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萊文率領士兵抵達目標後,兵分三路直取三個炮台,想要在守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突襲成功。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他還是沒想到,這麽晚了竟然還有人沒睡著。
原本至少要到陣地前才會被發現,這下提前暴露了,被晚上睡不著外出散心的士兵發現了。
到這,德萊文也沒有其他辦法了,隻能強攻。幸好作戰剛開始,諾亞軍隊還有極高的人數優勢和準備優勢。
因為炮台內部條件比營地裏要惡劣,因此三個炮台裏的人員處於不滿編狀態。
本應該有上百人駐守的炮台裏麵,現在隻有數十人防衛,人數連滿編的一半都不到,就這,還處於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
於是,沒有付出多大的傷亡,德萊文率領的諾亞王國軍隊,就接連拿下兩座毫無準備的炮台。
可是,在奪取第三個炮台的時候,還是遇到了更大的意外。石灰岩率領自己的小隊,還有一些沒有睡著的士兵,已經向炮台支援過來。
進攻第三座炮台的諾亞王國士兵顯然沒想到,德亞王國竟然能這麽快集結反擊,石灰岩小隊還有其他加入的士兵,不下上百人,直接殺了這支諾亞王國精銳一個措手不及。
就這樣,一支百人隊為炮台裏的士兵贏得了準備時間。當石灰岩小隊的士兵抵擋不住進攻撤退之後,炮台也武裝起來了,黑漆漆的炮口如同巨獸一般,朝著突襲的諾亞軍隊傾瀉著怒吼。
“該死!”德萊文叫罵一聲,這意味著快速突襲計劃的破產。
而且更嚴重的是,如果不能將三座炮台全部拿下,就意味著不能完全切斷後城區對前城區的補給,反而是己方的突襲部隊就成了孤軍。
決心已下的德萊文,立刻命令己方控製的炮台發炮,掩護己方部隊,還有每座炮台留了一百五十名士兵據守。
其他的士兵跟隨德萊文前往支援第三座炮台戰場,一定要在德亞王國集結大部隊反到來之前,拿下第三座炮台。
伴隨著三座炮台的怒吼聲,整個祖安城都被驚醒過來。德萊厄斯也按照計劃,命令諾亞王國軍隊對前城區的各個敵軍炮台進行佯攻。
叛變的傭兵和海賊們,也把炮口對上了往日的友軍,轟鳴聲響徹了整座城市,前城區的德亞王國守軍也被拖住,無法援助後方。
而早在第一聲警報響起時,蓋倫就已經驚醒過來。等到炮聲響起時,蓋倫已經知道敵方想要截斷己方前後城區聯係的計劃。
蓋倫也立即發布了自己的作戰命令。
“傳令兵,快點去把部隊叫醒,命令部隊集結起來。還有讓趙信守住前城區的陣地,敵人這次應該隻是佯攻。”蓋倫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還有,讓炮台周圍各營的士兵,一定要守好炮台,等待後方的支援。”
此時,第三座炮台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為了完成作戰目標,德萊文迅速完成了變陣,突襲的主力部隊上千人被組織起來,朝著炮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眼看炮台在諾斯王國的軍隊進攻下搖搖欲墜,連營周圍的德亞士兵主力也終於集結完畢。
但此時,集結的部隊也遇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以此時他們的力量,根本無力擊潰來襲的諾斯王國軍隊,甚至還有被反殺的風險。
於是,在敵方的炮火掩護範圍外,上千人對著敵方幹瞪眼。因為,貿然發動總攻,更大的可能性是己方的這支援軍被更快的擊潰。
