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躲避和親的日子(重生) 作者:狐說九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寫好清單,又給父母寫回信,沒把欲經商事寫進去,隻說帝都到漠北家裏本就要派人來回送信,想一路捎帶地方特產做些小本生意,讓家裏人留意幫著尋個可靠掌櫃。
又吩咐這回去送平安信兼顧著做賣買的,若在回京路上有發現有什麽可能適合漠北或京城的物件可自主採購,隻是需記下何地購賣,買了多少,價格幾何,至於出何時出手,售價幾何,贏虧之類不重要,隻需一一記下即可。自己早放出話去,就算全虧了,也隻當花錢買個教訓,讓眾人隻管放開手腳做去。
一人之力總有關照不到之處,遺珠難免。不如這樣廣撤網,藉此試試眾人,看到底誰更適合此事。總之邊做邊學,有充足資金打底,這條商路是自己最壞打算中金蟬脫殼潛回漠北的重要路徑,賺不賺錢不重要,必得好好維護,絕不能出了差錯。
到了京城諸事安定後本就要派人回漠北去報平安,隻是這送信回漠北隻需一兩人同行,更多的隻能留在京裏。
原以為此次上京,不知會在帝都耗上不知多少年,回鄉探親皆非易事。誰想小主子欲行商事,雖說帝都也要留下足夠人手護衛府邸,可能借通商之事回漠北探親也是好的。
如此一來,對小主子組建商隊的提議隻有贊同,無一人反對。
光為掙這名額,護衛們私下不知發生了多少較量。還是李統領發話,小主子有言,商隊人員未定,前幾次就讓大家輪流便宜行事,既讓大家都可以有能回鄉的機會,也要給所有人機會選出到底誰最合適。一幹護衛這才消停下來。
雖說商人事從未涉及,寫寫算算記記很麻煩,可小主子辛苦了好幾天,弄出幾大張紙,上麵將要做的事一一列明,若怕費事,一幹軍中漢子照章程行事即可,已是考慮極周全。
這第一次選上的暗自摩拳擦掌,決心要好好表現一番,以圖能得到長期行走漠北商路的資格。
那些沒選中的,也都對著選上的人拿話敲打著,小主子雖說不計贏虧,可若虧得難看,萬一小主子沒有再繼續做下去的念頭怎麽辦?所以自己也惦量點,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若沒把握把事辦得漂亮,就別占著名額。斷了大家這一條回家探親路,哼哼,小主子心善,咱們也認兄弟,可咱們的拳頭它不認人。
如此種種,可稱意外之喜。
忙忙碌碌一通對外安排不說,將軍府內也忙得熱火朝天進行大改造。不管假山花園小橋流水還是野徑雜草,連同那些年久失修,現在也沒人打掃更沒人住的房子全數推平,空出地方平整場地壓實泥土,改成能騎馬練箭的習武場地。
如今後麵工程改造未完,拉弓射箭跑馬皆不能行。
每日雖無請安事,林甄珍仍是聞雞而起,和幾個小丫環一起練習拳腳功夫,隻要身體承受得住,有意加大加強著訓練強度,沒有箭靶,拉空弦引滿弓的練習,不知比漠北時勤奮多少去。
漠北到洛京一路山高路長,坐馬車出行,目標大行程慢,以後回漠北必定是騎馬出行,這身體差了騎術不精怎能堅持得下來。
送信的一撥先行,帶著銀票計劃書的的商隊也離開,李統領留京,由其副手帶隊。至於將軍府後院雖是天天塵土飛揚,自有采賣的張管事領著招來的匠人行事,采賣丫環訓練下人事宜,由花姑姑領著四個小丫環接手,一切繁忙有序。
倒是合適自己練習騎用的小馬駒一時難覓。諸護衛的尋常騎的高頭大馬,可不是身量未足的自己敢騎。好在騎馬場還未建起,自可慢慢尋去。
習拳練弓之餘,也吩咐下麵撿些京城熱門事說來聽聽,一來聽聽八卦,作為放鬆,二來也打聽京城動靜。誰知如今帝都裏,除了寧安伯府那一幹自己都聽得不想聽的話題,另一個就是宰相家小公子開始露出敗家端倪。
林甄珍很納悶:沒有斷腿之事,這宰相家小公子為何放著康莊大道不行,偏要往敗家子這麵南牆上撞去。
元靜安敗不敗家與自己沒關係,可明明前麵行事都很順利,李統領一幹眾人到現在都平平安安,寧安伯府上諸位聲名狼藉,怎麽這百試百靈的事,到了這位身上就沒了效果。
是自己下手太輕,這熊孩子欠教訓。還是這世間自有規律,自己想著逆天改命,這世間會不會也有雙無形的手,想要把事情導回正軌。再想想那個可做不可說的鐵律,心裏越發不安起來。
正想著要不要派人去探詢究竟,結果宮裏來人傳旨,要自己入宮赴家宴,說為自己接風洗塵。
這讓滿腦子正糾結天命到底可不可逆轉的林大小姐真箇愣住,這哪一出?上輩子絕對沒這麽一回事。
不過,與上一世不同的事情發生也讓林大小姐不安的心略為安定,肯定算得上改變。
細思量,前世自己是背著不敬長輩的名聲入京,宮中再想為自己撐腰,也要顧及本朝孝道為本之事,對此隻能反應平平,至於後來的破格賜出的封號算作無聲支持。
至少前世初入京時,當今聖上對自己哪怕是看在自己娘親的情麵上,也稱得上心懷善意。至於之後總總走到那樣的結局,或得嘆一聲造化弄人。
