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吉義帶著優卿、桂兒、紅袖、綠袖踏上歸途,一番長途跋涉之後回到五龍莊。這時已經是陰曆六月底,夏末時節了。


    回到自家地盤時,隻有二弟郝半通前來迎接,三弟山士賢卻沒來。吉義並不見怪,知道兄弟們各擔責任,問道:“三弟在忙什麽呢?”郝半通笑而答道:“想必是在南贛崇山峻嶺之間,幫義軍出謀劃策如何打擊敵人、治理地盤吧!”


    吉義一愕,再一看,後麵還來了一夥美女,其中兩個紅裝素裹的大姑娘,左右扶持著義妹兼弟媳王舜英。王舜英因為又有孕在身,出外須得攙扶。那兩個大姑娘,可不就是好友賈熙的師姐師妹,縹緲門的薑棠、寧夢麽?


    吉義忙與她們見禮,問知事情緣由是——賈熙、薑棠、寧夢同門三人跟隨江右義軍餘部去到南贛道之後,與一些山賊、土豪之流作戰,輕易擺平,站穩了腳跟。賈熙便讓薑棠、寧夢來五龍莊,交換山士賢、山士惠去義軍幫忙。因為一直聽吉義說山氏兄妹博學多才,裏外來得,能治理內政又能謀劃對外作戰,義軍正缺這樣的軍師人材。山士賢就帶著妹子去了。於是五兄弟一時隻剩郝半通留在莊裏。莊裏平安無事,薑棠、寧夢卻也沒什麽忙好幫,整日裏就是修煉法術和武藝,並且與會真、圓真師徒不時切磋。


    薑棠、寧夢見到吉義回來,先問了一下吉義的情況,再轉達賈熙的意思,叫吉義暫且不用擔心江右義軍那邊的事情,可以抓緊去找寶鼎。如果能夠及早尋到十二寶鼎,實力大增,做什麽事情都好辦得多了不是?薑棠、寧夢此來就是為了可幫吉義尋鼎的。


    “吉兄你說要不要我們幫?”寧夢說道:“如若不要,我們就回師兄身邊,你自己去尋寶鼎也行。”


    吉義一聽寧夢酷似楚春鶯的聲音,不假思索應道:“那是要的!我手下雖不少了,卻沒有如似薑姐、寧妹這般本領高強的。有你們同行,我必事半功倍。這也就是賈兄要讓你們來的美意,豈能不領?”


    薑棠笑道:“吉兄也真是心大!怎不疑心他打發我們來,是為了免得我們兩個在那礙事,他好把吉兄的小玉觀音搶到手?”——由於狄霰不做吉義妻子,那麽吉義應娶姚水蓮之事就已確定,眾親友得知此事便明白吉義與姚水蓮未婚夫妻關係已確立,故此薑棠稱“吉兄的小玉觀音”。


    吉義張大嘴巴,一時無言以對。薑棠、寧夢都咯咯笑起來。寧夢笑道:“吉兄真是傻瓜蛋。”薑棠道:“是呀是呀。不過傻瓜會有傻福吧,也挺好。”吉義摸頭笑道:“我不傻。一來賈兄不是那樣的人。二來他真要跟我搶的話,我怎能搶得過他,也就隨他去了。這正是我二弟常說的一句話——‘知命不憂。’”眾人大笑。


    於是回家還沒怎麽休息,吉義又要踏上曆險之旅。這次出行,除了薑棠、寧夢之外,還要郝半通隨行。因為即使有尋鼎專用的寶物“尋鼎磬”,但也要事先知道寶鼎大致在什麽地方才行呀!這就需要郝半通來算。先前賈熙尋找最後一批奈何符解藥材料,就是一種一種算出其大致所在然後去找的。這是笨辦法,卻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郝半通當仁不讓,告別大腹便便的妻子,跟著大哥上路。五龍莊就由優卿、桂兒留守。紅袖、綠袖也吵著要跟去曆險。吉義說尋鼎這種事情人不在多,太多了反而不便,何況你們剛跟著出去一趟,這次不要你們去了,下次要去江右義軍那邊再帶你們去。二袖聽這麽說也就歡歡喜喜接受了。


