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賴嬤嬤正抱著賴瑜小包子頑耍,長的白胖胖圓滾滾的小包子一見到哥哥的身影,立刻張著手臂“抱抱”的大叫。賴瑾輕勾嘴角,上前兩步將掙紮不休的小包子抱入懷中。原本還張牙舞爪的小包子立刻將腦袋放在賴瑾的頸窩處,一雙小胖胳膊也牢牢圈著賴瑾的脖頸,乖乖掛著不動彈了。
賴嬤嬤見狀,不由得好笑道:“好沒良心的小東西。見到哥哥就把太祖母給忘了。”
賴瑾嘻嘻笑道:“瑜兒是怕太祖母勞累壞了不忍心,方才鑽到我這懷裏。想著哥哥左右年輕力壯,是累不壞人的。太祖母年歲已高,合該享福受樂才是。他這是孝順呢!”
賴嬤嬤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搖頭說道:“就你這猴頭會說話,黑的經你一說,也成了白的了。”
頓了頓,又關切問道:“身子可覺得好些了?”
賴瑾頷首笑道:“已經大安了。請太祖母放心。”
賴嬤嬤不免輕聲嘆道:“之前總覺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如今看來,這讀書也不是個清閑的事情。每每下場一次,都跟得了一場大病似的。真真叫人擔心死了。”
賴瑾見狀,少不得開口勸道:“隻是我年歲尚小,體力不支罷了。我正想著如今鄉試已過,約有一兩年的閑餘時間。除了必要的溫書複習之外,我竟想著多多練習弓馬騎she,也好叫身子更壯實一些。”
賴嬤嬤聞言,頷首附和道:“不論怎麽說,練武強身,總是好的。”
賴瑾遂接口說道:“更何況我們家原本就是武將起家。如今我和爹爹雖說走了科舉的路子,但世人都說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因此哪怕是為了承襲家學,也好勤練武藝,免得將家裏的底子丟了。”
賴嬤嬤嘆息一聲,開口說道:“隻是練武太累,怕你小小年紀經受不住。”
賴瑾開口勸慰道:“不過是強身健體罷了。我又不是想學著先祖上戰場廝殺,竟也不必如同他們一般。”
賴嬤嬤聞言,細細琢磨倒也正是這般。遂開口說道:“你大爺爺弓馬不錯,你二爺爺槍法不錯。你想學哪個?”
賴瑾眼睛一亮,他長了這麽多年,倒是不知道這個緣故。不免開口問道:“太祖母這話是怎麽說?”
賴嬤嬤聞言,遂開口一笑。將老一輩的故事緩緩說給賴瑾聽。
原來當日賴家老祖宗隨同榮國公作戰,練就一身好槍法。至卸甲歸家,便任了榮府管事一職。次後生了個兒子,便娶了主母家的陪房也就是賴嬤嬤為妻。賴嬤嬤進門三年生了賴大和賴二兩個。老爺子閑來無事便教導兩個孫子練習弓馬,以備將來。豈料這二孫子很有天分,一支長槍使得純熟,大孫子卻怎麽也不行。倒是打彈弓挺準的。這賴老爺子一發狠,就求了當日在軍中的老夥計一個擅長使弓箭的來教導賴大,次後賴大果然有些天分,這弓箭上手雖說不至於百發百中,但十能中之八、九也算是差強人意了。
隻可惜自此過後,無論邊塞再是動盪,榮寧二府上的主子再也沒有沙場點兵、奮勇殺敵的人物。到了賴尚榮這一輩兒上又全部棄武習文走了科舉。賴大和賴二兩人一身本事竟無用武之地。
