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個時候,公孫策已經將密信上的契丹文解讀完畢,在包拯耳邊小聲說了兩句。
“玲瓏姑娘且先坐著,本府去去就來。”包拯沖玲瓏點點頭,和公孫策一起去了後屋。
片刻之後,隻有公孫策一人出來,他對玲瓏說:“姑娘如今處境危險,不如暫時留在開封府,在下已讓下仆收拾好了客房,還請姑娘隨在下來。”
玲瓏自然很感激,如果包大人還要她回到水深火熱的秦府,她也不是不願意,隻是難免會失望。
公孫策見她一副又悲又喜的模樣,不由安慰道:“姑娘莫要擔心,秦府那邊,暫時不會怎麽樣的。”
玲瓏自嘲地笑:“如今府裏上下都在為老爺服喪,哪裏人會關心我去了何處?”
“如此一來,倒也不壞,等他們發現你不在時,大人的計劃就差不多要收尾了。”公孫策微微一笑。
“包大人有何計劃?”玲瓏自覺失言,忙抿了抿唇,“對不起,這不該是我過問的。”
公孫策也不介意:“無妨,姑娘不必擔心,大人自有妙計。姑娘若是覺得寂寞,正好開封府內還有新住客,正可互相做伴。”
公孫策說的新住客,並不是大理世子。畢竟大理世子受傷的原因不明,不宜表露身份,甚至與外人接觸。
他所說的,是如今正被朝廷通緝的張宏祖。
“是你?!”還不等公孫策為玲瓏介紹,她就已經看見站在月下手捧書卷的張宏祖了。玲瓏不由驚叫:“你怎麽會在這裏!”
張宏祖是怎麽來到開封府的?
這個過程其實還挺崎嶇的。
卻說那日龐昱派人在薊州境內秘密搜尋張宏祖,仍是慢了一步,被人打暈帶走的張宏祖隨後被丟到一個小縣衙當中。
幕後之人買通了當地縣令,於是暈暈乎乎的張宏祖被丟了一頭一臉的所謂“證據”,把殺人罪名強行按在他的頭上,連申辯都沒有,直接判了個午時斬首。
像這種刺殺朝廷命官的罪名,最起碼也要把證據和供詞提交給開封府,由開封府做出判罰,沒想到當地縣令視律法如兒戲,秘密開審張宏祖,又想秘密行刑。
要不是古時砍頭有很多講究,比如一定要在正午陽氣最重的時候砍頭,否則張宏祖隻怕會當場斃命。
幸好,那幾個時辰拯救了張宏祖的性命。
龐昱的貼身侍衛冷孤獨(自從白玉堂來了以後,他就不再是‘貼身’的了),原先是江湖中人,他拜的師父在三教九流中都有些人脈,薊州自然也有,冷孤獨讓他們留意薊州境內不尋常的事,還真被那些江湖人士發現了端倪。
邊境的小縣城是很少有秘密的,因為這些地方時不時就會有戰事,哪怕沒有公案,縣衙的大門也要開著才行,不然出了什麽意外,縣令們難辭其咎。
然而關押張宏祖的縣令做賊心虛,審問張宏祖的時候就關閉了縣衙大門,隻想等第二天午時砍落人頭之後再開放,以免中途出了什麽事故,讓煮熟的鴨子飛了。也是幕後之人許諾了他不少好處,給縣令編織了一個美夢,否則縣令還不敢這般擅自主張。
隻是美夢還沒做完,冷孤獨就找到了張宏祖,並把他從大牢裏救出來了。
張宏祖罪名尚未洗清,隻能偷偷的帶走,龐昱好人做到底,把他打包送到了開封府。
而經此一劫,張宏祖對安樂侯的那點敵意也煙消雲散,知無不言地把自己被人打暈後的遭遇都告訴了龐昱。
那縣令發現張宏祖和幕後之人給他的“證據”都丟了,竟然因為害怕被幕後人算帳,連夜收拾細軟棄官而逃,最後被人發現扭送了當地官府,這又是後話了。
且說送走張宏祖的第二天,龐昱就找上了韓琦的大帳。
彼時韓琦正和幾名心腹開作戰會議,畢竟遼人還陳兵邊境,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想怎麽做,他們必須有備無患。
見到來人是龐昱時,韓琦其實心裏有幾分不喜的。
朝廷官員遭人刺殺,兇手還是他們帶來的人,論理和他韓琦沒有任何關係,可偏偏這些人都在他的保護下,至少他的兵在兇手逃跑時沒有發現,所以他身上也有一部分責任,而連日來都搜索不到那名兇手,讓他大將軍的威名有點掛不住了,朝廷來的那些官員又對他有些埋怨,這些韓琦都不能當做看不到。
遇事就把責任推給別人,平日裏又狗眼看人低,韓琦能對那些朝中來人有好臉色就怪了。
而且安樂侯年少不知事,非要強調有兩名刺客,平白增添眾人的擔憂,對案情沒有半點好處。
所以在看到龐昱後,韓琦隻是掀了掀眼皮:“安樂侯所謂何事?若不是什麽要緊事,還請安樂侯不要隨意接近大帳,若有軍情泄露,論罪可不是打打板子就能過去的。”
“我自然是有要事來見將軍,還請將軍屏退旁人。”龐昱說。
韓琦皺了皺眉:“有話何不當著大家的麵說?”
