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好容易強咽下了小半碗粥,又進了湯藥,洵晏可算恢復了點力道,抬眼見田夕的眼眸已不是白日裏見到的紅腫,隻是眼下有一圈青黑,應是合了幾日不眠了。
她努力將身子往裏靠了靠,看向田夕道:「上來眯會吧。」田夕在她床邊坐下道:「我坐這也是一樣的。」洵晏知道她是怕碰到自己牽動了傷口,便笑道:「上來吧,你睡覺從不亂動。」
是從不亂動,哪怕是做夫妻間的那檔事,她也隻是乖乖的平躺在榻上,閉著眼睛,連聲音都鮮少發出。洵晏的笑意頗為玩味,田夕開始還未發覺,等醒悟過來又是嬌怒又是羞澀,轉過身子不再搭理她。
洵晏嗬嗬的笑出聲來,讓人更是著惱。
「上來吧,坐著怎麽睡得好呢?」笑過了,洵晏好聲好氣的哄她。知道怎麽都拗不過她,田夕除了外裙,小心的躺進已經溫熱的被窩裏,遠遠的離著洵晏,中間幾乎還能再躺下個澤紓來。
洵晏笑了笑,在棉被下,伸手勾了勾她的手指,田夕轉頭看她,她含笑回視,手已順著她的小指往上,繼而握住了她軟滑的手心。
田夕知她的意思,往那邊挪了挪,回握住她的手,洵晏方心滿意足的合上眼,不消須臾,便發出沉沉穩穩的呼吸,又沉睡過去了。田夕看著她安致祥和的睡顏,睡意朦朧上來,也終於入了夢鄉。
接下去幾日,太醫與田夕精心的照料,她本是年輕人,骨血活,傷勢好的也快,不過五六日,就能坐起說好一會兒話了。
寶親王宋城遇刺,自然是在朝中引掀起了軒然大波,不說皇上與賢妃,便是早已告老在家頤養天年的靖遠侯也上了加急奏摺,奏摺稱,此事絕不容姑息,寶親王乃天子之子,皇子之尊,更位及親王之列,乃社稷之柱石,遭此大劫,非天不佑,是人之謀,請皇帝嚴派臣工徹查,以眀法紀,正皇室之威儀。
事關重大,皇帝下旨嚴查,自京城百官至宋城官吏,一個不落,頓時人人自危,生怕牽連上一星半點的幹係。
如沸水般混亂的境況絲毫不曾波及宋城那小小的驛站小院,洵晏在此靜養,皇帝與賢妃日日派了五百裏加急送各式補品來,更遣了寶親王府的貼身侍女內監來伺候著。洵晏難得得了幾日清淨,不願就讓他們給攪擾了,就叫他們隻在院外做些粗活,貼身的侍候都由田夕一人照看。
常日到晚在房裏躺著總也不好,洵晏讓人在門外院中抬了個躺椅,自己在田夕的攙扶下,一步步挪過去,躺著曬曬太陽。
「你在想什麽?」洵晏抬手遮掩住雙眼,冬日的暖陽縱然和緩卻依舊是有著日頭的刺目。田夕這幾日時常呆坐著,思緒不知到哪裏去了,有時幾聲都叫不應。
田夕幽幽搖頭道:「隻是想澤紓了。」
洵晏默了下,才道:「明日便是除夕了,澤紓也定在思念母妃呢。」田夕看她一眼,頗帶些醋意道:「他一貫是念你更多些。」她看看洵晏些微得意的模樣,悵然嘆道:「不知回了京城,他會不會就記不得我們了。」
洵晏認真的想了想,側過頭仿佛是在聽聲響,繼而笑道:「不會。」田夕方想再說什麽,便聽門外一聲響亮的「父王母妃」,澤紓跳過門檻兒,飛快的向她二人奔過來,身後還跟著氣喘籲籲的小德子。
田夕的眼裏霎時沁出淚來,張開雙臂把澤紓抱進懷裏,緊緊的抱著,又分開一些,仔細的打量他似乎高了許多的小身材,歡喜的移不開眼。
洵晏神色柔軟,看著母子久別重逢的動人場景,心中有著極大的滿足。等田夕終於放下澤紓,方噙著抹調笑問:「這下,還害怕澤紓忘了你麽?」田夕隻抿著唇望著她柔柔淺笑。
