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視線所及,那條岔道亦是廊橋樣式,透過縷空窗格影影綽綽能看見人影攛動,內裏情形卻看不真切。


    廊橋盡頭矗立著一幢小樓。除了廊橋連接外界,其餘皆是臨水自成一座孤島。四周荷葉田田,蓮花搖曳,風景倒是不俗。


    “怎麽回事?”跟在清遠長公主身邊的蓮姑高聲嗬斥,代表自家主子表達對於眼前情景的意外與震怒。


    “賊子休跑!”一聲清喝自岔道口傳出,一個身量不高麵容稚嫩的婢女奔出廊橋,看架勢倒似追賊。


    出了廊橋看到前麵烏渙渙一大群人,婢女錯愕的停下腳步,急急的在人群中尋找,看到書生已被他人擒住方才鬆了口氣,記起與諸人見禮:“奴婢翡翠見過清遠長公主,見過諸位誥命夫人。”


    “免禮,退下。”蓮姑心裏咯噔一聲響,好幾個婆子沒能製住一個小丫環,竟讓她給跑了出來,真夠沒用。


    剛才小婢女那聲高呼諸位可都聽得分明。不過,小小丫環也翻不出什麽大浪,都不需勞煩長公主,蓮姑自行開口吩咐。


    “是!”小丫環脆生生一口應下,正欲抬腳走人卻品出不對勁:“不,不對,我是來追賊的……”


    話說了一半,視線落到被擒的書生身上,不知想到什麽,空張著口卻沒再能發出聲音來,稚氣的麵容因著年幼還未學會掩示,焦慮急燥糾結表露無疑。


    岔道口又衝出幾個腰寬體胖的僕婦,看到眼前情形,一個機靈的婆子心裏暗恨死丫頭身手靈活似條遊魚滑不溜手。先發製人開口指責:“你這丫頭好生霸道,為什麽要阻攔著咱們,差點讓這書生跑掉。”


    “胡說八道,明明是你們在搗亂,放著賊人不抓反來攔我的道,要不是被外麵諸位堵個正著,都差點放跑了人,事到如今你們還要反咬一口?”


    小丫環又氣又急又是委屈,梗著脖子,口齒清晰的高聲反駁,活脫脫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這丫環眼生的緊,是誰家的?方才到底是怎麽回事?”蓮姑明知故意。


    “她本是林郡主帶來的丫環,郡主被酒水打濕了衣衫,正在小築裏梳洗,咱們諸人本是守在外麵,書生如何進入小築,僕婦們委實不知,可書生出來時咱們想著抓人,這丫環卻橫加阻攔,若非撞上諸位,竟差點讓這書生溜之大吉。”僕婦再次搶先回話。


    “裏麵梳洗沐浴的明明是你家孫小姐何涵瑤,關我家郡主什麽事?賊人如何進去我沒看見算我失職,可賊人出來我本要捉拿,你們不但不幫忙還攔我去路,如今更是顛倒黑白含血噴人,我看這賊人必是你們給放進去的。”


    翡翠似被氣得不清,先前還欲言又止為他人遮羞,如今不管不顧全部嚷嚷出來。


    雙方各執一詞,難為小丫環為了她家主子跟著幾人硬槓,口齒伶俐條理分明,又知機牽扯到主家小姐身上,擺出若是自家主子有難他人休想清白的架勢。


    諸位誥命心裏縱有千般念頭,也知眼前渾水不能輕趟,乖覺的沉默不語,靜候等著長公主出麵息事寧人。


    依著眾人想法,便是為了自己家中兒女的名聲,身為主家也得含混著把此事糊弄過去。


    可惜算計此事之前,何涵瑤在長公主眼眼中已成棄子,忠心耿耿的小丫環這番靈巧心機全然白費。


    “審那書生。就是此地當著眾人把事情問個清楚。本宮在此宴請諸家誥命,怎會讓陌生男子混進來,實在可恨。”長公主怒不可釋,對著雙方指責隻字不提,一腔怒氣全衝著書生去。


    倒似想把先前之事含混過去的模樣,可這當眾審,事情經過不就全憑書生一張口。


    人群中,元家夫人柳氏心中微動,“長公主息怒,何必為不相幹的人事大動肝火,咱們也沒被衝撞,當場審訊依我看很是不必。”


    這話說得在理也在打圓場遞梯子,免得長公主騎虎難下。諸位誥命紛紛點頭應和,眼前這事牽連了一個郡主與一個長公主孫女,能夠含混過去自是最好。


    “怎麽不必,若我家真有這般不知廉恥的女兒,涵瑤也不配姓何。”清遠長公主的偏是把話挑得極清楚,一副絕不善罷幹休的強橫架勢。


    長公主莫不是眼前的事氣瘋了?這事誰家遇到不是緊著遮掩,她到不管不顧,公事公辦的架勢嚷了出來。


    諸位誥命更的品出幾分不對勁的味道,若隻牽連自家孫女,長公主如此處置事後還能獲贊一聲大義滅親,可眼前之事明明還牽連了另一位,她這番一意孤行,倒似項莊舞劍的意味。


    有此猜測,諸人更不敢胡亂開口。


    年輕男子口中手帕已被取下,不待人問已自行說話:


    “長以主與諸位夫人有禮,我乃駙馬邀請之客人,姓錢名書華,本上京趕考,有著秀才功名,絕非是孟浪登徒浪子,男女授授不清,還請諸位放手,不才也沒想過會鬧出如此大動靜,自要當眾細說分明,免得諸位胡亂猜想,反而誤人清名。”


    被壓製在地的男子雖然形容狼狽,話裏條理分明,倒是讀書人磊落光明。


    “既知男女授授不清,為何行跡鬼祟混入內院?”蓮姑的態度半點不曾因書生從容而緩和。


    “錢某平日十分仰慕慕顧老大人之清名,到此不過請託林郡主代遞幾篇文章轉交與顧老大人點評,絕非諸位心中所想,私相授授苟且之事。諸位休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躲避和親的日子(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狐說九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狐說九道並收藏躲避和親的日子(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