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瓦盧瓦的士兵們至今仍抱著出發時的速勝信念,他們在戰鬥一開始也確實擊潰了流亡貴族的軍隊。因此當撤退的命令傳達到各個連隊、每個士兵耳朵裏時,他們的反應有不解、有震驚。


    不少人認為,這時撤退是錯誤的、軟弱的行為,可是身邊、身後的戰友又確實在後撤,如果不放棄臨時陣地,那就是自己孤身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下。


    結果就是撤退的行動變得遲滯,又在遭受打擊時變成潰退。


    在陣地上,瓦盧瓦軍人的屍首填埋了淺薄的溝壑,當帝國軍的指揮官策馬出現在戰場上時,他是來巡視戰果的。現在帝國的步兵已經放慢衝鋒的腳步,他們在己方騎兵的警戒和掩護下破開敵軍布置的障礙、接受沒有來得及撤走的大炮彈藥.


    “說說看,我們為什麽不乘勝追擊?”帝國軍指揮官卡爾少將勒馬詢問他的副官,一位高大英俊的年輕人。


    按帝國軍慣例的配置,少將的副官應當由校官擔任,而現在這位年輕人還隻是上尉。不過因為他顯赫的家世、因為他左胸前特殊的施法者名牌,預示著這位年輕人很快將獲得破格的拔擢。


    但卡爾不討厭這位“關係戶”,他聰敏、果斷,作為大貴族的子弟卻有足夠的謙遜和紀律性,因此作為戰場上的“師父”,卡爾少將不會放過機會考校這個年輕人。


    中級施法者理查德迅速組織好語言回答:“現在的勝利是建立在我們的戰術上——由流亡者軍隊消耗敵軍預裝填的彈藥,我軍在敵方裝填的空隙,以較低的火力密度突擊。


    “敵軍並沒有大規模減員,而且據我觀察,這支瓦盧瓦軍隊缺少騎兵,所以敵軍指揮官將騎兵布置在步兵陣線的後方,而非兩翼,以求騎兵的快速機動。


    “他們組織撤退時,雖然步兵紀律較差,我們在正麵取得了較大的戰果,但是原本在後方的騎兵現在負責斷後掩護,建製完備,戰鬥力沒有被削弱,因此我們的步兵方陣不應繼續追擊。”


    理查德的回答稱不上錯,但卡爾覺得還是有書卷氣。他下達完指令後解釋道:“你說得沒錯,但是這隻是戰術上的。


    “而且是沒有考慮全部因素的戰術。比如我軍有你這個比較強力的隨軍法師,同樣也有騎兵前衛,難道不可以投入到和敵方騎兵的戰鬥嗎?”卡爾對理查德釋放的【火球術】印象深刻,無論實際效果如何,僅僅是有法術出現在戰場上,就對敵人造成巨大的慌亂,並提振了己方的士氣。


    他繼續講:“但戰爭不是戰鬥,軍隊的一切行動應當以戰爭目標行動,一般情況下,對於一線的指揮官,戰爭目標就是來自軍部參謀部的指令。”


    理查德清楚,這次他所在的師是帝國北方軍的先頭部隊,但任務並非針對入侵者,而是要重整南方軍的編製,配合來自帝國心髒的軍事法庭,肅清消極避戰的南方軍指揮官。


    “合格的指揮官,應該認識到參謀部到前線的滯後性,因此可以在原有的具體目標上更進一步,在合適的時機促進大目標的達成,所以有了這次的戰鬥。


    “但如果繼續冒進,走出第二步:展開長距離追擊,我們就會失去其他部隊的配合策應,陷入孤軍無援、失去側翼掩護的危險。同時也不要指望現在的南方軍會對我們的遭遇及時作出反應。”


    原本整頓南方軍的第一步,他們要先收編聖王國流亡者的殘部。但卡爾看不上那一千人左右的散兵遊勇,在探知敵方突出部後大膽指定了戰鬥計劃,直接處理掉了流亡者的仆從軍,而對那些流亡貴族則禮遇有加,等著失去力量的他們喊“sir,thisway!”。


    在卡爾看來,自己的目標已經實現,現在瓦盧瓦軍突出部被迎頭痛擊,給了己方整頓薩洛邦國軍隊的空間和時間,隻需要等北方軍的其他軍團繼續南下,戰線就會無可阻擋地推回國境線。


    理查德則知道另一個信息,帝國的南北線軍列即將通車,屆時大量人員、“針對聖王國教會武裝”的秘密武器都會被投入戰場,首席駐軍法師和參謀部都謀求一舉摧毀瓦盧瓦王國最大的依仗——聖騎士團。


    少將做最後的部署:“簡要清點戰況和傷亡,著重統計、接收沒有被搪塞的火炮。前衛的騎兵部隊適當襲擾敵軍的斷後部隊,向其施加壓力,其餘的主力向薩洛駐軍地移動。


    “理查德,以上布置由你來發令。”他沒有放過鍛煉後輩的機會。


    “是!”


    卡爾少將掃視過硝煙盡散的戰場,毫不留戀地調轉坐騎的方向。


    中午,像趕羊一樣咬尾襲擾的敵對騎兵終於放棄了追擊,潰兵有了喘息之機。雖然離第二軍團的其他部隊已經相距不遠,但狄龍再次下達了休整和修築工事的指令。


    似乎他是個喜歡打呆仗的將領,但偏偏做了先鋒。


    直至傍晚時分,驚惶的士兵們才停下手中的活計,吃上一口熱的穀物粥。


    這時小兵們劫後餘生,開始琢磨起來。


    驕傲的瓦盧瓦人不明白,為什麽己方會一觸即潰,後來在逃跑的路上他們想通了,根源在於指揮官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我們被叛徒出賣了!有人的心和流亡貴族是一起的!”這樣的論調在潰兵中如病毒一樣爆炸式傳播,他們沒有說叛徒是誰,但不約而同在心中鎖定了相同的答案——指揮官狄龍!


    完全不知道危險將近的他還在提筆撰寫戰報:“我軍大破流亡者軍隊,後遇大股帝國軍隊,我軍及時轉進,最大限度保存了有生力量”


    他吹吹未幹的墨跡,心想如此一來也算是能給元帥、給國民議會一個交代。


    突然,臨時修築的營帳外響起一陣騷動,他頓時一驚,迅速抓住自己的佩劍,又把手摸向短銃。


    但幾陣槍響傳來,彈丸輕鬆穿過了營帳的帆布,直到沒入狄龍的身體才遇到些許阻力。


    太陽要沉入大地之時,“大叛徒、流亡貴族的包庇者、潛伏在王國軍隊的敵人”,原指揮官的腦袋被穿插在刺刀上遊行,一如瓦盧瓦納曾經的市執政官。


    瓦盧瓦納的民眾和國民會議沒有料到這場戰敗,比“潰軍處死狄龍”更讓代表和當局震驚的是,前線所有的將軍、指揮官都選擇撤退,打算固守在王國境內的要塞,速勝帝國南方邦國的計劃徹底破產。


    國民會議失去了對第二軍團的掌控,那麽這些軍人聽誰的指令?


    他們在等陛下查理十六,而查理十六在等帝國的軍隊開進瓦盧瓦納,解散國民會議,就如皇帝在密信和公開申明中承諾的那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法師?法術工程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古柳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古柳黃瓜並收藏法師?法術工程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