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市的燈光忽地調亮。老板娘熱心地搬來兩把椅子,“薑秘書,姑娘,請坐!”
蔡美芳不滿地瞪著老板娘:真有眼不識泰山!當著薑瑋,不便發作,就氣鼓鼓地拽站著不動的女兒:
“你還不坐?”
“蔡阿姨,”薑瑋看向嘴角緊抿的柳小妙,“雨會下得更大。早點回家。”
他謝了老板娘的好意。順手也買了一盒燈泡。
“我們不坐車,心意領了。”柳小妙阻止了他前去開車門。
“誰說不坐的?你這孩子,怎麽這樣沒禮貌呢?”母親急得手心握緊又張開。若不是當著薑瑋在,一巴掌就要呼到女兒倔強的小臉上去。
“路上積水多,鞋襪濕了會感冒。”
他的聲音並不高,卻有種令人心服口服的力量。
柳小妙瞥了一眼自己腳上的淺口小羊皮鞋。周逾送的。皮麵溫潤,鞋底柔軟舒服。款式也特別好看。
記得鞋盒裏的保養說明書講了,雨天不適合穿。此次來得倉促,也沒有帶備用的鞋。萬一泡水壞了,她可要心疼的。
薑瑋的視線始終不離她的臉。所有微小的變化盡收眼底。女孩很珍惜她的鞋。大概率不會拒絕他開車送她們回家。
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做思想工作的心理素質,他賭一把。
柳小妙扭頭,朝老板娘笑笑:
“剛才看到您店裏賣雨鞋?有36碼的嗎?”
“有!”老板娘見生意上門,哪有不做的理。連忙麻利地抱來一雙紅色的女款橡膠雨鞋。
薑瑋原以為勝券在握。不料柳小妙寧可求己,也不求他。
一瞬間,他對柳小妙刮目相看。
她和小鎮上圍著他打轉的妙齡姑娘們,完全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那雙疲憊卻清澈的眼睛,不含有絲毫討好。甚至和拂麵的秋雨一樣有些冷意。
他不由得在心底歎了口氣。喜歡他的女人大把,看得入眼的女人,偏偏不對他來電。
“嚓!”蔡美芳伸手來奪雨鞋,被柳小妙抬起的胳膊肘重重頂到下巴。一咧嘴就疼得五官亂飛。
“媽,回家吧!”她套好雨鞋,拎著皮鞋,又拿了一雙給母親。
付賬時,蔡美芳想叫喊又怕痛。隻能鼓著腮幫子,丟眼刀來紮女兒。
薑瑋目睹了母女暗中的較量,隱隱感到壓力如山:自己的一廂情願,恐怕是任重道遠。
“行,我們有空再會。”他禮貌地微笑。教養很好的樣子,抬起來的手卻有些僵硬。
柳小妙低聲說了句“再見”,拉著蔡美芳大步走在泥水橫流的路上。
身後的紅色小車主人愣怔著,自覺無趣,不久也調頭離去。
耳邊安靜了一路。到了家,蔡美芳的下巴漸漸恢複,母女之間短暫的和氣又沒影了。
兩人剛脫下濕淋淋的套鞋,蔡美芳就急急遞來一張從報紙邊縫撕下來的紙條。
“快給小薑道歉。人家好心來看你,居然不搭理!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二十多年白教了!”
她目光轉向紙條。上邊潦草地寫了一行手機號。邊緣磨損。看來母親沒少拿著它日夜琢磨。
孤兒寡母在小鎮低著頭做人十幾年,受盡了欺負。懂事以後,很能理解母親為何如此盼望翻身,盼望揚眉吐氣。
薑瑋彬彬有禮,長得斯文白淨。
如果當天下午沒有逃跑,去見了麵,也許又是一種結果了。
但她深信命運的安排必然合理。三生有幸,遇見周逾。其他的男人再優秀,也不在意了。
“媽,我不想找他。您也不要拿他來打擾我。”
蔡美芳氣到無語。微胖的臉拉成了一張綠苦瓜。女兒從來對自己隻有服從,沒有反抗。
七月回家那天,不知是不是撞見了鬼。膽小如鼠的人,從窗戶吊著碎床單擰的繩子逃跑。
冒著摔殘摔死的風險,也要和母親作對?這丫頭叛逆到家了!