澤紓離了母妃的懷抱,轉身便要父王抱抱,田夕剛想阻止,洵晏便探出身子,勉力將他攏在懷裏,溫和的問:「跟著皇祖母,有沒有乖乖的?」澤紓乖巧的離開洵晏的懷抱,稚氣聲聲的說:「澤紓乖。皇祖母說父王身上痛,澤紓不能要父王抱抱。」說著,小眼神頗為擔心的看著洵晏又轉頭去看田夕。洵晏笑著捏了捏他的小臉道:「隻一會會兒,不打緊的。」
不知是何緣由,澤紓自小便是極為懂事,不叫人操心的孩子,洵晏疼愛的撫摸他頭上那簇胎髮,對田夕道:「澤紓來了,這下,你可不能再走神了,好像陪著我就真這麽無趣。」田夕赧然的笑了笑,又怪她:「你早早想好去接澤紓來,卻不告訴我,叫我白白想念了這麽多時日。」
「若是早早告訴你,哪裏能有方才的驚喜呢?」洵晏拉著澤紓的小手,對著她笑說。她嘴唇殷紅,比先前重傷時好了許多,太醫說隻需再安養半月便能起身走動了。田夕看著她發覺自己已有多日不曾想起記憶中那道伴她多年的身影。
此時,天氣晴好,她與她的夫君孩兒同坐在庭院中,合家歡樂,那天空中朵朵的白雲隨風移動,很快便又是另一片不同的姿態。
她溫婉的笑著,看著她的夫君與孩兒歡笑,心中卻如囈語般自言著:「此刻的你在做什麽?可還安好?」或許以後,她都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想念。
洵晏的愛寬宏廣博,綿軟周到,終是讓她的舊傷癒合,幹澀的心房如逢春霖,重新有了生機。她隻是一直不願相信自己愛上了洵晏,因為愛上她便勢必要背棄另一個人,她不願承認自己是那負心善變之人,一顆心竟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
她努力將身子往裏靠了靠,看向田夕道:「上來眯會吧。」田夕在她床邊坐下道:「我坐這也是一樣的。」洵晏知道她是怕碰到自己牽動了傷口,便笑道:「上來吧,你睡覺從不亂動。」
是從不亂動,哪怕是做夫妻間的那檔事,她也隻是乖乖的平躺在榻上,閉著眼睛,連聲音都鮮少發出。洵晏的笑意頗為玩味,田夕開始還未發覺,等醒悟過來又是嬌怒又是羞澀,轉過身子不再搭理她。
洵晏嗬嗬的笑出聲來,讓人更是著惱。
「上來吧,坐著怎麽睡得好呢?」笑過了,洵晏好聲好氣的哄她。知道怎麽都拗不過她,田夕除了外裙,小心的躺進已經溫熱的被窩裏,遠遠的離著洵晏,中間幾乎還能再躺下個澤紓來。
洵晏笑了笑,在棉被下,伸手勾了勾她的手指,田夕轉頭看她,她含笑回視,手已順著她的小指往上,繼而握住了她軟滑的手心。
田夕知她的意思,往那邊挪了挪,回握住她的手,洵晏方心滿意足的合上眼,不消須臾,便發出沉沉穩穩的呼吸,又沉睡過去了。田夕看著她安致祥和的睡顏,睡意朦朧上來,也終於入了夢鄉。
接下去幾日,太醫與田夕精心的照料,她本是年輕人,骨血活,傷勢好的也快,不過五六日,就能坐起說好一會兒話了。
寶親王宋城遇刺,自然是在朝中引掀起了軒然大波,不說皇上與賢妃,便是早已告老在家頤養天年的靖遠侯也上了加急奏摺,奏摺稱,此事絕不容姑息,寶親王乃天子之子,皇子之尊,更位及親王之列,乃社稷之柱石,遭此大劫,非天不佑,是人之謀,請皇帝嚴派臣工徹查,以眀法紀,正皇室之威儀。
