為何偏偏是這個微妙的關頭?


    不聲不響之中,九爺從狄城被押解回京,竟無一人察覺,可見聖上手段高明,旨意速達。


    洵晏冷眼看向老九道:「洵明,你可知罪?」


    洵明跪在殿中,天潢貴胄的尊貴被他狼狽至極的身形消磨的一點不剩,他揚起頭顱,試圖找回一點尊嚴,硬聲硬氣道:「臣弟不知所犯何罪。」成王敗寇,此局已定。他在狄城兢兢業業,不求有功隻求無過,保身家平安,誰料依然不能如願。


    洵晏陰沉冷笑,稍稍一抬手,小德子當即呈上三封密函於眾臣前,洵明與老八洵時臉色瞬間倉惶煞白。


    這是密通匈奴的信函,上有禮親王加印,亦有當時八、九、十,三位皇子的私章。


    鐵證如山,無從抵賴。群臣麵上頓驚雜生,肅親王生前部下如今在朝的幾乎按捺不住,顯出憤恨之色。


    洵時站在殿中,抬眼與洵晏對視,洵明已癱跪在地,洵晏額上因怒青筋暴起,嘴唇抿成一條線,目光森冷如冰雪。


    「慶熙四十二年,洵晉,洵明,洵時,洵昭,四人與時為匈奴大王子的納弛私通,加害肅親王,陷其於死地,損折大炎士兵三千,狼子野心,社稷之賊。」洵晏一字一字,幾乎從齒間迸出來,冠冕上十二旒赤白青黃黑五彩玉珠垂在臉前,擋住了眾臣欲見聖顏的視線,卻都能感覺到這偌大的大殿之上,人人心驚膽寒,氣氛驟降至冰點。


    「可憐五哥隻以為是戰死沙場,身後榮耀,卻不知道自己是死在自家兄弟手上。」十四這時淡淡的加了句,眾人皆生悲愴之感,洵明與洵時已然是洵晏口中的社稷之賊,陷害兄弟,不折手段。


    洵時自知再無翻身之機,望向高高在上的皇上,平靜道:「四哥已經瘋了,那年宗正寺中,你所受……」


    「住口!」洵晏冷喝一聲,已是暴怒之兆,奕親王洵曠此際上前奏道:「匈奴早已覬覦我朝,納弛好戰務勇,若是一味縱容,戰不日將起,如今求娶帝姬不過是多了個質子,臣弟以為,萬萬不可和親。」他不言洵晉四人之罪,隻言此次和親。匈奴可汗與先帝四子勾結,可見其密謀已久,日久必成禍患。淩親王洵昕上前附議,不多時,朝廷大半武將皆附議,文臣左顧右盼之下,亦隻能順應時勢附議。洵晏睥睨眾人,正聲道:「朕承祖宗基業,賴先帝信任,決不為背國貪安之事,匈奴既不安分有心與大炎為敵,朕必先發製人。封,淩親王為征北將軍,位如上卿,金印紫綬,討伐匈奴,績弩將軍季庭為輔軍,務必攻下匈奴王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窈窕淑女,伊人好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花辭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花辭樹並收藏窈窕淑女,伊人好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