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被揭破,心情和黃承彥一般,多少有一種失落的感覺。


    諸葛誌則自始至終都帶著和煦的微笑,偶爾瞟到黃承彥那窘迫的神情,麵上的微笑便擴大了一分。


    但是,他得護著諸葛亮,別說你是諸葛亮的嶽父,你就是諸葛亮的親爹,也不能讓欺辱諸葛亮。


    諸葛亮畢竟是他麾下的頭號騾子,諸葛誌也不好讓其尷尬太久。


    便開口對來拜訪他的幾人道:


    “事情便是如此,孔明未成軍師,隻是因我先遇到皇叔的緣故。”


    “但孔明之才,無論是我還是皇叔,都是十分認可的。”


    “如今孔明列為錄事參軍,掌三軍兵事要務。”


    龐德公、蒯良、劉巴三人,勉力克製住不去看黃承彥和司馬徽麵上的神情。


    諸葛誌這番開口後,場間的氣氛倒是融洽了不少。


    龐德公趕忙開口道:


    “是我等先前未思慮詳細,以至弄錯了軍師的身份,是我等的問題。”


    如今臥龍軍師不再是自己等人熟悉的諸葛亮,龐德公幾人那欲舉薦賢良的話語,一時間倒又不知該如何開口了。


    倒是諸葛亮心思靈巧,一眼便看出了幾人結伴而來的目的。


    主動開口道:


    “諸位前來軍師府,可是欲舉薦賢良?”


    “隨著荊州對外用兵,各處官吏不足的的缺憾倒是顯現了出來......”


    諸葛亮對幾人眨了眨眼睛。


    龐德公幾人當即明其意,收束了一些心中的拘謹感。


    蒯良率先出言道:


    “我等正有此意。”


    “劉皇叔攻伐曹賊,乃大義之舉,我族中幾個優秀子弟,都欲為皇叔的大義而盡上一份心力。”


    隨後,龐德公和劉巴也皆是出言。


    稍有不同的是,龐德公是推舉族中優異的子弟,而劉巴是自薦。


    黃承彥和司馬徽,此刻也漸漸回過神來了。


    雖然諸葛亮不是軍師這件事,多少讓他們有些失望。


    但好歹諸葛亮也是任了錄事參軍,而且他們也得為族中子弟謀劃一些職位來,便皆是開口。


    諸葛誌隻被幾人的推舉之言,弄得有些頭腦昏沉。


    這些舉薦的賢良中,除了劉巴他在史書上聽過名字之外,其餘的小魚小蝦,他哪裏又知道。


    更遑論,將那些人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了。


    旋即,諸葛誌大手一揮道:


    “孔明,你久居荊州,與這些族中子弟也是熟稔。”


    “對於他們的職位安排,由你來把關。”


    諸葛亮聞言,自是沒有推脫的道理。


    他如今本就負責了荊州的大半內政事務,與這些世家大族又關係頗深,於情於理都得欣然領命。


    ......


    江東,南郡。


    南方的寒冬,到底是比北方要來得更慢一些。


    西涼翼城、宛城、合肥,天下兵鋒最為淩厲的三處戰場,已經是鐵甲跗骨的低溫狀態。


    而江東南郡這邊,氣候還處宜人之中。


    不冷不熱,恰到好處。


    一位身穿輕衣的名士,正於一書冊之上,快速的記錄著什麽。


    此人一身輕衣,頭上戴著深色的折上巾,顯然是有官位在身。


    就在這人沉浸在書冊記錄的內容之時,於江東為臣的諸葛瑾,出現在此人麵前。


    笑著道:


    “士元,老友造訪,你都不相迎一二的嗎?”


    諸葛瑾麵前之人,正是與諸葛亮同為水鏡先生弟子的龐統,當年諸葛亮傳出“臥龍”之名時,龐統亦被水鏡先生點為“鳳雛”。


    隻是隨著諸葛誌的出現,臥龍之名徹底的響徹這個亂世,反而鳳雛就像被所有人都遺忘了一般。


    龐統頭也沒抬,接著忙自己的工作,隨口道:


    “既是老友,來我府中自當如回家一般。”


    “我又何須去迎接?”


    諸葛瑾聽到龐統這話,不由的神色微微一愣,旋即便真的像回到自己家裏了一般,隨意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看著依舊在一絲不苟記錄繁雜公務的龐統,笑著說道:


    “你啊,一個功曹的職位也做的這麽賣力。”


    “如今‘臥龍’之名傳遍天下,你這‘鳳雛’卻隻能每日偏安江東一隅......”


