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評論一出,得到了許多外國網友的點讚。


    “yes!非常讚同,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東西方文化方麵的差異。”


    “這是西方個人英雄主義和東方集體英雄主義的一次交鋒!”


    “流浪地球的出現,第一次將華國人的價值觀展現給了世界,所有的國家、所有的族裔都是命運共同體,這是一種偉大的思想!”


    “是的,我原本以為這一部純粹的“華人超級英雄電影”直到我看到了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努力工作的情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的人站出來拯救地球,這是令人震驚的!”


    “我很難評價哪種更好,但我個人而言,非常崇拜和喜歡東方的這種價值觀。”


    “樓上的,我就幫你直說了,東方的這種價值觀更加優秀,既是命運共同體,但都擁有獨立的國格和人格!


    而米國的價值觀要求必須在米國一統的世界裏,才可以讓自己獲得生存空間,這些年米國實行的霸權主義,哪個國家不清楚。


    中東、非洲、東亞等等,哪個地方沒有米國的駐軍?米國240多年的曆史裏,隻有16年沒打過仗,可笑至極。”


    “這是華國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多邊主義對美國的單邊或者單極主義的一次宣戰!”


    “這是第一部,我能看到人類作為一個聯盟來拯救自己的電影,每個人都致力於拯救彼此,而不是一個超級英雄用自己的雙手從外星人手中拯救世界。”


    “當好萊塢還在糾結英雄主義的踐行者應該是黑人還是白人,並為之壘築高牆時,流浪地球已經在強調“全人類命運共同體”了。地球是屬於全人類的,麵對災難每個人都能發光發熱。”


    “不是,你們到底什麽情況?還是不是米國人?這麽抨擊自己的國家?”


    “是個屁!勞資是移民過來的...”


    “......”


    熱度越來越高。


    到了全球同步上映第二天,流浪地球再次打破記錄。


    單日票房來到了13.4億!


    普天同慶,舉國歡樂。


    這一次,不光是打破了國內單日票房記錄,更是刷新了全球票房單日記錄。


    薑良見狀,直接登錄了自己的海外賬號@卡隆導演。


    “不知道我這部影片,和卡隆導演的《星空大戰》比起來如何?”


    其實在電影上映的第一天,薑良就打算@卡隆了。


    雖然說兩人當初的結仇,有些莫名其妙,但梁子終歸還是結了。


    最開始拍《流浪地球》也是因為對方。


    不過剛上映的時候,海外市場還沒開通,成績怎麽樣還不確定,所以薑良也不太好開口。


    但現在,海外票房超過一億美刀,打破全球票房單日記錄!


    此時不上嘴裏,更待何時?


    總不能光打臉國內,不打臉國外吧?


    那別人估計還以為他薑良慫了,怕了這些外國佬。


    他薑良,主打的就是一視同仁。


    管你是誰,管你是哪個國家的,敢惹我勞資肯定要罵回去。


    而薑良的舉動,也算是讓海外粉絲,第一次見識到薑良性子。


    完全就是一個半點不肯吃虧的主。


    關鍵是,這種性子在國內可能有時候不太招人喜歡,但在國外可就很受歡迎了。


    “omg~原來薑良這麽狂的嗎?”


    “我喜歡這個性格,太有個性了。”


    “又能唱歌,又能拍電影,而且還會演戲,薑良還有什麽不會的?”


    “我聽說了,薑良在華國,還是個詩人,很有文化的。”


    “哇哦~我真是越來越喜歡薑良了,太多才多藝了。”


    “哈哈~我早就看不慣卡隆的電影了,也不知道有什麽好吹的,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電影,才是真正的好電影。”


    “西方老套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趕緊更新換代吧!”


    “就是,能不能像華國電影一樣有格局...”


    而被薑良點名@的卡隆導演,也懵逼了。


    在歐美娛樂圈混了這麽久,還沒見過誰敢在他麵前這麽囂張。


    票房高就了不起嗎?


    他很想罵娘,但又不知道怎麽開口。


    這點就和華國人有點不一樣,西方人有些地方總是莫名其妙的耿直,或者說一根筋。


    如果在國內,流浪地球再厲害,還是有人拐彎抹角的各種角度開噴。


    但在國外,人家就是認票房,票房高就是厲害。


    其他都是虛的!


    所以,這也導致卡隆想要反駁,都不知道怎麽開口。


    隻能當起了縮頭烏龜,一切都當做看不見。


    而...


    正當所有人以為,流浪地球會按照這個勢頭,繼續突飛猛進時。


    全球同步上映的第三天。


    一則來自米國華爾街的新聞,非常突兀的衝上熱搜。


    紐約時報:“滿分100,這部電影隻配得到30分。”


    “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和明顯的民族英雄主義.....”


    大長段的花式抨擊,總之找著各種理由,各種角度抨擊流浪地球。


    而紐約時報發表後,又有多家大媒體站了出來,聯合抨擊流浪地球,就仿佛商量好的一樣。


    這和在海外民間的反應,形成一種極度的反差。


    而當消息傳入國內,引起了震動。


    “我靠~30分?國內都黑子都不敢這麽說!”


    “他們怕了,怕就對了。”


    “教員說過:敵人越害怕的我們越要去做,敵人越讚同的我們越謹慎。


    流浪地球讓他們憤怒,這是一件好事!紐約時報的30分,是對流浪地球的批判,但更是對流浪地球的另類讚美。


    這是美帝對我們反向文化輸出的手段,卻也恰好證明了流浪地球所代表的華國電影,已經具備了與美帝電影與文化的意識鬥爭能力!”


    “五十歲出列,西方那群精致利己主義者,永遠無法理解。


    就像麵對大洪水,歐洲選擇保留精英的方舟,而我們則是大禹治水,帶領人民重建家園。


    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於是他們無比憤怒,就像憤怒華國的軍備,科技、經濟等等,在不斷縮小和美西方的差距。


    憤怒華國的科幻電影也同樣如此!”


    “東方太陽要出來了,西方燈塔害怕斷電。”


    “有一說一,普通民眾還是有不少理智的人,看出了問題。”


    “看出了又有什麽用,西方世界被媒體控製的,他們的聲音太小了...”


    “......”


    網友們議論紛紛,然而眾人還是低估了美西方世界的無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首壞女孩,你的青春沒給你丟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肚有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肚有墨並收藏一首壞女孩,你的青春沒給你丟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