賴嬤嬤說到這裏,嘆息一聲:“百年世家,老祖宗滾刀淌血殺出來的一場富貴,為的也就是子孫更好。豈料如今這東西二府的爺兒們竟然成了膏粱紈袴之輩。百年世家後繼無人,也不知道這等富貴能不能長久了。”
賴瑾自然知道原著最後,榮寧二府蕭條敗落的下場,倒沒想到賴嬤嬤竟於此時就看破了後事,怪道原著中賴家能風光到最後,想來也是審時度勢,眼界不俗罷。
一席話說得氣氛有些沉重。賴嬤嬤回過神來,不欲賴瑾小小年紀想的太多,遂開口笑道:“好容易過了鄉試,暫且散淡兩天再進學罷。你父親先前不是總強調著要勞逸結合,你自己仔細衡量,萬萬不能心思太重,反累壞了身子。榮府珠大爺前車之鑑,我寧可你平平安安的活著,也不想風光一時反添病症。”
賴瑾遂點頭應是。
賴嬤嬤逕自吩咐道:“這兩日你竟不準進書房念書,去外頭好好瘋玩一陣,散淡散淡也就是了。”
賴瑾有些無奈的勾了勾嘴角,卻心暖於賴嬤嬤的擔憂關切,隻得點頭笑道:“這兩日便不學了,也好放鬆一二。”
賴嬤嬤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因你要鄉試,已經有幾個月沒進府上拜訪。今兒便去榮府瞧瞧老太太罷,這幾日叨咕了你好幾回了。”
賴瑾聞言,隻得將懷中的賴瑜放到榻上,開口說道:“我這便過去。”
一語未盡,隻感覺自己被“拋棄”的賴瑜小包子立刻啊啊大叫起來。短短胖胖的四肢張牙舞爪的揮舞著,亮晶晶黑漆漆的眼睛直直看著賴瑾,滿麵怒容,兩頰白裏通紅,也不知是急的還是氣的。
賴瑾見狀,隻得再次將人抱起來,那賴瑜小包子依舊有些不忿的扭著身子,隻等賴瑾輕柔的拍打摩挲著背部,仿佛被順毛了一般,這才哼唧兩聲,不甘不願的趴在賴瑾的身前。一雙手臂牢牢的抱著賴瑾的脖頸,細微的氣息撲在賴瑾的頸窩裏,有種癢癢的感覺。
賴嬤嬤見狀,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起身說道:“罷了罷了,老太太也念叨了瑜兒好幾回。這次便也帶著他過去就是了。”
遂吩咐下麵人備齊車馬。祖孫三個坐著騾車進了榮府。
到了榮慶堂的時候,賈母瞧著賴瑾和他懷裏的賴瑜就是眼前一亮。立刻開口笑道:“有日子沒來了,瑾兒身上可好?”
賴瑾因懷裏抱著賴瑜不太方便,隻微微躬了躬身便被賈母叫起來了。隻得開口應道:“多謝老祖宗掛念,一切都好。”
賈母看著賴瑾懷裏玉團可愛,百精百靈的賴瑜小包子,頗有些眼饞肚飽的。立刻張手笑道:“快過來讓我瞧瞧瑜兒這小子。如今也三四歲大了吧?”
賴瑾走到賈母跟前,看著舒舒服服躺在自己懷裏的賴瑜,微微一笑,傾□子放開手臂,賴瑜順勢掉進了賈母的懷裏。
正聞著自己哥哥氣味的賴瑜小包子隻覺得身下一沉,頭上陡然多出了一個滿麵褶皺,笑容可掬的老太太。不由得心下狐疑。小包子滿臉疑惑的轉了轉腦袋,看見自己哥哥站在地上壞笑,隻以為賴瑾是和他玩鬧,立刻興奮的拍了拍手,啊啊的叫出聲來。
喜得賈母開懷笑道:“你家這娃兒果真可愛。”
順手掂量了掂量,不免開口說道:“又沉了一些。”
一時間鳳姐兒、李紈並府上的姑娘們和寶玉一同來給賈母請安。瞧見多日未見的賴瑾,越發覺得親切。待又看見賈母懷中的賴瑜,姑娘們平日最喜這個百精百靈又不愛哭鬧的小包子,立刻上前來圍成一團,你拿著金步搖,我拿著手串在賴瑜眼前晃來晃去。賴瑜一抓兩抓的夠不著,眼珠子骨溜溜的轉了一會兒,撇了撇嘴假哭起來。
