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賴瑾不由得鬱鬱起來。半日,方才勉強笑著說道:“井水剛剛灞過的西瓜,清涼的很,你快嚐嚐吧。”
沈二應了一聲,拿起托盤上的西瓜默默吃起來。
賴瑾這廂嘟嘟囔囔的說道:“自明兒起我要去榮府上陪寶玉讀書,興許以後都不能給你送飯了。不過我已經吩咐我屋裏的丫鬟錦香,叫她每日把飯菜給你送到西角門上,你記得過來吃。”
沈二聞言一滯,半日,方才悶悶的說道:“那是不是我以後都見不到你了。”
賴瑾知道沈二心裏難受,摸著腦袋笑道:“也不盡然。不過是中午不能陪你吃飯罷了。日後晚間下學了,我還過來給你送瓜果點心吃。”
沈二沉默半晌,方悶悶的點了點頭。
一時間兩個夥伴都有些落寞的安靜下來。沈二也沒心思吃西瓜了,隨手將啃了一半兒的西瓜瓣兒放在托盤之上,一雙手環住膝蓋,坐在賴瑾身邊默默不語。過了半日,方才嘆息一聲,開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不然等會子晚了,恐又出事故。”
賴瑾不甘不願的應了一聲,沈二起身下了階磯站住,拍了拍身上的浮灰,留意到賴瑾鬱鬱寡歡的模樣,不由得開口笑道:“既然要去賈家私塾上念學了,你要好好讀書。倘或可以的話,回來也教我認兩個字可好?”
賴瑾眼睛一亮,立刻開口應道:“你若喜歡讀書認字,我現在教你也好。”
沈二聞言,扯了扯嘴角笑道:“這會子不行,或許等晚上,我幹完活兒來找你的時候教我可好?”
賴瑾聞言,立刻點頭應道:“好,我晚上在這兒等你。”
沈二也憨憨的咧嘴一笑,轉身跑開了。
賴瑾獨自站在角門的階磯之上,看著沈二的身影漸漸遠去不見,次後又低頭看了看隻吃了半塊兒的西瓜和原封未動的飯菜,心裏一陣上火。不知怎麽地,心裏竟然恍恍惚惚還升起一絲不安來。
賴瑾深吸一口氣,晃晃腦袋將滿腔的煩亂丟開去,蹲下身子端起茶盤,轉身進了後院兒。
去廚房還東西的時候,恰巧碰見了剛剛從娘家回來的孫氏。孫氏打量著賴瑾一臉落寞的形狀,不由開口問道:“可是又去給禦史家的小子送飯去了?”
賴瑾悶悶的點了點頭。
孫氏輕嘆道:“那也是個可憐見兒的。我們府上沒能力救他出火海,你時常給他送些吃食衣物也是好的。”
說著,接過賴瑾手上的托盤輕聲吩咐道:“才剛太婆婆傳話,說你明日就要進府陪著寶二爺讀書,一應吃穿用度切不可疏忽。正吩咐繡娘要給你新裁一件兒衣裳,你快過去罷。”
賴瑾驚奇說道:“這會子大晌午的,太祖母不睡中覺,張羅這個做什麽?”
孫氏神色不明的扯了扯嘴角,輕飄飄說道:“府上出了這麽大事兒,誰還有心思睡覺呢?”
賴瑾一愣,方察覺他進府陪寶玉讀書的事兒孫氏不是不怨,隻是她一則身為人/妻,二則身為人子,三則身為人家附庸,沒立場說話罷了。
想到這裏,賴瑾隻得故作不知,上前一把摟住孫氏輕柔細軟的腰肢嘻嘻笑道:“娘都不知道,我今兒隨著太祖母去榮府上給老太太請安,榮府裏頭可大了……”
孫氏聽著賴瑾用天真爛漫的童音跟自己訴說早上進府的種種事宜,說老太君對他如何如何好,寶玉如何如何隨和好相處,慢慢的心裏芥蒂倒也不那麽重了。隨手將托盤交給身後的丫鬟,低身將賴瑾抱起,輕柔笑道:“左右無事,母親抱著你一同去給太婆婆請安吧!”
