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和團團嘚嘚頤和園滑冰
大宋超時空:我外孫女是齊國公主 作者:夜星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何武約的號是2045年1月4日的,也就是到京的第二天。
複查的結果還算理想。
聽到醫生的診斷,何武當時精氣神兒就不一樣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也有勁兒了,也不賴賴唧唧了。
接下來就是排號住院進行靶向治療。
京城的醫院排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時候往往需要排上半個月到一個月。
過年是回不去了。
反正也跟張悅笙的小表妹何葉兒說好了,就讓何武和王曉贇踏實擱這兒排著。等她小兩口過年休假,就直接飛京城過年。兩家人湊合一起,還熱鬧。
也就是何武住院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空窗期,可以安排自由出行。
所以次日,也就是2045年1月5日,見天朗氣清,碧空萬裏,老張一家帶著王曉贇一家組團兒去頤和園滑冰。
當然,東北人是不缺冰上活動的,單純的冰上活動其實並不能引起他們特別大的興趣。
他們感興趣的是帝苑的風光,體會的是積雪殘雲,景更如畫,“人行步玉花,遙望鎖煙霞”的意境。
其實冬天,皇上也喜歡坐冰車。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就提到過皇帝冬天在北海坐冰車的情形,隻不過皇帝是用人拿繩子拖著,所以不叫冰車叫拖床;乾隆皇帝還有《禦製臘日坐並床渡太液池誌興》的詩為證。
而現在都是用滑冰杖自己拄著滑。
老張一直覺得,冬日的下午,才是去頤和園滑冰的正解。
冬至前後的半個月,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每天15:30至16:20都會呈現“金光穿洞”景象,吸引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前去打卡。老張也跟風去過。
這個時間段,應該還能看到。
(本作者就在這個時間段去過,有話說裏照片為證。)
而且冬晴日下午三四點鍾的斜暉,是純金色的,亮閃閃的。照在佛香閣上,分外的富麗堂皇,就好像驚豔的時光於此定格。
老張給王曉贇他們介紹頤和園冬日美景時,開玩笑說:“這得虧是大清亡了,要不然哪輪得上咱們欣賞這美景良辰呐。”
老張引經據典、繪聲繪色的描述,加劇了王曉贇等對於這次出行的期待。
張悅笙買的是冰場下午票,兩點到五點鍾。一點出發,恰好兩點鍾進冰場。
老張一家和王曉贇一家都穿著頭一天張悅笙去商場給買的家庭套裝滑雪服。老張一家是紅色的,王曉贇一家是黃色的。襯得兩小隻更加的粉嫩玉潤。
因為跟張悅笙蹭視頻時看到某網紅熊貓飼養員去頤和園滑冰時帶著他所飼養熊貓的仿真玩偶,小公主和團團有樣學樣,一人背了一個仿真熊貓蘭蘭的毛絨包。
因為蘭蘭是小公主的好朋友,小公主當然要帶蘭蘭的仿真玩偶了。
蘭蘭是小公主的好朋友,當然也是團團的好朋友啦。雖然團團和蘭蘭都沒打過照麵,但是邏輯上沒毛病。
下午兩點鍾的冬日的暖陽是溫柔的,照在人身上特別的舒服,有一種春天到來的錯覺。
大家都是東北人,在冰上行走經驗豐富,都連四歲的團團都能蹬著小短腿兒打出溜滑兒。
都是小case,除了小公主之外。
小公主看團團哥哥自己走,她也不讓抱著,非要自己走。
她看見團團哥哥出溜滑打得,老六了呢,她也想試試。結果腳是滑出了,身體因為慣性後仰,結果就是以大屁墩兒的姿勢出溜出去了,還出溜得挺遠的。
把小公主都摔懵了,老張跑過去過去抱她的時候,她還一臉懵逼。
小公主:窩係誰,窩債哪兒,窩腫麽粗溜兒介麽遠噠。
老張一家憑票領了四輛冰車,兩輛親子款,兩輛單人款冰車。親子冰車兒前麵的寶寶座位比成人的座位低一些,省得小朋友雙腳懸空,比如三頭身的小公主。
老張還租了一輛冰上自行車。
後麵的人把腳搭載前麵的冰車或者自行車上,就能串聯在一起。由於冰上摩擦力小,騎車的人不費什麽勁兒就能拉起一條長龍。
這是頤和園冰場上特別常見的玩法。
當然,在頤和園冰場上滑冰,首先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滑冰,而是在佛香閣前拍照留念,然後發朋友圈兒嘚瑟。
