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荊州,臥龍之謀!
諸葛亮:糟了,我成替身了! 作者:默默無聞的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荊州,軍師府。
諸葛誌正在腦海中,緩緩完善著“衣冠南渡”的大計。
仔細思忖著每一處可能出現的漏洞。
羽扇帶起縷縷清風,緩解著諸葛誌因過度思考而漸漸上升的體溫。
不多時,劉備和諸葛亮聯袂來到軍師府中。
隻見劉備神色莫名道:
“軍師,江東那邊也湊出了十萬大軍,現在已經渡過了巢湖,快抵達合肥城下了。”
“你可知......江東那邊領軍之人是誰?”
現在的劉備,麵色略微有些複雜。
諸葛誌看了一眼劉備,旋即笑道:
“江東舉兵十萬,顯然已經是傾巢而出了,這種大規模對外用兵,一般情況下自然是江東周瑜領軍才最為合適。”
“但你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想來那領軍之人,絕對不會是周瑜。”
諸葛誌雙眼微微眯著,腦海中想起了正史上,那誇張到他無法去接受的一場戰意。
想到那浮誇的兵數對比,以及外人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結果。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道:
“是孫權親自統領十萬江東大軍吧。”
諸葛誌此話一出,劉備神色微微一頓。
他沒想到軍師直接便猜中了答案。
一旁的諸葛亮也是開口道:
“孫權在江東的地位雖不可能有大的動搖,但江東的基業畢竟是其父兄打下來的。”
“對此,江東的一些人本就頗有微詞,這孫權想必也是想借著合肥一戰,給自己多積累一些功勳。”
諸葛亮點出了孫權領兵的用意所在。
孫權資曆太淺,在威望上難以服眾,繼續戰國來增添在群臣麵前的威嚴。
諸葛誌聞言,輕笑一聲道:
“可惜啊,孫權主意雖然打得好,但恐怕合肥一戰的結果......卻不是他能夠接受得了的......”
諸葛誌的話語出口,諸葛亮和劉備同是一驚!
江東十萬兵馬征討合肥,還能有什麽結果?
合肥城中總共就隻有七千士卒據守,就算皆是精兵,也不可能對抗得了江東的十萬之眾啊!
劉備忍不住問道:
“難道......難道孫權還能輸在合肥城下不成?”
“是那曹操......還有什麽埋伏?”
劉備眉頭緊皺,隻有七千甲士駐守的城池,他實在想不到孫權能如何輸。
除非......在合肥那處,曹操還有別的什麽埋伏。
暗中借道,包抄於孫權大軍後方。
可從如此角度去思量的話,也不太現實,要數十萬大軍繞道,根本就做不到沒有半點風聲。
諸葛亮也是眸光定定的看著臥龍軍師,同時心中也在思忖著江東失敗的可能性。
可任諸葛亮是當世少有的智者,也想不到孫權能以怎樣的姿態在合肥城下折戟。
“等著看好了,孫權隻能通過狹長的水路,給十萬大軍補給糧草輜重。”
“戰爭的結果......要不了幾天就能見分曉......”
諸葛誌輕搖羽扇,嘴角含笑,並沒有就著這個話題多說下去。
隻留下劉備和諸葛亮,滿麵的沉思。
......
“報!!!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已渡過施水,馬上就將兵臨城下!”
當這聲充滿了倉皇與急迫的高喊,傳遞在合肥軍營中時。
張遼、李典、樂進、薛悌等將,那本就嚴陣以待的神色,越發的如臨大敵!
隻覺得危機感已經化作凝實的巨獸,欲將他們整個都吞沒下去。
張遼眸光幽邃,靜默無聲,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李典下意識的攥緊拳頭,眼眸現出直麵生死的決絕。
樂進和薛悌則滿麵駭然之色,不知該如何自處。
片刻的沉寂後,帳中諸將又同看向張遼。
李典正聲道:
“現在是時候,打開丞相給的信函了。”
“看看丞相究竟給我們何等安排......”
此時的李典,對於丞相給的破敵良策已不抱什麽期待。
十萬大軍壓境,隻有七千守卒的合肥,猶如麵對狂風暴雨的野草。
再如何掙紮,也根本不可能大破敵軍的......
他們能做的,也隻是在那狂風暴雨之下,勉力給合肥維持一個體麵。
張遼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
在其他幾將的目光中,從胸口處,拿出了那封行軍前曹丞相交給的他的信函。
小心仔細的打開信函,隻看一眼,張遼的眉頭就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張遼這副神色,當即就讓李典、樂進、薛悌三人揪住了心。
薛悌趕忙催促道:
“丞相......丞相在信函上,到底留下了什麽安排......”