今天晚上精心安排的一場“偶遇”,不止為了彌補。蔡美芳寄托了幾乎全部的厚望。
翻身的關鍵一仗,足足醞釀了三個多月,最後被女兒毫不留情地扼殺了苗頭。她恨得牙根癢癢。文化和見識都欠缺,張嘴又理虧,就在房裏拿雞毛蒜皮的瑣碎事撒氣。
“碗筷都臭了,還不快點洗。”
“跑了一天,我想早睡。玩了一下午麻將,您更值得勞動。”柳小妙掃了眼桌上亂糟糟的碗筷和盤子。洗完也就十來分鍾。
她拿出牙刷毛巾,簡單洗漱。走到臥室前一看,心裏驀地一涼:
床上亂得像台風過境的垃圾場。完全沒有她的容身之地。
亂七八糟的廉價化妝品,護膚品,堆得一米多高。顏色俗氣的衣服裙子和劣質高跟鞋占據了大半個小床。
屋裏窗戶緊閉。空氣也悶。柳小妙連扯帶搬,累到汗流浹背。礙眼礙事的雜物才收進了櫃子和紙箱子。可是櫃子裏連被褥一件也沒有。
“媽,您有沒有多餘的蓋被?”
“沒有,你上大學,舊被子都扔了。新的都在我床上。要不搬三把椅子拚到床邊,湊合擠擠?”
二十二歲,還和母親擠在一起睡,連胳膊和腿都沒地方伸?
忽地無比懷念公司宿舍屬於她的小床。雖然也是暫時的住客,卻也給了她一種身心的自由和快樂。
“媽,我去外邊看看。”小超市裏有夏季賣剩下的毛巾被。二十幾度的潮濕天氣,穿著外衣外褲,也能將就蓋一晚。
剛跨出門,蔡美芳就追來喊:
“別睡外頭的小賓館,髒!來曆不明的才住。買床新羊毛被子,你走了我蓋!”
嗓門大得蓋過了大花貓的叫聲。回頭一看,鄰居家的門悄然開了一條兩指寬的縫隙。好奇的羅姨在偷窺。
不管是買毛巾被,還是羊毛被,決策權和購買力都在她手裏。無所畏懼。
再次走在街頭,氛圍比黃昏時候冷清許多。
半條街黑乎乎的。像是被黑夜吃了。其實也就九點鍾。換在大城市,正是夜生活如火如荼。
小鎮上的超市就那麽幾家。這些年網購的人變多了,快遞點也陸續開。商店的生意每況愈下,晚上六點,陸續開始關門。
那家小超市的燈光也昏暗起來。老板娘在店鋪前啃著一串烤腸。看到她,馬上來了精神,三兩口把滾燙的零食吞下肚。
“還買什麽呀?坐下喝杯茶!”
蔡美芳不滿地瞪著老板娘:真有眼不識泰山!當著薑瑋,不便發作,就氣鼓鼓地拽站著不動的女兒:
“你還不坐?”
“蔡阿姨,”薑瑋看向嘴角緊抿的柳小妙,“雨會下得更大。早點回家。”
他謝了老板娘的好意。順手也買了一盒燈泡。
“我們不坐車,心意領了。”柳小妙阻止了他前去開車門。
“誰說不坐的?你這孩子,怎麽這樣沒禮貌呢?”母親急得手心握緊又張開。若不是當著薑瑋在,一巴掌就要呼到女兒倔強的小臉上去。
“路上積水多,鞋襪濕了會感冒。”
他的聲音並不高,卻有種令人心服口服的力量。
柳小妙瞥了一眼自己腳上的淺口小羊皮鞋。周逾送的。皮麵溫潤,鞋底柔軟舒服。款式也特別好看。
記得鞋盒裏的保養說明書講了,雨天不適合穿。此次來得倉促,也沒有帶備用的鞋。萬一泡水壞了,她可要心疼的。
薑瑋的視線始終不離她的臉。所有微小的變化盡收眼底。女孩很珍惜她的鞋。大概率不會拒絕他開車送她們回家。
憑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做思想工作的心理素質,他賭一把。
柳小妙扭頭,朝老板娘笑笑:
“剛才看到您店裏賣雨鞋?有36碼的嗎?”
