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晏先前那番話已叫十二皇子動搖,聽皇帝這一威逼,心防瞬間塌陷,他膝行向前,扯著皇帝的長袍哭道:「臣兒知錯了,澤紓是七哥唯一的子嗣,若是死了,七哥後繼無人便失了儲位的可能,四哥,不,是臣兒自己覬覦儲位,臣兒該死。」皇帝低頭逼視他道:「你方才說,是誰覬覦儲位?」
「是,是臣兒自己。」十二皇子堅決道。洵晏心內冷笑,總算沒蠢到把什麽都說出來,這點東西也夠父皇猜疑了。
皇帝不再追問,隻氣極了怒罵道:「好,很好。賤婢生的兒子果真子如其母!」洵晏趁此跪下道:「國法人情兩難全,隻求父皇念在十二弟也曾純然盡孝的份上,從輕處罰。」
「純然盡孝?笑話!皇十二子即墨洵旦,用心險惡,戕害親侄,藐視君威,不配為皇族之人,將其貶為庶人,幽禁宗正寺。」皇帝每說出一字,都讓十二皇子癱軟一分,直至被人押下去。洵晏依舊垂首跪著,唇角露出諷刺的弧度,隻一瞬便又是恭謹的模樣。
出了甘露殿,洵晏去接了田夕與澤紓,一家三口,一道回府。澤紓不知道自己受了多大的險難,現下好點了,又笑嘻嘻的跟洵晏說話。洵晏對他有問必答,格外憐惜疼愛。田夕仍是心有餘悸,洵晏執她的手保證道:「今次是我疏忽了,絕沒有下次。我會好好護著你們母子,一世平安。」
那日當著幾個皇子的麵跟四皇子說一句用人之談,不過是因著四皇子為人沉冷,又是過分自矜自傲,她小小譏諷一句,四皇子必定視作奇恥大辱,定要報復。她在朝堂上做了防備,隻待他忍耐不住顯出錯漏,卻不想此人陰毒至此,對澤紓下手。若不是她心感不對,請鄭太醫與李太醫診斷,尋常大夫誰不怕牽連,幾個敢明言說出王府唯一的小公子飲食被人下了毒?!
田夕搖搖頭,勉強笑著道:「不止我們,你自己也是。」沒了你,即便一世平安,餘下的時光我一人又有什麽意思。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慶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三,皇太後呂氏薨,舉國哀痛,帝哀之甚,幾度昏厥。坐於太後寢宮三日三夜,不進一食。群臣宗親跪求於宮門外,以蒼生之名請之斂。唯皇七子晏久跪於殿外,感同身受,帝嘉其孝。
皇太後梓宮入先帝介陵。
慶熙四十五年春,帝積哀成疾,大病三月,囑皇子晏監國。皇四子晉鋒芒不避,晏對之艱難,朝政漸由皇子晉把持。
————《慶熙本紀》
冬去春來,慶熙四十四年在幾多波折下終是過去。
皇帝的病到暮春夏初之時方有好轉,卻仍是藥不離身。洵晏在朝堂上與四皇子幾度糾纏,堪堪與之對峙。四皇子經營近十年,絕非洵晏可比,如今皇帝又在養病,不可與之硬碰,隻有多次讓步。
如此一來,四皇子一黨愈加昌強,把持朝政,漸有猖獗之勢,雖則老四多有約束,卻保不得下屬官員得意過了頭。
這日下朝,十三皇子與十四皇子一同隨洵晏回府。十三皇子一直黑沉著臉,直到入了書房,方嚷道:「七哥,你也忒好的氣度了,戶部是父皇欽交給你主事的,如今老四想要插手,你竟也肯?」
