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祭酒、羅教授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到底有什麽不好,說時遲那時快,隻聽“咚!”“咚!”兩聲!牛高馬大的節度使親兵所舉的大盾,頓時被砸掉了兩麵!每麵大盾都是三四個親兵合力舉起,就像個小屋頂似的,底下各庇護著五六個法師。這下子兩麵大盾被從高空墜落的鼠李木棒砸擊,掉落在地。受此重擊,一下子有差不多十個法師受傷!法師的身體通常都比較弱,有的人當場經受不住,傷重而死!


    為首的何祭酒也受了重傷。羅教授運氣好,沒有受傷,嚇得眼睛瞪得溜圓,一時呆住。但在這樣的激戰關頭,也不敢呆得太久,羅教授回過神來,一看許教授已經跑得遠了,忙也拔腿就跑。何祭酒的徒弟們急忙搶救師父,拿擔架抬了奔跑。


    三個地位最高的禦法師都跑了,城牆上的官軍法師群就此瓦解。官軍法師群瓦解,義軍的象兵就不受法術影響,又可以胡來了。


    不多時,九江城南城門告破。


    成沫仰天長歎:“天要亡我,非我不能也!”


    手下將領忙道:“大帥莫出此言!”“大帥不可想不開!”“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於是眾將拖拽成沫,跟南昌城城破時那樣,依樣畫葫蘆去坐船逃走。成沫感到丟了南昌又丟九江罪責難逃,見到城門被撞破時,死的心都有了,但是一邊被拖著走一邊冷靜下來,罷了,雖然有罪,但還罪不至死,好歹還有帶罪立功的機會。不是自己無能,實在是匪軍太強啊!麵對人多勢眾、又有大象、又有許多法師的匪軍,頂不住也情有可原,先保命,以後再想辦法報仇雪恥。


    義軍蜂擁殺入城中。官軍狼狽奔逃。先前接送官軍從南昌逃到九江的水師,這時隻好又接送一次。這次也不知要送去哪裏。畢竟之前都沒想到九江會被攻陷,都以為像九江這樣的堅城,莫說守一年,守個三年五載也完全可以啊!誰知道九江也被攻破了……這應該全怪陳懷忠那廝,否則能有這事?貪官之害,甚矣!


    不知要送去哪裏,先沿江而下再說。一路走一路再考慮要去哪裏。成沫終究不敢回金陵去見成山宰,就率所部人馬在九江下遊北岸的安慶下船登陸。人馬倒是沒折損太多,這還算可以交代。就說匪軍太過凶悍,實在無法抵禦,隻好保全戰力轉進安慶雲雲,庶幾可乎。


    義軍聯盟中路軍攻克九江,主力轉向東北麵進攻。彭大舉所部先前在浮梁縣與成山宰手下將軍嚴駿所部對峙,得知主力的捷報之後士氣大振,開始猛攻。嚴駿所部頂不住,放棄浮梁縣城撤退。


    浮梁縣位於昌江的上遊,地勢崎嶇險峻,每年雨季受到從南方來的季風以及鄱陽湖的水汽影響,常降暴雨,素來多山洪爆發。由於山洪厲害,固定的橋梁常被衝垮,當地百姓造橋遂采用不固定的浮動橋梁,可以隨著水勢起落,減少被衝垮的可能,而且就算被衝垮,再造也容易。本縣故此得名浮梁縣。


    成山宰令嚴駿所部在浮梁縣頂住義軍,就是想等山洪暴發,把義軍衝個七零八落。結果山洪還沒來,九江府先守不住,連帶浮梁縣也失守。隨後義軍主力沿著鄱陽湖兜了一圈,從長江南岸向東北方向進軍,輕易攻占彭澤縣,進入安徽道池州地界。


    另一方麵,義軍聯盟東路軍久攻杭州不下,發急不顧代價強攻。本來東路軍有十餘萬人馬,自認為是三路軍中最強的,而杭州是三路軍的目標之中最容易打的,結果最遲還沒打下來。中路軍攻下目標南昌之後又把著名險要的九江給打下來了;西路軍攻下目標潭州之後又占領了嶽州;東路軍再打不下杭州的話情何以堪?這是不能不急了。


    杭州遭到東路軍沒命猛攻。官軍雖然接連將義軍打退,但自身不斷損失,也很麻煩。杭州守軍是成山宰的精兵,哪怕殺敵一千自損三百也受不了,不劃算。這樣打下去,杭州的守軍非得給義軍耗光不可。


    成山宰遭到義軍聯盟東路軍和中路軍的夾擊,兵力不斷耗損,十分心痛肉痛。想想本來自己是天下所有軍閥中最強大的,這下子因為與義軍作戰,勢力遭到削弱,要被削到什麽程度?而郎繼宗一點都沒被削,坐看笑話。臧天佐雖然也被義軍削著,江漢、瀟湘是其勢力範圍,但並不是他的嫡係,他損失有限。這義軍真是可惡透頂,本來許多是在江北甚至河北的,竟然跑來江南大鬧,這不是專找我成家的麻煩?太可恨了!


    可是再怎麽痛恨也無用,應該想點實際有用的事情,如何把禍害引向郎家和臧家呢?至少也不要再禍害我成家了。


    成山宰就下了一個決心,做了個艱難的抉擇,決定放棄……


    杭州?——不!杭州絕不能放棄!放棄了杭州,全天下最為肥沃的吳地,全都無險可守,輕易就能給義軍一鼓作氣全打下來。湖州、蘇州、常州、嘉興、華亭、昆山、無錫、常熟、江陰……一大批肥得流油的州縣,全都得丟!


    因此杭州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


    成山宰做出一個十分艱難而又十分明智,還帶有幾分賭博的抉擇,決定放棄金陵!


    江南第一重鎮金陵,帶有紫氣的王者之城,成山宰決定放棄。


    成山宰遂使苦肉計,裝作聽信讒言,當眾把將軍嚴駿抓起來,大罵:“你私通匪軍,故意失守要地,坑害老夫!”不由分說,令人把嚴駿痛打一頓,打得血肉模糊,扔進牢裏,改天要定罪處死。然後派一名親信,悄悄把嚴駿放了出去。


    嚴駿帶傷投奔義軍,找到了東路軍最強的義軍之一河北義軍的首領,號稱“河北賢王”的盧元龍。


    盧元龍素聞嚴駿是個剛強的漢子,這個時候被冤枉而來投奔自己,豈不是天助我也?盧元龍便問:“本大王聽聞嚴將軍是個名將,與江東、江淮兩家大王打過不少仗,為何不去投奔他們,而來投奔本大王?”


    嚴駿臉現不屑之色,一時不語,然後徐徐道:“嚴某這條命本該沒有的了,就說個實話吧!那兩家大王名為英雄,實為無謀之輩,我與他們交手頗多,豈能不知?還是盧大王有賢能之名,聽聞你智勇雙全,故此我來投你。”


    盧元龍聽了暗喜,不動聲色繼續問道:“那你又為何不去投江右義軍?”


    嚴駿十分不屑道:“小玉觀音?我大男子怎肯投女流之輩?”


    盧元龍嗬嗬一笑,搖頭道:“本大王說的是吉義。”


    嚴駿想了一想,起身道:“吉義倒也未嚐不可。大王這是不肯收我的意思?那我投吉義去。”


    盧元龍大笑,伸手攔住道:“怎麽不收?問問而已。嚴將軍請坐。我再問你些事情。”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義三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義三行並收藏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