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去集英殿赴宴
大宋超時空:我外孫女是齊國公主 作者:夜星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古代參觀皇宮和在現代參觀皇宮,最大的區別就是在現代,你隻能站在門口抻脖子往裏麵看看,要是趕上旅遊高峰期,那可能抻著脖子都看不著。
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老張想怎麽看,就怎麽看,都能進去轉轉,還能親自上去摸一摸坐一坐龍椅。
老張舉著相機“哢嚓哢嚓”一頓拍照。
拍金色落日中的宋朝皇宮,拍宮殿內的設計布局,拍媳婦兒,拍閨女,拍外孫兒,拍皇後,拍偶像。
路人甲老張都沒放過,嬪妃,宮女,太監,禁衛軍全都納入了老張的畫麵。
除了……
老張:“趙禎,你往那邊去點兒,別杵這兒,擋鏡頭了。”
宋仁宗:人家也想拍照。
老張還力邀請柳永等人跟他們一家拍合照,有老張和柳永兩個人合照,老張和包拯兩人合照,老張一家和柳永的合照,老張一家和包拯的合照……
多種組合,不一而足。
當然,老張一家的範圍,肯定是包括小公主的,偶爾包括曹皇後,苗昭容有時候也拉著福康公主想要硬融。
至於宋仁宗嘛……
老張覺得拿三腳架有點費事,這不有現成的工具人嗎?
當然,宋仁宗之所以帝王尊嚴碎了一地,屁顛屁顛地任老張差遣,也是無利不起早。
老張不僅順手給他測一測殿裏的空氣質量,看看汙染指數超不超標,還答應到時候贈送他一批玻璃窗。
跟小命和實實在在的好處比起來,帝王尊嚴算個屁。反正也是給神仙低頭,不算跌份兒。
宋仁宗十分阿q的把自己攻略明白了。
測試結果當然是不超標了。
1032年著的火,這都1046年了,就算是修複宮殿需要個五七八年的,現在也排放的差不多了。
不要說日常修葺還會引入新的汙染源。別的皇帝在位就不存在日常修葺的環節了嗎?怎麽人家孩子都能活下來呢?
說到底,還是宋仁宗的基因不行。
都說宋朝的皇宮小,但是老張一路走過來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麽小,瞅著跟故宮差不多。
若說皇宮的大小,應該用同一水平的參照物對比。但是很少有人會這樣科學的進行對比。
就好像西安的導遊老喜歡用故宮來對標大明宮,來襯托大明宮的巍峨雄偉,這合理嗎?咋不跟圓明園對比一下呢,怕小一圈是嗎?
創業初期,當皇帝的都是勵精圖治,節儉愛民的。那個時候唐朝住的是太極宮,宋朝住的就是現在這個大內,而清朝住的是故宮。
這三個宮殿放在一起才具有可比性。
隨著王朝的發展,盛世的到來,當皇帝的就開始飄了,就開始大興土木。這個時候唐朝建了大明宮,宋朝建了艮嶽,清朝建了圓明園。
所以,如果用大明宮比宋仁宗居住的大內,那大內可不就是蝸居了。但是如果和同等水平的故宮比,就沒覺得特別憋屈了。
老張這算是實踐出真知,因為他走得有點腿疼,還騎了一會兒電動行李箱。
說明刷的步數不老少。
原計劃是五點鍾開宴會。老張他們是大約四點鍾出發,一路磨蹭磨蹭的,走了一半,一看手機,4點55分。
走路肯定不能準時趕到地方。
老張當機立斷,讓張悅笙母女上轎接機體驗體驗,讓出行李箱,他和宋仁宗、曹皇後以平均速度20裏每小時的速度,先飆行李箱過去。恰好用了4分鍾到達,剩下一分鍾讓宋仁宗兩口子整理一下儀容。
幸虧宋仁宗學過騎電動自行車,張美人去現代保胎前,把電動自行車轉贈給了曹皇後,畢竟自己的生意還得靠曹皇後替她保駕護航呢,應該賄賂賄賂,曹皇後也會騎。行李箱的穩定性又比電動車的穩定性要好。這二人才能上車就走。
也就是在4分鍾的時間,老張他們至少行了666米。
集英殿不在宋朝皇宮的最南端,小公主的寢宮也不在最北端,雖然是在斜線上,但也並非是大對角。
也就是說,宋朝的皇宮南北長度老張估摸著起碼得1000米以上,跟網上給出的數據1090米相差無幾。而故宮的南北長度為961米,寬度為753米。這樣對比,宋朝的皇宮其實並不小。
當然,評估明清時期的皇宮還得把中海和南海地界也一並算入其中。那一部分,應該算作是皇宮中所謂的太液池。
老張到的時候,文武百官皆已就位列席。男孩子跟著父親坐,女孩子跟著母親坐。
見宋仁宗和曹皇後進來,大家一起跪拜行禮。起身之時,早看見一個穿著打扮怪異的年邁之人跟在身後,猜測出這就是傳說中的神仙爺爺,就……挺普通的。難道這是仙家的障眼法?
