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處分”了禮部尚書。禮部尚書沒有了“麵子”,禮部侍郎也沒有麵子。


    李岩說:“禮部尚書說貴妃‘大腳大腳’的事情就這樣處理了。還有誰要上奏,請上奏。”


    戶部尚書站出來說:“臣有本上奏!”


    李岩說:“愛卿請講!”


    戶部尚書說:“臣昨天看到了兵部組建十五個軍的奏折。組建十五個軍,我們的部隊還是那麽多,軍餉、糧食草料還是消耗原來那麽多。我是沒有理由反對的。但是,我又看到了皇上要用新式裝備武裝部隊的消息,皇上要北京的兵器工廠生產十萬人使用的新式火器。本來是好事,但是,我們大順三年不收賦稅,我們隻有那麽一點銀子,大手大腳地花,怎樣混得到三年滿。”


    宋獻策站出來說:“臣反對這種說法。先皇帶領二十多萬人與阿濟格吳三桂打仗,打了兩個月,花費了多少銀子?聖上帶領十來萬人的軍隊,從包圍清軍開始,到消滅清軍,隻有一天的時間。正式打仗,花了兩個時辰。一方麵是聖上指揮得好,另一方麵也全靠聖上的武器比清軍好。”


    戶部尚書說:“臣也知道火器重要,我們三年不收稅,現在的銀子,怎樣用滿三年才是我擔心的。”


    李岩說:“我們的軍隊很多,如果天下統一了我們就可以減少軍隊。現在我們要進行統一戰爭,沒有軍隊是不行的。錢少了軍隊多了,要打勝仗,還要裝備最好的武器。還有我們宣布三年不收稅,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大家可以想辦法來克服這些困難!”


    李大亮說:“我這裏有兩個文件,一個是聖上寫的《通告》、一個是聖上下的《指示》。要說困難,我們在懷慶困難比現在大得多,我們聖上通過從政策上想辦法,我們的困難就解決了,困難沒有難倒我們,但是,解決困難的方案,對我們心理是一個支撐。現在我讀一些與錢有關的段落。”


    “《通告》第三條:‘三、我大順原來宣布免征三年稅賦,由於清兵侵犯,隻有征稅才能保證軍隊的資金需要,才能打敗清兵侵犯。現在宣布,我大順前線地區,執行輕賦的政策。對農村按萬曆一條鞭法的稅賦執行,取消明朝的三餉。”


    “如果個別地區由於原來人口多,土地少,每畝稅賦太高;或者土地太瘦薄,稅賦太重,可以打報告批準後減稅。’”


    “就是說,我們通過比明朝少得多的農業稅,比偽清國還少的稅收政策,獲得了農民的認可。甚至獲得先前還與我們大順打仗的地主老財的認可。”


    “《通告》第四條:‘四、、鼓勵發展工業、商業。稅收按銷售核征。基本稅率百分之五。個別利潤高的行業,可以適當增加稅率。對收入僅僅相當於工資收入的小本工商戶免征稅收。’”


    “在李岩總司令管理的區域,商人運輸途中,自由通行,不得設卡限製通行(打仗時例外),運輸途中不得收稅。”


    “我們對工商業讓步,取消關卡,讓商人自由通行,對小本經營的工商業戶免稅。”


    “據初步統計,今年的農業稅、工商業稅收入良好。老百姓並沒有起來抗稅。沒有錢的老百姓等於不收稅。稅收都是有錢的人來交。”


    “為了防治地主霸占荒地,使窮人更窮。第五條規定:‘五、鼓勵無地少地的農民開墾土地。”


    “人多地少的地區,家庭人均超出十畝土地,就要限製開墾荒地。一般地區,家庭人均超過十五畝土地,就要限製開墾荒地。土地寬廣的地區,家庭人均超過二十畝土地,就要限製開墾荒地。’”


    “現有的荒地要鼓勵無地、少地的家庭開墾。現有的荒地,任何人不能霸占。地方官員可以指定,分配荒地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家庭開墾。”


    “這樣窮人也擁護!他們可以去開墾荒地。新開墾的土地多了,我們就可以多收一些農業稅。社會就降低了貧富差距。還有,現在三年不收稅的政策,就隻有陝西還在執行。山西、河南、京師、山東全部在收稅了。以後,就可以叫下麵的州縣把銀子送到朝廷使用。”


    “聖上還指示:‘各地官府要借秋糧收獲之前或之後,把荒地、無戶主的土地迅速劃給當地無地,少地的農民耕種開荒。爭取明年沒有土地的農民有土地種,有糧食吃。爭取明年土地增加,稅收增加。’”


