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懷慶城買硝石、硫磺、木炭的戰士回來了。他們告訴李岩。硝石、硫磺,早就是當軍用物資控製起來了的。隻得先買了木炭。後來拿著李大亮的名片,到當地駐軍那裏。懷慶的將軍很給麵子,讓他們各馱了幾口袋回來。


    “李岩”沒有穿越前,看過架空曆史的小說《他改變了大宋曆史》。那個穿越者,首先就是製造火藥。不過火藥在明朝已經普遍應用於戰爭了。主要是火槍和紅衣炮。火槍在明朝軍隊用得多,但是在遼東因為火槍打了敗仗,大順軍隊用得就少。紅衣炮在實戰中以前明朝用得多,後來明朝軍隊投降清軍多了,清軍也製造了不少紅衣炮。紅衣炮太笨重,一般用於攻城守城。


    現在李岩首先是優化火藥。他命令幾個戰士把硝石、硫磺、木炭先砸碎,過篩。他把火藥的配方按硝石:硫磺個配方,木炭一定。用點火,看誰燒的最快,先試出最佳比例。再固定硝石、硫磺的比例,反過來試木炭的比例。


    最佳配方試出來了,用紙捆了火藥的撚子,試了一試、撚子也成功了。他又找來遮雨的雨布包了一個炸藥包,到懸崖邊,點燃丟下去。岩下麵一聲巨大的爆炸聲,證明炸藥包也成功了。現在這個山寨沒有石灰,不可以製白炮彈。要找石灰在懷慶也不難。


    要製鳥銃、紅衣炮,需要有好的工匠,現在懷慶也沒有條件。


    與清軍打仗需要便於攜帶的輕便武器。


    李岩去炸炸藥包,回軍營,看見一種樹長得筆直,呆呆地想,紅軍的時候,使用過一種木鳥銃,這裏的條件也可以製造。


    回到帳篷,李岩設計了一種木鳥銃。長四尺五寸、內空直徑三寸,內空長四尺,加三道箍。畫了一個剖視圖,標上尺寸。


    又畫了一個良心炮。長二尺四寸,直徑一尺七寸的一個鐵桶。底部釘一個直徑六寸,長一尺的鐵桶,也畫了一個剖視圖,標上尺寸。鐵桶的厚度不超過一分。


    晚上,李大亮到軍營來。告訴李岩,李牟的墳墓已經將地點選好了。石匠也找齊了。石頭也買來運到了。


    隻是李岩的夫人,懷疑李岩是否活過來,還悄悄看了李岩的空棺材。


    李大亮也悄悄告訴李牟地夫人。李岩活過來了。她說:“我們李家就靠李岩哥哥了。以後李牟地兒子就靠伯伯了。”她對墳墓搞小一點沒有意見。


    李岩把自己寫地《告漢族同胞書告》給李大亮看了。


    李大亮說:“《告漢族同胞書》解決了漢族老百姓擁護我們地事情。使一些老百姓和明朝地官員與清軍劃清了界限。還迫使李自成地大順和南明不敢消滅我們。我們地外部環境就好多了。今後要大力宣傳。《通告》宣揚了你地官職。宣傳了今後地經濟政策都很好。我們以後打清軍也就有錢用了。”


    “隻是我們地稅賦政策應該宣傳。永遠執行這個政策。”


    李岩說:“我們現在打著李自成地旗號。沒有資格宣傳永遠執行這個政策。隻有我們實力增加了。李自成不要我們地時候。才好宣傳永遠執行這樣地政策。”


    李大亮說:“老弟你這些政策都是不錯地。我相信經過大力宣傳後。我們打擊清軍地基礎都有了。”


    李岩說:“打仗,如果隻靠我們現有的武器,打清軍就有些吃力。紅衣大炮,我們又造不出來。即使有了,野外戰爭又用不上。一般都是守城攻城用。我們今後,主要精力不能用在守城上。守城往往是被動挨打。我們要把精力用在偷襲敵人上,用在打埋伏上。女真人的軍隊,不算蒙古八旗,不算漢軍八旗,隻有四五萬人。對付漢族八旗,我們主要是宣傳。讓漢族八旗士兵不真心替女真人賣命。我們要集中精力,對付女真人,一次消滅他二三千人也不錯,隻要消滅了他二三萬人,形勢就要改觀。前期對女真軍隊主要是消滅他們的**,有機會,就要往死裏打。對漢族八旗的士兵,主要是俘虜他們,進行教育,用他們來擴充我們的軍隊。後期就可以俘虜女真人了。”