如今一切重來,自己可是受盡委屈的好孩子,有尋親不遇黯然神傷閉門不出之事在前,有宰相夫人親自背書在後,身為自己娘家一方的親人,聖上娘娘這麽大張旗鼓打著家宴名頭,為自己張目也是應有之意。
又吩咐這回去送平安信兼顧著做賣買的,若在回京路上有發現有什麽可能適合漠北或京城的物件可自主採購,隻是需記下何地購賣,買了多少,價格幾何,至於出何時出手,售價幾何,贏虧之類不重要,隻需一一記下即可。自己早放出話去,就算全虧了,也隻當花錢買個教訓,讓眾人隻管放開手腳做去。
一人之力總有關照不到之處,遺珠難免。不如這樣廣撤網,藉此試試眾人,看到底誰更適合此事。總之邊做邊學,有充足資金打底,這條商路是自己最壞打算中金蟬脫殼潛回漠北的重要路徑,賺不賺錢不重要,必得好好維護,絕不能出了差錯。
到了京城諸事安定後本就要派人回漠北去報平安,隻是這送信回漠北隻需一兩人同行,更多的隻能留在京裏。
原以為此次上京,不知會在帝都耗上不知多少年,回鄉探親皆非易事。誰想小主子欲行商事,雖說帝都也要留下足夠人手護衛府邸,可能借通商之事回漠北探親也是好的。
如此一來,對小主子組建商隊的提議隻有贊同,無一人反對。
光為掙這名額,護衛們私下不知發生了多少較量。還是李統領發話,小主子有言,商隊人員未定,前幾次就讓大家輪流便宜行事,既讓大家都可以有能回鄉的機會,也要給所有人機會選出到底誰最合適。一幹護衛這才消停下來。
雖說商人事從未涉及,寫寫算算記記很麻煩,可小主子辛苦了好幾天,弄出幾大張紙,上麵將要做的事一一列明,若怕費事,一幹軍中漢子照章程行事即可,已是考慮極周全。
這第一次選上的暗自摩拳擦掌,決心要好好表現一番,以圖能得到長期行走漠北商路的資格。
那些沒選中的,也都對著選上的人拿話敲打著,小主子雖說不計贏虧,可若虧得難看,萬一小主子沒有再繼續做下去的念頭怎麽辦?所以自己也惦量點,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若沒把握把事辦得漂亮,就別占著名額。斷了大家這一條回家探親路,哼哼,小主子心善,咱們也認兄弟,可咱們的拳頭它不認人。
如此種種,可稱意外之喜。
忙忙碌碌一通對外安排不說,將軍府內也忙得熱火朝天進行大改造。不管假山花園小橋流水還是野徑雜草,連同那些年久失修,現在也沒人打掃更沒人住的房子全數推平,空出地方平整場地壓實泥土,改成能騎馬練箭的習武場地。
如今後麵工程改造未完,拉弓射箭跑馬皆不能行。
每日雖無請安事,林甄珍仍是聞雞而起,和幾個小丫環一起練習拳腳功夫,隻要身體承受得住,有意加大加強著訓練強度,沒有箭靶,拉空弦引滿弓的練習,不知比漠北時勤奮多少去。
漠北到洛京一路山高路長,坐馬車出行,目標大行程慢,以後回漠北必定是騎馬出行,這身體差了騎術不精怎能堅持得下來。
送信的一撥先行,帶著銀票計劃書的的商隊也離開,李統領留京,由其副手帶隊。至於將軍府後院雖是天天塵土飛揚,自有采賣的張管事領著招來的匠人行事,采賣丫環訓練下人事宜,由花姑姑領著四個小丫環接手,一切繁忙有序。
倒是合適自己練習騎用的小馬駒一時難覓。諸護衛的尋常騎的高頭大馬,可不是身量未足的自己敢騎。好在騎馬場還未建起,自可慢慢尋去。
習拳練弓之餘,也吩咐下麵撿些京城熱門事說來聽聽,一來聽聽八卦,作為放鬆,二來也打聽京城動靜。誰知如今帝都裏,除了寧安伯府那一幹自己都聽得不想聽的話題,另一個就是宰相家小公子開始露出敗家端倪。
林甄珍很納悶:沒有斷腿之事,這宰相家小公子為何放著康莊大道不行,偏要往敗家子這麵南牆上撞去。
元靜安敗不敗家與自己沒關係,可明明前麵行事都很順利,李統領一幹眾人到現在都平平安安,寧安伯府上諸位聲名狼藉,怎麽這百試百靈的事,到了這位身上就沒了效果。
是自己下手太輕,這熊孩子欠教訓。還是這世間自有規律,自己想著逆天改命,這世間會不會也有雙無形的手,想要把事情導回正軌。再想想那個可做不可說的鐵律,心裏越發不安起來。
正想著要不要派人去探詢究竟,結果宮裏來人傳旨,要自己入宮赴家宴,說為自己接風洗塵。
這讓滿腦子正糾結天命到底可不可逆轉的林大小姐真箇愣住,這哪一出?上輩子絕對沒這麽一回事。
不過,與上一世不同的事情發生也讓林大小姐不安的心略為安定,肯定算得上改變。
細思量,前世自己是背著不敬長輩的名聲入京,宮中再想為自己撐腰,也要顧及本朝孝道為本之事,對此隻能反應平平,至於後來的破格賜出的封號算作無聲支持。
至少前世初入京時,當今聖上對自己哪怕是看在自己娘親的情麵上,也稱得上心懷善意。至於之後總總走到那樣的結局,或得嘆一聲造化弄人。
如今一切重來,自己可是受盡委屈的好孩子,有尋親不遇黯然神傷閉門不出之事在前,有宰相夫人親自背書在後,身為自己娘家一方的親人,聖上娘娘這麽大張旗鼓打著家宴名頭,為自己張目也是應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