    宋獻策說:“聖上的《通告》《指示》,在河南、山東、山西、京師要繼續堅決執行。現在就是怎樣在陝西、甘肅、湖北執行的問題了。這些地方執行了,我們大順就全部收稅了。可能我們沒有明朝的稅收的比例高,但是農民和工商業戶願意交稅,就不一定比明朝的稅收收得少。”


    “按照聖上的辦法執行,我們陝西等地也應該執行得下去。我們就沒有三年不收稅的問題了。”


    李岩說:“我們朝廷原來決定三年免稅,實際是一個很難實行得通的事情。一百多萬人的軍隊,要吃要喝,要軍事裝備。我們大量的官員要發餉,都需要錢。”


    “對於老百姓,我們隻要做到,不向沒有錢的老百姓要錢。不收過頭稅,就是太重的稅,老百姓無法負擔的稅。老百姓還是願意繳納的。不收稅,老百姓遇到天災,我們用什麽去救濟?”


    “你們內閣,要起草一個《通告》,講明原因,要在陝西等地恢複收稅。今年已經九個月了,我們大方一點,陝西等地今年不收稅了。要與老百姓講清道理,原因就是要進行統一戰爭。軍隊要武器,要吃飯。我們要和平,就要進行統一戰爭。”


    宋獻策說:“臣記下了。”


    “明年擺在我們麵前的事情,首先就是統一滿洲蒙古。有這麽幾個事情大家來討論:一就是統一滿洲、蒙古後,我們不再實行“土司”的製度,直接建立州縣製。施政的權利歸於中央朝廷。2、合並女真民族。女真民族已經兩次給我們漢族帶來了大的麻煩,我對孝莊皇太後說過,要女真人一命低一命,他們的人還不夠我們殺。要我們不殺他們,就是他們全部合並到漢族來。他們也成了漢族,接受了儒家學說,都是漢族人,他們就不會把漢族趕盡殺絕。3、我們很多的農民沒有土地,一是就近開辟荒地,把荒地分給無地的農民。近處開完了。我們就要把沒有土地的農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去。我們改變了稅收按人頭收的方法,今後按土地收稅,就是土地越多越好了。這三個政策大家討論一下。”


    一個大臣站出來說:“聖上,上述許多地方,離中原很遠,朝廷管理不到,所以實行‘土司’的製度。全部改為我們朝廷派官,朝廷要增加很多官員?還有由於言語不同,我們派去的官還不好管理。我看還是搞土司算了。”


    顧君恩站出來說:“土司看起來好管,實際上,土司強大了,他們就要向朝廷發難,向中原進攻。州縣製,官員是朝廷派的,到期要換人,他們就無法叛亂。我看實行州縣製很好!”


    幾個大臣喊:“還是州縣製好!”


    李岩說:“我們來站個隊,讚成州縣製的站東邊,讚成土司製的站西邊。”


    一會戰隊結束,讚成土司製的有六個,讚成州縣製的占大多數。


    李岩說:“現在朝廷決定,我們統一了滿洲蒙古後,全部實行州縣製。”


    後麵大家討論將女真合並到漢族,無地農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地方,都是全部讚成。


    今天朝會,搞得最沒有麵子的是禮部尚書。還是李岩皇上手下留情,如果遇到朱元璋,今天自己就要丟命了。惱火的是三個女兒馬上就要放腳,解裹腳布了。他幾乎急得要哭。


    今天朝會,禮部侍郎也搞得很沒有麵子,皇上也批評了他,就是把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撈到朝廷來。他一想:當大臣事君如事虎,沒有摘自己的官帽,也就不錯了。禮部尚書三個女兒今天要放腳,才是最大的丟麵子。


    坐在轎子裏的禮部尚書,往天開完了朝會,就要到禮部去。今天他叫:“轎子回家!”幾個轎夫感到奇怪。


    坐在轎裏,慢慢地,禮部尚書感到高興起來。自己的女兒首先解裹腳布,是奉皇上的命令解的。三個女兒今後就出名了。“不可芳留百世,寧可遺臭萬年。”曆史上都要記自己的三個女兒一筆。又一想:皇太後、皇貴妃,都是大腳,放了腳怎麽會沒有麵子?


    刑部尚書下了朝,就叫兩個官員去監督禮部尚書,要看著他去解放女兒的腳。不過,特別告誡,禮部尚書的女兒解腳上的裹腳布,隻在禮部尚書家裏監督,不要弄到外麵,要給禮部尚書一個麵子。


    開完朝會,刑部尚書,馬上就回到自己的家,去把自己的女兒的腳解了。為什麽?