眾人瞧著賴瑜光是張嘴哭號半晌,竟無一顆眼淚,不免哈哈笑出聲來。賴瑜小包子見眾姑娘們笑的前仰後合的也顧不及逗他,伺機上前一把抓住兩個金釵上的流蘇並一隻手串兒。姑娘們生怕動作大了反傷著賴瑜,隻得鬆手。唯有那兩個拿金釵的,怕釵環鋒銳傷人,隻好就著賴瑜的動作搖來晃去。
賈母見狀,隻得搖了搖頭,吩咐鴛鴦去裏間兒梳妝檯上拿了兩隻彩繪鮮艷的撥浪鼓,五顏六色叮噹聲響的在賴瑜眼前晃了晃,賴瑜見鮮欣喜,立刻丟了手上的釵環又去抓。鴛鴦趁機逗弄了一回,方才將波浪鼓交到賴瑜手上。
這賴瑜玩著撥浪鼓在賈母懷裏呆了約有半刻鍾,又將之扔開,張著小手要賴瑾。賈母就這麽笑嗬嗬的任由小包子在自己懷裏折騰。賴瑾也端坐在下首笑盈盈的看著。那小包子見呆了一會兒賴瑾竟不來抱他,眼圈兒發紅的撇了撇嘴,竟真要哭出聲來。
賈母立刻說道:“快,快,快些接過去,可別將瑜兒弄哭了。”
賴瑾聞言,立刻起身將賴瑜接了過來。那賴瑜一躺在賴瑾的懷中,果然老老實實地不動彈。自己鼓搗一會子,竟閉著眼睛昏昏睡了。
賈母看了半日,越發讚嘆的說道:“瑜兒真是個再聰明不過的娃子。隻不知我什麽時候有福氣,也能抱上重孫子了。”
說完,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身旁伺候的王熙鳳。王熙鳳有些著急又有些羞愧的抿了抿嘴。一旁的李紈眼眸一黯,略不自在的往外挪動了挪動。
一句話說的兩個孫媳婦都有些失魂落魄。賈母半點兒也不在意,繼續笑著問賴瑾道:“此番鄉試,考得如何?”
賴瑾起身說道:“隻是盡我所能,到底如何,竟也不知道了。”
賈母頷首說道:“你是個行的。這麽多年勤學苦讀,我們都看在眼裏。又有天分,想來他日放榜,定會高中的。”
賴瑾隻好笑道:“承老太太吉言。”
又說了幾句閑話,賈母隻覺得精神頭有些乏了。遂揮揮手臂讓眾人退下。
眨眼已到中秋。八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都備好了月餅瓜果等準備過節。因秋闈也是這天放榜,所以早早起來,賴家並賈家就派了小子去放榜處死死守著。賴瑾倒是因為各種緣故,並沒親自前去看榜。
因賴尚榮夫婦已經南下任職,賴大和賴升並媳婦家的又要在府中操持節禮家務。賴家目下的人口倒顯得越發少了。賈母遂開口同賴嬤嬤說道:“叫瑾兒、瑜兒兩個同你一起過來,咱們一家老小團圓賞月罷。”
賴嬤嬤自然不會駁了賈母的意思。況且中秋月圓,倘或隻有自己和兩個重孫子在家,難免寂寥。如此到了榮國府上,別的不說,但隻人多熱鬧,也比自己三人強的多。
於是到了是日一早,賴嬤嬤果然帶了賴瑾和賴瑜兩個進榮府閑話。一時老一輩們坐在賞月亭裏摸牌閑聊,小一輩們飲酒作詩,賞ju垂釣,花團簇簇,鳳起生香,倒是頗有一番詩情雅意。
賈寶玉因多日未見賴瑾,不免拉著他的手囉囉嗦嗦說了好些話,大抵也都是些誰家的戲子好,誰家的花園好,誰家如今又娶了媳婦,誰家如今又納了一房標緻溫柔的新姨娘。最後方才想起什麽來,開口笑道:“因你這幾個月忙著鄉試也沒大得空與各家子弟們閑聊逛逛。馮大哥還說等你高中舉人之後,要為你請桌酒戲,大肆慶祝一番呢!”