到那時候,敵軍沒有了顧忌,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炮台肯定也守不住了。
現在這種情況,至少諾斯王國還派出了三百人進行警戒,能讓敵人不能全力投入進攻。但此時,炮台的情況看起來也不太妙。
德亞王國軍隊的幾位軍官們,看著被猛烈進攻的己方炮台,也有些著急的爭論起來。有的人建議全力梭哈,有的人建議等待後方的援軍
至於騷擾援軍的選項,派的人少了沒用處,會損耗兵力;派的人多了就怕敵軍放棄攻堅,直接朝己方而來。說來也是,三百人警戒剛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點。
此時,炮台在進攻下已經顯得搖搖欲墜。來自上方的軍令終於到了。
上方的命令沒有要求這支唯一的援軍,朝著敵方進攻擊潰敵軍,也沒有要求他們坐觀成敗。而是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派人支援炮台。
不是解除炮台的圍攻,而是打破敵軍的封鎖,然後把人送入炮台的內部。炮台內缺的不是物資,而是作戰的人員。
基於此,這支部隊很快做出了反應。以兩百人作為一個梯隊。突破敵人的封鎖,把人送進炮台內部,畢竟敵人也隻有幾百人,不可能封鎖整個炮台。
還有一位軍官想到,隻要送人上去就行了,沒有特別說一定要是士兵。
於是,軍官把上次運送物資,還滯留在兵營裏的幾百名民夫也叫起來了。
這些人都是在德亞王國內征調來的,忠誠度也可以保證,甚至如果前線軍隊損失過大,軍官可以直接就地把他們編入戰鬥部隊補充人數。
就這樣,按照一百名名士兵,一百名民夫的方式組隊,人數補充援軍作戰就這樣開始。
前兩次進攻,計劃相當完好。在敵軍不能完全圍困炮台的情況下,有數十人進入炮台,有力的支撐了炮台的防禦,原本搖搖欲墜的陣地又穩固下來。
德萊文率領部隊進攻,在即將取得巨大進展的時候,敵軍火力突然得到了極大增強。德萊文很快聯係阻擊部隊,於是馬上得知了敵軍的戰鬥意圖。
於是,後麵的進攻就沒有前兩次那麽順利了,得知德亞軍隊的意圖後,德萊文很快調整了計劃進行針對。
每當德亞王國要進攻時,德萊文就會命令士兵放緩進攻,轉而消滅援助的德亞王國軍隊。
在針對之下,德亞軍隊後麵的六次進攻勞而無功,竟然沒有送入一個人。
而此時,距離上一次補充人數,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炮台又變得搖搖欲墜了。
麵對這種情況,德亞王國的軍官們也著急了,全軍又組織起了第九次進攻。而這一次進攻,把李領導的偽裝成民夫的革命軍們也編入出擊部隊了。
而與李一起進攻的,則是由已經修整好了的主動申請的石灰岩所率領的小隊。
在進攻開始之前,為了使進攻順利,軍官們又增兵一百人,提升進攻的成功率。
就這樣,三百人的援軍向著炮台發起了衝鋒。石灰岩率領的小隊,一馬當先發起進攻,短時間內竟然壓製了阻擊的敵軍。
而此時,原本想故技重施擊潰來犯部隊的德萊文,發現這次過來的援軍戰鬥力要比前幾次要強不少,人數也要更多,就猜想這是德亞王國的主力部隊。
德萊文於是就想要殲滅這支部隊,用來警告在外圍觀戰的其他敵軍,這樣能抽調更多部隊進攻炮台。
前線的諾斯王國阻擊部隊收到命令,很快後撤。根據德萊文的想法,是想把這支敵人的援軍引到己方的縱深地帶,然後用士兵包圍,然後用炮火協助消滅這支部隊。
而不出所料,進攻的石灰岩發現敵軍抵抗的不是很堅決,也是一口氣往縱深進攻了不少的距離,還把諾斯王國的阻擊部隊遲滯在了後方。
而此時,德萊文則率領著二百名諾斯王國精銳從兩翼進行迂回。
就在德亞王國援軍進攻的一切順利的時候,李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馬上找上了負責指揮這次作戰行動的石灰岩。
