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而正確的答案是,每個人都接受這些紙,是因為他堅信別人也會接受這些


    紙。這些綠色的紙具有價值,這是因為每個人都認為它們具有價值;而每個人都認為它


    們具有價值,是因為在人們的經歷中它們之前已經具有了價值。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


    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那麽我們的經濟甚至可能超不過現有生產力水平的一小


    部分;然而,這一共同的、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交換媒介,本質上卻是一種社會慣例,這種


    社會慣例的存在完全歸功於人們對一種可以說是虛構之物的廣泛接受。


    這種社會慣例,或者說虛構之物,或者任由你稱呼,並不是脆弱的。相反,一種公共


    貨幣的社會價值是如此之大,即使在極端的刺激之下,人們仍將堅持持有這種東西———


    當然,貨幣發行者從通貨膨脹中得到的部分收益正來自於此,從而通貨膨脹的動機也部


    分來自於此。但是,這種東西也不是堅不可摧的:這種綠色紙數量的極端變動,正如美


    國革命戰爭時期或各國在一戰及二戰之後經歷的惡性通貨膨脹時期所發生的情況,或


    者這種綠色紙數量上的溫和變動再加上法律上與現實中對名義價格所作的最高限製,


    如二戰以後的德國,會使先前作為貨幣發揮作用的這種紙一錢不值,並促使人們去尋求


    替代品,如香菸與法國白蘭地酒,二戰後它們在德國曾一度成為交換媒介。


    貨幣不過是一層麵紗。「 實際起作用的」力量是人們的能力、人們的勤奮與才智、人


    們所掌握的資源、人們的經濟組織模式與政治組織模式,等等。正如john stuart mill在


    一個多世紀以前所闡述的那樣:


    「簡而言之,在社會經濟當中,沒有任何在本質上比貨幣更微不足道的東西了;當


    然,貨幣作為一種節省時間與勞動的發明所具有的特性除外。它是一種可以使事物


    更快、更方便地進行的機製,而當不存在貨幣時,事物將進行得較為緩慢且不方便,而


    且,同許多其他機製一樣,當它出現失常時,隻對本身產生獨特且獨立的影響。」


    這一說法完全正確。然而也存在某些誤導,除非我們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即幾乎不


    存在一種為人類所擁有的發明,當其出現差錯時,其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比貨幣更大。


    每個人都認為他可以決定貨幣在其財富中的份額;然而,所有人可以持有的貨幣總


    量,卻並非所有貨幣持有者所能控製的。每家銀行都認為其可以決定其資產中有多少


    份額分別以現金和聯邦儲備銀行存款的形式持有,以滿足法定準備金要求和應急之需;


    然而,所有銀行能夠持有的貨幣總量卻並非所有銀行能夠共同控製的。如果某一家銀


    行的現金數量增加,那麽它可以藉此獲得最多與這一增量相等的其他非現金資產;然


    而,如果所有銀行的現金數量一起增加,那麽銀行係統可以藉此得到相當於這一增量若


    幹倍的其他資產。


    在我們的分析過程中,表象的這種欺騙性反覆出現。在南北戰爭期間,以綠鈔表示


    的黃金價格隨戰爭局勢的變化而一天天發生波動;但是,戰爭的局勢僅在很小的程度上


    影響到這些波動———除非戰爭局勢影響到外國人持有綠鈔或以綠鈔表示的有價證券的


    意願。這一影響更多地反映在棉花出口的大量減少,以及通過發行貨幣為戰爭籌集資


    金時北方內部價格的上漲上。


    為促進鑄幣支付的恢復而採取的一項措施,即提高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美元價值,與


    franklin d. roosevelt 為達到完全相反的目的而採取的降低以外國貨幣表示的美元價值


    的措施是完全一致的。在這兩種情況中,財政部都從國外購買黃金。新政經濟學至少


    在這一方麵是正確的,所以在綠鈔時期,採取這一相同措施意味著,從國外購入黃金的


    機械影響,使得鑄幣支付的恢復更為困難,而並非更為容易。


    盡管在45 年的時間裏,鑄幣支付的恢復是一個主要的政治問題,但鑄幣支付的成


    功恢復,卻很少歸因於在其名義下採取的那些措施。政府的主要貢獻是少量減少高能


    貨幣的數量———必須承認,鑑於擴大綠鈔發行的壓力,其在純粹的政治方麵毫無建樹。


    鑄幣支付的恢復取得了成功,原因在於盡管貨幣存量溫和上漲,但產出的迅速增長使價


    格水平下降了一半。對鑄幣支付的恢復產生最大影響的政府措施,不是那些明確的貨


    幣政策,而是那些促進了產出迅速增長的失職與授權行為。


    「 穩健貨幣論」對自由鑄造銀幣的倡導者進行攻擊的理由在於,銀幣的自由鑄造將


    導致貨幣存量的過度迅速擴張,從而造成價格膨脹。人們之所以譴責財政部對白銀的


    限製性購買政策,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購買過度地增加了貨幣存量,從而成為了引發通


    貨膨脹的先兆,而無限製購買政策則能夠釋放通貨膨脹的壓力。事實上,假定金本位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觸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眼並收藏觸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