老張先是給兩小隻拍了單人照,然後又給兩小隻拍了合照;然後是老張一家拍全家福;王曉贇家拍全家福,王曉贇和老張媳婦兒姐妹合照……
組合可以有232種方式,就算不是實踐所有的組合方式,每一個組合還包括不同的姿勢。
比如說,小公主和團團比完“耶”後還要組一個心型;比如說老張媳婦兒和王曉贇站著拍完還要坐在冰車上拍……
咋得也得拍照個半個小時。
老張帶著小公主乘坐一輛冰車,老張媳婦兒自己乘坐一輛冰車;王曉贇帶著團團乘坐一輛冰車,何武自己乘坐一輛冰車。張悅笙騎自行車。
手短腿短的小公主撅著小屁股賣力的用滑冰杖戳著冰麵,累得小臉兒紅撲撲的,好像自己出了多大力一樣。
她還時不時抹了一把額頭,好像自己非常辛苦。
其實她努力的結果,就是然並卵。
滑冰車的難點其一是控製方向,使勁兒不正當容易跑偏;其二是發力,正確的發力方式能夠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滑冰人多,別撞車。
等大家都調整好狀態後,老張發起了冰車滑行大賽,向著十七孔橋出發,還讓張悅笙全程記錄大賽的情況。
四個老人帶倆娃,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滑得老來勁兒了呢,頗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風範。
最後是王曉贇拔得頭籌。
在十七孔橋等落日金光穿洞的時候,張悅笙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脫力的一行人兜圈子。
不斷有其他的遊客申請加入,隊伍越串越長,形成了長蛇陣,由張悅笙帶隊,在冰麵上搖頭擺尾。
這是京城每一個冰場的習俗,不管相識與否,既然在這片無塵的淨土邂逅,那就是朋友,可以加入到友愛的互動中來。還有人在前麵仗義地幫著錄製視頻。
大家玩得都很歡樂,頗有幾分種花國儒家所謂的“四海之內皆朋友”的和諧氣氛。
拍完了金光穿洞,行程也差不多該結束了。
晚飯還是去了熊貓主題餐廳去吃。
主要是團團剛到,小公主就一直給他安利這家餐廳,說得團團也心癢癢的,離頤和園又不算遠,當然要滿足兩小隻的願望了。
滑冰的後遺症就是,有一個算一個,晚上都胳膊疼。
所以第二天的活動就變成了spa、馬殺雞、蒸桑拿了。
當然小朋友是不能參與的成人的消遣,昨天不是有一個沒滑的、胳膊不酸的麽。
所以張悅笙就被分派了看孩子的任務。
當然了,後遺症裏還有個被連帶的。
鈺鈺看著四奶奶的朋友圈,哭得哇哇的:“小嘟嘟係窩噠,窩也想和小嘟嘟玩。”
複查的結果還算理想。
聽到醫生的診斷,何武當時精氣神兒就不一樣了,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也有勁兒了,也不賴賴唧唧了。
接下來就是排號住院進行靶向治療。
京城的醫院排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時候往往需要排上半個月到一個月。
過年是回不去了。
反正也跟張悅笙的小表妹何葉兒說好了,就讓何武和王曉贇踏實擱這兒排著。等她小兩口過年休假,就直接飛京城過年。兩家人湊合一起,還熱鬧。
也就是何武住院前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空窗期,可以安排自由出行。
所以次日,也就是2045年1月5日,見天朗氣清,碧空萬裏,老張一家帶著王曉贇一家組團兒去頤和園滑冰。
當然,東北人是不缺冰上活動的,單純的冰上活動其實並不能引起他們特別大的興趣。
他們感興趣的是帝苑的風光,體會的是積雪殘雲,景更如畫,“人行步玉花,遙望鎖煙霞”的意境。
其實冬天,皇上也喜歡坐冰車。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就提到過皇帝冬天在北海坐冰車的情形,隻不過皇帝是用人拿繩子拖著,所以不叫冰車叫拖床;乾隆皇帝還有《禦製臘日坐並床渡太液池誌興》的詩為證。
而現在都是用滑冰杖自己拄著滑。
老張一直覺得,冬日的下午,才是去頤和園滑冰的正解。
冬至前後的半個月,頤和園的十七孔橋每天15:30至16:20都會呈現“金光穿洞”景象,吸引了無數的攝影愛好者前去打卡。老張也跟風去過。
這個時間段,應該還能看到。
(本作者就在這個時間段去過,有話說裏照片為證。)
而且冬晴日下午三四點鍾的斜暉,是純金色的,亮閃閃的。照在佛香閣上,分外的富麗堂皇,就好像驚豔的時光於此定格。