一路嘰嘰喳喳的到了賴嬤嬤所住的院子,守門的小丫頭子剛剛進去通報,賴嬤嬤便逕自走了出來,接過孫氏手中的賴瑾,鬧笑道:“我的重孫孫中午也不睡一覺。這大熱的天兒,仔細下午沒有精神。”
孫氏有些擔憂的看著賴嬤嬤,口中不住說道:“太婆婆快將承恩放下吧。他雖然身子小,到底是個男娃,莫累著了太婆婆。”
賴嬤嬤聞言,隨口將賈母給賴瑾賜名的緣故說了,並祝福道:“今後就叫瑾兒吧!既然是老太太的恩典,我們應著就是了。”
孫氏聞言也是一愣,倒沒想到自家兒子進了榮府一趟還有這樣的好處、又聽賴嬤嬤說賈母是將自家兒子當正經晚輩看待,府上大大小小的太太奶奶們也都正兒八經的送了表禮,心裏倒也好受多了。
一時間賴嬤嬤又吩咐繡娘過來給賴瑾量了身段,然後將賈母賞下的一匹大紅蜀錦的尺頭交給繡娘去裁衣裳。還特特的吩咐了繡娘一定要將新衣服在明早趕製出來。看著孫氏頗有些疑惑的麵容,賴嬤嬤笑著解釋道:“老太太的喜好,向來喜歡家中的晚輩打扮的明艷鮮亮一些。何況這尺頭又是老太太今兒剛送的,明兒個瑾兒穿上新衣服去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見了,必然十分歡喜——在榮府上走動,隻要得了老太太的歡心,下麵又有你公公婆婆照應著,斷然委屈不了瑾兒。”
孫氏恍然大悟,雖然對於賴嬤嬤在瑾兒入府之初便巴巴兒地站了隊很不以為然,但一想到自家兒子就要進府裏生活,那榮國府又慣會捧高踩低跟紅踩白,遂也不在意了。
賴嬤嬤一手拍打著懷裏的寶貝重孫子,一麵打量著自家孫媳婦。瞧見她眉宇間一閃而過的不以為然,隻是搖了搖頭,卻並未解釋。
孫媳婦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到底年歲太輕,經歷的也少。又哪裏知道國公府裏頭的齷齪水深。別說瑾兒出身賴家便已然站了隊,也不差這明晃晃的一個舉動。即便不是出身賴家,想要在深宅大院的國公府站住腳,也是需要站隊的。因為不站隊的人便不是自己人,既然於己無意,即便是死了……也沒人可惜的。
賴嬤嬤眨了眨眼睛,低頭衝著懷裏的乖重孫囑咐道:“瑾兒進了榮府之後,要聽老太太的話。有什麽事情或者想要什麽東西就直接跟老太太說,老太太喜歡你,你多在她跟前兒說笑兩句,她就更歡心了。平日裏沒事的時候,多和寶玉在老太太那裏坐坐,時常將你們上學的事情講給老太太聽,就像你往常和太祖母聊天兒一般。老太太也是喜歡的……”
賴瑾聽著賴嬤嬤少見的嘮叨囑咐,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了又眨,方才乖乖的點頭應道:“太祖母放心,瑾兒一定謹記太祖母的教誨。”
賴嬤嬤看著自家越發懂事的乖重孫,含笑摩挲著賴瑾的頭頂。看來從今以後,她去府裏的次數須得再勤一些,左右老太太平日無事,也隻愛同他們幾個老嬤嬤閑話兒摸骨牌……
8上義學瑾玉始讀書
至晚間,賴瑾一直在後角門等到了戌時初刻(晚上八點多),闔府上下都掌燈許久了,也沒瞧見沈二的身影。
賴瑾站在後角門的階磯上,踮起腳打量著前麵黑黢黢的胡同,心中慢慢升起一絲不安,正要尋個人去前街禦史家裏打聽打聽,還是隨後趕來的錦香給勸住了。
“大爺這會子去那禦史府上打聽,倘或有些個事兒還好,若是並無什麽事情,隻是做活兒晚了耽擱了。大爺這麽一去,豈不是給了那禦史夫人一個頂好的藉口,屆時又要鬧得大家不安寧了。”
“可是……”
“那沈家小子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左不過又被主家罰了,須得做工整個晚上來抵消。大爺莫不如暫且按捺下心思,等到明兒晌午,那沈家小子要是還沒過來吃飯的話,奴婢直接吩咐個人兒去禦史家打聽打聽,這樣豈不更好?”錦香說著,硬拽著賴瑾進了西角門,口中一疊聲的勸道:“大爺還是快些回去休息。你看著天色都這麽晚了,明兒一早還得早起呢!”
