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在驪縣□□的時候走失,等到了烏縣的時候才發覺人丟了。」影衛道。
薛止輕點了一下頭,垂眸道:「沒派人過去找?」
影衛回話道:「賢妃娘娘向皇後請旨,可是卻被回絕了。聽說是八帝姬諫言皇後,如今一切要以皇帝的安危為重,皇後遂也未曾派人出去尋。」
薛止湊近嘴邊的酒杯驟然便放了回去,突然覺得眼前的雪景瞧得有些乏了。
他站起身,低頭拍著沾在身上的雪,輕聲道:「你交代下去,讓手底下的人在驪山附近多留意一些,若是尋到了九帝姬的蹤影,立即將九帝姬帶回盛京之外,派人於我知道,到時候,我另有交代。」
影衛狐疑瞧了薛止一眼,卻也不好多問什麽,隻應聲退了下去。
身邊的下屬走了個幹淨。
薛止站在沐宸殿上獨子駐足良久,遲遲卻不曾動身。
他仰頭,瞧著沐宸殿上那塊泥金的牌匾,眼瞳裏浸著冷意。
一閉眼,眼前都是年少時不願回首的過往。
十幾年之前,他國破家亡,跟著被俘虜的母後跨越千山萬水,第一次踏足燕國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心如刀絞,咬牙含著眼淚問母親:「為什麽要降?為什麽要來這裏?母後,你是膽小鬼,可我不是!吳國滅了,父皇死了,你不與父皇同生共死,卻甘願來燕國做這暴君的妃嬪,您難道不覺得恥辱嗎?您要苟活,可兒臣不願!兒臣是吳國的太子,怎能在燕國薛止的鼻息之下仰賴生息!?」
那個時候,向來對他溫柔的母後用勁生平最大的力氣,狠狠的給了他一個耳光。
他捂著通紅的臉,呆滯瞧著母親。
他沒哭,可是母親卻哭了。
在深夜寂靜的燕宮裏,母親抱著他一字一句地道:「吳國上下為了保全你,母後為了保全你,一切都是為了保全你。阿止。隻要你還在,吳國就還有希望,你怎能死?阿止,你要活著!你要好好活著!你要記得今日我們母子二人在燕國受到的所有屈辱!終有一日,你為吳國報仇雪恨!」
那時尚年少的他被摟在母親的懷裏,像個提線木偶一般怔怔呆呆站立著,一夕之間,他所有年少的傲氣好像都被磨平了。
母子二人在盛京宮落腳下來,母親被封為明昭帝的妃子,而自己,也因由母親的求情,逃脫了死罪,被明昭帝壓下一切風聲,收歸了薛氏的皇子。
他始終記得,自己究竟是怎麽被冠上薛這個姓氏的。
入盛京宮之後,太後並不允許已經身為燕國嬪妃的母親與他私下見麵,因此,他常常背著盛京宮的宮人,溜進母親的寢宮探望母親。
那一日,他來得晚,到母親寢宮的時候已經是日近黃昏了。
並不湊巧,他前腳剛來,後頭明昭帝的禦駕便也到了母親的宮殿。
慌忙之中,母親把他塞進臥室暖閣的衣櫃當中,把門關上,將他匿身在期間,而後才又匆匆折身回去,迎接明昭帝的鸞駕。
明昭帝入殿內之後,便屏退了身邊所有的宮人。
他就縮在那狹□□仄的衣櫃裏,透著衣櫃當中的一條門縫,瞧見那昏君如何輕薄自己的母親,而後,又是如何將自己的母親拽入暖閣的榻中。
那張床榻,就在薛止藏身的櫃子的對麵。
隔著這一條縫,他睜大了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整個過程。