大家早就看見高台之上,左右下首亦各擺放了兩張龍椅,兩張金絲楠木幾案。
文武百官私下裏推測神仙代表著天的意誌,而皇帝是天子,應該是神仙爺爺上座,宋仁宗坐在下首相陪。畢竟皇帝去廟裏也得跪拜神仙。文武百官自然要行更大的禮給神仙爺爺。就像皇帝祭天時一樣。
雖然他們如此揣測,也對神仙的景仰之情滔滔不絕,但是他們也不能擅作主張,越過宋仁宗自行其是。還是得宋仁宗授意後才能正式參拜。
萬萬沒有想到,宋仁宗喊著爸爸,恭恭敬敬把老張送到了下首的位置。
文武百官:?有點看不懂。
宋仁宗在門口的時候,跟老張說是讓他上座。但是老張執意不肯。老張說他不是神仙,讓宋仁宗就把他當仙使,即上天派來的使者就好了。
神仙老張受之有愧。但老張送給宋仁宗這麽多超時空的好東西,仙使之職恰如其分。
也算是在百官麵前抬舉一下宋仁宗。
看到神仙爸爸這麽替自己著想,宋仁宗感動的眼淚嘩嘩的。
如此,參拜之禮就低宋仁宗一等,讓文武百官給躬身行個大禮就行了,不用跪拜。
老張其實雅不欲如此,他就是個異世界的普通人,又不高人一等。但是宋仁宗堅持如此。他理由很充分,畢竟他叫老張一聲爸爸,在大宋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老張不受禮,是在駁他的麵子。
這個時候,在夏竦等人的陪同下,張悅笙母女也帶著小公主趕到了。
這個時間點兒,柳永、楊文廣二人現在還沒有資格這個級別的宮宴呢,站在門口手足無措。
包拯雖然官職不高,卻身在要位,是三司戶部判官,在宋仁宗跟前掛了號的重臣,自然沒有他二人那般窘迫。
還是曹皇後體貼地讓人去領他們入席。
等所有人入座後,宋仁宗命人傳菜上節目。一時之間,集英殿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現在就沒有這個問題了,老張想怎麽看,就怎麽看,都能進去轉轉,還能親自上去摸一摸坐一坐龍椅。
老張舉著相機“哢嚓哢嚓”一頓拍照。
拍金色落日中的宋朝皇宮,拍宮殿內的設計布局,拍媳婦兒,拍閨女,拍外孫兒,拍皇後,拍偶像。
路人甲老張都沒放過,嬪妃,宮女,太監,禁衛軍全都納入了老張的畫麵。
除了……
老張:“趙禎,你往那邊去點兒,別杵這兒,擋鏡頭了。”
宋仁宗:人家也想拍照。
老張還力邀請柳永等人跟他們一家拍合照,有老張和柳永兩個人合照,老張和包拯兩人合照,老張一家和柳永的合照,老張一家和包拯的合照……
多種組合,不一而足。
當然,老張一家的範圍,肯定是包括小公主的,偶爾包括曹皇後,苗昭容有時候也拉著福康公主想要硬融。
至於宋仁宗嘛……
老張覺得拿三腳架有點費事,這不有現成的工具人嗎?
當然,宋仁宗之所以帝王尊嚴碎了一地,屁顛屁顛地任老張差遣,也是無利不起早。
老張不僅順手給他測一測殿裏的空氣質量,看看汙染指數超不超標,還答應到時候贈送他一批玻璃窗。
跟小命和實實在在的好處比起來,帝王尊嚴算個屁。反正也是給神仙低頭,不算跌份兒。
宋仁宗十分阿q的把自己攻略明白了。
測試結果當然是不超標了。
1032年著的火,這都1046年了,就算是修複宮殿需要個五七八年的,現在也排放的差不多了。
不要說日常修葺還會引入新的汙染源。別的皇帝在位就不存在日常修葺的環節了嗎?怎麽人家孩子都能活下來呢?
說到底,還是宋仁宗的基因不行。
都說宋朝的皇宮小,但是老張一路走過來發現,其實並沒有那麽小,瞅著跟故宮差不多。
若說皇宮的大小,應該用同一水平的參照物對比。但是很少有人會這樣科學的進行對比。
就好像西安的導遊老喜歡用故宮來對標大明宮,來襯托大明宮的巍峨雄偉,這合理嗎?咋不跟圓明園對比一下呢,怕小一圈是嗎?
