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有言:父兄子弟,成年不分家者罰稅五年,服役三年;成年女子健全者,每育一子或一女,免稅賦一年,另獎耕地一畝;每村設學堂,本戶人口多交賦稅一成者其子女可免學費;男女同繼承權,有爵位者,其嫡襲爵,非嫡者,可按囑分封。


    前三條秦人都很贊同,但是最後一條關於繼承權的法案卻是遭到了反對,不說百姓不解,就連朝堂上的大臣們也是紛紛上書要求慕容壡針對第四條法令再斟酌斟酌,畢竟歷朝歷代都是男尊女卑,忽然一下要把女子的地位給提上來,擁有與男子一樣的權利……這些個老頑固們不跳腳才怪。


    慕容壡倒是看的開,大臣們說他們的,她隻是支著下巴聽著,也不作聲,直到有位大臣道,「這打戰是男子上的戰場,出生入死,保家衛國,朝中也是男子出仕,憂廟堂之憂,家中更是男子出力養家…忽然一下削奪了他們一半的繼承權…恐怕不妥吧王上?」


    「削奪?」慕容壡笑了一下,「孤哪裏是在削奪他們一半的繼承權呢?列位,既然今日說到這了,寡人便不妨與大家說道說道:


    秦國近四代,共七十三年,年年有爭戰,大大小小戰役加起來也有千百回了,秦軍死傷多少寡人心中有數,各位愛卿心裏也有數,因為戰爭,秦軍徵兵的年齡從二十降到了十八,又從十八降到了十六,難道還要再降到十四嗎?!多少家中父兄戰死,孤兒寡母,現在的秦國什麽也不缺,什麽也不怕,可是卻是缺人,怕沒人。新法男子成年分家,賦稅按戶收取,如此稅收便上去了,女子育有子女則賞,人口便上去了,甚至是收養孤寡幼童者亦然,流民便會安定下來,沿街乞討的孤兒單女也會逐漸被人收養,每村設有學堂,領養者亦是免費就讀,何樂不為?至於愛卿們所反對的男女同繼承權……」慕容壡冷笑了一下,「那依愛卿們的意思,寡人這王位也不該寡人坐了?」


    「臣知罪——」


    「王上萬年——」


    聞言,眾大臣們齊刷刷的跪了一地,都嗑著頭不敢吭聲,心生惶恐,光顧著吵了,竟然忘了他們的王便是女子了,若是他們擔心的是自己本來「理所當然」的權勢財富會被自己原來勾不成利益威脅的嫡係姐妹所分占,那按照他們的說法,他們的這個王…論起來……也就不該當王了。可問題是現在慕容壡已經是王了…還是名正言順的王,所以他們現在在這是糾著這問題不放的,不是直接在打王上的臉嗎?!想到此處,這些個大臣們心裏又是幾分懊惱,難道平日裏對宗室教法最是看中的公族們今個都不吭聲,合著是心裏早就有了譜!


    「愛卿們在想什麽呢?」慕容壡笑盈盈道,「自古尊卑有別,嫡庶亦是有別,怎麽?孤的法令有問題嗎?難不成各位愛卿們百年後分家產,不給嫡子嫡女,還給庶出的不成嗎?」


    「王上,話是這麽說的不錯,可針紮在自己身上才會疼啊!」


    「紮在自己身上才疼?」慕容壡冷笑道,「哦也對——論起來,寡人也是庶出,寡人這王位也不正,那要不寡人再改改新法:但凡子女,不分嫡庶,皆有繼承權?」


    「王上三思啊——」


    慕容壡拍桌大怒道,「三思?還三思什麽?古人常言不是要以身作則嗎?!你們不就想看看孤是要怎麽個做法嗎?正巧寡人還沒成婚,看這身體命也長不了,立儲亦立長,王室裏剛好有個嫡長公主慕容器,來啊!擬旨——立長公主器為太子——繼大秦國祚!!!」


    「吾王息怒——」


    「吾王息怒——」


    「吾王息怒——」


    現在公族裏的人倒真是要恨死這幫大臣們了,本來元月裏看慕容壡的意思是要在公族王室裏選個合適的繼承人的,慕容壡身體自幼就算不上太好,眼現讓她招夫生下繼承人也不太可能,在宗室裏選個繼承人倒是最合適不過了,大家都姓慕容,優秀的子弟人人都有這機會,現在好了,還沒輪到他們上場表現呢,這幫大臣們就在中間攪和來攪和去,硬是逼著慕容壡按著新法把公主器給立為儲君了,這繼承權的事本來就是上層人中默認了的事,都是嫡子嫡女才分的到的東西,誰還會給庶出的子女分些什麽個嗎?現在隻是擺在明麵上了來,王上要是不明著說嫡女亦有繼承權,她那王位不是明擺著日後讓人來說道?再者,民間新法育有子女便可賞良田一畝,不把女子的繼承權定下來,誰知道那些愚民會不會為了幾畝田拋殺女嬰?女的都死光了,連長大的機會都沒有了,男人們還能自己生孩子了不成?!倒時候倒黴的還不是自己?


    公族們一口牙咬碎了現在隻想掐死這些人,當著朝臣的麵立的旨,慕容壡就算是事後後悔想改也改不了,現在他們也隻能勸著王上立儲三思,立賢立長,二者缺一不可,看先太子那好鬥的天性,公主器想必也不會是個適合當王的大才,雖是嫡係,可從來也沒聽說過慕容壡對那侄女有過什麽親近之意,就連年節裏也隻是初二三依禮用了家宴,到了而今也沒另宣過公主器,他們沉著點氣,慕容壡現下是為了立威,風向遲早是要變的。


    朝堂不歡而散後大臣們都不敢再議新法令,也不敢加以推攔,所以新法在全國開展的很順利,為了讓百姓更好的理解新法,每郡每縣還派專人下鎮下鄉為百姓解讀新法,讀懂了新法後百姓也不像先前那般排斥新法了,尤其是立長公主器為儲君的旨意傳遍全國後,百姓們便更加對新法敬重了,他們猜測秦國出第二位女君王是遲早的事了,正因如些,向來巾幗不讓鬚眉的秦女們更加上進,新法實行半年後,秦國人口增長可觀,婦女亦是走出屋舍,在很多地方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甚至到了秦王壡執政後期,朝中也漸漸多了女子為官的身影,軍部亦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朝帝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Kivey徒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Kivey徒生並收藏一朝帝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