賴瑾心中雖然不安,可細細想來錦香的話也有道理,兼之又怕自己行動莽撞了反而給沈二添麻煩,無奈之下,隻得回房睡了。隻是心中有事,一夜間到底也沒怎麽合眼,輾轉反側幾千次,天也就亮了。
錦香進來服侍賴瑾起身的時候,瞧見他眼睛下麵兩片淡淡的黑青,不免心中一嘆,開口說道:“等會子奴婢就派人去禦史家問問,得了信兒即刻派人告訴大爺。”
賴瑾胡亂的點點頭。
梳洗已畢,令錦香換上了昨日夜半新裁好的簇新衣裳,依舊是大紅色底子,上麵繡著彩金勾線的牡丹團花,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底下一雙青緞粉底小朝靴。越發顯出白淨的臉麵,烏黑的頭髮。錦香細細打量過後,又在腰間掛了一串的荷包並玉玦,方才笑道:“這回便成了。”
於是又跟著賴瑾去正堂拜過了賴嬤嬤和家中諸長輩。彼時賴嬤嬤已經吩咐車馬在門前等著,眾人吃過了早飯,各自散去不提。
且說賴嬤嬤帶著賴瑾一路進了榮國府,先是領著人去榮慶堂給賈母請安。彼時賈寶玉也穿戴好了,正猴兒在賈母身上玩鬧,瞧見賴瑾的身影,不免眼前一亮,開口贊道:“瑾弟弟好精緻的模樣,最是配穿這樣大紅的顏色。”
賴瑾衝著賈寶玉抿嘴一笑,然後走到賈母跟前叩頭說道:“賴瑾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福壽安康。”
賈母暗暗打量著賴瑾身上的料子,很是滿意的看了賴嬤嬤一眼,方才招手笑道:“好孩子,快過來。”
賴瑾應了一聲,笑嘻嘻的起身走到賈母身邊,賈母拉著賴瑾的手囑咐道:“你家住的雖近,但到底也不若府上方便。或一時寒熱饑飽不便,隻管住在我這裏,不必限定了。進了學裏,隻和寶玉在一處,別跟著那一起不長進的東西們學。”
賴瑾一一應了。一旁的賈寶玉有些不耐煩的催促道:“老祖宗,時候不早了,恐怕上學遲晚,我們暫且去了。”
賈母見賈寶玉猴急的模樣,一時無奈的搖了搖頭,又閑話囑咐幾句,方才由著賈寶玉拽著賴瑾走了。至於賴嬤嬤則被留下來陪著賈母抹骨牌不提。
賈寶玉這廂又拉著賴瑾去拜見了王夫人。王夫人少不得也有幾句囑咐的話,賈寶玉一一聽了,又出來書房去見賈政。彼時賈政正在書房中與清客相公們閑談說話。瞧見賈寶玉和賴瑾過來請安,又想到賈寶玉往常那些歪派的理論,不免沉聲告誡道:“去了學上,那些《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隻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賈寶玉仿若耗子見了貓般,無精打采的應了。賈政瞧著他葳蕤喪氣的模樣,沒好氣的搖了搖頭,也不理會。反而衝著一旁的賴瑾寬顏笑道:“你雖然比寶玉小了一歲,不過家學淵源,耳濡目染,有賴世兄的言傳身教,定然比寶玉強了許多。此番進學念書,隻希望你能多多引著寶玉讀書上進,多讀一些聖人先賢之教誨,萬萬不可讓他聽些個流言混語,反而學了些精緻的淘氣。”
