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潤抬手示意二人起身,略看了看古平,便注意起李雲燕這個女子——隻見她長相秀麗,雙眼清澈明亮,可稱得上一句英姿颯爽,和阮玉珠有得一拚,隻是氣質上略差一點——沒辦法,阮玉珠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就算李雲燕也同樣是個有文化底蘊的人,但阮玉珠很明顯更符合同為現代人的袁潤的口味啊!
古典風格,不是袁潤的菜!
不過這並不妨礙袁潤先欣賞一下她——畢竟女子為官都是中高級的,願意到縣一級的水準來當個捕快實在是少見,看來是個想為民辦實事的也說不定,於是便道:「原來是李捕頭,說得很有道理啊!那現在形勢如此,你有何高見?」
李雲燕略怔了一怔,隨即道:「在下隻是一個小小的捕頭,哪有什麽高見,一切均以知縣大人馬首是瞻。」
袁潤笑笑——這是故意的反擊,還是真心讓自己拿主意?
袁潤也是個懶得動腦子的,便道:「上千人規模的械鬥,我們縣又沒有兵,哪有辦法製止?隻能先在他們兩家莊院的外圍拉上籬笆,派人守著,不許人隨意進出。雖然我們人少,但他們要是敢攻出來,那就視同造反,我倒要看看他們存了幾天的口糧!」
也許一個土豪地主的家裏會存不少糧食,但他們平時不可能一直養著數百個戰鬥人員,平時這些家丁奴僕,不可能全聚在主家的莊院裏,肯定分散在各處莊子裏從事各種生產活動,這兩家人有京城當官的後台,也不可能專靠地裏刨食來過活,所以主院的糧食是供給在主院裏的主人和一二百名奴僕吃的,而且為了保持新鮮,菜食不會有三天的量,米麵最多一個月。現在吃飯的人翻了幾倍,讓他們能熬幾天??
☆、第 10 章
? 聽了袁潤的話,蘇昶和高知山、李雲燕、古平一起麵麵相覷——這招太狠毒了,如果對方衝出來,肯定要與衙役起衝突,而襲擊衙役,便那視同謀反,而他們背後的主和派或主戰派,不可能為他們這樣的小角色多費什麽勁兒的。
換句話說,此地的兩個家族的械鬥,實際上隻是主戰或主和兩派的應手,以望對方應對失誤,然後自己就可以出招打擊對方了——就算扳不倒對方,也能讓對方遭受一次打擊。
但是若依袁潤的做法,兩家人餓個三天五天的,到時候個個腳軟,一百多個衙役捕快也足夠把他們一個個抓起來了。
古平低聲道:「大人,此舉會不會得罪李禦史和王將軍?」
袁潤道:「那你拿個主意出來?」
古平一窘,沒敢再吱聲——他隻是個九品的都頭,哪敢摻合這種有關於朝堂上的事。
這時阮玉珠帶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嬸(其實阮玉珠自己也快三十了,她這個歲數,在古代其實也同樣是大媽級別的了)和兩個十歲出頭的小丫頭過來了。
見到這邊這麽多人,阮玉珠也就是點頭示意,然後走過雲對袁潤道:「一共挑了三個人,怕兩個人不夠用——她們都是曾經在縣衙裏做過事的,很熟悉環境,不用再培訓了。直接買的,雇不劃算。三個人一共十五貫,租的話一年一貫,三個人就要三貫,隻能用五年。買下來的話,五年後還能轉手賣掉。」
袁潤嘴角抽了一下——賣掉?你這麽快墮落成人販子了?軟妹,你是個國際刑警好不好?別這麽快就適應這邊的生活啊!
李雲燕見大家正在討論正事,忽然一個人過來打斷了,而且說的是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由惱怒起來:「你是什麽人?太無禮了,怎麽就這樣到縣衙裏來了?」
一起過來的何樂水忙道:「李捕頭,這位是阮姑娘,是知縣大人的故交,剛才替知縣大人挑幾個下人去了。」
三個跟過來的婆子小婢被李雲燕嚇得倒退幾步,不敢上前,何樂水趁讓她們直接去後院打掃歸置去了。原本袁潤這邊是沒啥行李的,不過先前去查勘劫殺現場後,把羅羽裳帶的幾個箱籠都帶了過來。
袁潤身上本來就有鑰匙,打開看過了全是衣裳,還有一小盒純天然的化妝品,兩麵銅鏡,以及三小盒針線,其中兩盒很明顯是下人的,盒子很粗劣。
現在三個箱籠都放在一輛小車上,三個女僕上前先見過了袁潤,也沒多說什麽,先把它們推進了後院,等袁潤回頭再去吩咐。
這邊一陣小忙亂,那邊李雲燕卻是仍然瞪著阮玉珠:「你就是那個以一人之力,擊殺十數名劫匪的人?」
阮玉珠淡淡地道:「沒有那麽多,一共才七個人,還有兩個是自殺的。」
李雲燕仍不放過她:「那你身手一定很好吧?」
阮玉珠看看她:「想較量一下?」
李雲燕挺了挺胸:「還請阮姑娘不吝賜教。」原來李雲燕早就在半路上遇到了去尋蘇昶,告訴他新知縣已經到任的消息的衙役,並且把「羅羽裳」遭人劫殺的事告訴了他們。
李雲燕同為女子,甘心身為下等官吏,心氣不可謂不高,必然是想在第一線做出點成績再升職的,現在見到阮玉珠這個據說是高手的人,自然想要切磋一下了,倒也不是什麽不服或打壓。
阮玉珠見李雲燕眼中沒有什麽其他的情緒流露,隻有一點興奮,便知其意,於是點點頭:「會有機會的,不過不在今天——我們剛到這邊,還有很多事要忙。」
李雲燕心中奇怪——這話說得,好像是兩個人本就是一起來這邊的一樣,不是說她是半路遇上的嗎?怎麽又成了知縣大人的故交了……
古典風格,不是袁潤的菜!
