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個叫王幼玉的妓女,與柳富相愛,二人焚香盟誓,私訂終身。分手後,王幼玉相思成病,一臥不起。臨終前剪下頭髮和指甲,留贈給她銘思入骨的柳郎。另一個叫劉蘇哥的妓女,因鴇母的束縛而不能與相愛的男人同去,痛不欲生,有一天郊遊時,麵對大好春色,淚下如雨,活活哭死。又有一個叫陶師兒的妓女,也因同樣情形不能與心上人王生歡愛,便在一次遊西湖時,與王生抱在一起投水而死。還有一個姓林的妓女,與愛人雙雙吊死在屋內。是紅顏多薄命嗎?準確地說,是青樓多悲劇。青樓裏最易綻放愛的花朵,但卻最難結出愛的果實,多情之人隻能眼看著亂紅飛過鞦韆去,零落成泥輾作塵,徒喚奈何。
性與愛的分離也並不是青樓中獨有的現象。直至今日,恐怕多數普通人也做不到性與愛的絕對統一。愛人、配偶和性夥伴往往是由不同的角色分別擔任的。所以青樓在這方麵的悲劇還不算最甚。青樓悲劇中最致命的一點是,妓女永遠被抽去了人的尊嚴,永遠被排斥在正常人的概念之外,這是真正不可彌補的大悲劇。
《情史》中記載了大文豪蘇東坡的這樣一件事: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謫黃州,臨行,有蔣運使者餞公。公命春娘勸酒,蔣問春娘去否?公曰:“欲還母家。”蔣曰:“我以白馬易春娘可乎?”公諾之。蔣為詩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閑分付贖蛾眉,雖無金勒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後。”公答詩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隻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春娘斂衽而前曰:“妾聞景公軒廄吏,而晏子諫之。夫子廄焚而不問馬,皆貴人賤畜也。學士以人換馬,則貴畜賤人矣!”遂口占一絕辭謝曰:“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今時始知人賤畜,此生苟活怨誰嗔。”下階觸槐而死,公甚惜之。
蘇東坡應該說是中華文明史上登峰造極的人物了,據說除了圍棋,他在任何技藝上都是一流的。然而在這件事上,他卻表現得與上文的白居易差不多。白居易把妓女看成是主人的一朵花,蘇東坡把妓女看成是等同一匹馬,說換就換,對方“不惜霜毛雨霜蹄”,蘇大詩人就“故將紅粉換追風”。雙方都沒有想到,春娘是個有思想、有尊嚴的大活人。春娘悲憤而冷靜地看穿了這些士大夫的風流,在這些士大夫的眼中,人畜的界限並不分明,還有什麽必要活下去繼續上演一幕幕的虛偽呢?春娘“觸槐而死”的一舉,撞穿了全部的青樓悲劇。當代作家陳世旭曾撰《高下》一文,痛斥蘇東坡喪失人性,實際品格不如柳永。然而就是那些合錢墓葬柳永的妓女們,所過的不也是悲劇的一生麽?
把這種悲劇表現得最為壯烈的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久歷風塵,機警內向,她經過長期考驗,多方觀察,才相信了李甲的愛情。然後與貪而狠的鴇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終於憑著大智大勇,跳出青樓火坑。但沒有料到,數百個日日夜夜的恩愛,海枯石爛的盟約,竟敵擋不住富商孫富的一番挑唆和重金誘惑。李甲竟以一千兩銀子將她賣給了孫富。殘酷的現實,終於使杜十娘明白了自己的悲劇是註定的。在不平等的男女之間,有什麽真正的愛情能夠存在呢?她怒沉百寶,投身激流,正是青樓女子悲劇意識的一次大覺醒。
青樓妓女的“人之夢”是她們最有價值的表現,而“人之夢”的註定毀滅則是她們不可抗拒的悲劇命運。也許青樓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悲劇。
悲劇的深度,就是悲劇的價值。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青樓末日(1)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孔尚任《桃花扇》
青樓發展到明末清初之際,呈現出空前絕後的繁華,好似早已熟透的瓜果梨桃,紅得發紫,香得膩人,再過一段就要開始走向腐爛了。此後青樓仍延續了二三百年,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英明偉大的共產黨才一舉剷除了這一社會毒瘤。
在青樓的“晚年”歲月裏,它雖也有過幾度迴光返照的燦爛,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腐朽,越來越粗俗。中華民族不知不覺間由世界頭號強國淪落成被列強蠶食鯨吞的一塊大肥肉,民族危機日重,社會問題叢生,內外交困,上下離心。一個這樣的民族,哪有閑情逸緻去欣賞絲竹管弦中的風雅呢?青樓越來越成為僅僅是尋歡作樂、發泄獸慾的場所。整個國家恰似“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青樓裏的一片醉生夢死又能維持多久?“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連亞洲首屈一指的北洋水師都被倭寇轉眼間打得“檣櫓灰飛煙滅”,全軍覆沒,小小的青樓又能禁得起幾番風雨呢?