沈二應了一聲,拿起托盤上的西瓜默默吃起來。
賴瑾這廂嘟嘟囔囔的說道:“自明兒起我要去榮府上陪寶玉讀書,興許以後都不能給你送飯了。不過我已經吩咐我屋裏的丫鬟錦香,叫她每日把飯菜給你送到西角門上,你記得過來吃。”
沈二聞言一滯,半日,方才悶悶的說道:“那是不是我以後都見不到你了。”
賴瑾知道沈二心裏難受,摸著腦袋笑道:“也不盡然。不過是中午不能陪你吃飯罷了。日後晚間下學了,我還過來給你送瓜果點心吃。”
沈二沉默半晌,方悶悶的點了點頭。
一時間兩個夥伴都有些落寞的安靜下來。沈二也沒心思吃西瓜了,隨手將啃了一半兒的西瓜瓣兒放在托盤之上,一雙手環住膝蓋,坐在賴瑾身邊默默不語。過了半日,方才嘆息一聲,開口說道:“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不然等會子晚了,恐又出事故。”
賴瑾不甘不願的應了一聲,沈二起身下了階磯站住,拍了拍身上的浮灰,留意到賴瑾鬱鬱寡歡的模樣,不由得開口笑道:“既然要去賈家私塾上念學了,你要好好讀書。倘或可以的話,回來也教我認兩個字可好?”
賴瑾眼睛一亮,立刻開口應道:“你若喜歡讀書認字,我現在教你也好。”
沈二聞言,扯了扯嘴角笑道:“這會子不行,或許等晚上,我幹完活兒來找你的時候教我可好?”
賴瑾聞言,立刻點頭應道:“好,我晚上在這兒等你。”
沈二也憨憨的咧嘴一笑,轉身跑開了。
賴瑾獨自站在角門的階磯之上,看著沈二的身影漸漸遠去不見,次後又低頭看了看隻吃了半塊兒的西瓜和原封未動的飯菜,心裏一陣上火。不知怎麽地,心裏竟然恍恍惚惚還升起一絲不安來。
賴瑾深吸一口氣,晃晃腦袋將滿腔的煩亂丟開去,蹲下身子端起茶盤,轉身進了後院兒。
去廚房還東西的時候,恰巧碰見了剛剛從娘家回來的孫氏。孫氏打量著賴瑾一臉落寞的形狀,不由開口問道:“可是又去給禦史家的小子送飯去了?”
賴瑾悶悶的點了點頭。
孫氏輕嘆道:“那也是個可憐見兒的。我們府上沒能力救他出火海,你時常給他送些吃食衣物也是好的。”
說著,接過賴瑾手上的托盤輕聲吩咐道:“才剛太婆婆傳話,說你明日就要進府陪著寶二爺讀書,一應吃穿用度切不可疏忽。正吩咐繡娘要給你新裁一件兒衣裳,你快過去罷。”
賴瑾驚奇說道:“這會子大晌午的,太祖母不睡中覺,張羅這個做什麽?”
孫氏神色不明的扯了扯嘴角,輕飄飄說道:“府上出了這麽大事兒,誰還有心思睡覺呢?”
賴瑾一愣,方察覺他進府陪寶玉讀書的事兒孫氏不是不怨,隻是她一則身為人/妻,二則身為人子,三則身為人家附庸,沒立場說話罷了。
想到這裏,賴瑾隻得故作不知,上前一把摟住孫氏輕柔細軟的腰肢嘻嘻笑道:“娘都不知道,我今兒隨著太祖母去榮府上給老太太請安,榮府裏頭可大了……”
孫氏聽著賴瑾用天真爛漫的童音跟自己訴說早上進府的種種事宜,說老太君對他如何如何好,寶玉如何如何隨和好相處,慢慢的心裏芥蒂倒也不那麽重了。隨手將托盤交給身後的丫鬟,低身將賴瑾抱起,輕柔笑道:“左右無事,母親抱著你一同去給太婆婆請安吧!”
