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皇後的眼眸靜靜朝著李賢妃瞥過去:「賢妃,你當真覺得……九帝姬隻是傷心糊塗了?」
李賢妃也未曾想到長玉會傷心至此,這孩子在她看來,一貫謹慎持重,卻在安貴嬪自戕之後變得如此糊塗衝動。
李賢妃垂眸,又回想起當初在甘泉宮西偏殿時瞧見的長玉。
那一日,安貴嬪身邊的福娘欺主,她進甘泉宮的時候,正瞧見那孩子捏著菜刀衝進來,臉色凶得好像一隻要撲上來咬人的狼。
……那孩子不是衝動魯莽,隻是母親把母親看得太過重要。母親就是她的逆鱗,任誰觸動,都要撲上去,把對方咬得千瘡百孔、血流成河。
李賢妃不由得有些傷感。若她當年的那個孩子沒掉,今日可曾也會有一個人如同長玉護著安貴嬪這樣護著自己?
她朝著魏皇後伏跪下去,沉聲道:「皇後娘娘養育十一帝姬,母女之間的情分再清楚不過。安貴嬪自戕卻是重罪,九帝姬今日臨吉殿下衝撞了您也自然要懲罰。娘娘,妾身當初唯一的孩子夭折,九帝姬與安貴嬪這樣的心意,妾身無法通曉,可是您有十一帝姬,必然是比妾身更懂得母女黃泉相隔的錐心之痛。」
說罷,李賢妃抬頭,靜靜瞧著魏皇後:「就當是妾身想著妾身那個未曾謀麵的孩子,因此為九帝姬求情。還請皇後娘娘高抬貴手,莫要再傷了這個沒娘的孩子。」
一瞬之間,魏皇後瞧著賢妃有一絲的慌亂。但是很快,她便鎮定了下來,嘴角勾起一抹笑:「賢妃這說的什麽話,本宮自然能體諒九帝姬失母的傷心。隻是妃嬪自戕乃是重罪,本宮為皇後,安貴嬪此事也不能由著九帝姬在此胡鬧。否則,回宮之後又該如何向太後交代?」
李賢妃盈盈站直身:「到底陛下還在行宮之中,安貴嬪乃是陛下之前寵愛的妃嬪,如今自戕臨吉殿,後事如何處置,皇後娘娘也該先過問陛下的意思。」
「陛下那邊,皇後娘娘知道消息的時候就連忙派人過去傳話了,隻是陛下與鄭美人在宮中作樂,並不願意插手此事,隻交代了皇後娘娘全權處置。」蘭姑朝著李賢妃欠了欠身。
長玉持劍的手漸漸垂了下來,她瞧著蘭姑:「……陛下他,連最後一眼也不想再見安貴嬪?」
蘭姑瞧著長玉,冷然道:「是。陛下說了,安貴嬪自戕乃是不詳,陛下不願再見。全權交由皇後娘娘處置,九帝姬,您手裏的劍還是放放吧,若非是皇後娘娘好心,安貴嬪這樣自戕的宮妃早就應該在知道其自戕消息之時就扔出宮外餵狗,哪還來得及等您匆匆來臨吉殿再見她一麵?九帝姬,皇後娘娘慈懷,你可別不識好歹。」
長玉突然笑了一聲。
「九帝姬你笑什麽?皇後娘娘跟前,不得放肆!」蘭姑頓時皺眉道。
長玉一聲一聲靜靜笑著,手裏的劍「噹啷」一聲掉了下來。
李賢妃立馬上前將長玉拉入懷裏,燕草也急急上前護住主子。
長玉癡癡笑著:「父皇真是絕情啊……」