明昭帝像是一頭被□□沖昏了頭的畜生,將他的生母按在身下。
母子二人的距離就隔了不到十來步,薛止縮在衣櫃裏,聽著母親痛苦絕望的哭喊聲,渾身如同康篩一般戰慄發抖。
他雙眼通紅,瞳孔緊縮著,怔怔瞧著那一副畫麵。
如若那時候,他手裏有一把刀,他恨不得衝上去就把這頭禽獸宰了。
一瞬之間時,他腦海裏也真的動過這個念頭。
衝出去,和這個禽獸玉石俱焚。
可是被壓在明昭帝身下的母親卻始終側頭,滿臉淚痕地瞧著他的方向。
她張著口型,隻無聲地對她說了一個字。
「忍。」
一忍,就是如今十數年之久。
二十五載,多少個午夜夢回裏,薛止是在母親痛苦的哭喊聲當中驚醒過來的。
二十五載,他好像就一直鎖在當日母親推他進入的那個逼仄陰暗的櫥櫃當中,任憑如何掙紮,總也走不出去。
這麽多年,薛止總覺得自己可能不知道何時何地,就會在這沉重的偽裝之下突然瘋掉。
可是國恨家仇未報,他不能瘋掉。
燕國薛氏欠他的東西,他一一都要討回來。
腦海裏的記憶戛然而止,薛止抬眸,微微笑著瞧著沐宸殿上的匾額。
「還吧,一樁一件的,還給我。」
*
因著陸囂身上的病,長玉與陸囂便又在佛堂當中耽誤了四五日。
這段時日,二人也就靠著陸囂身上帶著的一些幹糧勉強度過。
長玉忖度著再撐是撐不下去了,於是便在第六日,將身上的一些細軟金銀收下來放好,備好了馬,同著陸囂往山下走。
萬幸,陸囂雖然還未曾痊癒,隻是行走趕路什麽的倒沒有大礙。
馬過了好今天沒餵東西吃,早已經餓得連三岔骨都現出來了,馱著兩個人走實在走不動,陸囂還在病中,臉上的病容都未消散,跋涉自然吃虧,長玉便叫陸囂坐著,自己下馬,牽著馬慢慢找出山的官道走。
薛止輕點了一下頭,垂眸道:「沒派人過去找?」
影衛回話道:「賢妃娘娘向皇後請旨,可是卻被回絕了。聽說是八帝姬諫言皇後,如今一切要以皇帝的安危為重,皇後遂也未曾派人出去尋。」
薛止湊近嘴邊的酒杯驟然便放了回去,突然覺得眼前的雪景瞧得有些乏了。
他站起身,低頭拍著沾在身上的雪,輕聲道:「你交代下去,讓手底下的人在驪山附近多留意一些,若是尋到了九帝姬的蹤影,立即將九帝姬帶回盛京之外,派人於我知道,到時候,我另有交代。」
影衛狐疑瞧了薛止一眼,卻也不好多問什麽,隻應聲退了下去。
身邊的下屬走了個幹淨。
薛止站在沐宸殿上獨子駐足良久,遲遲卻不曾動身。
他仰頭,瞧著沐宸殿上那塊泥金的牌匾,眼瞳裏浸著冷意。
一閉眼,眼前都是年少時不願回首的過往。
十幾年之前,他國破家亡,跟著被俘虜的母後跨越千山萬水,第一次踏足燕國這片土地的時候,他心如刀絞,咬牙含著眼淚問母親:「為什麽要降?為什麽要來這裏?母後,你是膽小鬼,可我不是!吳國滅了,父皇死了,你不與父皇同生共死,卻甘願來燕國做這暴君的妃嬪,您難道不覺得恥辱嗎?您要苟活,可兒臣不願!兒臣是吳國的太子,怎能在燕國薛止的鼻息之下仰賴生息!?」
那個時候,向來對他溫柔的母後用勁生平最大的力氣,狠狠的給了他一個耳光。
他捂著通紅的臉,呆滯瞧著母親。
他沒哭,可是母親卻哭了。
