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麥在李德峰和人說話時孤身一人在這個地方晃了一圈,封涼山村的地方很大,如此大的地方竟還被一個極大的圍牆封閉住,圍牆有三層樓高,村中唯一的出路隻有前後們的大鐵門,而這兩扇鐵門各有兩個放哨點,很顯然,這裏無論出去還是進來都很不容易。
羅麥還在這裏碰到了許久未見的薑全,看到他的時候他正飛身跳到一婦女身上,羅麥趕過去時那女人剛被銬了起來。之後薑全告訴羅麥,這人是裝受害人的嫌疑人。
羅麥想問你是怎麽看出來的,不過等那女人一抬頭羅麥就知道了,這女人保養的不錯,她那張臉肥胖、幹淨、細膩,和被害人哪裏都不像。
這裏真正的受害人沒有一個人是真正正常的,她們不僅身體被迫害心理也有極大的問題,當時朱政和女臥底是準備在她們清醒的時候帶走她們的,但是她們一聽要走就極不配合。
在這種極端的生活環境下她們早已對“出去”二字沒了概念,她們怕,怕逃走失敗被抓回的痛苦和煎熬,更怕之後的鞭打與折磨。朱政太了解她們的心情,他最後沒法兒,一碗安眠藥水下去直接打包帶走。
看了一圈羅麥的心情難受比喜悅多,他走到李奕傑身邊準備進行收集證物時一人走到他的麵前。
黃義麵色灰敗,但不難看出他的眼神是高興的,他看了羅麥好一會兒,最後在羅麥問他之前伸出兩隻手,道:“抓我吧,我殺了人。”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終章(完)
黃義的自首並不是無跡可尋,早在羅麥圍著村落轉悠時李奕傑就發現他了,不過之前他以為黃義是來圍觀的,等察覺他舉止異常才感覺不對,之後羅麥回來,黃義突然跑過來自首李奕傑才明白他方才古怪的行為是因為在尋找羅麥。
可李奕傑不懂他為何會去找羅麥自首而不是自己或者是他身邊的任意一位警察。
.
封涼山上的收集、排查與偵查用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裏他們的工作進度幾乎被全國人民關注著。因為忙不過來,74大隊的三人被抓了壯丁幫忙審訊嫌疑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集體會議中,一個完整性、安全性、成功性都頗高的犯罪活動漸漸浮出水麵。
平川市是國內少有的半封閉城市,它獨特的地勢、地貌隔絕了大部分的外界往來,加之大多數的年輕人出去討生活,平川市的老弱婦孺撐不起平日的消費需求,導致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從止步不前到慢慢倒退。
封涼山村是這個倒退城市裏的一大縮影,村裏的人很少會下山,他們的吃穿用度都在山上,隻有極少的時候會下山買一些日常用品。
一般深山老林裏的村子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封涼山村也有,他們的習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幾乎每年都要按照這個習俗進行幾次“清洗”。
封涼山村的習俗有二:一,凡是村中婦女一胎生下雙子及以上的隻能留一人。二,村中婦女若生下的孩子為死嬰,那這個死嬰不能下葬。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個習俗,封涼山村的祖先是這麽認為的:孩子的出生需要啖母肉飲母血,此為不詳之兆。婦女一胎一子已是極限,畢竟村內也需要繁衍生息。一胎多子則為孽緣,那個多出的孩子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不毀滅就會在出生後毀滅父母。死嬰的不能下葬是因為要把他們的用處發揮到極致,他們從哪兒來就得回哪兒去,嬰孩若出生就沒氣了需要女性長輩進行燉煮給其父母服用,為的是讓這個死嬰保佑這對夫妻來年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想來也是可笑,一個把孩子視為不詳的村落就沒想過他們也是從小孩長大的嗎?既然把孩子當作罪孽,那為何還要吃掉親生骨肉祈求生下正常的孩子?
