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觀音死而還魂將小玉觀音托付給吉義、賈熙之時,約好:如果吉義娶狄霰為妻,則小玉觀音身為首領必不能為妾,那就改由賈熙來娶小玉觀音。


    為了寬慰亡魂,吉義、賈熙當時都答應了。


    到了吉義確定不能娶狄霰之時,吉義與小玉觀音的婚事就已經確定。總不能對亡魂失信,何況雙方彼此互相需要。


    雙方是一家人無疑了。吉義在尋鼎之旅告一段落之後,回五龍莊稍事休息、安排好本莊事務,便又馬不停蹄趕去幫助江右義軍。


    五龍莊頭目“雙雄鐧”朱泰、“獅子頭”葉柏、“劈頭兩斧”石大夫、“披發狂刀”歐陽超、“蘿卜王”羅百旺等人率領精幹莊丁隨同吉義南下,去到閩西地方,會合轉戰到那邊的江右義軍人馬,一同開辟新地盤。


    吉義在閩西發展,智擒漳泉節度使鄭家的二公子鄭若漢,同時擒獲鄭家小姐鄭若雪與其閨中密友閏若梅。閏若梅也是個節度使家的貴小姐,其父親便是南贛節度使閏弘道。吉義不但義釋鄭若漢、鄭若雪、閏若梅,還認兩個小姐為義妹,將義妹閏若梅許配給鄭若漢。鄭若漢感恩戴德。漳泉節度使鄭克莊也因此對吉義又感恩又畏懼,感不殺子女之恩,畏“節度使克星”之名,便放任義軍發展。吉義所率領的人馬迅速發展到有近二萬人之多。


    另一方麵,姚水蓮、賈熙所率領的人馬也有所發展,但遭到茶陵公主率領大軍圍剿。賈熙與姚水蓮分兵,讓姚水蓮所部跳出外線作戰,自己所部吸引敵軍主力。於是姚水蓮所部順利轉移,而賈熙所部被敵軍主力追擊,終於在梅嶺遭到四麵合圍。


    吉義得訊率軍奔赴梅嶺,在大庾嶺一帶與茶陵公主的大軍大戰一場。


    先前在桐柏山,江淮義軍的大法師公羊涉縱兵對當地百姓進行洗劫搶糧,被薑棠狠狠教訓一把,用長鞭拖在地上摩擦摩擦摩擦……公羊涉威名大損,而且由於搶糧不成,加劇了其所部麵臨的困境。茶陵公主率領大軍來討伐,他索性就投降了。


    茶陵公主本來就驕傲跋扈,幾番代替皇帝哥哥出征,連連得勝,樂得自以為天下無敵,又率大軍前來南贛道圍剿江右義軍,要捉拿小玉觀音獻給皇帝哥哥。


    茶陵公主本領雖不足道,但其手下人多勢眾,而且還頗有精英法師和各種法寶。光是其麵首“三劍一流星”,也不可小看了。


    公羊涉跟著茶陵公主助紂為虐,在大庾嶺之戰,又遇上吉義和薑棠,又被教訓一場,大敗虧輸。公羊涉惱怒不已,獻毒計給茶陵公主,在瑞金監一帶屠殺地方百姓,以圖吸引義軍過來決戰。


    官軍有五萬之眾。義軍三萬多人,裝備和訓練都遠遠不如官軍,許多還是新兵。雖如此,為了拯救地方百姓,義軍向官軍進攻過去!


    義軍一來同仇敵愾,二來剛跟隨吉義連戰連勝士氣高昂,發揮了遠超官軍預料的戰鬥力。驕橫的茶陵公主,不得不率軍敗退。吉義正追趕,不料被流星弩射中,受到致命傷!幸虧先前薑棠讓給吉義的鳳靈披風起了作用,懸命不死,經過小玉觀音、紅香母女等己方法師搶救,總算救活了過來。


    戰後,茶陵公主自吹又獲得重大勝利,光榮轉進,隨丈夫喬嘉言上任廣州經略使。從此,茶陵駙馬喬嘉言獲得了南嶺道、南海道兩道兵權,兼任兩道節度使,成了所謂雄踞嶺南的實力軍閥,不在話下。


    吉義身負重傷,不但自己受苦不輕,還耽誤了本軍追擊敵軍的大好時機,事後不免懊惱。賈熙卻開心地說,吉兄你大難不死就是大吉了,而且接下來的運勢會更好,叫做“動罔不吉”!