李賢妃連忙捂了她嘴,將她後麵的話蓋了下去,又朝著魏皇後垂眸:「妾身這就帶九帝姬下去。」
長玉靠在李賢妃懷裏,靜靜瞧著魏皇後的人踏進臨吉殿中開始處置安貴嬪的後事。
她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
片刻之前,她執著劍,還幻想著明昭帝會不會念在前些時候與安貴嬪如膠似漆的那些情誼上,最後給她這個一生都在可憐兮兮地等待著他垂憐的母親一絲過身後的緬懷。就算他不來見安貴嬪,長玉也覺得無事。
哪怕隻要明昭帝留一句話給安貴嬪,長玉都覺得心安了。
可是明昭帝卻連一句話都不留、連最後一眼都懶得看,隻顧在自己的寢殿裏同著鄭小宛縱情聲色地取樂。
而她的母親就這樣靜悄悄的走了,什麽都沒留下。
李賢妃拖著長玉往後退開,給魏皇後讓了路。
一直到魏皇後朝著殿內走進,李賢妃才低聲朝著長玉道:「安貴嬪留了謝罪書,開脫了你。這個時候,別再與皇後相爭了,與你沒有好處。長玉,別辜負了安貴嬪為你的謀劃。」
李賢妃握緊了她的手,低聲道:「本宮知道你恨,知道你懷疑,可是如今你沒有能夠與魏皇後抗衡的能力,你得忍,你得好好活著。隻有你好好活下去,才能替安貴嬪報仇,才能弄清楚你想知道的。」
李賢妃的聲音裏有著一種能夠叫人鎮靜的魔力,長玉垂眸,瞧著李賢妃握著自己的那雙手。
「娘娘,如今我便真的什麽都不能為她做了嗎?」
李賢妃靜默了片刻,「保護好你自己,就是如今她最願意看到的事。」
「多謝賢妃娘娘。」長玉低聲道,「娘娘,我沒事了,您鬆手吧,我知道如今什麽該做,什麽不該。您不用為我操心。」
李賢妃垂眸想了想,鬆開了長玉的手:「安貴嬪自戕,喪禮是不可能會有了,本宮帶著你再好好拜一拜她吧,也算是全了你們母女之間的情誼。」
長玉垂著頭,低低道:「多謝賢妃娘娘。我不過去了,就在這兒拜一拜她。」
李賢妃沉沉瞧著她,半晌嘆了口氣:「再瞧一眼也是傷感,也罷,就這兒拜一拜也好。」
長玉朝著李賢妃慘澹笑了一笑,隨即轉過身,朝著安貴嬪屍身所在的方向跪下,雙手相疊在眉心之間,沉沉地叩拜下去。
李賢妃也未曾想到長玉會傷心至此,這孩子在她看來,一貫謹慎持重,卻在安貴嬪自戕之後變得如此糊塗衝動。
李賢妃垂眸,又回想起當初在甘泉宮西偏殿時瞧見的長玉。
那一日,安貴嬪身邊的福娘欺主,她進甘泉宮的時候,正瞧見那孩子捏著菜刀衝進來,臉色凶得好像一隻要撲上來咬人的狼。
……那孩子不是衝動魯莽,隻是母親把母親看得太過重要。母親就是她的逆鱗,任誰觸動,都要撲上去,把對方咬得千瘡百孔、血流成河。
李賢妃不由得有些傷感。若她當年的那個孩子沒掉,今日可曾也會有一個人如同長玉護著安貴嬪這樣護著自己?
