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間更新送上,晚上繼續更新,謝謝大家的支持!)
眾人心下均是雪亮:這次能從馬雄手中奪回火蟾,實是因為馬筱薇說出了秘道一事。,盡在馬雄一旦得知火蟾被劫,遲早便會疑心到馬筱薇身上,若當真送她回府,豈不是羊入虎口?想起馬雄陰險忌刻之態,都是不由自主地為馬筱薇擔心。
馬筱薇亦是明白自己處境,回府固是寧死不願,可若留在此處,畢竟和人家非親非故,也並非長久之計。
她思慮半晌,從屏風後緩步走出,對著孫延齡斂衽為禮,低聲道:“孫將軍一番好意,筱薇本不應推辭,但筱薇一介弱女,留在此處隻能拖累大家。倒不如讓我回府,爹爹就算疑心是我說出秘道之事,但我畢竟是他親生女兒,想他也不會對我如何。”
高逸仲聞言大急,大聲道:“你爹爹心腸狠毒,才不會顧及父女之情,你若是回府,實在是危險得緊!”說著注視著馬筱薇,似乎等待她改變主意。
馬筱薇低下頭去,不敢直視高逸仲的目光,低聲道:“可是,我留在這裏,終究不是了局。”
崔安見馬筱薇滿麵紅暈,心下微微一動:在這當口她該當著急才對啊,怎地忽然害羞起來?瞥眼瞧見高逸仲一派焦急之態溢於言表,不由微微一笑,向孫延齡使了個眼色。
孫延齡為人機智,豈能不明白崔安之意?當下笑道:“馬姑娘年方及笄,逸仲也未有家室,今日由我來做個現成媒人,撮合一段姻緣如何?”
高士天向兩人分別瞧了一眼,也明白了七八分,大笑道:“好,好!仲兒我做得主,隻是不知馬姑娘意下如何?”
馬筱薇初時對杜曉月頗有好感,但她亦知崔杜二人鴛盟已結,是以並未往深處再想。待見到高逸仲,隻覺得他高大英俊,為人尚義輕生,芳心可可,竟不由自主地將一縷情絲就此係在了他身上。
但這終究是女孩兒家的隱秘心事,便是說給最親近的人也會羞於啟齒,更何況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一時之間隻覺得雙頰火燙,手腳俱不知該在何處安放,恨不得立即逃開。可她內心深處,卻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若是今日當麵錯過,和高逸仲今生今世隻怕就無緣再見麵了。
高逸仲雖說已年滿二十,可卻從未有機會接近年輕女子,是以這才會迷戀於崔安的楚楚風致,及至見到崔杜二人鶼鰈情深,這念頭也就冰消瓦解。
自從馬筱薇進府,高逸仲隻覺得她一顰一笑都有說不出的柔美可愛。但她畢竟是馬雄之女,馬雄勾結拜月教,正是師兄孫延齡的死敵,況且她終究還是要回到父親身邊,兩人無論如何是無法有相守之緣,是以高逸仲雖是滿心裏想要馬筱薇留下,但卻始終不敢盼望此事竟能成真。
此時高逸仲聽得大夥兒眾口一詞,都要撮合兩人的婚事,就連父親和師兄也一力讚成,不由大喜過望,心知此時若錯過時機,隻怕便要抱憾終身。
當下上前對馬筱薇一揖,道:“馬姑娘,高逸仲並非高官顯貴,也不是武功蓋世,但卻自信為人光明磊落,是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馬姑娘倘若願意嫁我,從今以後,我一定好好相待,讓姑娘在這一世中平安喜樂,再也不會受到惡人的侵害!”
馬筱薇羞得連脖頸都是通紅,低頭立在當地,大氣也不敢出上一口。高逸仲見她半晌不答,心下甚為失望,道:“馬姑娘不願嫁我?”
馬筱薇聞言大急,可是當著這許多人的麵,“我願意嫁你”這幾個字便如同被壓了萬斤巨石一般,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但倘若不說,萬一高逸仲失望之下若是拂袖而去,豈不糟糕之極?一時之間彷徨無計,直急得眼淚都要流了下來。
陸一峰、高士天都是灑脫不羈之人,哪裏懂得這些小兒女的心事?孫延齡雖然知道馬筱薇害羞,但終究男女有別,也不好唐突相問。
崔安心念一轉,已有了主意,上前拉著馬筱薇的手來到桌邊,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並排寫了“願意”、“不願意”幾個字,笑道:“筱薇妹子,你不喜歡哪個,就用手把哪個抹去,好不好?”
