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消息是,鄱陽湖一帶的義軍首領林士弘,自稱楚王,建元太平,攻下了九江、臨川、南康、宜昌等郡,豪傑爭殺隋守令,以郡縣應之。其地北自九江,南及番禺,皆為所有。


    林士弘本是鄱陽義軍首領操師乞的部將。


    他和操師乞是老鄉,操師乞起事後,自稱元興王,建元始興,攻得了豫章郡,以林士弘為大將軍。時尚在從長安到江都路上的楊廣聞此訊後,便詔令治書侍禦史劉子翊將兵討之。於兩個月前,十月、十一月間,在和劉子翊部的戰鬥中,操師乞中流矢死。林士弘遂代統其眾,與劉子翊戰於彭蠡湖,終是擊敗了劉子翊,劉子翊戰敗身死。林士弘兵聲大振,至十餘萬人,


    乃在十二月,也就是這個消息傳到李密、翟讓部中前不久,林士弘效仿操師乞,也自稱王矣。


    九江、豫章等郡,位處江都郡的西南邊,距離江都並不算很遠,中間隻隔著同安、廬江、曆陽等郡,大約七八百裏遠近。林士弘聚眾十餘萬,於此稱王,堪謂已是江都的心腹知患。


    ……


    卻且江都的心腹之患,還遠不止林士弘這一部義軍。


    林士弘這部義軍,畢竟離江都還有幾百裏地,而就在江都的肘腋之間,於江都城西邊的六合縣和東邊的海陵縣,現今也各有一部義軍盤踞。——六合與海陵兩縣,與江都縣俱皆接壤,兩座縣城距離江都城的距離,海陵縣城近些,百餘裏地;六合縣城遠些,兩百裏上下。


    六合、海陵兩縣,分別盤踞的這兩支義軍的首領,和林士弘有些不同。


    林士弘是江南本地人,六合、海陵這兩部義軍的首領卻均是北方人。六合義軍的首領,名喚杜伏威;海陵義軍的首領,名喚李子通。杜伏威是齊郡人,李子通是東海郡人。要說起來,他兩人早年間,也還算是舊識,他倆曾不同程度地都參與過當年王薄等在齊郡長白山的起義。


    杜伏威參與的程度輕,大約隻算是外圍的參與,後來早早的,他就獨自發展起來,先後吞並了下邳的苗海潮部義軍、海陵的趙破陣部義軍等,一兩年前始,——翟讓還在瓦崗寨中稱大王,李密尚如喪家之犬的時候,這位杜伏威就已是自稱將軍,橫行淮南,名聲赫赫了。


    那個被李善道擒下的胡商康三藏,在被李善道問起江淮一帶的各部義軍情況時,對杜伏威就委實敬畏有加。


    齊郡長白山的起義,李子通參與的程度深些,他曾是左才相的部屬。因為李子通寬厚仁慈,與其餘盜首大都甚是凶暴殘忍不同,是以依附他的人很多,不到半年,他就有了上萬部曲。由此,他受到了左才相的猜忌。為了自保,李子通就率部離開了左才相,渡過淮河,南下到了淮南,乃在去年十月份時,與杜伏威部兩下合兵。


    這本來是好事,強強聯手,杜伏威、李子通俱是英傑,兩人合兵以後,部曲也達到了數萬之眾,實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原本若是兩人聯手,是極有可能在淮南、江南搞出一番大的事業出來的。結果卻不意,李子通其人雖外在寬厚,內實非肯居人下者,於是默不作響的,給杜伏威來了一手突然襲擊,他突然發動兵變,試圖吞掉杜伏威的部曲、地盤!