“石灰岩先生,我們這次可能已經掉入敵方的圈套了。”李說到,“從剛剛我們突破敵人的阻擊的時候就一直沒有受到敵軍炮火的襲擊,這肯定是敵人的圈套,是想引誘消滅我們。”
聽聞此言,石灰岩冷靜下來,確實這次進攻過於順利,甚至還沒有遭到被敵軍控製的兩座炮台的轟炸。
於是石灰岩向李請教。“李先生,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李也是沉聲道,“眼下返回肯定來不及了,遭到敵人的阻擊必定損失巨大。我的辦法隻有一個。”
如李所言,此時在後方的阻擊部隊已經重整了戰鬥隊形,他們有信心在德萊文親率部隊從兩翼包圍之前,頂住德亞王國援軍的退路。
“快,快!”左翼一支一百人的諾斯王國精銳,迅速朝著包圍圈的側翼補充。就當他們要抵達戰鬥崗位時,突然遭到了猛烈的襲擊。
原來,德亞王國援軍主動朝著左翼發起了反攻。
這就是李的辦法。在包圍圈還未形成之前,打一個時間差,主動朝周圍圈的一側發起進攻。
就這樣,在三百人的猛烈火力下,石灰岩眾人突破了一百名諾斯王國精銳的包圍,甚至眾人還要朝著諾斯王國進攻炮台的主陣地發起進攻。
不過,這一步並不是李的建議,而是另一支士兵隊伍軍官的主意。原本李是想脫離圍攻之後直接撤退的,但是另一名軍官進行了反對。
他的建議是仿照之前的行動,出其不意朝正在進攻炮台的諾斯王國軍隊進行突襲,突破敵人的陣地,對炮台進行支援。
因為此時他所率領的士兵在援軍中占有最多的人數,李和石灰岩也不得不受其裹挾。
因為現在隊伍在敵人的腹地,如果隊伍中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隊伍全軍覆沒。
這就有了三百人的德亞王國援軍,突襲正在進攻的五百名諾斯王國士兵的陣地。
短時間內還真的打了一個出其不意,援軍頑強衝過主陣地,同時向炮台的守軍發送了信號,讓他們接應援軍。
而援軍,由突襲之前的商議,在士兵們壓製其他的敵軍時,李率領戰鬥力弱的民夫,率先向炮台靠攏。
當李率領著眾人冒著敵人的炮火,一步一步朝著炮台的守軍接應的陣地走去的時候,被耍了的德萊文正暴跳如雷的帶領著幾百名士兵,快速的增援了剛被打擊的主陣地。
另外兩座炮台的大炮也沒有了之前短時間的沉寂,而是再次放開了炮口的怒吼。
結果麵對德萊文暴怒之下的進攻,正在糾纏的援軍士兵一下子就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原本援軍士兵應該接著李率領的民夫之後一起朝著炮台的方向靠攏,結果在強大的火力封鎖下,部隊根本突破不了。
麵對這種情況,許多士兵萌生退意,決定在包圍圈重新圍好之前,往來時的起點撤退。
而作為代表的那名軍官,也是立馬要求石灰岩率領隊伍立刻打通撤退的通道,讓士兵們撤退。
即使是石灰岩是小隊的軍官,也無法違背大多數人的意願。無奈之下,隻能率領士兵撤退,看著李率領的偽裝成民夫的革命軍,重新被圍困在炮台裏。
當李率領著人來到炮台之中後,發現炮台裏麵隻剩下數十人,這些人幾乎人人帶傷。
而炮台內部最大的一塊空地則用來放置屍體,此時屍體已經幾乎堆滿了整個空地。
接著,炮台的觀察手走過來對著李眾人說道,“等我們援軍退了,諾斯的黑甲兵肯定又要上來了。你們先跟著我們熟悉炮台陣地吧。”
李沒有意見,而革命軍眾人之前都接受過軍事訓練,也能很快的熟悉陣地的情況。以轟鳴的大炮聲為信號,黑兵的進攻又開始了。
而在石灰岩帶領的第九波援軍回到陣地之後,石灰岩立刻要求再次出動第十波援軍。
然而,這個請求卻為軍官們所拒絕,更準確的說,是軍官們已經無法再驅使士兵和民夫們再次發動一輪進攻。
在之前的進攻中,光戰死的士兵就不下兩百人,民夫更是死傷了一半以上。