高士天等人趨前一看,都覺此計甚妙,都注目馬筱薇,瞧她怎樣行事。崔安見高逸仲一副焦急之態,不由好笑:她若是不願意,早就找借口推脫了,正是因為願意這才羞於啟齒啊。
隻見馬筱薇似乎把心一橫,伸出手去在桌上一抹,高逸仲離桌子較遠,急切間瞧不清楚她抹去的是什麽字,一顆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
隻聽崔安歡然笑道:“願意,願意。原來筱薇妹子不但願意,且是願意得緊啊!”
高士天等人上前仔細一看,已是禁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馬筱薇慌亂害羞之際隻將“不願意”三個字當中的“不”字抹去,桌上的字便成了“願意願意”。
高逸仲大喜過望,疾步搶到馬筱薇麵前深深一揖,大聲道:“多謝馬姑娘!”馬筱薇嬌羞難當,嚶嚀一聲奔入了屏風之後。
陸一峰大笑道:“都快成了一家人啦,還囉囉嗦嗦地謝什麽?”
高逸仲終是年輕麵嫩,被陸一峰笑得滿麵通紅,站在當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神情甚為尷尬。
高士天笑道:“想不到我這窮郎中竟然和馬總管攀上了親,馬總管知道之後隻怕定要暴跳如雷了罷?”
崔安瞧瞧孫延齡,忽地嫣然一笑,道:“將來馬雄隻怕還要慶幸攀上了這門親事呢!”
孫延齡微微一驚,隻覺得對方這話似乎意味極深,心下一動,已是有了主意,笑道:“崔姑娘上次到我府中,倉促之間招待不周。最近幾日軍務繁忙,三日之後,請姑娘過府一敘。”
崔安自到桂林城以來一直在為杜曉月的傷勢奔波,無暇顧及其他,直到此刻療傷之事終於塵埃落定,這才猛然想起了此番前來廣西的原意,不由對孫延齡甚為歉然:若是不識得孫延齡也就罷了,如今明知他與拜月教不,又是高伯伯的入室弟子,如何還能依原計行事?
當下微微一笑道:“將軍不必客氣,三日之後,崔安自當過府拜訪。”
眾人心下均是雪亮:這次能從馬雄手中奪回火蟾,實是因為馬筱薇說出了秘道一事。,盡在馬雄一旦得知火蟾被劫,遲早便會疑心到馬筱薇身上,若當真送她回府,豈不是羊入虎口?想起馬雄陰險忌刻之態,都是不由自主地為馬筱薇擔心。
馬筱薇亦是明白自己處境,回府固是寧死不願,可若留在此處,畢竟和人家非親非故,也並非長久之計。
她思慮半晌,從屏風後緩步走出,對著孫延齡斂衽為禮,低聲道:“孫將軍一番好意,筱薇本不應推辭,但筱薇一介弱女,留在此處隻能拖累大家。倒不如讓我回府,爹爹就算疑心是我說出秘道之事,但我畢竟是他親生女兒,想他也不會對我如何。”
高逸仲聞言大急,大聲道:“你爹爹心腸狠毒,才不會顧及父女之情,你若是回府,實在是危險得緊!”說著注視著馬筱薇,似乎等待她改變主意。
馬筱薇低下頭去,不敢直視高逸仲的目光,低聲道:“可是,我留在這裏,終究不是了局。”
崔安見馬筱薇滿麵紅暈,心下微微一動:在這當口她該當著急才對啊,怎地忽然害羞起來?瞥眼瞧見高逸仲一派焦急之態溢於言表,不由微微一笑,向孫延齡使了個眼色。
孫延齡為人機智,豈能不明白崔安之意?當下笑道:“馬姑娘年方及笄,逸仲也未有家室,今日由我來做個現成媒人,撮合一段姻緣如何?”
高士天向兩人分別瞧了一眼,也明白了七八分,大笑道:“好,好!仲兒我做得主,隻是不知馬姑娘意下如何?”