賴瑾懷裏抱著一身大紅的賴瑜小包子,正低頭餵他吃了一口葡萄汁。聽聞此言,知道是馮紫英的好意,不免開口說道:“馮大哥向來熱情豪慡。隻是怎好讓他擺酒請戲——等我哪天閑暇了擺一桌,請馮大哥和諸位才是。”
賴嬤嬤見狀,不由得好笑道:“好沒良心的小東西。見到哥哥就把太祖母給忘了。”
賴瑾嘻嘻笑道:“瑜兒是怕太祖母勞累壞了不忍心,方才鑽到我這懷裏。想著哥哥左右年輕力壯,是累不壞人的。太祖母年歲已高,合該享福受樂才是。他這是孝順呢!”
賴嬤嬤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搖頭說道:“就你這猴頭會說話,黑的經你一說,也成了白的了。”
頓了頓,又關切問道:“身子可覺得好些了?”
賴瑾頷首笑道:“已經大安了。請太祖母放心。”
賴嬤嬤不免輕聲嘆道:“之前總覺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如今看來,這讀書也不是個清閑的事情。每每下場一次,都跟得了一場大病似的。真真叫人擔心死了。”
賴瑾見狀,少不得開口勸道:“隻是我年歲尚小,體力不支罷了。我正想著如今鄉試已過,約有一兩年的閑餘時間。除了必要的溫書複習之外,我竟想著多多練習弓馬騎she,也好叫身子更壯實一些。”
賴嬤嬤聞言,頷首附和道:“不論怎麽說,練武強身,總是好的。”
賴瑾遂接口說道:“更何況我們家原本就是武將起家。如今我和爹爹雖說走了科舉的路子,但世人都說書生手無縛雞之力。因此哪怕是為了承襲家學,也好勤練武藝,免得將家裏的底子丟了。”
賴嬤嬤嘆息一聲,開口說道:“隻是練武太累,怕你小小年紀經受不住。”
賴瑾開口勸慰道:“不過是強身健體罷了。我又不是想學著先祖上戰場廝殺,竟也不必如同他們一般。”
賴嬤嬤聞言,細細琢磨倒也正是這般。遂開口說道:“你大爺爺弓馬不錯,你二爺爺槍法不錯。你想學哪個?”
賴瑾眼睛一亮,他長了這麽多年,倒是不知道這個緣故。不免開口問道:“太祖母這話是怎麽說?”
賴嬤嬤聞言,遂開口一笑。將老一輩的故事緩緩說給賴瑾聽。
原來當日賴家老祖宗隨同榮國公作戰,練就一身好槍法。至卸甲歸家,便任了榮府管事一職。次後生了個兒子,便娶了主母家的陪房也就是賴嬤嬤為妻。賴嬤嬤進門三年生了賴大和賴二兩個。老爺子閑來無事便教導兩個孫子練習弓馬,以備將來。豈料這二孫子很有天分,一支長槍使得純熟,大孫子卻怎麽也不行。倒是打彈弓挺準的。這賴老爺子一發狠,就求了當日在軍中的老夥計一個擅長使弓箭的來教導賴大,次後賴大果然有些天分,這弓箭上手雖說不至於百發百中,但十能中之八、九也算是差強人意了。
隻可惜自此過後,無論邊塞再是動盪,榮寧二府上的主子再也沒有沙場點兵、奮勇殺敵的人物。到了賴尚榮這一輩兒上又全部棄武習文走了科舉。賴大和賴二兩人一身本事竟無用武之地。
賴嬤嬤說到這裏,嘆息一聲:“百年世家,老祖宗滾刀淌血殺出來的一場富貴,為的也就是子孫更好。豈料如今這東西二府的爺兒們竟然成了膏粱紈袴之輩。百年世家後繼無人,也不知道這等富貴能不能長久了。”