麵對再次出動援軍的命令,除了石灰岩所帶領的小隊之外,其他的人都拒絕執行上麵的作戰命令。
見此情景,石灰岩隻能希望李先生能在炮台中堅持更久,至少堅持到後方集結的支援到來。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他還是沒想到,這麽晚了竟然還有人沒睡著。
原本至少要到陣地前才會被發現,這下提前暴露了,被晚上睡不著外出散心的士兵發現了。
到這,德萊文也沒有其他辦法了,隻能強攻。幸好作戰剛開始,諾亞軍隊還有極高的人數優勢和準備優勢。
因為炮台內部條件比營地裏要惡劣,因此三個炮台裏的人員處於不滿編狀態。
本應該有上百人駐守的炮台裏麵,現在隻有數十人防衛,人數連滿編的一半都不到,就這,還處於沒有絲毫準備的情況。
於是,沒有付出多大的傷亡,德萊文率領的諾亞王國軍隊,就接連拿下兩座毫無準備的炮台。
可是,在奪取第三個炮台的時候,還是遇到了更大的意外。石灰岩率領自己的小隊,還有一些沒有睡著的士兵,已經向炮台支援過來。
進攻第三座炮台的諾亞王國士兵顯然沒想到,德亞王國竟然能這麽快集結反擊,石灰岩小隊還有其他加入的士兵,不下上百人,直接殺了這支諾亞王國精銳一個措手不及。
就這樣,一支百人隊為炮台裏的士兵贏得了準備時間。當石灰岩小隊的士兵抵擋不住進攻撤退之後,炮台也武裝起來了,黑漆漆的炮口如同巨獸一般,朝著突襲的諾亞軍隊傾瀉著怒吼。
“該死!”德萊文叫罵一聲,這意味著快速突襲計劃的破產。
而且更嚴重的是,如果不能將三座炮台全部拿下,就意味著不能完全切斷後城區對前城區的補給,反而是己方的突襲部隊就成了孤軍。
決心已下的德萊文,立刻命令己方控製的炮台發炮,掩護己方部隊,還有每座炮台留了一百五十名士兵據守。
其他的士兵跟隨德萊文前往支援第三座炮台戰場,一定要在德亞王國集結大部隊反到來之前,拿下第三座炮台。
伴隨著三座炮台的怒吼聲,整個祖安城都被驚醒過來。德萊厄斯也按照計劃,命令諾亞王國軍隊對前城區的各個敵軍炮台進行佯攻。
叛變的傭兵和海賊們,也把炮口對上了往日的友軍,轟鳴聲響徹了整座城市,前城區的德亞王國守軍也被拖住,無法援助後方。
而早在第一聲警報響起時,蓋倫就已經驚醒過來。等到炮聲響起時,蓋倫已經知道敵方想要截斷己方前後城區聯係的計劃。
蓋倫也立即發布了自己的作戰命令。
“傳令兵,快點去把部隊叫醒,命令部隊集結起來。還有讓趙信守住前城區的陣地,敵人這次應該隻是佯攻。”蓋倫頓了一下,接著說道。
“還有,讓炮台周圍各營的士兵,一定要守好炮台,等待後方的支援。”
此時,第三座炮台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為了完成作戰目標,德萊文迅速完成了變陣,突襲的主力部隊上千人被組織起來,朝著炮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眼看炮台在諾斯王國的軍隊進攻下搖搖欲墜,連營周圍的德亞士兵主力也終於集結完畢。
但此時,集結的部隊也遇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境地,以此時他們的力量,根本無力擊潰來襲的諾斯王國軍隊,甚至還有被反殺的風險。
於是,在敵方的炮火掩護範圍外,上千人對著敵方幹瞪眼。因為,貿然發動總攻,更大的可能性是己方的這支援軍被更快的擊潰。
到那時候,敵軍沒有了顧忌,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炮台肯定也守不住了。
現在這種情況,至少諾斯王國還派出了三百人進行警戒,能讓敵人不能全力投入進攻。但此時,炮台的情況看起來也不太妙。