“有!”老板娘見生意上門,哪有不做的理。連忙麻利地抱來一雙紅色的女款橡膠雨鞋。
薑瑋原以為勝券在握。不料柳小妙寧可求己,也不求他。
一瞬間,他對柳小妙刮目相看。
她和小鎮上圍著他打轉的妙齡姑娘們,完全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那雙疲憊卻清澈的眼睛,不含有絲毫討好。甚至和拂麵的秋雨一樣有些冷意。
他不由得在心底歎了口氣。喜歡他的女人大把,看得入眼的女人,偏偏不對他來電。
“嚓!”蔡美芳伸手來奪雨鞋,被柳小妙抬起的胳膊肘重重頂到下巴。一咧嘴就疼得五官亂飛。
“媽,回家吧!”她套好雨鞋,拎著皮鞋,又拿了一雙給母親。
付賬時,蔡美芳想叫喊又怕痛。隻能鼓著腮幫子,丟眼刀來紮女兒。
薑瑋目睹了母女暗中的較量,隱隱感到壓力如山:自己的一廂情願,恐怕是任重道遠。
“行,我們有空再會。”他禮貌地微笑。教養很好的樣子,抬起來的手卻有些僵硬。
柳小妙低聲說了句“再見”,拉著蔡美芳大步走在泥水橫流的路上。
身後的紅色小車主人愣怔著,自覺無趣,不久也調頭離去。
耳邊安靜了一路。到了家,蔡美芳的下巴漸漸恢複,母女之間短暫的和氣又沒影了。
兩人剛脫下濕淋淋的套鞋,蔡美芳就急急遞來一張從報紙邊縫撕下來的紙條。
“快給小薑道歉。人家好心來看你,居然不搭理!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二十多年白教了!”
她目光轉向紙條。上邊潦草地寫了一行手機號。邊緣磨損。看來母親沒少拿著它日夜琢磨。
孤兒寡母在小鎮低著頭做人十幾年,受盡了欺負。懂事以後,很能理解母親為何如此盼望翻身,盼望揚眉吐氣。
薑瑋彬彬有禮,長得斯文白淨。
如果當天下午沒有逃跑,去見了麵,也許又是一種結果了。
但她深信命運的安排必然合理。三生有幸,遇見周逾。其他的男人再優秀,也不在意了。
“媽,我不想找他。您也不要拿他來打擾我。”
蔡美芳氣到無語。微胖的臉拉成了一張綠苦瓜。女兒從來對自己隻有服從,沒有反抗。
七月回家那天,不知是不是撞見了鬼。膽小如鼠的人,從窗戶吊著碎床單擰的繩子逃跑。
冒著摔殘摔死的風險,也要和母親作對?這丫頭叛逆到家了!
今天晚上精心安排的一場“偶遇”,不止為了彌補。蔡美芳寄托了幾乎全部的厚望。
翻身的關鍵一仗,足足醞釀了三個多月,最後被女兒毫不留情地扼殺了苗頭。她恨得牙根癢癢。文化和見識都欠缺,張嘴又理虧,就在房裏拿雞毛蒜皮的瑣碎事撒氣。
“碗筷都臭了,還不快點洗。”
“跑了一天,我想早睡。玩了一下午麻將,您更值得勞動。”柳小妙掃了眼桌上亂糟糟的碗筷和盤子。洗完也就十來分鍾。
她拿出牙刷毛巾,簡單洗漱。走到臥室前一看,心裏驀地一涼:
床上亂得像台風過境的垃圾場。完全沒有她的容身之地。
亂七八糟的廉價化妝品,護膚品,堆得一米多高。顏色俗氣的衣服裙子和劣質高跟鞋占據了大半個小床。
屋裏窗戶緊閉。空氣也悶。柳小妙連扯帶搬,累到汗流浹背。礙眼礙事的雜物才收進了櫃子和紙箱子。可是櫃子裏連被褥一件也沒有。
“媽,您有沒有多餘的蓋被?”
“沒有,你上大學,舊被子都扔了。新的都在我床上。要不搬三把椅子拚到床邊,湊合擠擠?”
二十二歲,還和母親擠在一起睡,連胳膊和腿都沒地方伸?
忽地無比懷念公司宿舍屬於她的小床。雖然也是暫時的住客,卻也給了她一種身心的自由和快樂。
“媽,我去外邊看看。”小超市裏有夏季賣剩下的毛巾被。二十幾度的潮濕天氣,穿著外衣外褲,也能將就蓋一晚。
剛跨出門,蔡美芳就追來喊:
“別睡外頭的小賓館,髒!來曆不明的才住。買床新羊毛被子,你走了我蓋!”
嗓門大得蓋過了大花貓的叫聲。回頭一看,鄰居家的門悄然開了一條兩指寬的縫隙。好奇的羅姨在偷窺。
不管是買毛巾被,還是羊毛被,決策權和購買力都在她手裏。無所畏懼。
再次走在街頭,氛圍比黃昏時候冷清許多。
半條街黑乎乎的。像是被黑夜吃了。其實也就九點鍾。換在大城市,正是夜生活如火如荼。
小鎮上的超市就那麽幾家。這些年網購的人變多了,快遞點也陸續開。商店的生意每況愈下,晚上六點,陸續開始關門。
那家小超市的燈光也昏暗起來。老板娘在店鋪前啃著一串烤腸。看到她,馬上來了精神,三兩口把滾燙的零食吞下肚。
“還買什麽呀?坐下喝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