馬筱薇初時對杜曉月頗有好感,但她亦知崔杜二人鴛盟已結,是以並未往深處再想。待見到高逸仲,隻覺得他高大英俊,為人尚義輕生,芳心可可,竟不由自主地將一縷情絲就此係在了他身上。
但這終究是女孩兒家的隱秘心事,便是說給最親近的人也會羞於啟齒,更何況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說出?一時之間隻覺得雙頰火燙,手腳俱不知該在何處安放,恨不得立即逃開。可她內心深處,卻是清清楚楚地知道,若是今日當麵錯過,和高逸仲今生今世隻怕就無緣再見麵了。
高逸仲雖說已年滿二十,可卻從未有機會接近年輕女子,是以這才會迷戀於崔安的楚楚風致,及至見到崔杜二人鶼鰈情深,這念頭也就冰消瓦解。
自從馬筱薇進府,高逸仲隻覺得她一顰一笑都有說不出的柔美可愛。但她畢竟是馬雄之女,馬雄勾結拜月教,正是師兄孫延齡的死敵,況且她終究還是要回到父親身邊,兩人無論如何是無法有相守之緣,是以高逸仲雖是滿心裏想要馬筱薇留下,但卻始終不敢盼望此事竟能成真。
此時高逸仲聽得大夥兒眾口一詞,都要撮合兩人的婚事,就連父親和師兄也一力讚成,不由大喜過望,心知此時若錯過時機,隻怕便要抱憾終身。
當下上前對馬筱薇一揖,道:“馬姑娘,高逸仲並非高官顯貴,也不是武功蓋世,但卻自信為人光明磊落,是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馬姑娘倘若願意嫁我,從今以後,我一定好好相待,讓姑娘在這一世中平安喜樂,再也不會受到惡人的侵害!”
馬筱薇羞得連脖頸都是通紅,低頭立在當地,大氣也不敢出上一口。高逸仲見她半晌不答,心下甚為失望,道:“馬姑娘不願嫁我?”
馬筱薇聞言大急,可是當著這許多人的麵,“我願意嫁你”這幾個字便如同被壓了萬斤巨石一般,無論如何都說不出口。但倘若不說,萬一高逸仲失望之下若是拂袖而去,豈不糟糕之極?一時之間彷徨無計,直急得眼淚都要流了下來。
陸一峰、高士天都是灑脫不羈之人,哪裏懂得這些小兒女的心事?孫延齡雖然知道馬筱薇害羞,但終究男女有別,也不好唐突相問。
崔安心念一轉,已有了主意,上前拉著馬筱薇的手來到桌邊,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並排寫了“願意”、“不願意”幾個字,笑道:“筱薇妹子,你不喜歡哪個,就用手把哪個抹去,好不好?”
高士天等人趨前一看,都覺此計甚妙,都注目馬筱薇,瞧她怎樣行事。崔安見高逸仲一副焦急之態,不由好笑:她若是不願意,早就找借口推脫了,正是因為願意這才羞於啟齒啊。
隻見馬筱薇似乎把心一橫,伸出手去在桌上一抹,高逸仲離桌子較遠,急切間瞧不清楚她抹去的是什麽字,一顆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
隻聽崔安歡然笑道:“願意,願意。原來筱薇妹子不但願意,且是願意得緊啊!”
高士天等人上前仔細一看,已是禁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馬筱薇慌亂害羞之際隻將“不願意”三個字當中的“不”字抹去,桌上的字便成了“願意願意”。
高逸仲大喜過望,疾步搶到馬筱薇麵前深深一揖,大聲道:“多謝馬姑娘!”馬筱薇嬌羞難當,嚶嚀一聲奔入了屏風之後。
陸一峰大笑道:“都快成了一家人啦,還囉囉嗦嗦地謝什麽?”
高逸仲終是年輕麵嫩,被陸一峰笑得滿麵通紅,站在當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神情甚為尷尬。
高士天笑道:“想不到我這窮郎中竟然和馬總管攀上了親,馬總管知道之後隻怕定要暴跳如雷了罷?”
崔安瞧瞧孫延齡,忽地嫣然一笑,道:“將來馬雄隻怕還要慶幸攀上了這門親事呢!”
孫延齡微微一驚,隻覺得對方這話似乎意味極深,心下一動,已是有了主意,笑道:“崔姑娘上次到我府中,倉促之間招待不周。最近幾日軍務繁忙,三日之後,請姑娘過府一敘。”
崔安自到桂林城以來一直在為杜曉月的傷勢奔波,無暇顧及其他,直到此刻療傷之事終於塵埃落定,這才猛然想起了此番前來廣西的原意,不由對孫延齡甚為歉然:若是不識得孫延齡也就罷了,如今明知他與拜月教不,又是高伯伯的入室弟子,如何還能依原計行事?
當下微微一笑道:“將軍不必客氣,三日之後,崔安自當過府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