村裏的人可能也想過,隻是吃人肉的習慣在封涼山村存在已久,這個愚昧迷信的習俗承襲下來,然後意外的被外人知曉,在被人探聽到的幾個月後,有人上山與封涼山村談合作包山。
起先封涼山村的村民很不配合,他們過慣了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想離開也不想有外人過來指手畫腳,談合作的人與他們周旋數日沒有結果就不甘心的回去了,在村民以為此事隻是個無足輕重的小插曲時他們又回來了,這次他們是帶著土地證來的,有土地證的這幫人對封涼山村的村民實施的驅趕,被趕到半山腰的村民選了一個上過學的人與這幫人談話,兩天後這幫村民收到了一筆錢被送往山下,沒多久便有工程隊上山修路建房。
紀明和那人是如何認識、一拍即合的沒有人知道,但他們從高層的幾個心腹口中得知這二人認識許久,紀明在做警察時就對買賣人口有興趣,離職後他就開始找隱蔽安全的地方進行後續的犯罪行為,找到封涼山村沒多久他便選在陸洲市建立公司落地生根,接著利用之前的職務之便賄賂自己規劃的“販賣路線”中的工作人員。
剛開始他們最先做的是販賣兒童,兒童一直是社會中最弱勢的一個群體,拐到他們太容易了,粗心大意的家人、能被食物引誘的嘴、到處玩鬧的天性,這些都成了犯罪嫌疑人的助力。
可久而久之他們發現販賣兒童的錢來的太慢,好的買方難找,賣到國外又沒有完整渠道,這種情況下紀明想到拐賣人口中還有婦女、殘障可以選擇。
羅麥還在這裏碰到了許久未見的薑全,看到他的時候他正飛身跳到一婦女身上,羅麥趕過去時那女人剛被銬了起來。之後薑全告訴羅麥,這人是裝受害人的嫌疑人。
羅麥想問你是怎麽看出來的,不過等那女人一抬頭羅麥就知道了,這女人保養的不錯,她那張臉肥胖、幹淨、細膩,和被害人哪裏都不像。
這裏真正的受害人沒有一個人是真正正常的,她們不僅身體被迫害心理也有極大的問題,當時朱政和女臥底是準備在她們清醒的時候帶走她們的,但是她們一聽要走就極不配合。
在這種極端的生活環境下她們早已對“出去”二字沒了概念,她們怕,怕逃走失敗被抓回的痛苦和煎熬,更怕之後的鞭打與折磨。朱政太了解她們的心情,他最後沒法兒,一碗安眠藥水下去直接打包帶走。
看了一圈羅麥的心情難受比喜悅多,他走到李奕傑身邊準備進行收集證物時一人走到他的麵前。
黃義麵色灰敗,但不難看出他的眼神是高興的,他看了羅麥好一會兒,最後在羅麥問他之前伸出兩隻手,道:“抓我吧,我殺了人。”
第114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 終章(完)
黃義的自首並不是無跡可尋,早在羅麥圍著村落轉悠時李奕傑就發現他了,不過之前他以為黃義是來圍觀的,等察覺他舉止異常才感覺不對,之後羅麥回來,黃義突然跑過來自首李奕傑才明白他方才古怪的行為是因為在尋找羅麥。
可李奕傑不懂他為何會去找羅麥自首而不是自己或者是他身邊的任意一位警察。
.
封涼山上的收集、排查與偵查用了差不多一個星期,這一個星期裏他們的工作進度幾乎被全國人民關注著。因為忙不過來,74大隊的三人被抓了壯丁幫忙審訊嫌疑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集體會議中,一個完整性、安全性、成功性都頗高的犯罪活動漸漸浮出水麵。
平川市是國內少有的半封閉城市,它獨特的地勢、地貌隔絕了大部分的外界往來,加之大多數的年輕人出去討生活,平川市的老弱婦孺撐不起平日的消費需求,導致這座城市的發展速度從止步不前到慢慢倒退。
封涼山村是這個倒退城市裏的一大縮影,村裏的人很少會下山,他們的吃穿用度都在山上,隻有極少的時候會下山買一些日常用品。
一般深山老林裏的村子都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習俗,封涼山村也有,他們的習俗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幾乎每年都要按照這個習俗進行幾次“清洗”。
封涼山村的習俗有二:一,凡是村中婦女一胎生下雙子及以上的隻能留一人。二,村中婦女若生下的孩子為死嬰,那這個死嬰不能下葬。
至於為什麽會有這個習俗,封涼山村的祖先是這麽認為的:孩子的出生需要啖母肉飲母血,此為不詳之兆。婦女一胎一子已是極限,畢竟村內也需要繁衍生息。一胎多子則為孽緣,那個多出的孩子是父母上輩子的債,不毀滅就會在出生後毀滅父母。死嬰的不能下葬是因為要把他們的用處發揮到極致,他們從哪兒來就得回哪兒去,嬰孩若出生就沒氣了需要女性長輩進行燉煮給其父母服用,為的是讓這個死嬰保佑這對夫妻來年能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
想來也是可笑,一個把孩子視為不詳的村落就沒想過他們也是從小孩長大的嗎?既然把孩子當作罪孽,那為何還要吃掉親生骨肉祈求生下正常的孩子?
村裏的人可能也想過,隻是吃人肉的習慣在封涼山村存在已久,這個愚昧迷信的習俗承襲下來,然後意外的被外人知曉,在被人探聽到的幾個月後,有人上山與封涼山村談合作包山。
起先封涼山村的村民很不配合,他們過慣了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不想離開也不想有外人過來指手畫腳,談合作的人與他們周旋數日沒有結果就不甘心的回去了,在村民以為此事隻是個無足輕重的小插曲時他們又回來了,這次他們是帶著土地證來的,有土地證的這幫人對封涼山村的村民實施的驅趕,被趕到半山腰的村民選了一個上過學的人與這幫人談話,兩天後這幫村民收到了一筆錢被送往山下,沒多久便有工程隊上山修路建房。
紀明和那人是如何認識、一拍即合的沒有人知道,但他們從高層的幾個心腹口中得知這二人認識許久,紀明在做警察時就對買賣人口有興趣,離職後他就開始找隱蔽安全的地方進行後續的犯罪行為,找到封涼山村沒多久他便選在陸洲市建立公司落地生根,接著利用之前的職務之便賄賂自己規劃的“販賣路線”中的工作人員。
剛開始他們最先做的是販賣兒童,兒童一直是社會中最弱勢的一個群體,拐到他們太容易了,粗心大意的家人、能被食物引誘的嘴、到處玩鬧的天性,這些都成了犯罪嫌疑人的助力。
可久而久之他們發現販賣兒童的錢來的太慢,好的買方難找,賣到國外又沒有完整渠道,這種情況下紀明想到拐賣人口中還有婦女、殘障可以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