賴瑾自然知道原著最後,榮寧二府蕭條敗落的下場,倒沒想到賴嬤嬤竟於此時就看破了後事,怪道原著中賴家能風光到最後,想來也是審時度勢,眼界不俗罷。
一席話說得氣氛有些沉重。賴嬤嬤回過神來,不欲賴瑾小小年紀想的太多,遂開口笑道:“好容易過了鄉試,暫且散淡兩天再進學罷。你父親先前不是總強調著要勞逸結合,你自己仔細衡量,萬萬不能心思太重,反累壞了身子。榮府珠大爺前車之鑑,我寧可你平平安安的活著,也不想風光一時反添病症。”
賴瑾遂點頭應是。
賴嬤嬤逕自吩咐道:“這兩日你竟不準進書房念書,去外頭好好瘋玩一陣,散淡散淡也就是了。”
賴瑾有些無奈的勾了勾嘴角,卻心暖於賴嬤嬤的擔憂關切,隻得點頭笑道:“這兩日便不學了,也好放鬆一二。”
賴嬤嬤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因你要鄉試,已經有幾個月沒進府上拜訪。今兒便去榮府瞧瞧老太太罷,這幾日叨咕了你好幾回了。”
賴瑾聞言,隻得將懷中的賴瑜放到榻上,開口說道:“我這便過去。”
一語未盡,隻感覺自己被“拋棄”的賴瑜小包子立刻啊啊大叫起來。短短胖胖的四肢張牙舞爪的揮舞著,亮晶晶黑漆漆的眼睛直直看著賴瑾,滿麵怒容,兩頰白裏通紅,也不知是急的還是氣的。
賴瑾見狀,隻得再次將人抱起來,那賴瑜小包子依舊有些不忿的扭著身子,隻等賴瑾輕柔的拍打摩挲著背部,仿佛被順毛了一般,這才哼唧兩聲,不甘不願的趴在賴瑾的身前。一雙手臂牢牢的抱著賴瑾的脖頸,細微的氣息撲在賴瑾的頸窩裏,有種癢癢的感覺。
賴嬤嬤見狀,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起身說道:“罷了罷了,老太太也念叨了瑜兒好幾回。這次便也帶著他過去就是了。”
遂吩咐下麵人備齊車馬。祖孫三個坐著騾車進了榮府。
到了榮慶堂的時候,賈母瞧著賴瑾和他懷裏的賴瑜就是眼前一亮。立刻開口笑道:“有日子沒來了,瑾兒身上可好?”
賴瑾因懷裏抱著賴瑜不太方便,隻微微躬了躬身便被賈母叫起來了。隻得開口應道:“多謝老祖宗掛念,一切都好。”
賈母看著賴瑾懷裏玉團可愛,百精百靈的賴瑜小包子,頗有些眼饞肚飽的。立刻張手笑道:“快過來讓我瞧瞧瑜兒這小子。如今也三四歲大了吧?”
賴瑾走到賈母跟前,看著舒舒服服躺在自己懷裏的賴瑜,微微一笑,傾□子放開手臂,賴瑜順勢掉進了賈母的懷裏。
正聞著自己哥哥氣味的賴瑜小包子隻覺得身下一沉,頭上陡然多出了一個滿麵褶皺,笑容可掬的老太太。不由得心下狐疑。小包子滿臉疑惑的轉了轉腦袋,看見自己哥哥站在地上壞笑,隻以為賴瑾是和他玩鬧,立刻興奮的拍了拍手,啊啊的叫出聲來。
喜得賈母開懷笑道:“你家這娃兒果真可愛。”
順手掂量了掂量,不免開口說道:“又沉了一些。”
一時間鳳姐兒、李紈並府上的姑娘們和寶玉一同來給賈母請安。瞧見多日未見的賴瑾,越發覺得親切。待又看見賈母懷中的賴瑜,姑娘們平日最喜這個百精百靈又不愛哭鬧的小包子,立刻上前來圍成一團,你拿著金步搖,我拿著手串在賴瑜眼前晃來晃去。賴瑜一抓兩抓的夠不著,眼珠子骨溜溜的轉了一會兒,撇了撇嘴假哭起來。