一路嘰嘰喳喳的到了賴嬤嬤所住的院子,守門的小丫頭子剛剛進去通報,賴嬤嬤便逕自走了出來,接過孫氏手中的賴瑾,鬧笑道:“我的重孫孫中午也不睡一覺。這大熱的天兒,仔細下午沒有精神。”
孫氏有些擔憂的看著賴嬤嬤,口中不住說道:“太婆婆快將承恩放下吧。他雖然身子小,到底是個男娃,莫累著了太婆婆。”
賴嬤嬤聞言,隨口將賈母給賴瑾賜名的緣故說了,並祝福道:“今後就叫瑾兒吧!既然是老太太的恩典,我們應著就是了。”
孫氏聞言也是一愣,倒沒想到自家兒子進了榮府一趟還有這樣的好處、又聽賴嬤嬤說賈母是將自家兒子當正經晚輩看待,府上大大小小的太太奶奶們也都正兒八經的送了表禮,心裏倒也好受多了。
一時間賴嬤嬤又吩咐繡娘過來給賴瑾量了身段,然後將賈母賞下的一匹大紅蜀錦的尺頭交給繡娘去裁衣裳。還特特的吩咐了繡娘一定要將新衣服在明早趕製出來。看著孫氏頗有些疑惑的麵容,賴嬤嬤笑著解釋道:“老太太的喜好,向來喜歡家中的晚輩打扮的明艷鮮亮一些。何況這尺頭又是老太太今兒剛送的,明兒個瑾兒穿上新衣服去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見了,必然十分歡喜——在榮府上走動,隻要得了老太太的歡心,下麵又有你公公婆婆照應著,斷然委屈不了瑾兒。”
孫氏恍然大悟,雖然對於賴嬤嬤在瑾兒入府之初便巴巴兒地站了隊很不以為然,但一想到自家兒子就要進府裏生活,那榮國府又慣會捧高踩低跟紅踩白,遂也不在意了。
賴嬤嬤一手拍打著懷裏的寶貝重孫子,一麵打量著自家孫媳婦。瞧見她眉宇間一閃而過的不以為然,隻是搖了搖頭,卻並未解釋。
孫媳婦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到底年歲太輕,經歷的也少。又哪裏知道國公府裏頭的齷齪水深。別說瑾兒出身賴家便已然站了隊,也不差這明晃晃的一個舉動。即便不是出身賴家,想要在深宅大院的國公府站住腳,也是需要站隊的。因為不站隊的人便不是自己人,既然於己無意,即便是死了……也沒人可惜的。
賴嬤嬤眨了眨眼睛,低頭衝著懷裏的乖重孫囑咐道:“瑾兒進了榮府之後,要聽老太太的話。有什麽事情或者想要什麽東西就直接跟老太太說,老太太喜歡你,你多在她跟前兒說笑兩句,她就更歡心了。平日裏沒事的時候,多和寶玉在老太太那裏坐坐,時常將你們上學的事情講給老太太聽,就像你往常和太祖母聊天兒一般。老太太也是喜歡的……”
賴瑾聽著賴嬤嬤少見的嘮叨囑咐,一雙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眨了又眨,方才乖乖的點頭應道:“太祖母放心,瑾兒一定謹記太祖母的教誨。”
賴嬤嬤看著自家越發懂事的乖重孫,含笑摩挲著賴瑾的頭頂。看來從今以後,她去府裏的次數須得再勤一些,左右老太太平日無事,也隻愛同他們幾個老嬤嬤閑話兒摸骨牌……
8上義學瑾玉始讀書
至晚間,賴瑾一直在後角門等到了戌時初刻(晚上八點多),闔府上下都掌燈許久了,也沒瞧見沈二的身影。
賴瑾站在後角門的階磯上,踮起腳打量著前麵黑黢黢的胡同,心中慢慢升起一絲不安,正要尋個人去前街禦史家裏打聽打聽,還是隨後趕來的錦香給勸住了。
“大爺這會子去那禦史府上打聽,倘或有些個事兒還好,若是並無什麽事情,隻是做活兒晚了耽擱了。大爺這麽一去,豈不是給了那禦史夫人一個頂好的藉口,屆時又要鬧得大家不安寧了。”
“可是……”
“那沈家小子以前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情況,左不過又被主家罰了,須得做工整個晚上來抵消。大爺莫不如暫且按捺下心思,等到明兒晌午,那沈家小子要是還沒過來吃飯的話,奴婢直接吩咐個人兒去禦史家打聽打聽,這樣豈不更好?”錦香說著,硬拽著賴瑾進了西角門,口中一疊聲的勸道:“大爺還是快些回去休息。你看著天色都這麽晚了,明兒一早還得早起呢!”