她朝著魏皇後伏跪下去,沉聲道:「皇後娘娘養育十一帝姬,母女之間的情分再清楚不過。安貴嬪自戕卻是重罪,九帝姬今日臨吉殿下衝撞了您也自然要懲罰。娘娘,妾身當初唯一的孩子夭折,九帝姬與安貴嬪這樣的心意,妾身無法通曉,可是您有十一帝姬,必然是比妾身更懂得母女黃泉相隔的錐心之痛。」
說罷,李賢妃抬頭,靜靜瞧著魏皇後:「就當是妾身想著妾身那個未曾謀麵的孩子,因此為九帝姬求情。還請皇後娘娘高抬貴手,莫要再傷了這個沒娘的孩子。」
一瞬之間,魏皇後瞧著賢妃有一絲的慌亂。但是很快,她便鎮定了下來,嘴角勾起一抹笑:「賢妃這說的什麽話,本宮自然能體諒九帝姬失母的傷心。隻是妃嬪自戕乃是重罪,本宮為皇後,安貴嬪此事也不能由著九帝姬在此胡鬧。否則,回宮之後又該如何向太後交代?」
李賢妃盈盈站直身:「到底陛下還在行宮之中,安貴嬪乃是陛下之前寵愛的妃嬪,如今自戕臨吉殿,後事如何處置,皇後娘娘也該先過問陛下的意思。」
「陛下那邊,皇後娘娘知道消息的時候就連忙派人過去傳話了,隻是陛下與鄭美人在宮中作樂,並不願意插手此事,隻交代了皇後娘娘全權處置。」蘭姑朝著李賢妃欠了欠身。
長玉持劍的手漸漸垂了下來,她瞧著蘭姑:「……陛下他,連最後一眼也不想再見安貴嬪?」
蘭姑瞧著長玉,冷然道:「是。陛下說了,安貴嬪自戕乃是不詳,陛下不願再見。全權交由皇後娘娘處置,九帝姬,您手裏的劍還是放放吧,若非是皇後娘娘好心,安貴嬪這樣自戕的宮妃早就應該在知道其自戕消息之時就扔出宮外餵狗,哪還來得及等您匆匆來臨吉殿再見她一麵?九帝姬,皇後娘娘慈懷,你可別不識好歹。」
長玉突然笑了一聲。
「九帝姬你笑什麽?皇後娘娘跟前,不得放肆!」蘭姑頓時皺眉道。
長玉一聲一聲靜靜笑著,手裏的劍「噹啷」一聲掉了下來。
李賢妃立馬上前將長玉拉入懷裏,燕草也急急上前護住主子。
長玉癡癡笑著:「父皇真是絕情啊……」
李賢妃連忙捂了她嘴,將她後麵的話蓋了下去,又朝著魏皇後垂眸:「妾身這就帶九帝姬下去。」
長玉靠在李賢妃懷裏,靜靜瞧著魏皇後的人踏進臨吉殿中開始處置安貴嬪的後事。
她突然覺得自己有些可笑。
片刻之前,她執著劍,還幻想著明昭帝會不會念在前些時候與安貴嬪如膠似漆的那些情誼上,最後給她這個一生都在可憐兮兮地等待著他垂憐的母親一絲過身後的緬懷。就算他不來見安貴嬪,長玉也覺得無事。
哪怕隻要明昭帝留一句話給安貴嬪,長玉都覺得心安了。
可是明昭帝卻連一句話都不留、連最後一眼都懶得看,隻顧在自己的寢殿裏同著鄭小宛縱情聲色地取樂。
而她的母親就這樣靜悄悄的走了,什麽都沒留下。
李賢妃拖著長玉往後退開,給魏皇後讓了路。
一直到魏皇後朝著殿內走進,李賢妃才低聲朝著長玉道:「安貴嬪留了謝罪書,開脫了你。這個時候,別再與皇後相爭了,與你沒有好處。長玉,別辜負了安貴嬪為你的謀劃。」
李賢妃握緊了她的手,低聲道:「本宮知道你恨,知道你懷疑,可是如今你沒有能夠與魏皇後抗衡的能力,你得忍,你得好好活著。隻有你好好活下去,才能替安貴嬪報仇,才能弄清楚你想知道的。」
李賢妃的聲音裏有著一種能夠叫人鎮靜的魔力,長玉垂眸,瞧著李賢妃握著自己的那雙手。
「娘娘,如今我便真的什麽都不能為她做了嗎?」
李賢妃靜默了片刻,「保護好你自己,就是如今她最願意看到的事。」
「多謝賢妃娘娘。」長玉低聲道,「娘娘,我沒事了,您鬆手吧,我知道如今什麽該做,什麽不該。您不用為我操心。」
李賢妃垂眸想了想,鬆開了長玉的手:「安貴嬪自戕,喪禮是不可能會有了,本宮帶著你再好好拜一拜她吧,也算是全了你們母女之間的情誼。」
長玉垂著頭,低低道:「多謝賢妃娘娘。我不過去了,就在這兒拜一拜她。」
李賢妃沉沉瞧著她,半晌嘆了口氣:「再瞧一眼也是傷感,也罷,就這兒拜一拜也好。」
長玉朝著李賢妃慘澹笑了一笑,隨即轉過身,朝著安貴嬪屍身所在的方向跪下,雙手相疊在眉心之間,沉沉地叩拜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