眾人瞧著賴瑜光是張嘴哭號半晌,竟無一顆眼淚,不免哈哈笑出聲來。賴瑜小包子見眾姑娘們笑的前仰後合的也顧不及逗他,伺機上前一把抓住兩個金釵上的流蘇並一隻手串兒。姑娘們生怕動作大了反傷著賴瑜,隻得鬆手。唯有那兩個拿金釵的,怕釵環鋒銳傷人,隻好就著賴瑜的動作搖來晃去。
賈母見狀,隻得搖了搖頭,吩咐鴛鴦去裏間兒梳妝檯上拿了兩隻彩繪鮮艷的撥浪鼓,五顏六色叮噹聲響的在賴瑜眼前晃了晃,賴瑜見鮮欣喜,立刻丟了手上的釵環又去抓。鴛鴦趁機逗弄了一回,方才將波浪鼓交到賴瑜手上。
這賴瑜玩著撥浪鼓在賈母懷裏呆了約有半刻鍾,又將之扔開,張著小手要賴瑾。賈母就這麽笑嗬嗬的任由小包子在自己懷裏折騰。賴瑾也端坐在下首笑盈盈的看著。那小包子見呆了一會兒賴瑾竟不來抱他,眼圈兒發紅的撇了撇嘴,竟真要哭出聲來。
賈母立刻說道:“快,快,快些接過去,可別將瑜兒弄哭了。”
賴瑾聞言,立刻起身將賴瑜接了過來。那賴瑜一躺在賴瑾的懷中,果然老老實實地不動彈。自己鼓搗一會子,竟閉著眼睛昏昏睡了。
賈母看了半日,越發讚嘆的說道:“瑜兒真是個再聰明不過的娃子。隻不知我什麽時候有福氣,也能抱上重孫子了。”
說完,意有所指的看了一眼身旁伺候的王熙鳳。王熙鳳有些著急又有些羞愧的抿了抿嘴。一旁的李紈眼眸一黯,略不自在的往外挪動了挪動。
一句話說的兩個孫媳婦都有些失魂落魄。賈母半點兒也不在意,繼續笑著問賴瑾道:“此番鄉試,考得如何?”
賴瑾起身說道:“隻是盡我所能,到底如何,竟也不知道了。”
賈母頷首說道:“你是個行的。這麽多年勤學苦讀,我們都看在眼裏。又有天分,想來他日放榜,定會高中的。”
賴瑾隻好笑道:“承老太太吉言。”
又說了幾句閑話,賈母隻覺得精神頭有些乏了。遂揮揮手臂讓眾人退下。
眨眼已到中秋。八月十五這天,各家各戶都備好了月餅瓜果等準備過節。因秋闈也是這天放榜,所以早早起來,賴家並賈家就派了小子去放榜處死死守著。賴瑾倒是因為各種緣故,並沒親自前去看榜。
因賴尚榮夫婦已經南下任職,賴大和賴升並媳婦家的又要在府中操持節禮家務。賴家目下的人口倒顯得越發少了。賈母遂開口同賴嬤嬤說道:“叫瑾兒、瑜兒兩個同你一起過來,咱們一家老小團圓賞月罷。”
賴嬤嬤自然不會駁了賈母的意思。況且中秋月圓,倘或隻有自己和兩個重孫子在家,難免寂寥。如此到了榮國府上,別的不說,但隻人多熱鬧,也比自己三人強的多。
於是到了是日一早,賴嬤嬤果然帶了賴瑾和賴瑜兩個進榮府閑話。一時老一輩們坐在賞月亭裏摸牌閑聊,小一輩們飲酒作詩,賞ju垂釣,花團簇簇,鳳起生香,倒是頗有一番詩情雅意。
賈寶玉因多日未見賴瑾,不免拉著他的手囉囉嗦嗦說了好些話,大抵也都是些誰家的戲子好,誰家的花園好,誰家如今又娶了媳婦,誰家如今又納了一房標緻溫柔的新姨娘。最後方才想起什麽來,開口笑道:“因你這幾個月忙著鄉試也沒大得空與各家子弟們閑聊逛逛。馮大哥還說等你高中舉人之後,要為你請桌酒戲,大肆慶祝一番呢!”
賴瑾懷裏抱著一身大紅的賴瑜小包子,正低頭餵他吃了一口葡萄汁。聽聞此言,知道是馮紫英的好意,不免開口說道:“馮大哥向來熱情豪慡。隻是怎好讓他擺酒請戲——等我哪天閑暇了擺一桌,請馮大哥和諸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