    要非義子王雄誕舍命相救,杜伏威還真就死在了這場兵亂中。


    海陵等地,遂被李子通占據。


    禍不單行,被李子通背刺之後,隋軍聞訊,又趁機來襲杜伏威。杜伏威時傷勢未愈,不能指揮部隊,被隋軍給擊敗了,又是靠著王雄誕拚死斷後,以及部將西門君儀的妻子傅氏的背負,——傅氏雖為婦人,勇而多力,在危急的關頭,她背上了杜伏威,杜伏威才得以逃出了生天。


    接連兩次兵敗,杜伏威的部曲損失慘重,然杜伏威勇而有略,他的副手輔公祏亦有勇略,經過半年的遊擊、恢複,他重新得擁了部曲數萬,並且打下了六合縣,作為了他新的地盤。


    隻不過,自此以後,杜伏威與李子通算是結下深仇大恨了。


    杜伏威、李子通這兩部義軍之外,在江都的東北邊,淮北地區,眼下另還有一部義軍,即是李子通所脫離的左才相部。


    現今,江淮之間,最大的三部義軍,就是這三部義軍了。


    杜伏威、李子通兩部,分在江都城的西、東近處;林士弘、左才相兩部義軍,分在江都城的西南、東北兩方,這四部義軍對江都城等若是形成了一個隱隱的包圍圈,——唯是可惜的是,這四部義軍互不統屬,各自為戰,且彼此間,如杜伏威、李子通間,李子通、左才相間,還各存在著矛盾。要非如此,如果這四部義軍共為一部,江都城而今隻怕已是岌岌可危。


    ……


    南邊傳來的消息是林士弘等部義軍的消息,從西北邊也傳來了別的義軍的消息。


    西北邊傳來的消息主要是兩個。


    一個是關於房彥藻等提到過的清河義軍的首領張金稱,於日前兵敗身死的消息。


    張金稱與郝孝德、孫宣雅、高士達、楊公卿等各部義軍,共同活躍在河北地區,屠陷郡縣,無人可製。隻有虎賁中郎將王辯和出自弘農楊氏的清河郡丞楊善會數有功,楊善會前後與各部義軍,特別張金稱部大小戰鬥,計達七百餘戰,未嚐負敗。此人在清河郡的地位,與張須陀戰敗身死在河南道諸郡、在齊郡的地位基本相當。然奈於兵馬人數的不足,楊善會雖屢戰屢勝,多是小勝,非是關鍵性的戰役勝利,故而張金稱一直以來,在清河等郡仍是肆虐不已。


    楊廣遂乃在兩三月前,詔令太仆卿楊義臣往討張金稱。


    ——楊義臣是鮮卑人,本姓尉遲,其父尉遲崇,是楊堅**前的老朋友,楊義臣從小是在宮中長大的,後來楊堅乃賜其楊姓,把他編入進了皇家宗室的譜牒,認他做了堂孫。


    且不必多說。


    隻說楊義臣統兵到後,深溝壁壘,連著一個多月,不與張金稱戰,張金稱以為怯,屢逼其營詈辱之。楊義臣乃與張金稱說:“汝明旦來,我當必戰。”張金稱既已小瞧楊義臣,認為他不敢與自己戰鬥,便不複設備。


    卻楊義臣簡精騎二千,夜自館陶濟河,伺張金稱離營,即入攻其營。張金稱聞之,趕忙引兵還,楊義臣又從後擊之,張金稱於是大敗,與左右逃到了清河郡的東部。這是十月底、十一月初的事,也就是房彥藻等提到張金稱後未久便發生的事情。


    又過了一個多月,在本月上旬時,楊善會終於抓住了逃竄隱蔽的張金稱的餘部,一舉將之盡殲,擒獲了張金稱。


    張金稱一如王伯當所評,確是殘暴非常,清河郡的士民無不痛恨於他。楊善會令吏立木於市,懸其頭,張其手足,令仇家割食之,——卻這張金稱,生生地被割食死了。


    楊善會因為此功,由郡丞升了半格,被朝廷拜為了清河通守。


    一個是緊跟著張金稱兵敗之後,高雞泊義軍也被楊義臣擊敗的消息。


    高雞泊這部義軍,是河北實力最強大的義軍之一,首領是高士達。


    就在楊義臣擊敗張金稱後,楊義臣率部趁勝北進,接著來打高雞泊義軍。高士達未有聽從他帳下大將竇建德的建議,輕敵大意,被楊義臣給擊敗了,高士達本人也死在了戰中。


    高雞泊義軍幾被全殲,隻竇建德帶了百餘騎得以逃走。


    逃掉之後,竇建德行到饒陽縣,見縣無防備,便即大膽攻之,將這座縣城打了下來,然後撫循士眾,人多願從,募得到了三千餘兵,隨之,他趁楊義臣不備,回到了平原縣,招聚逃散的士卒,又得了數千人,軍複大振。為凝聚軍心,竇建德豎起了“將軍”稱號的旗幟。


