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夏小佑用我的手機給帶隊老師打了通電話,概述了一下現在的情況,還問了桑榆她們的情況,果然如我所想,那兩個男子沒再為難她們,於是她們加速趕上大部隊後將夏小佑為了保護我而和我一起滾下山坡的事繪聲繪色、添油加醋地向帶隊老師講述了一遍,還發動了所有老師各自領著一隊學生滿山地找我們。夏小佑帶著一貫的笑意道過謝後,掛斷了電話,遲疑了一下,將手機遞還給我。
我專心地盯著前路狀況,汗涔涔的手小心翼翼地攥著方向盤,沒有接她遞過來的手機,多事地說:“要不也通知一下你父親吧。”
夏小佑沉默地縮回手,在撥號盤熟練地輸入一串號碼,幾次深呼吸之後才撥通了電話。這次她的聲音出離地淡漠,沒有慣有的笑意,回應多數也隻是單字的“嗯”“哦”。
通話結束後,她明顯鬆了一口氣,我接過電話,明白克製自己對他人私事的好奇心的道理,便沒多問,駕著車一路駛向市裏最負盛名的醫院。
排隊等掛號時,按夏小佑的提醒我給自己也掛了一個,送她去清理傷口,照了ct之後,我順道也給傷口消了個毒(其實大半都是在下山途中摔的)。
因為夏小佑的傷口比較長,在清洗消毒之後還需要進行縫合,醫生說最好住院休養幾天,於是我付了醫藥費用之後趁著在走廊裏等待縫合手術結束的時候,再次多事地撥打了通話記錄中夏小佑父親的號碼。
隨著電話裏傳來等待接聽的嘟嘟聲,我的大腦飛速地籌措著一些得體的表達,方才的勇氣也一點點地流失,但現在掛斷電話未免缺少正當理由,隻得暗暗期望對方忙得無暇接這通電話。
偏生與我作對似的,在最後的嘟嘟聲響起之前,電話撥通了,聽筒那頭傳來低沉的中年男子的聲音,那疏離冷漠的聲調和夏小佑方才的態度簡直如出一轍。
“你好,夏校長?”
“嗯,請問您是?”
“我叫安來寧,夏老師班上的實習語文老師。夏老師平日裏對我照顧頗多,今日在朝雲山上更是為了幫助我而負傷,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我竭力掩飾自己顫抖的聲音,盡量口齒明晰地說道。
“來寧啊,你父親和我可是有著十幾年交情的兄弟,你稱我為夏叔叔就行了。大致情況夏小佑和我說過了,你沒受傷吧?”對方的聲音緩和了幾分,但也止步於友善的客套。
“謝謝夏叔叔關心,隻是一些輕微擦傷,不礙事,倒是夏老師腳踝劃了道很深的傷口,我們現在在s醫院,夏老師在這裏進行縫合手術,醫生建議住院療養一段時間。我覺得有必要和夏叔叔您匯報一下,免得您擔心。”
對方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麻煩你了,來寧,我會抽空去看看的。”
“好的。那我就不打擾您了,夏叔叔再見。”
等對方先掛斷電話之後,我來不及長籲一口氣又轉而埋怨起自己多管閑事,這根本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作者有話要說: 獨嗨小劇場
安老師:萬一留疤怎麽辦?萬一感染怎麽辦?萬一殘廢了怎麽辦?(方得一批
夏老師:……你不會摔著腦殼了吧
☆、第十三章
縫合尚在進行中,我又給老媽撥了通電話,在她刨根問底的追問中將今天發生的一切全盤托出,當然關於桑榆和宋琋則合理地略過。老媽聽完後便是預料之中的長篇大論的說教,不要給他人添麻煩,合情合理的教育。
電話那頭老媽依舊口若懸河,我則坐在醫院走廊裏的金屬座椅上,選擇性回答,持續性裝聾作啞。日光燈散發的光芒和牆麵雪白得晃眼,空氣中瀰漫的消毒水的氣息令人發暈。我恍惚的想到夏小佑與她父親通話時的疏離以及剛才那通電話中她父親也全然沒有問及她的情況,反而費心客套地關心我,就像老媽現在三句話不離夏小佑的傷。或許這類家庭都是這樣,在一些所謂的大是大非麵前自我應當自覺地靠邊站。
思緒渙散得就像學生時期夏季午後第一節課上課時迷濛的狀態,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老媽滔滔不絕的說教就像當時窗外聒噪的蟬鳴,所起的作用大概就是台上頭禿一半的語文老師所講的烘托氣氛。
手術中的指示燈依然亮著,那殷紅的顏色比夏小佑傷口處汩汩流出的血液顏色更鮮艷一些。拆線的時候應該會疼吧。傷口應該會留疤吧。雖然在山上的時候夏小佑說不用在意,但那會不會隻是安慰我的一時託詞,或者即使現在不介意,日後是否會心存芥蒂也難說吧。這就好像一副近乎完美的畫作被人拿著油性記號筆毫無藝術氣息地亂塗一氣,光是想想,這沉重的負罪感便足以令人如芒刺背。
“安來寧,你在聽沒有!”電話裏老媽的聲音帶著怒氣和陌生感,老媽不經常生氣,但對她做人的道理的輕視是她的逆鱗,一戳一個準。
“啊,老媽,夏小佑縫線結束了,我之後再打給你,先掛了,拜。”我語氣匆忙地掛斷電話,但其實手術仍在進行中,那之後好一段時間,手術室的門才從內被推開。
