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秀昀皺眉道:「關鍵是時間——父皇身體不好,這事情讓他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如果不能盡快破案讓他精神恢復振作,隻怕他……」
阮玉珠道:「那不如先從最怪異,最不可能的地方去查,這案子的兇手越聰明,疑陣布置得越精妙,我們就有可能最快找到兇手犯案的脈絡。」
樂秀昀想了想,點頭道:「不錯,那你說最不可能的是什麽?」
阮玉珠道:「當然也不能亂來了,總要有點譜的——這樣吧,我的想法是,也許在真正的兇手行兇之前,寧妃的確有客來訪,所以她倒了兩杯水放在桌上。而這個訪客並沒有喝過水,當訪客剛剛離去時,兇手跟著來訪,並殺死了寧妃。然後又倒去半杯水,讓人以為兇手是剛剛離去的訪客。」
樂秀昀緊鎖著雙眉,半晌道:「可是為什麽要這麽做?他不必倒掉半杯水也可以達到嫁禍於前一個訪客的目的,沒必要特地倒去半杯水。」
關於這個論題,二人討論了一會兒,沒有頭緒,便又把話題轉移到死者頭部的創傷。
死者的致命傷是頸處的勒斃,但其頭部卻有著多處的創傷。
這一次二人的意見都傾向於兇手是將死者擊昏再予以勒斃。而至於死者杯中的安眠藥成份,因為從曉瑜處了解到寧妃最近因為心緒的關係而經常失眠,有服用助眠的藥物才入睡的習慣,所以意見出奇的一致。
然後討論的是喚人鈴上的指紋——這個鈴的聲音很清脆,就算不是在靜寂的深夜,也能傳出很遠。這個是用來召喚遠處的侍女或太監的,因為有很多時候,不得允許,下人是不準靠近的。
所以這應該是個兇手疏忽的地方,兇手一定因為自己沒去碰過喚人鈴而漏過了鈴把。不過,既然這個兇手如此小心,連手飾盒都擦幹淨了指紋,為什麽會漏過那麽顯眼的喚人鈴呢?
首先,擦指紋,說明兇手知道大內有這麽一套查指紋的工具。那麽兇手對於喚人鈴,是疏忽了,還是故意為之?
關於這一點,二人也暫時得不出結論,隻能歸結為兇手的百密一疏。
「可惜,若袁……哦,縣令大人在的話,倒是可以多多討論一下……」阮玉珠差點說走了嘴——那不是袁潤,是羅羽裳。
不過樂秀昀也不會在意這種「口誤」,袁和縣發音略有相近,她不會發現阮玉珠到底在說些什麽的。反而樂秀昀在聽了阮玉珠的話後,開始尋思把袁潤也調進宮來查案的可能。
阮玉珠卻又道:「殿下不必為此事操心,我就是隨便這麽一說,不如還是與其書信來往。我相信這樣反而比讓她花費十幾天的時間過來要快。」
樂秀昀一想也是,十幾天的工夫,等她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最後將所有的意見匯總起來後,二人都認為一切現在下定論還有些過早,還是應從死者寧妃周遭親近的人再重新開始調查。
樂秀昀自然分派人手去調查,不過衛所係統和衙門裏的人都不能用,隻能用大內侍衛。好在大內侍衛也都是深諳後宮之道的人,雖然沒什麽膽子亂來,但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盡快破案大家才有好果子吃,自然用心去辦事。
阮玉珠寫信把這次宮裏的事寫了下來,然後又用暗號記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推測,然後寄給了袁潤,然後決定自己再去寧妃屋裏探查一次——到現在為止,她還沒去過寧妃死亡的現場呢,而對於現場的調查,絕對是一百次也不嫌多的。
然後用了飯,又等宮裏的人調配安排了一番,直至天色已將晚,阮玉珠才與樂秀昀一起,兩個人來到了寧妃所住的「養玉齋」。
「養玉齋」其實並不是這後宮裏很高級的住所,連「閣」都算不上,更不用說「殿」了。這說明之前的寧妃的確處境不好,能生下第一個皇子也實在是運氣所致,但看皇帝對她的待遇規格就知道她們母子的境遇了。
看守養玉齋的一個老太監開了鎖,放二人進了寧妃的家,阮玉珠這才發現原來寧妃也是個很有情調的人。
不大的房間,錯落有致地堆放著各式的家私,如果主人尚在生的話,在裏麵點的都是琉璃罩子的燈火,亮起後是柔和的淺藍色,想像著寧妃死前與人在這色調下喝茶的氣氛,覺得真是誰說古人不懂浪漫。
阮玉珠坐在曾放過兩個杯子的茶幾前,開始掃視著周圍的一切,樂秀昀見她神色凝重,也不好打擾她,便坐到她的身邊,靜等她思考。
事實上阮玉珠最近也是在反思自己以往的破案方式,覺得自己就算不能像袁潤那樣腦洞大開,也應該可以多方位地思考一下,不必非要等所有的證據擺在眼前了再思考。
每一次都靠袁潤的腦洞大法破案,阮玉珠和袁潤雖然都不介意,但現在與袁潤分開了,自己還不努力,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
☆、第 23 章
? 這養玉齋的屋子雖大,但也是一間單人房,外間有一個小間,想是會客之用,曉瑜也不在這屋裏行宿,而是在隔壁的單間裏。
看那臥室裏,正對著中門的是一個紅色的衣櫃,立在西麵的牆壁前,衣櫃旁有一個衣帽架落在邊上,再過去就是一張單人床。