「為何不肯?」洵晏氣淡神閑的靠到鏤花紫檀椅上,恍若事不關己。十四皇子忙安撫幾乎炸毛的十三:「十三哥,你別急,七哥自有道理。」在朝上受了一肚子窩囊氣,十三這次是真的著惱了,哼了一聲,走到一邊冷冷坐下。
「我曉得你委屈,忍得一時又何妨?」洵晏好生寬心道。老四想插手戶部,即便她允了,老四的人也不能在幾日內站穩腳跟,到時要尋個由頭剔除容易得很,生不什麽麽蛾子。
十三皇子仍是氣呼呼的樣子,不是說忍不得,隻是連須臾小事也得忍著,這要何時是個頭?!十四忍不住笑道:「你這小氣樣,若是將來派你去邊疆,可不知能否做到五哥的一半呦。」這可戳到十三的痛處了,臉黑的像塗了層黑炭,怒視著十四。洵晏笑著止住兩位弟弟道:「得了得了,都是封了郡王的人,別鬧得跟小孩子家似的。昨日進宮探訪,父皇已好了大半,估摸著再過幾日便能臨朝。十四弟,中書省沒出什麽岔子?」
「都好。」
「兵部呢?」
說到正事,十三皇子已是斂眉肅目,相當嚴肅正經:「也好。」
「其他五部二省也與往無差。」洵晏旋著拇指上的青玉扳指,皇帝病中將國事交由她處理,她做到這地步即可,不需太過傑出,隻要保得天下不亂,民生安定,父皇病癒臨朝,見到的江山依舊是他熟悉的便好。
「成了,你們各自回去吧。」洵晏看了眼邊上的一疊奏摺,下逐客令。
「不是,七哥,你還沒說老四他——」十三皇子還沒說完,便被十四推搡著出去:「走了走了,十三哥,還有許多事做呢,別在這耽擱七哥了。」
洵晏頗為頭痛的撐著前額,十三弟什麽都好,就是太直了,哪天真被父皇派去邊疆接了五哥的位子才好,起碼耳根子清淨。
皇帝病中臥榻,卻非兩耳不聞,朝廷上的事,總有各式各樣的門道傳到他耳中。四皇子謹慎,可終歸年過而立,過去總被皇帝壓製著,此下免不得趁機急進,他守己,手底下人少不得多幾分狷介。洵晏如在局外,冷眼旁觀之下,果斷撇清幹係,不與他爭,隻守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進不退。
「是,是臣兒自己。」十二皇子堅決道。洵晏心內冷笑,總算沒蠢到把什麽都說出來,這點東西也夠父皇猜疑了。
皇帝不再追問,隻氣極了怒罵道:「好,很好。賤婢生的兒子果真子如其母!」洵晏趁此跪下道:「國法人情兩難全,隻求父皇念在十二弟也曾純然盡孝的份上,從輕處罰。」
「純然盡孝?笑話!皇十二子即墨洵旦,用心險惡,戕害親侄,藐視君威,不配為皇族之人,將其貶為庶人,幽禁宗正寺。」皇帝每說出一字,都讓十二皇子癱軟一分,直至被人押下去。洵晏依舊垂首跪著,唇角露出諷刺的弧度,隻一瞬便又是恭謹的模樣。
出了甘露殿,洵晏去接了田夕與澤紓,一家三口,一道回府。澤紓不知道自己受了多大的險難,現下好點了,又笑嘻嘻的跟洵晏說話。洵晏對他有問必答,格外憐惜疼愛。田夕仍是心有餘悸,洵晏執她的手保證道:「今次是我疏忽了,絕沒有下次。我會好好護著你們母子,一世平安。」
那日當著幾個皇子的麵跟四皇子說一句用人之談,不過是因著四皇子為人沉冷,又是過分自矜自傲,她小小譏諷一句,四皇子必定視作奇恥大辱,定要報復。她在朝堂上做了防備,隻待他忍耐不住顯出錯漏,卻不想此人陰毒至此,對澤紓下手。若不是她心感不對,請鄭太醫與李太醫診斷,尋常大夫誰不怕牽連,幾個敢明言說出王府唯一的小公子飲食被人下了毒?!