創業初期,當皇帝的都是勵精圖治,節儉愛民的。那個時候唐朝住的是太極宮,宋朝住的就是現在這個大內,而清朝住的是故宮。
這三個宮殿放在一起才具有可比性。
隨著王朝的發展,盛世的到來,當皇帝的就開始飄了,就開始大興土木。這個時候唐朝建了大明宮,宋朝建了艮嶽,清朝建了圓明園。
所以,如果用大明宮比宋仁宗居住的大內,那大內可不就是蝸居了。但是如果和同等水平的故宮比,就沒覺得特別憋屈了。
老張這算是實踐出真知,因為他走得有點腿疼,還騎了一會兒電動行李箱。
說明刷的步數不老少。
原計劃是五點鍾開宴會。老張他們是大約四點鍾出發,一路磨蹭磨蹭的,走了一半,一看手機,4點55分。
走路肯定不能準時趕到地方。
老張當機立斷,讓張悅笙母女上轎接機體驗體驗,讓出行李箱,他和宋仁宗、曹皇後以平均速度20裏每小時的速度,先飆行李箱過去。恰好用了4分鍾到達,剩下一分鍾讓宋仁宗兩口子整理一下儀容。
幸虧宋仁宗學過騎電動自行車,張美人去現代保胎前,把電動自行車轉贈給了曹皇後,畢竟自己的生意還得靠曹皇後替她保駕護航呢,應該賄賂賄賂,曹皇後也會騎。行李箱的穩定性又比電動車的穩定性要好。這二人才能上車就走。
也就是在4分鍾的時間,老張他們至少行了666米。
集英殿不在宋朝皇宮的最南端,小公主的寢宮也不在最北端,雖然是在斜線上,但也並非是大對角。
也就是說,宋朝的皇宮南北長度老張估摸著起碼得1000米以上,跟網上給出的數據1090米相差無幾。而故宮的南北長度為961米,寬度為753米。這樣對比,宋朝的皇宮其實並不小。
當然,評估明清時期的皇宮還得把中海和南海地界也一並算入其中。那一部分,應該算作是皇宮中所謂的太液池。
老張到的時候,文武百官皆已就位列席。男孩子跟著父親坐,女孩子跟著母親坐。
見宋仁宗和曹皇後進來,大家一起跪拜行禮。起身之時,早看見一個穿著打扮怪異的年邁之人跟在身後,猜測出這就是傳說中的神仙爺爺,就……挺普通的。難道這是仙家的障眼法?
大家早就看見高台之上,左右下首亦各擺放了兩張龍椅,兩張金絲楠木幾案。
文武百官私下裏推測神仙代表著天的意誌,而皇帝是天子,應該是神仙爺爺上座,宋仁宗坐在下首相陪。畢竟皇帝去廟裏也得跪拜神仙。文武百官自然要行更大的禮給神仙爺爺。就像皇帝祭天時一樣。
雖然他們如此揣測,也對神仙的景仰之情滔滔不絕,但是他們也不能擅作主張,越過宋仁宗自行其是。還是得宋仁宗授意後才能正式參拜。
萬萬沒有想到,宋仁宗喊著爸爸,恭恭敬敬把老張送到了下首的位置。
文武百官:?有點看不懂。
宋仁宗在門口的時候,跟老張說是讓他上座。但是老張執意不肯。老張說他不是神仙,讓宋仁宗就把他當仙使,即上天派來的使者就好了。
神仙老張受之有愧。但老張送給宋仁宗這麽多超時空的好東西,仙使之職恰如其分。
也算是在百官麵前抬舉一下宋仁宗。
看到神仙爸爸這麽替自己著想,宋仁宗感動的眼淚嘩嘩的。
如此,參拜之禮就低宋仁宗一等,讓文武百官給躬身行個大禮就行了,不用跪拜。
老張其實雅不欲如此,他就是個異世界的普通人,又不高人一等。但是宋仁宗堅持如此。他理由很充分,畢竟他叫老張一聲爸爸,在大宋就是高人一等的存在。老張不受禮,是在駁他的麵子。
這個時候,在夏竦等人的陪同下,張悅笙母女也帶著小公主趕到了。
這個時間點兒,柳永、楊文廣二人現在還沒有資格這個級別的宮宴呢,站在門口手足無措。
包拯雖然官職不高,卻身在要位,是三司戶部判官,在宋仁宗跟前掛了號的重臣,自然沒有他二人那般窘迫。
還是曹皇後體貼地讓人去領他們入席。
等所有人入座後,宋仁宗命人傳菜上節目。一時之間,集英殿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