    說到此處,諸葛瑾打量了一番龐統的側臉,認真道:


    “你心裏就真的沒有‘大材小用’的憤懣?”


    話落,諸葛瑾嘴角現出了一縷笑意,饒有興致的看著龐統,試圖從對方身上看出些許不甘的神色來。


    龐統本是荊州龐氏子弟,和諸葛亮一般同在水鏡先生門下求過治世之學,亦精湛屠龍之術。


    但龐統不滿劉表之作為,在劉備未發跡之前,就因風雲際會來到了江東。


    被當時的周瑜所用,任命為南郡的功曹,負責考察記錄當地官員的業績。


    這個職位,認真說起來半點權力也無,遠比不上柴桑的諸多幕僚,更不用說與那天下鼎鼎有名的‘臥龍’相比了。


    龐統聞言,剛好忙完手中最後一筆公務,便收起書冊,細心的放置好蘸了墨水的毛筆。


    抬頭看向諸葛瑾,灑脫的笑道:


    “功曹之務,可大可小,每一筆的記錄,都能影響上主選賢舉能。”


    “我大漢開朝相國蕭何,昔年便曾任此位置。”


    “因他的盡心記錄,高祖皇帝才能盡擇良將。”


    “在下任此職,正覺相得益彰,又哪裏說得上什麽大材小用......”


    龐統之言脫口,頓時讓諸葛瑾嘴角的戲謔之色收起。


    認真的看了龐統兩眼,見他此刻的灑脫全然沒有摻雜半點虛假。


    諸葛瑾頓時肅然起敬道:


    “士元之心境,果然讓旁人望塵莫及,無愧‘鳳雛’之名。”


    旋即,諸葛瑾想到龐統過往的作風,又是眉頭微皺的出言道:


    “你向來喜歡評價人物,這本是沒什麽的......”


    “不過被你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此舉無疑是在刻意培養他人的名聲。”


    “如此抬人而不利己的做法,倒是讓我甚覺奇怪。”


    不怪諸葛瑾覺得此舉奇怪,實在是這世道之人,都把名聲看得極重。


    而龐統點評他人之時,罕有貶意,每每出口皆是誇讚褒獎,遇上實在不成器的,最多也隻是開口不言。


    這種行為,不隻是諸葛瑾覺得奇怪,江東的其他重臣也都覺得龐統這是在為他人作嫁衣。


    龐統聽後,對諸葛瑾笑道:


    “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


    “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


    “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


    “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誌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麵對龐統最後的反問,諸葛瑾有些無言以對。


    龐統的高雅心性,讓此刻的諸葛瑾也有些受觸動,看向對方的眸光,也變得更鄭重了一些。


    平靜一瞬後,出言道:


    “如今大都督攻合肥,已進入佳局,不日或可便攻進中原腹地。”


    “荊州那邊,也在遣大軍攻伐宛城。”


    “但曹操已沒了馬超的威脅,想必不日便會舉兵百萬,傾力南下。”


    “荊州和江東如今互為盟友,終究是要與曹操大軍在長江大戰一場的......”


    說到最後,諸葛瑾麵上多了一絲嚴峻。


    “士元,你可做好了迎接傾天一戰的準備?”


    諸葛瑾清楚,周瑜隻讓龐統任功曹之職,並不是小覷了龐統的能為,而是以此位去磨煉對方。


    隨著“臥龍”的名聲越來越大,天下間又哪裏有人真的敢去小覷這鋒芒未露的“鳳雛”?


    龐統聞言,好似也看到了不久的將來,亂世的烽火將爆發出最大的火與熱。


    深吸一口氣,輕聲道:


    “孔明他......如今有了這般大的名頭,我又豈會不想一展屠龍之術......”


    “終究是,之前時機未到罷了。”


    “待那一戰拉開序幕,我定不會缺席。”


    此刻的龐統,胸中恍若有萬千溝壑縱橫,眸子如有星辰之光在閃耀,一身充盈的銳氣直往外升騰而起。


    身懷利器,殺心自棄。


    浸淫二十載的屠龍之術,豈有不用之道理?


    在龐統抒發意氣之際,沉寂片刻的諸葛瑾,又突然想到了什麽。


    嘴角帶笑的說道:


    “士元,有一點你可能弄錯了。”


    “孔明現在確實在劉皇叔麾下任要職,但......如今名滿天下的那位‘臥龍’可並不是我那個胞弟啊......”


    諸葛瑾此話一出,龐統猛地回過頭來,匪夷所思的看向諸葛瑾,雙眸皆是遲疑之色。


    名滿天下的臥龍軍師不是諸葛亮?


    這是什麽意思?


    難道荊州劉皇叔帳下,還有高人?