德亞王國軍隊的幾位軍官們,看著被猛烈進攻的己方炮台,也有些著急的爭論起來。有的人建議全力梭哈,有的人建議等待後方的援軍
至於騷擾援軍的選項,派的人少了沒用處,會損耗兵力;派的人多了就怕敵軍放棄攻堅,直接朝己方而來。說來也是,三百人警戒剛好卡在一個不上不下的點。
此時,炮台在進攻下已經顯得搖搖欲墜。來自上方的軍令終於到了。
上方的命令沒有要求這支唯一的援軍,朝著敵方進攻擊潰敵軍,也沒有要求他們坐觀成敗。而是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那就是派人支援炮台。
不是解除炮台的圍攻,而是打破敵軍的封鎖,然後把人送入炮台的內部。炮台內缺的不是物資,而是作戰的人員。
基於此,這支部隊很快做出了反應。以兩百人作為一個梯隊。突破敵人的封鎖,把人送進炮台內部,畢竟敵人也隻有幾百人,不可能封鎖整個炮台。
還有一位軍官想到,隻要送人上去就行了,沒有特別說一定要是士兵。
於是,軍官把上次運送物資,還滯留在兵營裏的幾百名民夫也叫起來了。
這些人都是在德亞王國內征調來的,忠誠度也可以保證,甚至如果前線軍隊損失過大,軍官可以直接就地把他們編入戰鬥部隊補充人數。
就這樣,按照一百名名士兵,一百名民夫的方式組隊,人數補充援軍作戰就這樣開始。
前兩次進攻,計劃相當完好。在敵軍不能完全圍困炮台的情況下,有數十人進入炮台,有力的支撐了炮台的防禦,原本搖搖欲墜的陣地又穩固下來。
德萊文率領部隊進攻,在即將取得巨大進展的時候,敵軍火力突然得到了極大增強。德萊文很快聯係阻擊部隊,於是馬上得知了敵軍的戰鬥意圖。
於是,後麵的進攻就沒有前兩次那麽順利了,得知德亞軍隊的意圖後,德萊文很快調整了計劃進行針對。
每當德亞王國要進攻時,德萊文就會命令士兵放緩進攻,轉而消滅援助的德亞王國軍隊。
在針對之下,德亞軍隊後麵的六次進攻勞而無功,竟然沒有送入一個人。
而此時,距離上一次補充人數,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炮台又變得搖搖欲墜了。
麵對這種情況,德亞王國的軍官們也著急了,全軍又組織起了第九次進攻。而這一次進攻,把李領導的偽裝成民夫的革命軍們也編入出擊部隊了。
而與李一起進攻的,則是由已經修整好了的主動申請的石灰岩所率領的小隊。
在進攻開始之前,為了使進攻順利,軍官們又增兵一百人,提升進攻的成功率。
就這樣,三百人的援軍向著炮台發起了衝鋒。石灰岩率領的小隊,一馬當先發起進攻,短時間內竟然壓製了阻擊的敵軍。
而此時,原本想故技重施擊潰來犯部隊的德萊文,發現這次過來的援軍戰鬥力要比前幾次要強不少,人數也要更多,就猜想這是德亞王國的主力部隊。
德萊文於是就想要殲滅這支部隊,用來警告在外圍觀戰的其他敵軍,這樣能抽調更多部隊進攻炮台。
前線的諾斯王國阻擊部隊收到命令,很快後撤。根據德萊文的想法,是想把這支敵人的援軍引到己方的縱深地帶,然後用士兵包圍,然後用炮火協助消滅這支部隊。
而不出所料,進攻的石灰岩發現敵軍抵抗的不是很堅決,也是一口氣往縱深進攻了不少的距離,還把諾斯王國的阻擊部隊遲滯在了後方。
而此時,德萊文則率領著二百名諾斯王國精銳從兩翼進行迂回。
就在德亞王國援軍進攻的一切順利的時候,李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馬上找上了負責指揮這次作戰行動的石灰岩。
“石灰岩先生,我們這次可能已經掉入敵方的圈套了。”李說到,“從剛剛我們突破敵人的阻擊的時候就一直沒有受到敵軍炮火的襲擊,這肯定是敵人的圈套,是想引誘消滅我們。”
聽聞此言,石灰岩冷靜下來,確實這次進攻過於順利,甚至還沒有遭到被敵軍控製的兩座炮台的轟炸。