國勢的傾頹,連帶著青樓的衰退。另一方麵,商品經濟的衝擊,也使青樓的性質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表麵上仍門庭若市,事實上卻已釜底抽薪。原來的青樓妓女,生活在士大夫的文化圈內,她們的情趣修養、服飾儀態、審美眼光、善惡標準,都與士大夫基本保持一致。而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本來就具有惟利是圖性質的青樓更加呈現出金錢至上的色彩。大量的商賈小販湧入青樓,他們無心去欣賞什麽高雅的藝術,隻愛聽點“夠味兒”的小曲,奔勞緊張的生活使他們急於滿足那些低層次的欲望。既然顧客的要求發生了轉變,青樓的服務重點當然也要隨之轉移。麵對人數越來越多的文化水平低下者,青樓隻能以降低質量來滿足數量。青樓的藝術一味追求通俗化、大眾化,結果不但葬送了藝術,也葬送了青樓。
傳統的青樓以士官為主要接納對象,故數量有限,妓女們有條件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晚期的青樓既然麵對的主要是廣大商業戰線的人員,數量激增,妓女的來源多是貧富兩極分化後產生的下層貧苦人家的孩子,她們賣身青樓,主要是為了衣食溫飽,劇烈的營業競爭也使她們無暇去吟風弄月。顧客這邊毫無惜香憐玉之心,妓女那邊也沒有惜郎愛才之意。雙方的趣味、水準都大麵積、大幅度地下降。例如《金瓶梅》所刻畫的吳銀兒、李桂姐、鄭愛月等,屬於較有名氣的妓女。這些妓女為了巴結西門慶的權勢和金錢,利慾薰心,心狠手辣,既互相傾軋,又彼此勾結,其無恥形象令人作嘔。當西門慶一命歸無後,李桂姐與李嬌兒便謀取錢財。李桂姐說:
你我院中人家,棄舊迎新為本,趨炎附勢為強,不可錯過了時光。
這真是無恥妓女的不打自招。西門慶生前寵養的這些妓女,有的謀錢而去,有的另投新生。妓女成為專門賺錢的“肉樹”之勢,已不可阻擋。
青樓的風光和魅力都變了味,青樓的規矩和黑幕也愈加惡劣。有的妓女多次冒充黃花處女,請嫖客“梳櫳”,騙取暴利。有的妓女索要名士的字畫,轉手高價倒賣。在這樣的情況下,少數士大夫想要尋覓心目中理想的佳人,常常不免以一廂情願始,以哭笑不得終。《續板橋雜記》中記雲:
性與愛的分離也並不是青樓中獨有的現象。直至今日,恐怕多數普通人也做不到性與愛的絕對統一。愛人、配偶和性夥伴往往是由不同的角色分別擔任的。所以青樓在這方麵的悲劇還不算最甚。青樓悲劇中最致命的一點是,妓女永遠被抽去了人的尊嚴,永遠被排斥在正常人的概念之外,這是真正不可彌補的大悲劇。
《情史》中記載了大文豪蘇東坡的這樣一件事:
坡公又有婢,名春娘。公謫黃州,臨行,有蔣運使者餞公。公命春娘勸酒,蔣問春娘去否?公曰:“欲還母家。”蔣曰:“我以白馬易春娘可乎?”公諾之。蔣為詩曰:“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閑分付贖蛾眉,雖無金勒嘶明月,卻有佳人捧玉後。”公答詩曰:“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隻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春娘斂衽而前曰:“妾聞景公軒廄吏,而晏子諫之。夫子廄焚而不問馬,皆貴人賤畜也。學士以人換馬,則貴畜賤人矣!”遂口占一絕辭謝曰:“為人莫作婦人身,百般苦樂由他人。今時始知人賤畜,此生苟活怨誰嗔。”下階觸槐而死,公甚惜之。
蘇東坡應該說是中華文明史上登峰造極的人物了,據說除了圍棋,他在任何技藝上都是一流的。然而在這件事上,他卻表現得與上文的白居易差不多。白居易把妓女看成是主人的一朵花,蘇東坡把妓女看成是等同一匹馬,說換就換,對方“不惜霜毛雨霜蹄”,蘇大詩人就“故將紅粉換追風”。雙方都沒有想到,春娘是個有思想、有尊嚴的大活人。春娘悲憤而冷靜地看穿了這些士大夫的風流,在這些士大夫的眼中,人畜的界限並不分明,還有什麽必要活下去繼續上演一幕幕的虛偽呢?春娘“觸槐而死”的一舉,撞穿了全部的青樓悲劇。當代作家陳世旭曾撰《高下》一文,痛斥蘇東坡喪失人性,實際品格不如柳永。然而就是那些合錢墓葬柳永的妓女們,所過的不也是悲劇的一生麽?