不過說是單人床,其實是因為隻放了一個枕頭,而且不管枕頭和床都寬大得很,別說是一兩個人,擠一擠的話,搞不好能睡下三個人也說不定,果然是皇家氣派。
阮玉珠道:「那不如先從最怪異,最不可能的地方去查,這案子的兇手越聰明,疑陣布置得越精妙,我們就有可能最快找到兇手犯案的脈絡。」
樂秀昀想了想,點頭道:「不錯,那你說最不可能的是什麽?」
阮玉珠道:「當然也不能亂來了,總要有點譜的——這樣吧,我的想法是,也許在真正的兇手行兇之前,寧妃的確有客來訪,所以她倒了兩杯水放在桌上。而這個訪客並沒有喝過水,當訪客剛剛離去時,兇手跟著來訪,並殺死了寧妃。然後又倒去半杯水,讓人以為兇手是剛剛離去的訪客。」
樂秀昀緊鎖著雙眉,半晌道:「可是為什麽要這麽做?他不必倒掉半杯水也可以達到嫁禍於前一個訪客的目的,沒必要特地倒去半杯水。」
關於這個論題,二人討論了一會兒,沒有頭緒,便又把話題轉移到死者頭部的創傷。
死者的致命傷是頸處的勒斃,但其頭部卻有著多處的創傷。
這一次二人的意見都傾向於兇手是將死者擊昏再予以勒斃。而至於死者杯中的安眠藥成份,因為從曉瑜處了解到寧妃最近因為心緒的關係而經常失眠,有服用助眠的藥物才入睡的習慣,所以意見出奇的一致。
然後討論的是喚人鈴上的指紋——這個鈴的聲音很清脆,就算不是在靜寂的深夜,也能傳出很遠。這個是用來召喚遠處的侍女或太監的,因為有很多時候,不得允許,下人是不準靠近的。
所以這應該是個兇手疏忽的地方,兇手一定因為自己沒去碰過喚人鈴而漏過了鈴把。不過,既然這個兇手如此小心,連手飾盒都擦幹淨了指紋,為什麽會漏過那麽顯眼的喚人鈴呢?
首先,擦指紋,說明兇手知道大內有這麽一套查指紋的工具。那麽兇手對於喚人鈴,是疏忽了,還是故意為之?
關於這一點,二人也暫時得不出結論,隻能歸結為兇手的百密一疏。
「可惜,若袁……哦,縣令大人在的話,倒是可以多多討論一下……」阮玉珠差點說走了嘴——那不是袁潤,是羅羽裳。
不過樂秀昀也不會在意這種「口誤」,袁和縣發音略有相近,她不會發現阮玉珠到底在說些什麽的。反而樂秀昀在聽了阮玉珠的話後,開始尋思把袁潤也調進宮來查案的可能。
阮玉珠卻又道:「殿下不必為此事操心,我就是隨便這麽一說,不如還是與其書信來往。我相信這樣反而比讓她花費十幾天的時間過來要快。」
樂秀昀一想也是,十幾天的工夫,等她來了,黃花菜都涼了。
最後將所有的意見匯總起來後,二人都認為一切現在下定論還有些過早,還是應從死者寧妃周遭親近的人再重新開始調查。
樂秀昀自然分派人手去調查,不過衛所係統和衙門裏的人都不能用,隻能用大內侍衛。好在大內侍衛也都是深諳後宮之道的人,雖然沒什麽膽子亂來,但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盡快破案大家才有好果子吃,自然用心去辦事。
阮玉珠寫信把這次宮裏的事寫了下來,然後又用暗號記下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推測,然後寄給了袁潤,然後決定自己再去寧妃屋裏探查一次——到現在為止,她還沒去過寧妃死亡的現場呢,而對於現場的調查,絕對是一百次也不嫌多的。
然後用了飯,又等宮裏的人調配安排了一番,直至天色已將晚,阮玉珠才與樂秀昀一起,兩個人來到了寧妃所住的「養玉齋」。
「養玉齋」其實並不是這後宮裏很高級的住所,連「閣」都算不上,更不用說「殿」了。這說明之前的寧妃的確處境不好,能生下第一個皇子也實在是運氣所致,但看皇帝對她的待遇規格就知道她們母子的境遇了。
看守養玉齋的一個老太監開了鎖,放二人進了寧妃的家,阮玉珠這才發現原來寧妃也是個很有情調的人。
不大的房間,錯落有致地堆放著各式的家私,如果主人尚在生的話,在裏麵點的都是琉璃罩子的燈火,亮起後是柔和的淺藍色,想像著寧妃死前與人在這色調下喝茶的氣氛,覺得真是誰說古人不懂浪漫。
阮玉珠坐在曾放過兩個杯子的茶幾前,開始掃視著周圍的一切,樂秀昀見她神色凝重,也不好打擾她,便坐到她的身邊,靜等她思考。
事實上阮玉珠最近也是在反思自己以往的破案方式,覺得自己就算不能像袁潤那樣腦洞大開,也應該可以多方位地思考一下,不必非要等所有的證據擺在眼前了再思考。
每一次都靠袁潤的腦洞大法破案,阮玉珠和袁潤雖然都不介意,但現在與袁潤分開了,自己還不努力,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
☆、第 23 章
? 這養玉齋的屋子雖大,但也是一間單人房,外間有一個小間,想是會客之用,曉瑜也不在這屋裏行宿,而是在隔壁的單間裏。
看那臥室裏,正對著中門的是一個紅色的衣櫃,立在西麵的牆壁前,衣櫃旁有一個衣帽架落在邊上,再過去就是一張單人床。
不過說是單人床,其實是因為隻放了一個枕頭,而且不管枕頭和床都寬大得很,別說是一兩個人,擠一擠的話,搞不好能睡下三個人也說不定,果然是皇家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