    李大亮說:“老弟的打擊女真人的主意很不錯,我們今後,選女真軍隊打,消滅他幾萬人,他沒有自己民族的軍隊。蒙古人就會不聽他的,朝鮮也會鼓起勇氣去打擊他的後方。漢族八旗也會造反。”


    李岩說:“小弟這裏畫了兩種武器,想試製出來,看一看效果。我又不好出麵。”


    李大亮說:“老弟,你放心,把他交給哥哥去辦。李牟墳墓的事情,我安排好了的。”


    李岩把圖紙拿出來,仔細地給李大亮解釋了一通。李大亮就把圖紙收好。


    李岩見兩種武器也說了,對李大亮說:“哥哥,我們這兩種武器的使用,第一需要火藥,第二需要鐵砂子才能殺敵人。火藥要把原料購買到,碾細過篩。鐵砂子要用鐵水倒在南瓜上,鐵水掉在水池裏,撈上來就可以了。”


    李大亮說:“放心交給我,我明天帶一些人到懷慶府去辦。”


    李岩說:“火藥的原料,暫時定五萬斤。[.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鐵砂子定三萬斤。人來了,再根據部隊的多少再增加。這兩種武器,試製出來,用後,再確定多少。”


    六月六日,李大亮帶著幾十個戰士騎馬到懷慶府。懷慶府與河內縣,都在一個城裏。李岩他們駐紮的營寨,離懷慶府隻有二十裏的樣子。


    李大亮一行進到城裏,都是大順的軍隊,見來了一個與城裏守軍將軍級別一樣的武官,城門的戰士馬上敬禮。李大亮就是這裏的人,是有名的拳師,熟人很多,一路上都有人與他打招呼。


    唐村李家在懷慶府,以前出了不少文人、拳師,現在大順算是出了不少將軍。李岩還是二品武官,雖然是二品,大家都認為李自成給他評低了,一品也是合格的。哪裏知道,李岩李牟被牛金星毒殺了。皇帝李自成追認他們為侯爺,懷慶府也算出人才了。總之,李家算是與懷慶府露了臉。


    李大亮來到一家木工房,門外堆了一些木料。有一堆符合李岩圖紙要求的木料。李大亮叫士兵去把老板請來。老板來了,見了李大亮就要叩頭。李大亮連忙攔住他裏鄉親的,都是老熟人,叩頭就免了。我來找你給我做一個東西。”


    “至少六寸粗的這樣直的木料,四尺五長,鋸子一剖兩開,中間挖一個三寸直徑的圓孔,四尺長。把內部推光滑。後麵鑽一個孔。我去打三根鐵條釘起來箍上。懂我說的道理了嗎?”


    “小人知道了!”


    李大亮說:“你開個價,鐵條我另外去打,做好要多少錢?”


    木工房的老板說:“這麽簡單的東西,又隻需要四尺五寸的木料。鐵條你去打來。我就不好要錢了。”


    李大亮說:“不給錢怎麽行?木料、工錢、你再賺點錢。做好了,我認為可以,以後還要做許多。”


    老板說:“給五錢銀子,我的木料、工錢就有了。”


    李大亮指著一個戰士說:“你就留在這裏看著,圖紙你拿上,你懂這個圖紙了嘛。他們不懂的地方,再看圖紙。”


    老板說:“我馬上安排木匠做,中午就可以做好。”


    李大亮又到一個鐵工房,這裏有十幾個紅爐,看樣子生意很紅火。


    李大亮又叫一個戰士去把老板請來。


    老板來了,見是李大亮,馬上就說:“徒弟給老師見禮了。”原來這個老板跟李大亮學過打拳,是李大亮的徒弟。


    李大亮說:“好了!好了!我找你給我打一個東西,”李大亮把圖紙打開,指給鐵工房的老板看。


    老板說:“打這麽大的桶桶啊,要先幾個爐子打成大塊,再在敞的大爐子上去連接燒發火。”


    李大亮問:“你把圖紙看了,打好,這個要多少錢?”


    這個老板說:“老師,有點貴哦!”


    李大亮說:“標的一分厚的鐵皮,可以打薄一點,隻要打均勻就行。要多少錢?”


    “老師!至少要五兩銀子。還占到我們這裏離產鐵的地方近,價格便宜。其他地方恐怕要七兩銀子。”


    李大亮說:“五兩就五兩銀子。我另外還要打三根一分厚,一寸寬,長二尺一寸的鐵條。上麵打上眼,釘釘子,再打三十顆一寸的小釘子。”


    老板說:“這個小東西,徒弟就不好收錢了!”