    李岩皇上說:“今後,我們的大臣,你們的女兒來告狀,說父母親害得她殘廢了。我就要追究這個大臣的罪。至少要撤職。”李岩皇帝還問:“刑部。至人殘廢,有沒有罪?”刑部尚書隻得出來說:“至人殘廢要判刑。”他不敢說:“至人殘廢不判刑。”


    哪一天自己的女兒纏腳受不了,跑在哪個大堂一告。李岩皇帝說:“這就有法律依據了。真正追究起來,就不怪朕依法辦事,事先沒有講明!”


    至人殘廢,最少也要判三年刑。現在,皇帝通過解釋法律,把女孩纏腳至殘廢,解釋進了法律。判了刑,就要坐牢,就要流放,就要罷官。問題大的很!


    今天,李岩皇帝輕輕幾句話,使滿朝文武都知道纏腳至人殘廢要判刑。不要違法了還不知道。


    就連宋獻策,作為首相,也繞道回家,去把自己女兒的腳放了。


    那兩個去監督禮部尚書給他女兒解裹腳布的官員,看著禮部尚書親自給他女兒解腳。看完,對禮部尚書說:“尚書,你解得好啊!我們馬上也要回去解我們自己的女兒的腳!”


    禮部尚書問:“皇上沒有叫你們解你們的女兒的腳啊?”


    “尚書,你難道沒有聽到,女兒去告他父親纏腳殘廢了,父親要判刑!”


    禮部尚書說:“看來我還真的解得好啊!”


    沒有幾天,長安城的大小官員都把自己女兒的腳解放了。


    接著,這股風又向各地的文武官員刮過去。各地的官員也急著把自己女兒的腳解放了。


    官員在行動,那些老百姓也聽說,“繼續纏腳至人殘廢要判刑。”都互相傳話,解放女兒的腳,形成了一個風氣。


    還有那些互相有仇的人,就利用這個規定去告那些仇人家,把他女兒纏腳纏殘廢了。還真的有人判了幾年刑。大順女兒纏腳的惡劣風氣被製止了。


    退了早朝,李岩就想起原來的計劃,要與孝莊皇太後談判、與蒙古王爺談判。給他們一些甜頭,順利實現滿洲蒙古統一。孝莊皇太後現在在北京,,沒有辦法馬上與她談判。蒙古的王爺就在附近關著,現在就可以與蒙古王爺談判。


    李岩皇帝叫太監賀成騎馬到城外的兵營,讓兵營把蒙古的那些王爺送到長安皇宮來,皇上要接見他們。


    賀成走後,李岩就與北京的陶誌勇寫了一道聖旨:


    陶誌勇將軍:


    為了我軍在明年順利進軍滿洲。請派一千個士兵,將偽清國的順治皇帝、孝莊皇太後送到西安,請他們來談判。


    另外,請將軍親自到天主教的傳教士那裏,表示我大順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時,請湯若望他們派人到長安京城來。


    沿途,對他們要客氣,飲食要豐盛。


    此致!


    大順皇帝:李岩


    九月二十一日


    吳江將這一道聖旨派人送到驛站,以六百裏加急送到北京。


    賀成騎馬到了城外,找到李懷仁,把皇帝的口諭給李懷仁說了。


    城外的軍營,先是把阿濟格送到城裏,被千刀萬剮了。吳三桂的屍體送到城裏,屍體被掛在城門上示眾,還要挫骨揚灰。尚可喜被送到長安城,砍頭示眾。還有一大群的蒙古王爺。開頭李懷仁也以為長安要殺他們,聽說要接見他們,感到很奇怪。


    李懷仁親自到這些蒙古王爺處,宣布送他們到城裏,大順皇帝要親自接見他們。


    這些“王爺”已經看到了三個大清的王爺,被送到西安城裏,被千刀萬剮、被挫骨揚灰、被砍頭。處決後,大順的將軍還來宣布這些“王爺”怎樣處決的消息。見大順的將軍又來請他們進城,大順皇帝要接見他們,估計要押他們進城去砍頭。有人哭起來,最堅強的人,也臉露哭像。


    李懷仁說:“大家不要怕,是我們皇上要接見你們,不是要殺你們!”


    這些王爺不敢相信這些將軍的話,不過,“接見”比起殺頭來要好得多,這些王爺臉色又好看一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王後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王後代並收藏李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