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到爺爺的薰陶,莘南打小就對文房古玩特別感興趣,大學考的是京大的考古係,今年才剛剛畢業。


    但就在莘南畢業之後的第二個月,爺爺突然故去了,留下了這家經營了近二十年的老店。


    為了繼承爺爺的遺願,莘南無奈的放棄了畢業後進京大考古研究所的機會,打理完爺爺的喪事後,回到了古玩街上。


    但是讓莘南沒想到的是,在這家名為《文寶齋》的店鋪重新開業的第二天,他就遇到了麻煩。


    第68章 地頭蛇(中)


    莘南的爺爺莘子愷在津天古玩行中,也算是個前輩,尤其是寫得一手好字,在國內書法界頗有名氣,許多商家開業的時候,都喜歡向他求字,人緣很是不錯。


    文人寫字,自然是不好意思談錢的,不過求字的人都會送上一筆可觀的潤筆費,這也是慣例,從小莘南的家境非常不錯,從沒為錢發過愁。


    在莘南父母去世之後,為了讓孫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莘子愷拜託京城好友,將莘南送入到了京大附中去讀的初中,平時隻是節假日和暑假才會回津天市。


    所以莘南雖然一直跟著爺爺學習字畫,但是對爺爺的生意並不是很了解,在接手這家文房四寶店之後,才知道了一些古玩街上外人所無法觸及的秘密。


    在《文寶齋》重新開業的第二天,幾個流裏流氣的年輕人人就闖進了店裏,向莘南講了一番規矩。


    規矩的大致內容就是,想在古玩街上安心開店,每個月就要向他們繳納兩千塊錢,否則這店就甭想再開下去。


    莘南剛剛大學畢業,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哪裏肯受這些混混們的威脅?幾句話沒說完,雙方就發生了爭執。


    莘南的爺爺在這街上人麵很廣,有些店鋪還受過老爺子的恩惠,這一吵鬧,周圍的人聽到動靜後都圍了過來。


    都是街麵上的人,相互之間也有認識的,當下一勸解,那些混混們也就散去了,不過走的時候撂下了狠話,三天之內不交錢……砸店!


    莘南不缺錢,當年他父母車禍去世,對方就賠了三十多萬,加上他爺爺身後也給他留下了五十多萬,每個月兩千塊錢的保護費,對他的壓力並不大。


    但莘南的性格卻是有些較真,任憑那些街坊鄰居們如何勸說,他就是不願意交錢,寧願將這家店給盤出去,那不願意向那些敲詐勒索的混混們低頭。


    古玩街上也不乏人頭熟又有麵子的人,當下有人把話遞給了收保護費的那些人,介於中間人的麵子,對方到是沒有來砸店,但限定莘南一月之內搬店走人,這也就是秦風看到門口貼著店鋪轉讓的原因了。


    「媽的,每個月兩千,幹這個有前途啊?」聽完莘南的講訴後,李天遠吃驚的張大了嘴。


    這兩天一直跟在秦風在古玩街上晃悠,李天遠多少對這裏也有些了解。


    這條古玩街街麵長近一公裏,呈環形,兩邊盡是店鋪,怕是最少有一兩百個商家,如果每家都收取兩千元保護費的話,那一個月就是三四十萬的收入。


    原本以為秦風布局撈了二十萬就是大手筆的李天遠,這會嘴角都快流口水了。


    再想想自個兒以前勒索小學生,每天賺個二三十塊錢的行徑,李天遠深切的認識到了自己和那些人之間的差距。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好的不學,學這個幹嘛?」


    聽到李天遠脫口而出的話後,莘南看他的眼色頓時有些不對了,開口說道:「看你就不像是個好人,請你出去,我的店不歡迎你……」


    要說莘南還真沒冤枉李天遠,他一臉絡腮鬍子,看上去像是二十七八歲的樣子,而且從小就打架勒索、壞事幹盡,的確不是個好人。


    李天遠聽到對方這話,也是不樂意了,嚷嚷道:「哎,好人有什麽好?你沒聽說過好人不長命,壞蛋活千年嗎?老子就是壞人怎麽了……」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受到港台電影的影響比較大,在那些影視裏,好人就代表著被欺負。


    所以像李天遠這麽大的人,尤其是一些調皮搗蛋的孩子,都喜歡在自己身上貼個壞人的標籤,說他是好人,那等於是罵人,李天遠也是這樣的奇葩之一。


    「遠子,閉嘴,去門邊呆著去……」


    秦風眼睛一瞪,打斷了李天遠的胡言亂語,將他趕到門口後,苦笑著對莘南說道:「莘大哥,我這兄弟港台電影看多了,其實人不壞,你別怪他……」


    「都那麽大的人了,沒點是非觀。」


    莘南搖了搖頭,說道:「我看你還不錯,這店也開不了幾天了,你要點什麽自己拿吧,反正也沒特別值錢的。」


    「莘大哥,東西我不要……」秦風搖了搖頭,裝出一副好奇的樣子,說道:「我就是好奇,什麽人這麽厲害,說趕你走就趕你走,你不會報警啊?」


    「還不是姓袁的,解放那會怎麽沒把他們都給槍斃了啊。」


    得罪了地頭蛇,往日門庭若市的《文寶齋》也變得冷清了起來,好不容易有個說話的人,莘南頓時竹筒倒豆子,將對方的來頭說了出來。


    在解放前的時候,京城有天橋,金陵有夫子廟,而津天的「三不管」,都是解放前江湖人士的樂園,罪惡的淵藪。


    1900年義和團運動以前,津天市的繁華區在馬頭一帶,所以清代人的詩文中就有「繁華要數估衣街,宮南宮北市亦佳」的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寶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打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打眼並收藏寶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