張遼深吸一口氣,對著信函上曹丞相留下的內容,緩緩念出:
“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護軍薛悌不得與敵人交戰。”
張遼剛將信全部念完,李典、樂進、薛悌三位將領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尤其是李典,整個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腦海中,盡是回蕩著“出城迎戰”四個字。
雙方兵力懸殊到了如此程度,他們出城迎戰和送死有什麽區別?
李典倒不是不願為曹丞相效死命,隻是這番枉送了主將性命,豈不是讓合肥更加難以禦敵嗎......
沒了主將的合肥,恐怕江東那十萬大軍都不用攻伐城池,合肥城內軍心自行便要潰散掉!
諸將皆是疑惑、凝重、不知所措。
於這種情況下,張遼收好曹丞相離別之際給的信函。
眸光沉重的掃向帳中諸將,厚重的聲響從他嘴中傳出:
“曹公正率軍在外作戰,等他率領的援軍到達時,孫權軍必定已攻破我們!”
“所以這是在告訴我們在敵軍集合完畢前去攻擊他們。我們先挫折敵人的氣勢,以安定軍心,然後可以順利守城。”
“成敗之機,就在此一戰,各位還有什麽疑惑?”
話落,張遼淩厲的眸光掃視著場中的每一人。
李典雖與張遼有著昔日的仇怨,此刻卻忍不住以佩服的目光看向張遼。
他之所以在曹營裏對張遼頗有微詞,除了有自己叔父死於呂布的緣故外,也有對張遼這種事四主之臣鄙視的緣故。
可在如今的大危機之下,張遼還能秉持著冷靜的思緒,這倒是多少讓李典有些側目。
李典看著張遼緩緩開口問道:
“你準備如何做?”
張遼神色決絕,大有一種“不成仁,便成義”之勢。
鏗鏘道:
“丞相在信函中,隻提及了人員分工,卻不規定出城時間、進攻方向等具體措施......”
“所以,我打算在第二天清晨,親率敢死者登鋒陷陣,直衝孫權帥旗!”
率領敢死隊直衝孫權帥旗?
孫權可是足有十萬大軍拱衛啊,張遼瘋了不成?
張遼話語一出,其他幾人皆是猛吸一口涼氣,看張遼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個陷入絕境中的猛獸!
加更,兄弟們,求支持!
諸葛誌正在腦海中,緩緩完善著“衣冠南渡”的大計。
仔細思忖著每一處可能出現的漏洞。
羽扇帶起縷縷清風,緩解著諸葛誌因過度思考而漸漸上升的體溫。
不多時,劉備和諸葛亮聯袂來到軍師府中。
隻見劉備神色莫名道:
“軍師,江東那邊也湊出了十萬大軍,現在已經渡過了巢湖,快抵達合肥城下了。”
“你可知......江東那邊領軍之人是誰?”
現在的劉備,麵色略微有些複雜。
諸葛誌看了一眼劉備,旋即笑道:
“江東舉兵十萬,顯然已經是傾巢而出了,這種大規模對外用兵,一般情況下自然是江東周瑜領軍才最為合適。”
“但你既然問出了這個問題,想來那領軍之人,絕對不會是周瑜。”
諸葛誌雙眼微微眯著,腦海中想起了正史上,那誇張到他無法去接受的一場戰意。
想到那浮誇的兵數對比,以及外人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的結果。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道:
“是孫權親自統領十萬江東大軍吧。”
諸葛誌此話一出,劉備神色微微一頓。
他沒想到軍師直接便猜中了答案。
一旁的諸葛亮也是開口道:
“孫權在江東的地位雖不可能有大的動搖,但江東的基業畢竟是其父兄打下來的。”
“對此,江東的一些人本就頗有微詞,這孫權想必也是想借著合肥一戰,給自己多積累一些功勳。”
諸葛亮點出了孫權領兵的用意所在。
孫權資曆太淺,在威望上難以服眾,繼續戰國來增添在群臣麵前的威嚴。
諸葛誌聞言,輕笑一聲道:
“可惜啊,孫權主意雖然打得好,但恐怕合肥一戰的結果......卻不是他能夠接受得了的......”
諸葛誌的話語出口,諸葛亮和劉備同是一驚!
江東十萬兵馬征討合肥,還能有什麽結果?
合肥城中總共就隻有七千士卒據守,就算皆是精兵,也不可能對抗得了江東的十萬之眾啊!
劉備忍不住問道:
“難道......難道孫權還能輸在合肥城下不成?”
“是那曹操......還有什麽埋伏?”