在深夜寂靜的燕宮裏,母親抱著他一字一句地道:「吳國上下為了保全你,母後為了保全你,一切都是為了保全你。阿止。隻要你還在,吳國就還有希望,你怎能死?阿止,你要活著!你要好好活著!你要記得今日我們母子二人在燕國受到的所有屈辱!終有一日,你為吳國報仇雪恨!」
那時尚年少的他被摟在母親的懷裏,像個提線木偶一般怔怔呆呆站立著,一夕之間,他所有年少的傲氣好像都被磨平了。
母子二人在盛京宮落腳下來,母親被封為明昭帝的妃子,而自己,也因由母親的求情,逃脫了死罪,被明昭帝壓下一切風聲,收歸了薛氏的皇子。
他始終記得,自己究竟是怎麽被冠上薛這個姓氏的。
入盛京宮之後,太後並不允許已經身為燕國嬪妃的母親與他私下見麵,因此,他常常背著盛京宮的宮人,溜進母親的寢宮探望母親。
那一日,他來得晚,到母親寢宮的時候已經是日近黃昏了。
並不湊巧,他前腳剛來,後頭明昭帝的禦駕便也到了母親的宮殿。
慌忙之中,母親把他塞進臥室暖閣的衣櫃當中,把門關上,將他匿身在期間,而後才又匆匆折身回去,迎接明昭帝的鸞駕。
明昭帝入殿內之後,便屏退了身邊所有的宮人。
他就縮在那狹□□仄的衣櫃裏,透著衣櫃當中的一條門縫,瞧見那昏君如何輕薄自己的母親,而後,又是如何將自己的母親拽入暖閣的榻中。
那張床榻,就在薛止藏身的櫃子的對麵。
隔著這一條縫,他睜大了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整個過程。
明昭帝像是一頭被□□沖昏了頭的畜生,將他的生母按在身下。
母子二人的距離就隔了不到十來步,薛止縮在衣櫃裏,聽著母親痛苦絕望的哭喊聲,渾身如同康篩一般戰慄發抖。
他雙眼通紅,瞳孔緊縮著,怔怔瞧著那一副畫麵。
如若那時候,他手裏有一把刀,他恨不得衝上去就把這頭禽獸宰了。
一瞬之間時,他腦海裏也真的動過這個念頭。
衝出去,和這個禽獸玉石俱焚。
可是被壓在明昭帝身下的母親卻始終側頭,滿臉淚痕地瞧著他的方向。
她張著口型,隻無聲地對她說了一個字。
「忍。」
一忍,就是如今十數年之久。
二十五載,多少個午夜夢回裏,薛止是在母親痛苦的哭喊聲當中驚醒過來的。
二十五載,他好像就一直鎖在當日母親推他進入的那個逼仄陰暗的櫥櫃當中,任憑如何掙紮,總也走不出去。
這麽多年,薛止總覺得自己可能不知道何時何地,就會在這沉重的偽裝之下突然瘋掉。
可是國恨家仇未報,他不能瘋掉。
燕國薛氏欠他的東西,他一一都要討回來。
腦海裏的記憶戛然而止,薛止抬眸,微微笑著瞧著沐宸殿上的匾額。
「還吧,一樁一件的,還給我。」
*
因著陸囂身上的病,長玉與陸囂便又在佛堂當中耽誤了四五日。
這段時日,二人也就靠著陸囂身上帶著的一些幹糧勉強度過。
長玉忖度著再撐是撐不下去了,於是便在第六日,將身上的一些細軟金銀收下來放好,備好了馬,同著陸囂往山下走。
萬幸,陸囂雖然還未曾痊癒,隻是行走趕路什麽的倒沒有大礙。
馬過了好今天沒餵東西吃,早已經餓得連三岔骨都現出來了,馱著兩個人走實在走不動,陸囂還在病中,臉上的病容都未消散,跋涉自然吃虧,長玉便叫陸囂坐著,自己下馬,牽著馬慢慢找出山的官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