田夕搖搖頭,勉強笑著道:「不止我們,你自己也是。」沒了你,即便一世平安,餘下的時光我一人又有什麽意思。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慶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三,皇太後呂氏薨,舉國哀痛,帝哀之甚,幾度昏厥。坐於太後寢宮三日三夜,不進一食。群臣宗親跪求於宮門外,以蒼生之名請之斂。唯皇七子晏久跪於殿外,感同身受,帝嘉其孝。
皇太後梓宮入先帝介陵。
慶熙四十五年春,帝積哀成疾,大病三月,囑皇子晏監國。皇四子晉鋒芒不避,晏對之艱難,朝政漸由皇子晉把持。
————《慶熙本紀》
冬去春來,慶熙四十四年在幾多波折下終是過去。
皇帝的病到暮春夏初之時方有好轉,卻仍是藥不離身。洵晏在朝堂上與四皇子幾度糾纏,堪堪與之對峙。四皇子經營近十年,絕非洵晏可比,如今皇帝又在養病,不可與之硬碰,隻有多次讓步。
如此一來,四皇子一黨愈加昌強,把持朝政,漸有猖獗之勢,雖則老四多有約束,卻保不得下屬官員得意過了頭。
這日下朝,十三皇子與十四皇子一同隨洵晏回府。十三皇子一直黑沉著臉,直到入了書房,方嚷道:「七哥,你也忒好的氣度了,戶部是父皇欽交給你主事的,如今老四想要插手,你竟也肯?」
「為何不肯?」洵晏氣淡神閑的靠到鏤花紫檀椅上,恍若事不關己。十四皇子忙安撫幾乎炸毛的十三:「十三哥,你別急,七哥自有道理。」在朝上受了一肚子窩囊氣,十三這次是真的著惱了,哼了一聲,走到一邊冷冷坐下。
「我曉得你委屈,忍得一時又何妨?」洵晏好生寬心道。老四想插手戶部,即便她允了,老四的人也不能在幾日內站穩腳跟,到時要尋個由頭剔除容易得很,生不什麽麽蛾子。
十三皇子仍是氣呼呼的樣子,不是說忍不得,隻是連須臾小事也得忍著,這要何時是個頭?!十四忍不住笑道:「你這小氣樣,若是將來派你去邊疆,可不知能否做到五哥的一半呦。」這可戳到十三的痛處了,臉黑的像塗了層黑炭,怒視著十四。洵晏笑著止住兩位弟弟道:「得了得了,都是封了郡王的人,別鬧得跟小孩子家似的。昨日進宮探訪,父皇已好了大半,估摸著再過幾日便能臨朝。十四弟,中書省沒出什麽岔子?」
「都好。」
「兵部呢?」
說到正事,十三皇子已是斂眉肅目,相當嚴肅正經:「也好。」
「其他五部二省也與往無差。」洵晏旋著拇指上的青玉扳指,皇帝病中將國事交由她處理,她做到這地步即可,不需太過傑出,隻要保得天下不亂,民生安定,父皇病癒臨朝,見到的江山依舊是他熟悉的便好。
「成了,你們各自回去吧。」洵晏看了眼邊上的一疊奏摺,下逐客令。
「不是,七哥,你還沒說老四他——」十三皇子還沒說完,便被十四推搡著出去:「走了走了,十三哥,還有許多事做呢,別在這耽擱七哥了。」
洵晏頗為頭痛的撐著前額,十三弟什麽都好,就是太直了,哪天真被父皇派去邊疆接了五哥的位子才好,起碼耳根子清淨。
皇帝病中臥榻,卻非兩耳不聞,朝廷上的事,總有各式各樣的門道傳到他耳中。四皇子謹慎,可終歸年過而立,過去總被皇帝壓製著,此下免不得趁機急進,他守己,手底下人少不得多幾分狷介。洵晏如在局外,冷眼旁觀之下,果斷撇清幹係,不與他爭,隻守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不進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