    在京城重逢項羞花之時,二袖很是激動,天天鑽進幹娘的被窩裏睡覺,夜裏睡不著說了許多的話。綠袖坦言大誌,大言不慚說要開一家大院子,蓋過項羞花,讓紅袖做頭牌,蓋過項羞花院裏所有粉頭。項羞花聽了叉住二袖打罵:“你倆還想要做這一行!真是賊心不死、賤性難移!將來長大了好好地做七奶奶、八奶奶不好?要不就跟著那兩位會真、圓真出家做師太也好得很嘛!要不你倆既然跟小玉觀音也有淵源,就去跟著造反嘛!造反就算敗了,做了俘虜也能給皇帝看上納為妃子嘛!……那麽多好走的路不走,偏要來跟幹娘搶生意呢?看我不先揍死你倆,消滅將來對手!”


    那是玩笑之語,不過二袖確實也計劃著要去南方幫小玉觀音。一來有淵源,二來從沒有去過南方,很想去看看南方蠻荒之地是什麽樣子。尋鼎之行與南方之行隻能選一的話,那尋鼎就罷了。


    就這樣,吉義、郝半通、薑棠、寧夢一行四個人離了五龍莊,踏上尋鼎之旅。


    十二寶鼎分布在天下十二大州。哪十二大州?天下最早分為九大州:豫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後來經過變動,變為十二大州,以合十二這個周回之數。其中冀州之東北分出幽州;荊州之南分出交州;雍州之西北分出涼州;與涼州同音的梁州為了便於區分改稱益州。十二大州便是:豫州、冀州、幽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交州、益州、雍州、涼州。


    大致的方位,豫州在中,冀州在北,幽州在東北,兗州、青州、徐州在東,揚州在東南,荊州、交州在南,益州在西南,雍州在西,涼州在西北。


    按照古時候這個十二大州的劃分,五龍莊屬於荊州,一行人就先去尋找埋在荊州的寶鼎。根據郝半通所算,該寶鼎埋在荊州東北部桐柏山玉皇頂一帶。一行人就往桐柏山而去。


    這次出行,有薑棠、寧夢擅長喬裝改扮,給吉義化了裝,就不用抹藥水變成豬頭模樣了。薑棠、寧夢自也改扮一番,免得原貌太過美麗脫俗而惹人注意。連郝半通都給改扮了,雖然在江湖上並沒有人認識他。在江湖上行走,會喬裝改扮是很大的方便,一旦惹出了什麽事,把臉一抹換個樣子逃走,比較容易脫身不是?


    到了桐柏山一帶,一問方知,這道綿延幾百裏的山脈,乃是道教的勝地,到處都是與道教有關的地名。光是山峰就有玉皇頂、娘娘頂、老君頂、太乙頂、太白頂、祖師頂、童子山、雷公山……等等,不計其數。一行人所要找的玉皇頂,可不止一處,至少有五六處高峰都叫做玉皇頂。那麽到底要去哪一座玉皇頂呢?


    “應該是最高的一座玉皇頂吧?”吉義道:“那才正宗不是?”


    “那又怎麽知道哪座最高呢?”薑棠道:“咱們又沒有能夠量出山有多高的法寶。”


    “姑娘知道要去哪座了!”寧夢胸有成竹道:“應該去找旁邊有座娘娘頂的!”


    “師妹說的是!”薑棠笑道:“沒有娘娘,成何玉皇?”


    吉義與郝半通麵麵相覷。吉義道:“豈、豈有此理?”郝半通道:“未、未必吧?”


    薑棠與寧夢抱起手來。薑棠道:“那麽到底是哪一座?”寧夢道:“郝兄所算,究竟是哪個玉皇頂呢?”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義三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義三行並收藏金戈麗人行:天命之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