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戰亂之時,群雄割據, 李家村變為軍屯, 所以下屬的各個小村落也都變成了某某屯。李家雖然是李家村人, 但是具體住所是在清水屯中,所以上到山東承宣布政司的趙世銘,下到兗州府的地方官鄧昌,下領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的地方官,全都浩浩蕩蕩的來伴駕。


    上次到江南籌糧半路上聽說的那個四處搜刮名女的兗州通判, 已經在上次清掃貪官的時候被撤職查辦,連帶著整個兗州府都大換血,如今的鄧昌便是新官上任還未滿半年。


    李家村如今的裏長早就不是皇帝所在的李家, 但裏長仍然姓李。早在半個月之前就接到聖旨,全家老小戰戰兢兢半個月, 如今見到這麽多平時根本不可能見到的大官, 腿一軟隻懂跪在地上磕頭。


    清水屯顯然是被打掃幹淨, 周圍的百姓都閉門不出,除了李家村的裏長從二裏地之外趕過來, 就沒有旁人了。


    皇帝看著眼前熟悉的山形地勢,心裏有些不太滿意。此番出巡就是為了在鄉親們麵前抖威風,現在鄉親都不出來, 如何炫耀?


    皇帝臉色一沉,下麵的官員就跟著一起發抖,李陵是最先看懂皇帝心意的,趕緊跟趙世銘和鄧昌說了,讓裏長把清水屯的百姓都叫出來。


    趙世銘恍然大悟,囑咐裏長去叫人,裏長從未和朝廷一品大員說過話,暈乎乎的就去喊人。


    百姓們顫抖著被叫了出來,年輕不認識皇帝的瑟瑟發抖,隻有幾個歲數大的老人不怕,見到皇帝先是行禮,然後很親切地喊了皇帝的小名兒。


    李元澍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連忙從禦輦上下來,和這幾個老人攜手往屯中走。


    「朕記得小的時候還在整棵樹上掏過鳥蛋。」李元澍看著村頭的棗樹,無比懷念兒時的時光。


    「陛下從小就格外有勇氣!」一個老人說道。


    皇帝笑了笑:「朕記得您還拿掃帚趕過朕,說朕又來偷鳥蛋,糟蹋了棗樹。」


    老人一瞪眼說道:「陛下肯定記錯了!哪有這樣的事!」


    皇帝大笑了幾聲。


    這幾個老人的確是不知畏懼,但是官員們已經嚇得心裏咯噔了好幾十聲,生怕皇帝一聲令下要治罪。不過皇帝的心情顯然是極好,沒有要治罪的意思。


    走著走著,就走到了清水屯最中心的位置。


    清水屯變為軍屯之後,屯中的青壯年便合力將屯中央的小山包剷平了,變為了一畝畝的良田。軍屯合力耕種,也無分你我,由專門負責征軍糧的官員來收糧,現在陳朝滅了,大虞立國,所有的田地都按照人頭重新分配。


    過去陳朝的時候,田產都掌握在大貴族的手中,漸漸自耕農就極少極少,大虞立國不久,除了像徐家沈家這樣的龐然大物擁有良田萬傾,其餘土地兼併之事還並不嚴重。


    清水屯的田地也遵照朝廷律法重新分配,這些當初合力開墾出的土地也是如此。


    「為何田地裏砍倒的麥稈還沒有焚燒?」


    皇帝很是疑惑,李元澍是幹過農活兒的,秋收過後,過年之前田裏剩下的麥稈就應該燒了,清水屯約定焚燒麥稈的時間就是冬至的前半個月,現在冬至已經過了兩天還沒燒,看來是比當年懶怠。


    地裏的麥稈不燒,冬季腐爛沒那麽快,往往開春了還有麥稈埋在地下硬硬的,到那時候想要翻地就難了,不僅費力還會影響新苗生長。而春季再燒,會影響春耕,一不小心還會燒到別的田地,十分不便。


    老人長嘆一口氣說道:「這種事情,要年輕人來做,可如今年輕人都去買賣能量石了,誰還老實種地?」


    「能量石?」


    李元澍似乎在奏疏上看見過這個詞,隻是當初皇帝覺得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隻批了個「知道了」。


    「是啊,買能量石就可以入夥,入夥之後再找人買能量石,上麵的人就會給你返錢,拉的人越多,返的錢越多。我們整個村子的人幾乎都在幹這個營生。」老人連連搖頭,在李元澍麵前繼續抱怨,「陛下,你走南闖北見識比我們這些老不死的要多多了,你說,要是人人都去幹這種營生,天底下沒人種糧食了,我們吃什麽?都去吃石頭?嘖嘖……」


    李元澍皺起了眉頭,後麵跟著的官員人人自危,除了趙世銘接到徐沅芷的指示,不許買能量石,其他地方買的最凶的就是朝廷官員。


    「您說得很有道理,朕的確是要時常到民間走動啊,不然就成了睜眼的瞎子。」


    李元澍長嘆一聲,當晚在裏長家住下。


    裏長家有四個兒子,這在農村裏可是相當威風的事情,但據皇帝了解,這四個兒子有三個都在賣能量石,且有二人已經成了「掌櫃」,各領了七十兩銀子的返利,他們拉的人也全是本村的人。


    皇帝躺在熟悉的土炕上,憂心忡忡。同村拉同村人入夥,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裏長對於村裏人來說就如同土皇帝,裏長兒子讓你入夥,你豈敢不入?!整個村隻有裏長的兩個兒子成了「掌櫃」,其他人根本沒見過什麽「返錢」!這些交了錢又掙不到錢的村民,隻好再去往臨近的村子拉人。


    皇帝到底是聰明,弄清楚這能量石的買賣規則,就把這一係列的後果都想明白了。


    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局。


    一種恐懼感從皇帝的脊背升上來,直直侵入腦髓。仿佛當年紅巾軍利用「天意」起事一般,人人都知道所謂「天意」是人裝出來的,但是人人都明白陳朝遲早要完蛋,所以都上了造反的大船,麵對「天意」看破不說破,最後這「天意」就成了推翻陳朝的最好藉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個皇帝當外室[雙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棹雪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棹雪歸來並收藏養個皇帝當外室[雙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