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百年不遇的大旱,這兩年來剛剛興起的一支大義軍,遇到了很大的麻煩。這支義軍的首領名叫郭壽童,原是江淮商幫的頭麵人物,見天下大亂有機可乘,散財募兵舉事,發展壯大,成為天下有名的反王之一,手下義軍就稱為江淮義軍,不拘門派招攬人才。


    吉義一行人一路尋找各處玉皇頂,從桐柏山脈的西部走到了東部,在又一座玉皇頂的附近,遇到了江淮義軍的人馬,正在搶掠平民百姓!


    從古至今,許多義軍舉事,剛開始都打著替天行道、拯救百姓的旗號,以便有大義名分,可以獲得擁護支持。但是能夠自始至終堅持仁義之道的,又能有幾?


    許多義軍都是剛開始發展迅猛,往往幾個月之間就能聚集成千上萬的人馬,攻州奪縣。得到了州縣的糧倉存糧就開倉濟貧,橫豎要轉戰帶那麽多糧草也多有不便,不如散糧以收民心。為了收民心,往往還打出“均田免糧”之類的口號,不但分土地,而且還不征稅納糧。


    這樣一來,剛開始是爽了,長期以往怎麽辦?均了田,免了糧,義軍自己不耕田,又不征糧,吃的從哪來?就隻有繼續去打更多的地方,搶占更多的糧倉。然後人馬更多,聲勢浩大,但過不了多久糧食就會成為嚴重問題……不得已,隻能毀棄最初的承諾,開始征稅納糧。可是小民百姓也沒有什麽覺悟,隻覺得義軍變壞了,就不是那麽支持。而且小民百姓都圖著自己能多吃飽點,誰能想得那麽長遠,指望自己忍饑挨餓省出糧食來養著義軍,好讓義軍長遠保護自己安居樂業?哪有那麽高的覺悟啊!對於義軍而言,說不得,實在沒辦法籌措糧草的話,那也就隻有搶了!一開始先搶周邊的百姓,暫時不動自己核心地盤內的百姓,但如果再窘迫的話,就什麽也顧不得了!到那時候,百姓唾棄,加上官軍反撲,許多義軍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走向毀滅。


    理想是光輝的,但現實不是那麽簡單的……


    於是在曆史上,許多義軍都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千古以來的覆轍,多不勝數。


    可是後世的義軍首領,許多人連書都不讀,又怎能吸取曆史教訓?能夠吸取曆史教訓,有遠謀,打好基礎,以圖長遠發展的義軍領袖少之又少。極少數能得天下的都是此類。要不就得自己有文化,懂得興亡道理;要不就得有文化的大賢輔佐,但自己也得有識人之明才行啊。否則亂用大言炎炎的書生以至滅亡的,也不計其數了。


    在混亂的世道,絕大多數的人根本看不了那麽長遠,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加入義軍的人,絕大多數也沒什麽覺悟,無非都是為了有口飯吃。先得有飯吃,然後再看看有沒有前程可奔。前程,絕大多數的人都是看不明的,說白了也就是憑感覺瞎奔而已!


    因此也不要太過責備義軍變壞……沒飯吃了,誰能管那麽多?都得先顧著自己能吃飯活下去啊。


    吉義自己有文化,又有賢才輔佐,一開始走的就是打牢根基、徐圖發展之路,雖然迄今沒有過多大的地盤,但是穩紮穩打。先前在老家沂州一帶開拓地盤,治理得妥妥帖帖,深得民心。雖然因為朝廷要由茶陵公主掛帥發大軍征討的緣故,吉義有自知之明,知道憑著自己的一點人馬不可能敵得過朝廷大軍,放棄了地盤,解散了人馬,率領骨幹轉移,那麽好的根基最終算是白忙一場……雖如此,卻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深山家園五龍莊不斷收聚流民和招攬工匠,還有自己的商船隊,農工商一齊發展,為將來打好基礎。


    賈熙十分讚賞吉義與兄弟們經營地盤的方法,故此向姚水蓮力薦,邀吉義的三弟山士賢與妹子山士惠去幫江右義軍。山氏兄妹作為軍師發揮作用,內幫治理,外幫軍略,幫助姚水蓮所率義軍餘部重新發展起來,而且是更加踏實的發展。


    姚水蓮可是吉義的未婚妻一般,她的義軍就像自家人一樣,那當然是要好好幫。


    至於別人家的義軍……各種胡作非為,本來眼不見心不煩,但是出外曆險見到了,怎麽辦?


    吉義剛開始還以為是土匪強盜在劫掠百姓,再一看人馬那麽多,不是尋常的土匪強盜吧?仔細辨認旗號,竟然是近年來大名傳揚的江淮義軍。


    在這一年裏,好幾支有名的大義軍都遭到了大麻煩。


    老牌義軍的典範——江右義軍,被官軍大規模圍剿,差些覆滅。如果沒有吉義、賈熙、會真等人援救,可能就真的滅了。“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小玉觀音就有可能真的被無憂天子捉去,關在深宮內院裏恣其玩樂了。


    另一支久傳大名的老牌義軍——關隴義軍,由紅蓮門大法師伏龍炎率領興起,可是接著也遭到了毀滅打擊,伏龍炎被生擒,押解上京,活剮示眾。其得力幹將,有的戰死沙場,有的一同慷慨就義,部下或死或散,整支義軍土崩瓦解。剿滅關隴義軍主要是西京留守臧天佐的功勞。無憂天子楊匡大喜,也就更加自滿,滿以為自己真的是讖語裏所說的“天命之魁”,能夠“重安社稷”,這不已經消滅掉了兩支大反賊的隊伍?朕是真命天子,天威不可犯啊!


    然後是青蓮門旗下的最大義軍——江左義軍,也遭受了重挫。成山宰親自來對付該義軍,趁著其首領——反王吳寶雄出征之機,重金收買其部將叛變,作為內應幫官軍攻陷江左義軍老巢。老巢被攻陷,義軍許多將士的家眷都被俘獲,包括吳寶雄封為正妃的妻子紅嬌夫人、女兒香苞公主。其側妃武秀夫人帶著繈褓中的兒子,憑著自己的高強武藝與部下的拚命保護總算逃出。吳寶雄不愧是梟雄,還能穩住軍心再戰,換了別人隻怕要全軍崩潰了。如今江左義軍正在努力挽回局麵。


    全天下能與上述三大義軍並駕齊驅的大義軍,郭壽童的江淮義軍算是一支。但如今江淮義軍也因為江淮地區百年不遇的大旱,陷入深重的困境之中。這兩年天下多災,江淮是受災最重的地方之一,江淮義軍在初期所積累的糧草已經告罄,不得不四出劫掠周邊百姓。雖然劫掠百姓不義,但為了生存,有什麽辦法呢?全天下也不止一支義軍這麽幹。相反,大家到了這個地步都隻得這麽幹。不這麽幹就得死。解散也不行,一來解散之後,仍然會被官軍圍捕,很多人還是難逃一死;二來已經有家有業的反王與頭領們,誰又願意放棄既得的地位、權力與聲望?果斷放棄的智慧,可不是人人有。放棄之後全身而退的本領,更不是人人能。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義三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義三行並收藏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