    刹那間,龐統雙眸盡是一片複雜的恍然,想到劉皇叔在短短半年內,便從四處流浪的狀態,到如今坐擁幾十萬大軍的龐大勢力......


    連心高氣傲的孔明,都甘願在那人之下。


    那荊州那位真正的臥龍軍師,又該是怎樣的人......


    ……


    軍師府中。


    諸葛誌將挑選賢才任職的公務交給諸葛亮後,本想在偷得一些時間行躺平之舉。


    可隨著宛城那邊又傳來的戰報,諸葛誌赫然發現自己這個軍師在如今緊要的情況下,竟悠閑不起來。


    宛城那邊大致的戰局倒是沒多大的變化,四大軍團依舊是不緊不慢的進攻,以消磨宛城守卒的士氣。


    四大武將連翻上場,隻打得夏侯淵龜縮城中高懸免戰牌。


    荊州大軍聲威越發的猖狂,整日壓城之下,宛城守卒的士氣一日比一日的低。


    可率領江夏軍團的關羽,卻是發現了荊州大軍一個埋藏起來即將爆發的隱患。


    當即便修書,直達軍師府,送到諸葛誌手中。


    原來,隨著日期漸漸逼近寒冬時節,氣溫越來越低。


    而荊州大軍皆是南方的將士,在抗寒能力上,天然就不如曹操的北方兵卒。


    現在這種氣溫之下,已經很是削減荊州大軍的戰力了,若非宛城守卒實在被他們壓得抬不起頭的話。


    隻怕同等人數上,荊州南方士卒還真打不過習慣寒風的北方士卒。


    諸葛誌眉頭緊皺,忍不住道:


    “書上說,赤壁大戰時,曹軍皆是北方將士,有不熟水戰的缺陷。”


    “怎麽不提北方將士,還他沒有耐寒的優點......”


    此刻,諸葛誌又再一次明白了,紙上談兵和現實的差距。


    紙上談兵之時,終究會有考慮不到的情況。


    可現實不同,現實是真正的鐵與肉的傾軋。


    如今天氣漸寒,連他都裹上了厚厚的裘衣,那些身著鐵甲,手抓鐵刃的將士,還要頂著風寒與人廝殺。


    寒風一吹,又有哪片鐵甲不冷的......


    諸葛誌深吸一口氣,眉頭緊皺,努力的思索著破局之策。


    他現在到底是占著軍師的位置,總不好全然將自己該做的事務都拋給諸葛亮。


    諸葛誌思慮許久,突然眼前一亮!


    “嗯?周瑜正麵攻打合肥,牽扯張遼的注意力。暗中繞道合肥,直取壽春......”


    “這法子,他周瑜能用,我也能用啊!”


    刹那間,諸葛誌想到了周瑜在攻打合肥時的戰法,聲東擊西,暗中以精兵繞後的舉措。


    大家都是盟友,都是高舉討伐國賊曹操的大義之旗,拷貝一個戰法,一點也不過分啊!


    當即,諸葛誌便對身後侍從道:


    “快去,把趙雲將軍喚來軍師府!”


    侍從領命,躬身應下後便往軍師府外行去。


    ......


    約莫半個時辰後,渾身帶甲的趙雲,便來到了諸葛誌麵前。


    自被任命統領襄陽軍團後,趙雲便極少再來軍師府了。


    此刻諸葛誌見到趙雲,也不由的想起了剛來劉皇叔帳下的那段歲月。


    那時,他清楚自己有幾分斤兩,一心想著開溜。


    可隨著風雲變幻之下,諸葛誌赫然發現,憑著後世普通人的思維,竟也能在這亂世攪動風雲。


    又經曆在江夏時,被江東水軍相圍之後,諸葛誌也徹底明白了什麽叫做亂世。


    以他這沒幹過苦力的身板,怕是溜出劉營後隨便遇上個流寇都得重開。


    再之後,諸葛亮來到劉營後,諸葛誌也漸漸坐穩了自己軍師的位置,不知不覺中融為了這亂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子龍啊,多日不見,你倒是越發的有氣勢了。”


    諸葛誌看著趙雲笑道。


    在他身側護衛之時,趙雲就完全是個盡職盡責的保鏢。


    為人忠厚,心性沉穩。


    此時再見趙雲,卻隻覺得對方臉上更多了一些鋒銳的感覺,雙眸也愈發的幽邃,如藏入鞘中的一柄利劍。


    趙雲聞言,趕忙恭敬道:


    “軍師命子龍領襄陽軍團,子龍不敢負軍師之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默無聞的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默無聞的魚並收藏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