不過這並不妨礙袁潤先欣賞一下她——畢竟女子為官都是中高級的,願意到縣一級的水準來當個捕快實在是少見,看來是個想為民辦實事的也說不定,於是便道:「原來是李捕頭,說得很有道理啊!那現在形勢如此,你有何高見?」
李雲燕略怔了一怔,隨即道:「在下隻是一個小小的捕頭,哪有什麽高見,一切均以知縣大人馬首是瞻。」
袁潤笑笑——這是故意的反擊,還是真心讓自己拿主意?
袁潤也是個懶得動腦子的,便道:「上千人規模的械鬥,我們縣又沒有兵,哪有辦法製止?隻能先在他們兩家莊院的外圍拉上籬笆,派人守著,不許人隨意進出。雖然我們人少,但他們要是敢攻出來,那就視同造反,我倒要看看他們存了幾天的口糧!」
也許一個土豪地主的家裏會存不少糧食,但他們平時不可能一直養著數百個戰鬥人員,平時這些家丁奴僕,不可能全聚在主家的莊院裏,肯定分散在各處莊子裏從事各種生產活動,這兩家人有京城當官的後台,也不可能專靠地裏刨食來過活,所以主院的糧食是供給在主院裏的主人和一二百名奴僕吃的,而且為了保持新鮮,菜食不會有三天的量,米麵最多一個月。現在吃飯的人翻了幾倍,讓他們能熬幾天??
☆、第 10 章
? 聽了袁潤的話,蘇昶和高知山、李雲燕、古平一起麵麵相覷——這招太狠毒了,如果對方衝出來,肯定要與衙役起衝突,而襲擊衙役,便那視同謀反,而他們背後的主和派或主戰派,不可能為他們這樣的小角色多費什麽勁兒的。
換句話說,此地的兩個家族的械鬥,實際上隻是主戰或主和兩派的應手,以望對方應對失誤,然後自己就可以出招打擊對方了——就算扳不倒對方,也能讓對方遭受一次打擊。
但是若依袁潤的做法,兩家人餓個三天五天的,到時候個個腳軟,一百多個衙役捕快也足夠把他們一個個抓起來了。
古平低聲道:「大人,此舉會不會得罪李禦史和王將軍?」
袁潤道:「那你拿個主意出來?」
古平一窘,沒敢再吱聲——他隻是個九品的都頭,哪敢摻合這種有關於朝堂上的事。
這時阮玉珠帶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大嬸(其實阮玉珠自己也快三十了,她這個歲數,在古代其實也同樣是大媽級別的了)和兩個十歲出頭的小丫頭過來了。
見到這邊這麽多人,阮玉珠也就是點頭示意,然後走過雲對袁潤道:「一共挑了三個人,怕兩個人不夠用——她們都是曾經在縣衙裏做過事的,很熟悉環境,不用再培訓了。直接買的,雇不劃算。三個人一共十五貫,租的話一年一貫,三個人就要三貫,隻能用五年。買下來的話,五年後還能轉手賣掉。」
袁潤嘴角抽了一下——賣掉?你這麽快墮落成人販子了?軟妹,你是個國際刑警好不好?別這麽快就適應這邊的生活啊!
李雲燕見大家正在討論正事,忽然一個人過來打斷了,而且說的是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由惱怒起來:「你是什麽人?太無禮了,怎麽就這樣到縣衙裏來了?」
一起過來的何樂水忙道:「李捕頭,這位是阮姑娘,是知縣大人的故交,剛才替知縣大人挑幾個下人去了。」
三個跟過來的婆子小婢被李雲燕嚇得倒退幾步,不敢上前,何樂水趁讓她們直接去後院打掃歸置去了。原本袁潤這邊是沒啥行李的,不過先前去查勘劫殺現場後,把羅羽裳帶的幾個箱籠都帶了過來。
袁潤身上本來就有鑰匙,打開看過了全是衣裳,還有一小盒純天然的化妝品,兩麵銅鏡,以及三小盒針線,其中兩盒很明顯是下人的,盒子很粗劣。
現在三個箱籠都放在一輛小車上,三個女僕上前先見過了袁潤,也沒多說什麽,先把它們推進了後院,等袁潤回頭再去吩咐。
這邊一陣小忙亂,那邊李雲燕卻是仍然瞪著阮玉珠:「你就是那個以一人之力,擊殺十數名劫匪的人?」
阮玉珠淡淡地道:「沒有那麽多,一共才七個人,還有兩個是自殺的。」
李雲燕仍不放過她:「那你身手一定很好吧?」
阮玉珠看看她:「想較量一下?」
李雲燕挺了挺胸:「還請阮姑娘不吝賜教。」原來李雲燕早就在半路上遇到了去尋蘇昶,告訴他新知縣已經到任的消息的衙役,並且把「羅羽裳」遭人劫殺的事告訴了他們。
李雲燕同為女子,甘心身為下等官吏,心氣不可謂不高,必然是想在第一線做出點成績再升職的,現在見到阮玉珠這個據說是高手的人,自然想要切磋一下了,倒也不是什麽不服或打壓。
阮玉珠見李雲燕眼中沒有什麽其他的情緒流露,隻有一點興奮,便知其意,於是點點頭:「會有機會的,不過不在今天——我們剛到這邊,還有很多事要忙。」
李雲燕心中奇怪——這話說得,好像是兩個人本就是一起來這邊的一樣,不是說她是半路遇上的嗎?怎麽又成了知縣大人的故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