把這種悲劇表現得最為壯烈的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久歷風塵,機警內向,她經過長期考驗,多方觀察,才相信了李甲的愛情。然後與貪而狠的鴇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終於憑著大智大勇,跳出青樓火坑。但沒有料到,數百個日日夜夜的恩愛,海枯石爛的盟約,竟敵擋不住富商孫富的一番挑唆和重金誘惑。李甲竟以一千兩銀子將她賣給了孫富。殘酷的現實,終於使杜十娘明白了自己的悲劇是註定的。在不平等的男女之間,有什麽真正的愛情能夠存在呢?她怒沉百寶,投身激流,正是青樓女子悲劇意識的一次大覺醒。
青樓妓女的“人之夢”是她們最有價值的表現,而“人之夢”的註定毀滅則是她們不可抗拒的悲劇命運。也許青樓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悲劇。
悲劇的深度,就是悲劇的價值。
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青樓末日(1)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孔尚任《桃花扇》
青樓發展到明末清初之際,呈現出空前絕後的繁華,好似早已熟透的瓜果梨桃,紅得發紫,香得膩人,再過一段就要開始走向腐爛了。此後青樓仍延續了二三百年,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英明偉大的共產黨才一舉剷除了這一社會毒瘤。
在青樓的“晚年”歲月裏,它雖也有過幾度迴光返照的燦爛,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腐朽,越來越粗俗。中華民族不知不覺間由世界頭號強國淪落成被列強蠶食鯨吞的一塊大肥肉,民族危機日重,社會問題叢生,內外交困,上下離心。一個這樣的民族,哪有閑情逸緻去欣賞絲竹管弦中的風雅呢?青樓越來越成為僅僅是尋歡作樂、發泄獸慾的場所。整個國家恰似“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青樓裏的一片醉生夢死又能維持多久?“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連亞洲首屈一指的北洋水師都被倭寇轉眼間打得“檣櫓灰飛煙滅”,全軍覆沒,小小的青樓又能禁得起幾番風雨呢?
國勢的傾頹,連帶著青樓的衰退。另一方麵,商品經濟的衝擊,也使青樓的性質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轉變,表麵上仍門庭若市,事實上卻已釜底抽薪。原來的青樓妓女,生活在士大夫的文化圈內,她們的情趣修養、服飾儀態、審美眼光、善惡標準,都與士大夫基本保持一致。而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本來就具有惟利是圖性質的青樓更加呈現出金錢至上的色彩。大量的商賈小販湧入青樓,他們無心去欣賞什麽高雅的藝術,隻愛聽點“夠味兒”的小曲,奔勞緊張的生活使他們急於滿足那些低層次的欲望。既然顧客的要求發生了轉變,青樓的服務重點當然也要隨之轉移。麵對人數越來越多的文化水平低下者,青樓隻能以降低質量來滿足數量。青樓的藝術一味追求通俗化、大眾化,結果不但葬送了藝術,也葬送了青樓。
傳統的青樓以士官為主要接納對象,故數量有限,妓女們有條件加強自己的藝術修養。晚期的青樓既然麵對的主要是廣大商業戰線的人員,數量激增,妓女的來源多是貧富兩極分化後產生的下層貧苦人家的孩子,她們賣身青樓,主要是為了衣食溫飽,劇烈的營業競爭也使她們無暇去吟風弄月。顧客這邊毫無惜香憐玉之心,妓女那邊也沒有惜郎愛才之意。雙方的趣味、水準都大麵積、大幅度地下降。例如《金瓶梅》所刻畫的吳銀兒、李桂姐、鄭愛月等,屬於較有名氣的妓女。這些妓女為了巴結西門慶的權勢和金錢,利慾薰心,心狠手辣,既互相傾軋,又彼此勾結,其無恥形象令人作嘔。當西門慶一命歸無後,李桂姐與李嬌兒便謀取錢財。李桂姐說:
你我院中人家,棄舊迎新為本,趨炎附勢為強,不可錯過了時光。
這真是無恥妓女的不打自招。西門慶生前寵養的這些妓女,有的謀錢而去,有的另投新生。妓女成為專門賺錢的“肉樹”之勢,已不可阻擋。
青樓的風光和魅力都變了味,青樓的規矩和黑幕也愈加惡劣。有的妓女多次冒充黃花處女,請嫖客“梳櫳”,騙取暴利。有的妓女索要名士的字畫,轉手高價倒賣。在這樣的情況下,少數士大夫想要尋覓心目中理想的佳人,常常不免以一廂情願始,以哭笑不得終。《續板橋雜記》中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