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朝著李太後一笑,隨即轉眸過來,輕描淡寫地瞧了一眼身旁的長玉。


    長玉觸及到吉祥的視線,心一時揪緊了。


    吉祥卻是朝著她揚了一臉喜氣洋洋的笑容,方才轉過頭去,朝著李太後道:「陛下那兒的人替安貴嬪算過了,安貴嬪懷的這一胎,可是祥瑞之極。大祭司今日占卦親自算出來的,這一胎生下來,男則有安定幹坤之福瑞,若萬一是女胎,那也是河清社鳴的預兆。」


    長玉聞言,愣了好一陣,甚至自覺有些沒聽清,怔怔瞧著吉祥。


    她低下頭去,將臉上抑製不住地笑容強壓下去,維持著平靜的神色,同著慈寧宮正殿之下的一幹人朝著太後道了一聲恭喜。


    李太後麵容靜靜的,叫了眾人平身。半晌,方淡淡笑了一聲:「是麽?那真是好事。」


    「母後,如今宮中兒啼聲接連,安貴嬪這一胎又是祥瑞之極,真乃天佑我大燕朝。」魏皇後的臉上浮現起止不住的喜色。


    吉祥笑道:「正是皇後娘娘這話。陛下還說了,因著安貴嬪這一胎貴重,所以一應照料自當格外慎重。」


    魏皇後攙扶著太後的手,笑眼彎彎道:「自然,安貴嬪從前是本宮的宮裏人,又先為陛下生育了九帝姬,如今再有孕,本宮也應當悉心著人照料一番。本宮今日回宮以後便叫內務府的人去一趟甘泉宮,再把甘泉宮主殿內內外外都好生重新布置布置,叫安貴嬪安生養胎。」


    吉祥笑了一聲,「哎喲,皇後娘娘宅心仁厚。隻是娘娘倒不必這麽趕緊,安貴嬪已經在陛下麵前求了一道恩典了,說,想要去驪山行宮養胎,等生產完龍子,再行回宮。」頓了一頓,方又笑道,「安貴嬪還說,這一趟行宮去路,帶上九帝姬在身邊陪著。」


    長玉驟然抬眸,一愣,瞧著吉祥。


    她心中駭然,隻覺得腦子一陣嗡嗡作響。


    安貴嬪要帶她前去行宮養胎。


    魏皇後的臉色一時沉了,片刻後,方笑了一聲,定定瞧著吉祥道:「這……安貴嬪帶著九帝姬離宮養胎,隻怕是不妥,何況。」


    魏皇後話語停頓片刻之間,長玉的眼眸淡淡瞟了一眼階下一臉愣神的薛長敏。


    「……何況,九帝姬歲末,還有迎風安定帝姬的差事。」魏皇後猶豫著道。


    一時殿上眾人無人敢吱聲。


    李太後沉吟:「安貴嬪這一胎貴重,前去行宮安養也不是沒有前朝先例,隻是,若帶著九帝姬一同前往,再等生育之後回宮,貢國來朝時,九帝姬便不在盛京宮中,自然也不能陪同安定帝姬了。」


    長玉屏息凝神,聽著李太後的話,嘴角的笑容一絲一絲勾起。


    薛長敏的臉色卻是愈發慘白下去。


    當真是風水輪流轉。


    這劫數,究竟該誰的,便是誰的。


    逃也逃不開。


    吉祥諂笑著:「這宮裏的帝姬這樣多,除了九帝姬,自然也有別的人選。」


    李太後的眼仁裏浸著笑意,她轉眸過去,瞧著癱軟在地上的薛長敏:「哀家記得,原先皇後是有意讓八帝姬上奉賢殿的?可是這話?」


    魏皇後垂眸,恭順應了一聲「是」:「原是預備叫八帝姬去的,隻是那時候,八帝姬與陸家世子定下了的婚事,這才不得不叫九帝姬頂替……」


    「那今兒真是巧了。」李太後含笑道,「九帝姬離宮,八帝姬辭了婚事。皇後,如此一來,你原先的打算倒是沒白花心思了。」


    第42章 晉江首發


    魏皇後接了太後的話過去, 眼仁裏浸著幾絲笑,輕描淡寫地瞟了一眼階下的薛長敏, 「兒臣會看著辦到的, 安定帝姬是陛下長女, 又是先皇貴妃唯一的女兒, 自然是要身份合適的姊妹前去相迎。」


    李太後側目瞧著長玉。


    長玉感受到太後目光過來,連忙收攏心緒, 沉靜俯身跪下。


    「按著規矩,你陪安貴嬪前往行宮不合適,隻是如今情勢特殊, 安貴嬪既然點了你的名,你便跟著去吧。」李太後淡聲道。


    這一刻之間, 長玉心頭壓了許多時日的重擔終於摘下來。


    放下那些負擔的剎那之間, 她竟然有一種輕鬆到飄忽的感覺。


    隻是輕鬆之於,卻又覺得這一切事情實在是太巧。


    又想起前時安貴嬪托人捎給她的那一份信箋當中所說的「已有解決法」,突然覺得心中升起團團的狐疑。


    麵前站著李太後和魏皇後, 可玉不敢再多想下去。


    她分明應該慶幸的。慶幸, 李太後的劍鋒對準的不是她。


    長玉朝著李太後拜了一拜,垂首恭順道:「長玉自當遵從。隻是可惜, 答應了皇祖母謄抄佛經, 卻未能完成。」


    「你若是有心,哀家這裏的經書,你帶幾本走。驪山行宮下佛寺遍地,你陪著安貴嬪前去養胎, 讀一些佛法也是於她腹中龍子有益的。」李太後揚手,叫身邊連嬤嬤去取了一套經書來。


    長玉伸手,謹慎恭敬接下。


    吉祥笑著站在一旁,瞧了半晌,方才又想起一件,連忙上前道:「太後饒恕!瞧奴才這蠢笨不堪的,倒是把一件重要的事情忘了。」說著忙不迭跪下,笑道,「陛下說,趁著安貴嬪去驪山行宮這事,一來,他不大放心,意欲同去,二者,則是也許久未曾過往驪山,心中甚至想念驪山景。正巧了,驪山之下國寺所在,陛下也想趕在年關歲末前,替燕國社稷祈福一番。」吉祥的話說了半晌,方不動聲色抬起眸子來,暗暗瞟了一眼李太後的臉色,諂笑道,「不知……太後娘娘是如何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玉帝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沉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沉沉並收藏長玉帝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