於是石灰岩向李請教。“李先生,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李也是沉聲道,“眼下返回肯定來不及了,遭到敵人的阻擊必定損失巨大。我的辦法隻有一個。”
如李所言,此時在後方的阻擊部隊已經重整了戰鬥隊形,他們有信心在德萊文親率部隊從兩翼包圍之前,頂住德亞王國援軍的退路。
“快,快!”左翼一支一百人的諾斯王國精銳,迅速朝著包圍圈的側翼補充。就當他們要抵達戰鬥崗位時,突然遭到了猛烈的襲擊。
原來,德亞王國援軍主動朝著左翼發起了反攻。
這就是李的辦法。在包圍圈還未形成之前,打一個時間差,主動朝周圍圈的一側發起進攻。
就這樣,在三百人的猛烈火力下,石灰岩眾人突破了一百名諾斯王國精銳的包圍,甚至眾人還要朝著諾斯王國進攻炮台的主陣地發起進攻。
不過,這一步並不是李的建議,而是另一支士兵隊伍軍官的主意。原本李是想脫離圍攻之後直接撤退的,但是另一名軍官進行了反對。
他的建議是仿照之前的行動,出其不意朝正在進攻炮台的諾斯王國軍隊進行突襲,突破敵人的陣地,對炮台進行支援。
因為此時他所率領的士兵在援軍中占有最多的人數,李和石灰岩也不得不受其裹挾。
因為現在隊伍在敵人的腹地,如果隊伍中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很有可能導致整個隊伍全軍覆沒。
這就有了三百人的德亞王國援軍,突襲正在進攻的五百名諾斯王國士兵的陣地。
短時間內還真的打了一個出其不意,援軍頑強衝過主陣地,同時向炮台的守軍發送了信號,讓他們接應援軍。
而援軍,由突襲之前的商議,在士兵們壓製其他的敵軍時,李率領戰鬥力弱的民夫,率先向炮台靠攏。
當李率領著眾人冒著敵人的炮火,一步一步朝著炮台的守軍接應的陣地走去的時候,被耍了的德萊文正暴跳如雷的帶領著幾百名士兵,快速的增援了剛被打擊的主陣地。
另外兩座炮台的大炮也沒有了之前短時間的沉寂,而是再次放開了炮口的怒吼。
結果麵對德萊文暴怒之下的進攻,正在糾纏的援軍士兵一下子就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原本援軍士兵應該接著李率領的民夫之後一起朝著炮台的方向靠攏,結果在強大的火力封鎖下,部隊根本突破不了。
麵對這種情況,許多士兵萌生退意,決定在包圍圈重新圍好之前,往來時的起點撤退。
而作為代表的那名軍官,也是立馬要求石灰岩率領隊伍立刻打通撤退的通道,讓士兵們撤退。
即使是石灰岩是小隊的軍官,也無法違背大多數人的意願。無奈之下,隻能率領士兵撤退,看著李率領的偽裝成民夫的革命軍,重新被圍困在炮台裏。
當李率領著人來到炮台之中後,發現炮台裏麵隻剩下數十人,這些人幾乎人人帶傷。
而炮台內部最大的一塊空地則用來放置屍體,此時屍體已經幾乎堆滿了整個空地。
接著,炮台的觀察手走過來對著李眾人說道,“等我們援軍退了,諾斯的黑甲兵肯定又要上來了。你們先跟著我們熟悉炮台陣地吧。”
李沒有意見,而革命軍眾人之前都接受過軍事訓練,也能很快的熟悉陣地的情況。以轟鳴的大炮聲為信號,黑兵的進攻又開始了。
而在石灰岩帶領的第九波援軍回到陣地之後,石灰岩立刻要求再次出動第十波援軍。
然而,這個請求卻為軍官們所拒絕,更準確的說,是軍官們已經無法再驅使士兵和民夫們再次發動一輪進攻。
在之前的進攻中,光戰死的士兵就不下兩百人,民夫更是死傷了一半以上。
麵對再次出動援軍的命令,除了石灰岩所帶領的小隊之外,其他的人都拒絕執行上麵的作戰命令。
見此情景,石灰岩隻能希望李先生能在炮台中堅持更久,至少堅持到後方集結的支援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