劉備眉頭緊皺,隻有七千甲士駐守的城池,他實在想不到孫權能如何輸。
除非......在合肥那處,曹操還有別的什麽埋伏。
暗中借道,包抄於孫權大軍後方。
可從如此角度去思量的話,也不太現實,要數十萬大軍繞道,根本就做不到沒有半點風聲。
諸葛亮也是眸光定定的看著臥龍軍師,同時心中也在思忖著江東失敗的可能性。
可任諸葛亮是當世少有的智者,也想不到孫權能以怎樣的姿態在合肥城下折戟。
“等著看好了,孫權隻能通過狹長的水路,給十萬大軍補給糧草輜重。”
“戰爭的結果......要不了幾天就能見分曉......”
諸葛誌輕搖羽扇,嘴角含笑,並沒有就著這個話題多說下去。
隻留下劉備和諸葛亮,滿麵的沉思。
......
“報!!!孫權率領十萬大軍,已渡過施水,馬上就將兵臨城下!”
當這聲充滿了倉皇與急迫的高喊,傳遞在合肥軍營中時。
張遼、李典、樂進、薛悌等將,那本就嚴陣以待的神色,越發的如臨大敵!
隻覺得危機感已經化作凝實的巨獸,欲將他們整個都吞沒下去。
張遼眸光幽邃,靜默無聲,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李典下意識的攥緊拳頭,眼眸現出直麵生死的決絕。
樂進和薛悌則滿麵駭然之色,不知該如何自處。
片刻的沉寂後,帳中諸將又同看向張遼。
李典正聲道:
“現在是時候,打開丞相給的信函了。”
“看看丞相究竟給我們何等安排......”
此時的李典,對於丞相給的破敵良策已不抱什麽期待。
十萬大軍壓境,隻有七千守卒的合肥,猶如麵對狂風暴雨的野草。
再如何掙紮,也根本不可能大破敵軍的......
他們能做的,也隻是在那狂風暴雨之下,勉力給合肥維持一個體麵。
張遼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
在其他幾將的目光中,從胸口處,拿出了那封行軍前曹丞相交給的他的信函。
小心仔細的打開信函,隻看一眼,張遼的眉頭就下意識的皺了起來。
張遼這副神色,當即就讓李典、樂進、薛悌三人揪住了心。
薛悌趕忙催促道:
“丞相......丞相在信函上,到底留下了什麽安排......”
張遼深吸一口氣,對著信函上曹丞相留下的內容,緩緩念出:
“若孫權軍來到,張、李兩位將軍出城迎戰,樂將軍守城;護軍薛悌不得與敵人交戰。”
張遼剛將信全部念完,李典、樂進、薛悌三位將領皆是倒吸一口涼氣。
尤其是李典,整個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腦海中,盡是回蕩著“出城迎戰”四個字。
雙方兵力懸殊到了如此程度,他們出城迎戰和送死有什麽區別?
李典倒不是不願為曹丞相效死命,隻是這番枉送了主將性命,豈不是讓合肥更加難以禦敵嗎......
沒了主將的合肥,恐怕江東那十萬大軍都不用攻伐城池,合肥城內軍心自行便要潰散掉!
諸將皆是疑惑、凝重、不知所措。
於這種情況下,張遼收好曹丞相離別之際給的信函。
眸光沉重的掃向帳中諸將,厚重的聲響從他嘴中傳出:
“曹公正率軍在外作戰,等他率領的援軍到達時,孫權軍必定已攻破我們!”
“所以這是在告訴我們在敵軍集合完畢前去攻擊他們。我們先挫折敵人的氣勢,以安定軍心,然後可以順利守城。”
“成敗之機,就在此一戰,各位還有什麽疑惑?”
話落,張遼淩厲的眸光掃視著場中的每一人。
李典雖與張遼有著昔日的仇怨,此刻卻忍不住以佩服的目光看向張遼。
他之所以在曹營裏對張遼頗有微詞,除了有自己叔父死於呂布的緣故外,也有對張遼這種事四主之臣鄙視的緣故。
可在如今的大危機之下,張遼還能秉持著冷靜的思緒,這倒是多少讓李典有些側目。
李典看著張遼緩緩開口問道:
“你準備如何做?”
張遼神色決絕,大有一種“不成仁,便成義”之勢。
鏗鏘道:
“丞相在信函中,隻提及了人員分工,卻不規定出城時間、進攻方向等具體措施......”
“所以,我打算在第二天清晨,親率敢死者登鋒陷陣,直衝孫權帥旗!”
率領敢死隊直衝孫權帥旗?
孫權可是足有十萬大軍拱衛啊,張遼瘋了不成?
張遼話語一出,其他幾人皆是猛吸一口涼氣,看張遼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個陷入絕境中的猛獸!
加更,兄弟們,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