賴瑾心中雖然不安,可細細想來錦香的話也有道理,兼之又怕自己行動莽撞了反而給沈二添麻煩,無奈之下,隻得回房睡了。隻是心中有事,一夜間到底也沒怎麽合眼,輾轉反側幾千次,天也就亮了。
錦香進來服侍賴瑾起身的時候,瞧見他眼睛下麵兩片淡淡的黑青,不免心中一嘆,開口說道:“等會子奴婢就派人去禦史家問問,得了信兒即刻派人告訴大爺。”
賴瑾胡亂的點點頭。
梳洗已畢,令錦香換上了昨日夜半新裁好的簇新衣裳,依舊是大紅色底子,上麵繡著彩金勾線的牡丹團花,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底下一雙青緞粉底小朝靴。越發顯出白淨的臉麵,烏黑的頭髮。錦香細細打量過後,又在腰間掛了一串的荷包並玉玦,方才笑道:“這回便成了。”
於是又跟著賴瑾去正堂拜過了賴嬤嬤和家中諸長輩。彼時賴嬤嬤已經吩咐車馬在門前等著,眾人吃過了早飯,各自散去不提。
且說賴嬤嬤帶著賴瑾一路進了榮國府,先是領著人去榮慶堂給賈母請安。彼時賈寶玉也穿戴好了,正猴兒在賈母身上玩鬧,瞧見賴瑾的身影,不免眼前一亮,開口贊道:“瑾弟弟好精緻的模樣,最是配穿這樣大紅的顏色。”
賴瑾衝著賈寶玉抿嘴一笑,然後走到賈母跟前叩頭說道:“賴瑾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福壽安康。”
賈母暗暗打量著賴瑾身上的料子,很是滿意的看了賴嬤嬤一眼,方才招手笑道:“好孩子,快過來。”
賴瑾應了一聲,笑嘻嘻的起身走到賈母身邊,賈母拉著賴瑾的手囑咐道:“你家住的雖近,但到底也不若府上方便。或一時寒熱饑飽不便,隻管住在我這裏,不必限定了。進了學裏,隻和寶玉在一處,別跟著那一起不長進的東西們學。”
賴瑾一一應了。一旁的賈寶玉有些不耐煩的催促道:“老祖宗,時候不早了,恐怕上學遲晚,我們暫且去了。”
賈母見賈寶玉猴急的模樣,一時無奈的搖了搖頭,又閑話囑咐幾句,方才由著賈寶玉拽著賴瑾走了。至於賴嬤嬤則被留下來陪著賈母抹骨牌不提。
賈寶玉這廂又拉著賴瑾去拜見了王夫人。王夫人少不得也有幾句囑咐的話,賈寶玉一一聽了,又出來書房去見賈政。彼時賈政正在書房中與清客相公們閑談說話。瞧見賈寶玉和賴瑾過來請安,又想到賈寶玉往常那些歪派的理論,不免沉聲告誡道:“去了學上,那些《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隻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賈寶玉仿若耗子見了貓般,無精打采的應了。賈政瞧著他葳蕤喪氣的模樣,沒好氣的搖了搖頭,也不理會。反而衝著一旁的賴瑾寬顏笑道:“你雖然比寶玉小了一歲,不過家學淵源,耳濡目染,有賴世兄的言傳身教,定然比寶玉強了許多。此番進學念書,隻希望你能多多引著寶玉讀書上進,多讀一些聖人先賢之教誨,萬萬不可讓他聽些個流言混語,反而學了些精緻的淘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