    ……


    除掉這幾個義軍、官兵的消息,還有兩個消息。


    一個關於同樣是關隴頂尖貴族出身的李淵的消息。


    ——李淵和李密的出身相仿,他兩人的祖上俱是西魏時的八柱國之一。


    李淵被楊廣任為了太原留守。卻在進討山西義軍甄翟兒部時,在雀鼠穀這個地方,李淵所親率的輕騎、步卒數千,中了甄翟兒部的伏兵之計,被甄翟兒部重重圍困。危急時刻,幸得其次子李世民將精兵救之,拔淵於萬眾之中。脫出圍困後,其部的步兵主力趕到,內外合擊,李淵反敗為勝,擊走了甄翟兒部。


    一個是關於楊廣的消息。


    七月時,江都新作龍舟成,送到了東都洛陽。宇文述建議楊廣,不如第三次東幸江都。楊廣接受了他的建議。連殺了好幾個勸諫的臣子後,楊廣於七月間留下了越王楊侗等總留後事,寫了一首詩留別宮人,詩雲:“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之後便離開洛陽,南下江都。


    到了江都後,江、淮郡官,凡謁見楊廣者,楊廣專問禮餉豐薄,豐則超遷丞、守,薄則率從停解。江都郡丞王世充獻銅鏡屏風,被遷為通守;曆陽郡丞趙元楷獻異味,被遷為江都郡丞。由是江南郡縣競務刻剝,以充貢獻。民外為盜賊所掠,內為郡縣所賦,生計無遺;加之饑饉無食,民始采樹皮葉,或搗稾為末,或煮土而食之,諸物皆盡,乃自相食。


    富庶的江南,於今已是出現了人相食的慘狀之局麵。


    一定程度上說,杜伏威兩次兵敗後,能夠得以複振,李子通、林士弘等各能得擁眾數萬、十餘萬,其中,卻端得也是有楊廣的一份功勞。


    早先,內史侍郎虞世基知道楊廣惡聞賊盜,便從來不肯以地方上的實情報與楊廣,隻說:“鼠竊狗盜,郡縣捕逐,行當殄盡,願陛下勿以介懷。”楊廣深以為然,甚至杖責地方派來求助援兵的使者,以為使者所雲,竟是妄言。而直到楊義臣接連攻破張金稱、高士達,斬獲達數十萬眾之多,列狀上聞以後,楊廣才裝不得糊塗了,歎道:“我初不聞,賊至如此,義臣降賊何多也!”不料虞世基對道:“小竊雖多,未足為慮。義臣克之,擁兵不少,久在閫外,此最非宜。”楊廣又是深以為然,乃在日前,下詔降旨,放散楊義臣的部曲將士。


    ……


    “河北、山東、中原義軍遍布,而先是留了個孺子留守重鎮洛陽,繼今又放散楊義臣部曲,這個昏君倒行逆施,自毀長城,真昏聵至極!此天亡隋也!”房彥藻鄙夷中帶著興奮,說道。


    越王楊侗是楊廣的孫子,故皇太子楊昭的兒子。楊昭病故於大業二年,時年二十三歲。之後,每當楊廣離開洛陽的時候,他都會留以楊侗為留守。楊侗還隻是個少年,今年才十二三歲。


    李密並無多少的興奮之色,相反,他頗有鬱鬱之狀。


    拂袖起身,不知這已是第幾次又踱步到了堂門口,更也不知這已是第幾次的眺望遠空,他喟然說道:“林士弘何等人也?已擁眾十餘萬,敢稱楚王!竇建德大敗之餘,今兵複振,亦以將軍自號。諸君!卻我等現猶蹉跎滎、汴,眾不過數千!不知何日何時,我輩方能卷動天下!”


    “明公,雪罷初晴,今日風光頗好,何不如設宴,邀翟公一會,再議攻興洛倉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子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子曰並收藏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