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花園的雪已經化了,冬去春來,萬物更生,朱顏看著獨自坐在禦花園的司徒道山,走近道:「司徒君,我有事和你商量。」
司徒道山抬頭應了一聲:「陛下請講。」
他已經開口和人說話了,隻是整個人和以前比,依舊沉默了不少。
朱顏道:「我想讓你當大相。」
即使沉穩入司徒道山,麵上還是一驚,「多謝陛下抬愛,但是我為罪臣之子。得陛下相救已蒙天大的恩德,實在不敢擔此重任。」
朱顏搖搖頭:「你是最適合的人選。」
司徒道山和朱顏的父親有些像,都是儒雅內斂的人,她的父親當大相的時候,和母親關係一直相敬如賓。
如今她做了女王,那她一定也要找一個父親那般品行的人。而司徒君是最適合的人選。
就這樣朱顏鐵了心,排除眾議,頗費了些功夫,真的立了司徒君為大相。
於此同時,朱顏也沒閑著,一直在暗中找人查司徒家的案子。
合光一年末,明泰出生。司徒君望著小小的明泰,本來無望的人生中,忽然像是亮起了一絲光。
他抱著明泰用紅布包裹著的小小身體,含著淚道:「謝謝陛下,陛下……謝謝你。」
千言萬語,說不盡的感謝。他以為他的人生完了,可是漫漫歲月,哪裏有那麽容易完的。
再艱難的日子都有熬到頭的時候,再痛苦的經歷也有慢慢沖淡的一天。
他的日子好起來了,他有兒子了,他會對著自己笑,他會咬著自己的手指吮吸,這個小生命和自己血脈相連。
日子走馬一般往前,合光二年春,大景的朝堂一片腥風血雨。
經過朱顏和司徒君的不斷努力,案子終於有了眉目,讓司徒家全族遭受災難的那封謀反信被證明居然是偽造的。
一時間天下譁然。民怨沸騰。
「永寧王活著的時候賑濟災民,興辦學堂,為咱們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唉!」
「我兒子就是去他辦的學堂讀書才考了出去,如今在外地做官,我永遠忘不了她老人家的恩情。如果沒有寧水王,我一介屠戶,怎麽有錢供得起兒子讀書!」
「這一家實在可憐,當年到底誰誰判的案子?」
「還能有誰,那鐵麵無私的沈金玉啊。」
「當時的先帝本來想把這案子拖一拖看看,可是那沈大人是個嫉惡如仇的性子,極力主張對謀反之人誅九族以儆效尤!如果沈大人當時有一絲惻隱之心,多查查案子,司徒家也未必是這樣的下場。」
「真是可憐了司徒一家。」
然而這件事最受打擊的卻是沈金玉。她無法容忍自己光輝的履歷和輝煌的人生居然犯下這麽嚴重的錯誤。當即一口血嘔在元和殿,從此一病不起,整個人迅速衰敗起來。
相比沈金玉,司徒道山反而是比較淡定的一個。他一直深信自己家族是被冤枉的,心心念念等了許久的沉冤昭雪,來臨那一刻卻有種如釋重負的平靜感。
之前因罪無法祭拜的宗廟牌位被他重新供奉的起來,他鄭重的點了一炷香,三叩首。不念前塵不念過往,抱著小小正的明泰,真的放下了這段沉痛的過往。
合光三年,司徒道山入前朝為官,一路從普通小吏到侍郎,合光四年,官至禮部尚書。
朝中人眼見當年赫赫有名的司徒家有捲土重來的趨勢,一時間坐不住了。
「不過是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真當自己怎麽樣嗎?」
「好好的後宮非要來摻和前朝,這在以前可沒有先例。」
「就是就是。」
「沒有陛下,他哪裏做得起這個禮部尚書。」
朱顏私下裏問司徒君:「司徒君,你可委屈?」
司徒君搖搖頭:「陛下於我有恩,能重新入仕途已是陛下恩德,外人說什麽,我不介意。」
朱顏是看在眼裏的,司徒家培養出的孩子總歸是錯不了的,朱顏在前朝並未如何幫他,他能有今天的一切,全是他自己掙過來的。
然而世人的偏見和嫉妒卻永遠不願意承認這些的。不管多麽優秀的人,隻要有大相這一層身份,他所有的努力都將歸為他是靠女人。
慕錦在一邊聽的聚精會神。明泰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的,大眼睛亮晶晶的,也不知道聽明白了多少。
朱顏拍了拍明泰的頭:「你太小了,大概是聽不懂的。」
明泰搖搖頭:「母親,我聽懂了,父親家裏被人陷害,母親救了父親。朝中的人說父親全靠母親。」
慕錦有些驚訝,她大概有點低估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了,其實他已經什麽都懂了。
朱顏溫和的笑了笑道:「我對不起你父親,當時我沒有別的法子保他。」
明泰小小的腦子拚命轉著,雖然故事聽明白了,但是他太年幼,還理不清大人之間的關係。
朱顏又轉頭看慕錦:「阿錦,我以前總以為,大相就該是像我父親那般的人。所以我後來選了司徒君。可是……」當她真的開始懂情愛的時候,才發現所謂的相敬如賓,所謂的適合,終究是個很荒謬的標準。
朱綺在大帳外的的桌旁坐著。眼睛時不時瞄向林子。看看天色皺著眉頭,有些焦急。