    李大亮說:“收錢吧,該多少就收多少。下次我可能還要打很多。”


    老板說:“以後還要打,這一次就不收錢了,以後再議。老師一定要照顧徒弟的生意。”


    李大亮說:“以後就不要算高了,自然老師要照顧你的生意。”


    鐵匠房的老板說:“徒弟一定一定,絕不比人家的價錢收高了。”


    李大亮又留了兩個人看著。三根鐵條打好後就立即送到木工房。


    李大亮說好兩個李岩圖紙要求的東西。就到駐軍將軍府去找駐軍的將軍。火藥是軍事物資,外麵買不到。到駐軍將軍府門前,李大亮說:“去告訴你們將軍,李大亮將軍求見。”


    門衛說:“李將軍,請稍等一下,小人馬上報告陶將軍。”


    一會,陶將軍就從將軍府出來迎接將軍,小將正要抽時間到貴府拜訪。李將軍還親自來了。請請請!請進!”


    進了將軍府,分賓主坐下,李大亮與陶將軍的級別一樣。


    李大亮說:“陶將軍,本將有一事相求,我們軍事訓練,需要火藥的原料,和鐵砂子。”


    陶將軍說:“好說!好說!”


    李大亮說:“看是買還是領?”


    陶將軍說:“我們接受的原來明朝的庫房,就有許多已經碾好了的火藥原料和沒有碾的火藥原料。也有很多鐵砂子,鐵砂子都生鏽了。明朝的軍隊用得多,我們的軍隊基本沒有用火藥。都是我們大順軍隊,你要好多,我發好多。隻是領了東西,給我們一張收條。以後本將軍好報賬就行了。”


    李大亮說:“我們這一次領幾十袋,先試用一下。如果好,還要來領。”


    陶將軍說:“下一次需要,李將軍你隻需要派士兵來,拿上將軍的名片,來領就是。多領一些,我們少保管一些。”


    陶將軍又說:“李將軍,上次我到城外祭拜李岩侯爺、李牟侯爺的靈柩,回來,我還哭了一場。”


    李大亮有些吃驚:一聲。


    陶將軍說:“小將幾次立功,都是在李岩將軍指揮下,獲得的功勳。打潼關後我才提拔為將軍。說起來,沒有李岩將軍指揮的好,我還當不上將軍。祭拜了李岩侯爺、李牟侯爺。回來,我和我的夫人提起李岩侯爺,都哭起來。李岩侯爺對我有恩那。”


    李大亮聽到這些,點點頭,一聲。


    陶將軍繼續說:“聽到李岩侯爺被牛金星毒死,我們軍營也哭成一片。許多人還是災民的時候,四處要飯,就是唱著李公子的《勸賑謠》去求賑。後來李岩將軍到闖王那裏,開倉放糧,不知救活了好多人。以前我們以為李公子是明朝大官李晶白的公子。到了河內,我才知道。李岩侯爺的嗣父也叫李晶白。不過你們的祖父就是大官,也應該稱呼為李公子。”


    陶將軍說:“我有好多次做夢,都夢到李岩侯爺在指揮我打仗。我多希望有機會再在李岩侯爺指揮下打仗,也好多得立功勞啊!跟李岩侯爺打仗,死人也少,即使不能全勝,都是勝仗。還沒有打過敗仗。”


    陶將軍搖搖頭:“再也沒有機會了。可惡的牛金星,沒有良心的人。不是李岩侯爺推薦他,他當得成丞相嗎?”


    告別了懷慶府守軍陶將軍,李大亮去裝了幾十袋火藥原料。又把製的兩個東西去取來,就回營寨去。


    李大亮想:不要我是哥哥,就不服李岩,他對河南,山西老百姓有恩呢!在軍隊裏又有崇高的威望。文官係統也是許多人佩服。今後,恐怕隻要李岩一聲令下,幾個省的大順軍隊就要聽他的。要建功立業,要青史留名。還要靠這個弟弟。隻有聽弟弟的命令、指揮了。


    李岩李牟的親軍,人人都對李岩很熟悉,按說李岩也應該是很熟悉這些部下的。可惜這個李岩不是原來的李岩。李岩隻能憑借著殘存的記憶,來熟悉這些部下。對明朝、大順的戰士練兵,自己是一竅不通。


    下麵的部將,見李岩來了,就請李岩下指示,去評價。李岩隻能笑著說:“大家訓練得不錯,請繼續訓練!”


    看到這些部下使用的武器,全部都是弓箭、刀矛。在已經開始用火器的時代,是應該提高一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王後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王後代並收藏李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