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浩咽下將要吐口的話,聽其念下去。他突然感應到他的心裏煩亂地很,根本不是念經的心境。登時想到,他念的是超脫世人的經文,其實心中所想與經文的意思全然相反,他一定是想到了從前,想到了自己心愛的人,想到了和她曾共同許下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而今一切皆成夢幻泡影。


    一個舉止若佛門得道的高僧,口裏誦的是勸世人離斷情愛的經文,心中翻來覆去的卻是海枯石爛的癡情,這事兒說起來堪稱奇聞。


    張嘯峰倍受相思之苦,聽到靜緣所誦,自思:“這老和尚敢情看出了我對淳於姑娘的癡戀,故意來點化我。是啊,‘若離於愛者,無憂也無怖’,我……”看看淳於姍姍,隻見她風致楚楚的站在那裏,玉瑩光寒,明豔不可方物,宛如姑射仙子一般,叫他如何去“離於愛”,心中相思反而更蝕心入骨了。


    淳於姍姍則在想:“自識得陸大哥以來,已經好幾次見他這樣子了,嗯,他一定是在想一個女人一個令他魂牽夢縈的女人……”想到這兒,心中不由一酸,柔腸百轉,“算了吧,算了吧,他已有了心上人,我何苦自作多情……”眼淚不由自主一滴滴掉下來。“那一定是個漂亮得不能再漂亮、溫柔得不能再溫柔的女子,否則哪能配得上他?可是……陸大哥想起她來怎麽總是不高興的樣子,她惹他生氣嗎?若是我……我一定不惹他生一點兒氣,他身係救國重任,要多苦有多苦,要多累有多累……事情果真是這樣嗎?也不一定,若是我胡思亂想呢?可是陸大哥這麽多的機謀,這麽大的本事,又有什麽事兒能讓他這樣傷神呢?”淳於姍姍心念如潮,洶湧不停。“不管怎麽說,他救過我的命,我可不能不報答,日後對他好就算我為報答他好了。”給自己找了個理由,心裏稍安。聽和尚念到:“由愛故生憂”幾句,心想:“憂也罷,怖也罷,隻要叫我愛,又有什麽大不了的?離了愛,‘無憂亦無怖’活著又有什麽意味?”


    偷眼看陸雲浩,見他正瞧著自己,臉一熱,心中頓如鹿撞。


    陸雲浩對張嘯峰使了個眼色。張嘯峰明白他的意思,朝向淳於姍姍訕訕道:“淳於姑娘,我來助你,保管……保管沒事兒。”淳於姍姍見他可憐的樣子,忍不住要笑,好不容易才憋住了,緊繃著臉兒道:“你敢打保票兒,我可不大放心。”


    張嘯峰臉漲得通紅,急道:“若是出了半點兒差錯你以後再不用理我!“這句話讓淳於姍姍驀然感動,心想:“他發誓不說出了差錯自己如何如何,卻說這樣的話,顯然在心中把我理不理他當成了一等一的大事,甚至超過了他自己,他是這樣在乎我啊!”柔情頓生。


    張嘯峰本來被她弄得心焦氣躁,苦惱不堪,乍見她目光突然變得溫情脈脈,登時如受雷擊,呆立當地,兩眼發直,魂飛天外。


    “格格”淳於姍姍輕聲一笑,“好,你可不許耍賴!”一個“黃鶯出穀”向對岸縱去。


    張嘯峰想不到她說走就走,不敢再猜究她的心意,手拿石頭,凝目她的身形走勢,準備助她。原來,張嘯峰想的也是這個法子:由淳於姍姍空中飛渡過河,他則在岸上俟她途中力盡時將石頭發到她腳下,俾其能借力再起,持續前縱。


    事遂人願,淳於姍姍在張嘯峰的幫助下,經過四次借力順利踏上對岸。張嘯峰看了一下陸雲浩,道:“陸哥,我先過去了!”手中石頭擲出,自己隨後跟上,兩下緊咬著向對麵飛去。待到河心上空,他身子陡然一快,搶在石頭頭裏在其上踏了一下,驟向斜上竄起,石頭則落入河中。經此一借力,他在空中又展了兩次身形,雙腳已踏上岸邊。正想陸雲浩和那老和尚怎麽過河,猛聽背後“呼呼”風急,未及回頭,兩個人已站在麵前陸雲浩竟攜著靜緣和尚從這十餘丈寬的河麵上一躍而過!不由暗自羨歎,淳於姍姍更是驚絕欲倒。


    四人尋著圖示前行,遙看前方,隻見群山連綿,高插雲天,阻斷視線,山上山下除了數處露著大片山石的不毛之地外,林木茂密,蒙蔽無隙,莽莽蒼蒼,猶如一片綠中夾雜著紅、黃等色的大海,令人不由心生浩茫之歎。


    陸雲浩極目遠處,神情迷茫,似是在思索那邊到底隱藏著什麽秘密。


    張嘯峰、淳於姍姍心中都隱隱感到:決戰就要開始了!“天地絕滅神風殺”、“五行追魂殺”清楚不過地表明,對方不惜血本,勢在必得,後麵還會有什麽招數?可以肯定,絕對不會差了,按常情測度,隻會更加險惡,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手段?


    一路上盡是密林草莽,藤蔓糾纏,四人走得甚是辛苦,所幸卻再也沒出現什麽變故。


    約摸一個時辰過去,才爬完一麵山坡,登上峰頂。這時太陽已銜山,憑高眺望,滿眼青翠如黛,薄靄漂浮,令人心生寧靜安逸之感。山的這一麵與前山不同,巨岩、摩崖遍布,一片片矮樹、灌木點綴其間,顯得蕭疏清曠,頗有水墨畫的味道。


    清風拂體,衣衫飄揚,淳於姍姍感到愜意無比,一時忘了所來為何事。轉臉看陸雲浩,發現他表情凝重,這才一凜,順著他的目光望去,隻見右前方一處山穀,石峰巉岩擋在穀口,裏麵樹木遮蔽,連成片的樹冠黃綠紅三色渲染,天然勝景,美麗非常。在重重林木掩映中,赫然竟有數處隱現亭樓殿閣的飛簷翹角,實在叫人不可思議。


    正驚疑間,忽聞有琴聲從彼處傳來。俗話說:隔山跑死馬。那山穀看著近,其實離這兒至少也有十裏遠。那琴聲卻傳得甚是清楚。隻聽泛音和按音雜糅在一起,輕靈剔透,和靜清遠。彈過一段序曲,乍聽有人吟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竟是地球上中國《詩經》中的詩句!寫的是主人宴樂賓客的情景。共有三段,對方吟到這裏,卻嘎然而止,隻剩琴音回環往複,奏個不停,似乎等著應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飄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弓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弓吟並收藏至尊飄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