老張給王曉贇他們介紹頤和園冬日美景時,開玩笑說:“這得虧是大清亡了,要不然哪輪得上咱們欣賞這美景良辰呐。”
老張引經據典、繪聲繪色的描述,加劇了王曉贇等對於這次出行的期待。
張悅笙買的是冰場下午票,兩點到五點鍾。一點出發,恰好兩點鍾進冰場。
老張一家和王曉贇一家都穿著頭一天張悅笙去商場給買的家庭套裝滑雪服。老張一家是紅色的,王曉贇一家是黃色的。襯得兩小隻更加的粉嫩玉潤。
因為跟張悅笙蹭視頻時看到某網紅熊貓飼養員去頤和園滑冰時帶著他所飼養熊貓的仿真玩偶,小公主和團團有樣學樣,一人背了一個仿真熊貓蘭蘭的毛絨包。
因為蘭蘭是小公主的好朋友,小公主當然要帶蘭蘭的仿真玩偶了。
蘭蘭是小公主的好朋友,當然也是團團的好朋友啦。雖然團團和蘭蘭都沒打過照麵,但是邏輯上沒毛病。
下午兩點鍾的冬日的暖陽是溫柔的,照在人身上特別的舒服,有一種春天到來的錯覺。
大家都是東北人,在冰上行走經驗豐富,都連四歲的團團都能蹬著小短腿兒打出溜滑兒。
都是小case,除了小公主之外。
小公主看團團哥哥自己走,她也不讓抱著,非要自己走。
她看見團團哥哥出溜滑打得,老六了呢,她也想試試。結果腳是滑出了,身體因為慣性後仰,結果就是以大屁墩兒的姿勢出溜出去了,還出溜得挺遠的。
把小公主都摔懵了,老張跑過去過去抱她的時候,她還一臉懵逼。
小公主:窩係誰,窩債哪兒,窩腫麽粗溜兒介麽遠噠。
老張一家憑票領了四輛冰車,兩輛親子款,兩輛單人款冰車。親子冰車兒前麵的寶寶座位比成人的座位低一些,省得小朋友雙腳懸空,比如三頭身的小公主。
老張還租了一輛冰上自行車。
後麵的人把腳搭載前麵的冰車或者自行車上,就能串聯在一起。由於冰上摩擦力小,騎車的人不費什麽勁兒就能拉起一條長龍。
這是頤和園冰場上特別常見的玩法。
當然,在頤和園冰場上滑冰,首先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滑冰,而是在佛香閣前拍照留念,然後發朋友圈兒嘚瑟。
老張先是給兩小隻拍了單人照,然後又給兩小隻拍了合照;然後是老張一家拍全家福;王曉贇家拍全家福,王曉贇和老張媳婦兒姐妹合照……
組合可以有232種方式,就算不是實踐所有的組合方式,每一個組合還包括不同的姿勢。
比如說,小公主和團團比完“耶”後還要組一個心型;比如說老張媳婦兒和王曉贇站著拍完還要坐在冰車上拍……
咋得也得拍照個半個小時。
老張帶著小公主乘坐一輛冰車,老張媳婦兒自己乘坐一輛冰車;王曉贇帶著團團乘坐一輛冰車,何武自己乘坐一輛冰車。張悅笙騎自行車。
手短腿短的小公主撅著小屁股賣力的用滑冰杖戳著冰麵,累得小臉兒紅撲撲的,好像自己出了多大力一樣。
她還時不時抹了一把額頭,好像自己非常辛苦。
其實她努力的結果,就是然並卵。
滑冰車的難點其一是控製方向,使勁兒不正當容易跑偏;其二是發力,正確的發力方式能夠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滑冰人多,別撞車。
等大家都調整好狀態後,老張發起了冰車滑行大賽,向著十七孔橋出發,還讓張悅笙全程記錄大賽的情況。
四個老人帶倆娃,你追我趕,爭先恐後,滑得老來勁兒了呢,頗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風範。
最後是王曉贇拔得頭籌。
在十七孔橋等落日金光穿洞的時候,張悅笙就騎著自行車帶著脫力的一行人兜圈子。
不斷有其他的遊客申請加入,隊伍越串越長,形成了長蛇陣,由張悅笙帶隊,在冰麵上搖頭擺尾。
這是京城每一個冰場的習俗,不管相識與否,既然在這片無塵的淨土邂逅,那就是朋友,可以加入到友愛的互動中來。還有人在前麵仗義地幫著錄製視頻。
大家玩得都很歡樂,頗有幾分種花國儒家所謂的“四海之內皆朋友”的和諧氣氛。
拍完了金光穿洞,行程也差不多該結束了。
晚飯還是去了熊貓主題餐廳去吃。
主要是團團剛到,小公主就一直給他安利這家餐廳,說得團團也心癢癢的,離頤和園又不算遠,當然要滿足兩小隻的願望了。
滑冰的後遺症就是,有一個算一個,晚上都胳膊疼。
所以第二天的活動就變成了spa、馬殺雞、蒸桑拿了。
當然小朋友是不能參與的成人的消遣,昨天不是有一個沒滑的、胳膊不酸的麽。
所以張悅笙就被分派了看孩子的任務。
當然了,後遺症裏還有個被連帶的。
鈺鈺看著四奶奶的朋友圈,哭得哇哇的:“小嘟嘟係窩噠,窩也想和小嘟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