眼見四下沒什麽人,她不動神色站起身走到不遠處朱行慶的身邊,「行慶,她畢竟是我們手足……你不要……趁著還沒人發現……我去……」
司徒道山抬頭應了一聲:「陛下請講。」
他已經開口和人說話了,隻是整個人和以前比,依舊沉默了不少。
朱顏道:「我想讓你當大相。」
即使沉穩入司徒道山,麵上還是一驚,「多謝陛下抬愛,但是我為罪臣之子。得陛下相救已蒙天大的恩德,實在不敢擔此重任。」
朱顏搖搖頭:「你是最適合的人選。」
司徒道山和朱顏的父親有些像,都是儒雅內斂的人,她的父親當大相的時候,和母親關係一直相敬如賓。
如今她做了女王,那她一定也要找一個父親那般品行的人。而司徒君是最適合的人選。
就這樣朱顏鐵了心,排除眾議,頗費了些功夫,真的立了司徒君為大相。
於此同時,朱顏也沒閑著,一直在暗中找人查司徒家的案子。
合光一年末,明泰出生。司徒君望著小小的明泰,本來無望的人生中,忽然像是亮起了一絲光。
他抱著明泰用紅布包裹著的小小身體,含著淚道:「謝謝陛下,陛下……謝謝你。」
千言萬語,說不盡的感謝。他以為他的人生完了,可是漫漫歲月,哪裏有那麽容易完的。
再艱難的日子都有熬到頭的時候,再痛苦的經歷也有慢慢沖淡的一天。
他的日子好起來了,他有兒子了,他會對著自己笑,他會咬著自己的手指吮吸,這個小生命和自己血脈相連。
日子走馬一般往前,合光二年春,大景的朝堂一片腥風血雨。
經過朱顏和司徒君的不斷努力,案子終於有了眉目,讓司徒家全族遭受災難的那封謀反信被證明居然是偽造的。
一時間天下譁然。民怨沸騰。
「永寧王活著的時候賑濟災民,興辦學堂,為咱們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唉!」
「我兒子就是去他辦的學堂讀書才考了出去,如今在外地做官,我永遠忘不了她老人家的恩情。如果沒有寧水王,我一介屠戶,怎麽有錢供得起兒子讀書!」
「這一家實在可憐,當年到底誰誰判的案子?」
「還能有誰,那鐵麵無私的沈金玉啊。」
「當時的先帝本來想把這案子拖一拖看看,可是那沈大人是個嫉惡如仇的性子,極力主張對謀反之人誅九族以儆效尤!如果沈大人當時有一絲惻隱之心,多查查案子,司徒家也未必是這樣的下場。」
「真是可憐了司徒一家。」
然而這件事最受打擊的卻是沈金玉。她無法容忍自己光輝的履歷和輝煌的人生居然犯下這麽嚴重的錯誤。當即一口血嘔在元和殿,從此一病不起,整個人迅速衰敗起來。
相比沈金玉,司徒道山反而是比較淡定的一個。他一直深信自己家族是被冤枉的,心心念念等了許久的沉冤昭雪,來臨那一刻卻有種如釋重負的平靜感。
之前因罪無法祭拜的宗廟牌位被他重新供奉的起來,他鄭重的點了一炷香,三叩首。不念前塵不念過往,抱著小小正的明泰,真的放下了這段沉痛的過往。
合光三年,司徒道山入前朝為官,一路從普通小吏到侍郎,合光四年,官至禮部尚書。
朝中人眼見當年赫赫有名的司徒家有捲土重來的趨勢,一時間坐不住了。
「不過是靠著裙帶關係上位,真當自己怎麽樣嗎?」
「好好的後宮非要來摻和前朝,這在以前可沒有先例。」
「就是就是。」
「沒有陛下,他哪裏做得起這個禮部尚書。」
朱顏私下裏問司徒君:「司徒君,你可委屈?」
司徒君搖搖頭:「陛下於我有恩,能重新入仕途已是陛下恩德,外人說什麽,我不介意。」
朱顏是看在眼裏的,司徒家培養出的孩子總歸是錯不了的,朱顏在前朝並未如何幫他,他能有今天的一切,全是他自己掙過來的。
然而世人的偏見和嫉妒卻永遠不願意承認這些的。不管多麽優秀的人,隻要有大相這一層身份,他所有的努力都將歸為他是靠女人。
慕錦在一邊聽的聚精會神。明泰在一邊眼睛一眨不眨的,大眼睛亮晶晶的,也不知道聽明白了多少。
朱顏拍了拍明泰的頭:「你太小了,大概是聽不懂的。」
明泰搖搖頭:「母親,我聽懂了,父親家裏被人陷害,母親救了父親。朝中的人說父親全靠母親。」
慕錦有些驚訝,她大概有點低估了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了,其實他已經什麽都懂了。
朱顏溫和的笑了笑道:「我對不起你父親,當時我沒有別的法子保他。」
明泰小小的腦子拚命轉著,雖然故事聽明白了,但是他太年幼,還理不清大人之間的關係。
朱顏又轉頭看慕錦:「阿錦,我以前總以為,大相就該是像我父親那般的人。所以我後來選了司徒君。可是……」當她真的開始懂情愛的時候,才發現所謂的相敬如賓,所謂的適合,終究是個很荒謬的標準。
朱綺在大帳外的的桌旁坐著。眼睛時不時瞄向林子。看看天色皺著眉頭,有些焦急。
眼見四下沒什麽人,她不動神色站起身走到不遠處朱行慶的身邊,「行慶,她畢竟是我們手足……你不要……趁著還沒人發現……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