事關重大,皇帝下旨嚴查,自京城百官至宋城官吏,一個不落,頓時人人自危,生怕牽連上一星半點的幹係。
如沸水般混亂的境況絲毫不曾波及宋城那小小的驛站小院,洵晏在此靜養,皇帝與賢妃日日派了五百裏加急送各式補品來,更遣了寶親王府的貼身侍女內監來伺候著。洵晏難得得了幾日清淨,不願就讓他們給攪擾了,就叫他們隻在院外做些粗活,貼身的侍候都由田夕一人照看。
常日到晚在房裏躺著總也不好,洵晏讓人在門外院中抬了個躺椅,自己在田夕的攙扶下,一步步挪過去,躺著曬曬太陽。
「你在想什麽?」洵晏抬手遮掩住雙眼,冬日的暖陽縱然和緩卻依舊是有著日頭的刺目。田夕這幾日時常呆坐著,思緒不知到哪裏去了,有時幾聲都叫不應。
田夕幽幽搖頭道:「隻是想澤紓了。」
洵晏默了下,才道:「明日便是除夕了,澤紓也定在思念母妃呢。」田夕看她一眼,頗帶些醋意道:「他一貫是念你更多些。」她看看洵晏些微得意的模樣,悵然嘆道:「不知回了京城,他會不會就記不得我們了。」
洵晏認真的想了想,側過頭仿佛是在聽聲響,繼而笑道:「不會。」田夕方想再說什麽,便聽門外一聲響亮的「父王母妃」,澤紓跳過門檻兒,飛快的向她二人奔過來,身後還跟著氣喘籲籲的小德子。
田夕的眼裏霎時沁出淚來,張開雙臂把澤紓抱進懷裏,緊緊的抱著,又分開一些,仔細的打量他似乎高了許多的小身材,歡喜的移不開眼。
洵晏神色柔軟,看著母子久別重逢的動人場景,心中有著極大的滿足。等田夕終於放下澤紓,方噙著抹調笑問:「這下,還害怕澤紓忘了你麽?」田夕隻抿著唇望著她柔柔淺笑。
澤紓離了母妃的懷抱,轉身便要父王抱抱,田夕剛想阻止,洵晏便探出身子,勉力將他攏在懷裏,溫和的問:「跟著皇祖母,有沒有乖乖的?」澤紓乖巧的離開洵晏的懷抱,稚氣聲聲的說:「澤紓乖。皇祖母說父王身上痛,澤紓不能要父王抱抱。」說著,小眼神頗為擔心的看著洵晏又轉頭去看田夕。洵晏笑著捏了捏他的小臉道:「隻一會會兒,不打緊的。」
不知是何緣由,澤紓自小便是極為懂事,不叫人操心的孩子,洵晏疼愛的撫摸他頭上那簇胎髮,對田夕道:「澤紓來了,這下,你可不能再走神了,好像陪著我就真這麽無趣。」田夕赧然的笑了笑,又怪她:「你早早想好去接澤紓來,卻不告訴我,叫我白白想念了這麽多時日。」
「若是早早告訴你,哪裏能有方才的驚喜呢?」洵晏拉著澤紓的小手,對著她笑說。她嘴唇殷紅,比先前重傷時好了許多,太醫說隻需再安養半月便能起身走動了。田夕看著她發覺自己已有多日不曾想起記憶中那道伴她多年的身影。
此時,天氣晴好,她與她的夫君孩兒同坐在庭院中,合家歡樂,那天空中朵朵的白雲隨風移動,很快便又是另一片不同的姿態。
她溫婉的笑著,看著她的夫君與孩兒歡笑,心中卻如囈語般自言著:「此刻的你在做什麽?可還安好?」或許以後,她都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想念。
洵晏的愛寬宏廣博,綿軟周到,終是讓她的舊傷癒合,幹澀的心房如逢春霖,重新有了生機。她隻是一直不願相信自己愛上了洵晏,因為愛上她便勢必要背棄另一個人,她不願承認自己是那負心善變之人,一顆心竟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