夏小佑躺在推車上被兩個護士推出手術室,我起身跟著推車來到了病房。病房是單人間的,整潔寬敞,牆麵千篇一律的純白,正對門的方向則是一麵偌大的落地窗,天際的黃昏就像蛋花湯裏沒能攪散的蛋花缺乏美感,落地窗前擺放著一個被幾把金屬椅子環繞的玻璃小桌。病房內的燈光比走廊的要柔和些,但依舊雪白一片,照得夏小佑麵色如紙蒼白。
我專心地盯著前路狀況,汗涔涔的手小心翼翼地攥著方向盤,沒有接她遞過來的手機,多事地說:“要不也通知一下你父親吧。”
夏小佑沉默地縮回手,在撥號盤熟練地輸入一串號碼,幾次深呼吸之後才撥通了電話。這次她的聲音出離地淡漠,沒有慣有的笑意,回應多數也隻是單字的“嗯”“哦”。
通話結束後,她明顯鬆了一口氣,我接過電話,明白克製自己對他人私事的好奇心的道理,便沒多問,駕著車一路駛向市裏最負盛名的醫院。
排隊等掛號時,按夏小佑的提醒我給自己也掛了一個,送她去清理傷口,照了ct之後,我順道也給傷口消了個毒(其實大半都是在下山途中摔的)。
因為夏小佑的傷口比較長,在清洗消毒之後還需要進行縫合,醫生說最好住院休養幾天,於是我付了醫藥費用之後趁著在走廊裏等待縫合手術結束的時候,再次多事地撥打了通話記錄中夏小佑父親的號碼。
隨著電話裏傳來等待接聽的嘟嘟聲,我的大腦飛速地籌措著一些得體的表達,方才的勇氣也一點點地流失,但現在掛斷電話未免缺少正當理由,隻得暗暗期望對方忙得無暇接這通電話。
偏生與我作對似的,在最後的嘟嘟聲響起之前,電話撥通了,聽筒那頭傳來低沉的中年男子的聲音,那疏離冷漠的聲調和夏小佑方才的態度簡直如出一轍。
“你好,夏校長?”
“嗯,請問您是?”
“我叫安來寧,夏老師班上的實習語文老師。夏老師平日裏對我照顧頗多,今日在朝雲山上更是為了幫助我而負傷,對此我感到非常抱歉。”我竭力掩飾自己顫抖的聲音,盡量口齒明晰地說道。
“來寧啊,你父親和我可是有著十幾年交情的兄弟,你稱我為夏叔叔就行了。大致情況夏小佑和我說過了,你沒受傷吧?”對方的聲音緩和了幾分,但也止步於友善的客套。
“謝謝夏叔叔關心,隻是一些輕微擦傷,不礙事,倒是夏老師腳踝劃了道很深的傷口,我們現在在s醫院,夏老師在這裏進行縫合手術,醫生建議住院療養一段時間。我覺得有必要和夏叔叔您匯報一下,免得您擔心。”
對方沉默了片刻,開口道:“麻煩你了,來寧,我會抽空去看看的。”
“好的。那我就不打擾您了,夏叔叔再見。”
等對方先掛斷電話之後,我來不及長籲一口氣又轉而埋怨起自己多管閑事,這根本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作者有話要說: 獨嗨小劇場
安老師:萬一留疤怎麽辦?萬一感染怎麽辦?萬一殘廢了怎麽辦?(方得一批
夏老師:……你不會摔著腦殼了吧
☆、第十三章
縫合尚在進行中,我又給老媽撥了通電話,在她刨根問底的追問中將今天發生的一切全盤托出,當然關於桑榆和宋琋則合理地略過。老媽聽完後便是預料之中的長篇大論的說教,不要給他人添麻煩,合情合理的教育。
電話那頭老媽依舊口若懸河,我則坐在醫院走廊裏的金屬座椅上,選擇性回答,持續性裝聾作啞。日光燈散發的光芒和牆麵雪白得晃眼,空氣中瀰漫的消毒水的氣息令人發暈。我恍惚的想到夏小佑與她父親通話時的疏離以及剛才那通電話中她父親也全然沒有問及她的情況,反而費心客套地關心我,就像老媽現在三句話不離夏小佑的傷。或許這類家庭都是這樣,在一些所謂的大是大非麵前自我應當自覺地靠邊站。
思緒渙散得就像學生時期夏季午後第一節課上課時迷濛的狀態,雖然這麽說不太好,但老媽滔滔不絕的說教就像當時窗外聒噪的蟬鳴,所起的作用大概就是台上頭禿一半的語文老師所講的烘托氣氛。
手術中的指示燈依然亮著,那殷紅的顏色比夏小佑傷口處汩汩流出的血液顏色更鮮艷一些。拆線的時候應該會疼吧。傷口應該會留疤吧。雖然在山上的時候夏小佑說不用在意,但那會不會隻是安慰我的一時託詞,或者即使現在不介意,日後是否會心存芥蒂也難說吧。這就好像一副近乎完美的畫作被人拿著油性記號筆毫無藝術氣息地亂塗一氣,光是想想,這沉重的負罪感便足以令人如芒刺背。
“安來寧,你在聽沒有!”電話裏老媽的聲音帶著怒氣和陌生感,老媽不經常生氣,但對她做人的道理的輕視是她的逆鱗,一戳一個準。
“啊,老媽,夏小佑縫線結束了,我之後再打給你,先掛了,拜。”我語氣匆忙地掛斷電話,但其實手術仍在進行中,那之後好一段時間,手術室的門才從內被推開。
夏小佑躺在推車上被兩個護士推出手術室,我起身跟著推車來到了病房。病房是單人間的,整潔寬敞,牆麵千篇一律的純白,正對門的方向則是一麵偌大的落地窗,天際的黃昏就像蛋花湯裏沒能攪散的蛋花缺乏美感,落地窗前擺放著一個被幾把金屬椅子環繞的玻璃小桌。病房內的燈光比走廊的要柔和些,但依舊雪白一片,照得夏小佑麵色如紙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