    “罔”,就是“沒有”的意思。古語雲:“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說的是君王統治者,樂於聞過,沒有不興起的;不聽人諫,沒有不衰亂的。


    “動罔不吉”,就是說,隻要去行動,沒有不吉利的。任何事情,隻管去幹,結果必吉!


    吉義姑且當做是安慰自己,不管信不信,橫豎也得繼續曆險去尋寶鼎,集齊才有希望救楚春鶯。


    於是在養好傷之後,吉義告別未婚妻姚水蓮,告別縹緲門人賈熙、薑棠、寧夢,讓山士賢、山士惠率領手下繼續留在義軍幫忙,要獨自回五龍莊,再繼續尋鼎之旅。薑棠詢問:“吉兄要不要我們再跟你去?”吉義道:“不用。我一個人便可。一個人更好曆練。”寧夢道:“吉兄不要托大。你剛剛差點死掉。”吉義道:“我是差點死在戰陣,又不是差點死在旅途。旅途我自會小心。”薑棠抱手道:“旅途你若出事,可就沒人救你命。”吉義有些麵紅耳赤道:“沒有的事。我又不是不曾行走江湖。我老江湖也。如今本領更強,何懼之有?再說了,賈兄剛給我占卜說是‘動罔不吉’,難道是假的?”賈熙忙插一句:“決計不假!”薑棠笑道:“真個不用我們跟著?”吉義堅決搖頭道:“不用。反倒是這邊,我不放心。茶陵公主那廝,不是容易甘心的。公羊涉那廝,也必懷恨在心。他們雖然去廣州了,隻怕隨時還會舉兵再來。你們準備對付公羊涉是正經。”寧夢點頭道:“那倒是。”薑棠道:“他們敢再來,我必抓住公羊涉,扒了他的老羊皮再拖地!”吉義咋舌道:“你狠!”


    於是吉義再度獨行。其實自小習慣獨行。後來才有了楚春鶯陪伴,有時候又有兄弟陪伴,上一段尋鼎之旅多虧薑棠、寧夢也來友情協力,十分順利。下一段尋鼎之旅,重溫一下獨行的日子,不亦樂乎?或許會有艱險,那正好磨練自己。動罔不吉,又有何懼?


    吉義回到五龍莊。與兄弟家人團聚,各敘情況;向手下了解種田與訓練狀況,作出安排;一概細事,不在話下。


    接著準備進行尋鼎之旅。這次要去尋的是位於西北的雍州、涼州二鼎。古時候的雍州、涼州範圍很大,包括了今朝二三百個州縣。就算有尋鼎磬,如果不卜卦而直接去找,找一輩子也未必找得到。那麽少不得要由郝半通給吉義卜卦,算出雍州、涼州二鼎所在。


    郝半通先算了兩卦,得出雍州寶鼎是在如今的夏州境內,一座已經荒廢的古城陽周城附近;涼州寶鼎則正好在如今的涼州城不遠處,涼州的倚郭縣姑臧縣境內。然後郝半通出於謹慎,雖然有賈熙已經卜了“動罔不吉”,郝半通還是又哥哥接下來的運道卜了一卦,得出一個“比”卦,取第三爻,爻辭曰:“比之匪人。”


    比之匪人?這聽起來好像不吉利啊。吉義忙問:“難道不是‘動罔不吉’?怎麽又來個‘比之匪人’?這兩卦之意,難道不矛盾?”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義三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義三行並收藏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