“此乃機要之事,隻能對將軍說。”龐昱八風不動地回答。
韓琦心中更加惱怒,但礙於對方身上有爵位,又是龐太師之子,隻好耐下性子遣走了其他人,又對龐昱身邊的白玉堂瞪了一眼,怒極反笑:“安樂侯說有要事對本將軍說,我遣退了所有人,安樂侯身邊的這個怎麽不遣退?”
“他是我的朋友,並非旁人。”龐昱簡單解釋,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和韓琦周旋,直接道:“將軍先別生氣,等你看過我帶來的東西後再氣不遲。”
韓琦冷哼,臉色不好,卻仍給了侯爺一個麵子,“這是什麽?”
龐昱遞上一個不起眼的包裹,緩緩展開,裏麵是染血的劍,還有一件沾了血的外袍。另有幾封書信,是模仿張宏祖的字跡給秦鵬年寫的,大意是未來女婿答應會做到什麽什麽事,請老丈人把女兒許配給他的懇切之詞。
“這……這些是?”韓琦皺了皺眉,他自然不會看不出這些是張宏祖的罪證,但那把兇器他已經讓人嚴加看管了,如果龐昱要拿走,看守的人也會知會他一聲的。“安樂侯這是何意?”
“這些東西,並非出自軍營,而是從薊州縣內的府衙搜出來的。”龐昱看了一眼韓將軍的表情,又說,“更匪夷所思的是,那縣令的大牢裏竟關著咱們遍尋不著的張宏祖,還打算隔天就秘密將其斬首。”
“這……?!”韓琦再蠢,也明白過來,一個縣令絕對沒有這般擅作主張的膽子,而且一個逃犯也不可能將他殺人的證據都帶在身上,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己是殺人犯嗎?
這時,一旁的白玉堂懶洋洋地開口道:“劍確實是殺人的劍,劍上的血也應該是秦鵬年的,隻因製式相同,我們以為隻有一把劍,其實是兩把。若大人不信,可遣人去查一查,看看那把兇器還在不在帳內。”
不用去查,韓琦也知道是在的,他對秦鵬年的死也是耿耿於懷,所有的證據都保存得好好的,除了秦鵬年的屍體送回汴京交給家人安葬以外。
“玲瓏姑娘且先坐著,本府去去就來。”包拯沖玲瓏點點頭,和公孫策一起去了後屋。
片刻之後,隻有公孫策一人出來,他對玲瓏說:“姑娘如今處境危險,不如暫時留在開封府,在下已讓下仆收拾好了客房,還請姑娘隨在下來。”
玲瓏自然很感激,如果包大人還要她回到水深火熱的秦府,她也不是不願意,隻是難免會失望。
公孫策見她一副又悲又喜的模樣,不由安慰道:“姑娘莫要擔心,秦府那邊,暫時不會怎麽樣的。”
玲瓏自嘲地笑:“如今府裏上下都在為老爺服喪,哪裏人會關心我去了何處?”
“如此一來,倒也不壞,等他們發現你不在時,大人的計劃就差不多要收尾了。”公孫策微微一笑。
“包大人有何計劃?”玲瓏自覺失言,忙抿了抿唇,“對不起,這不該是我過問的。”
公孫策也不介意:“無妨,姑娘不必擔心,大人自有妙計。姑娘若是覺得寂寞,正好開封府內還有新住客,正可互相做伴。”
公孫策說的新住客,並不是大理世子。畢竟大理世子受傷的原因不明,不宜表露身份,甚至與外人接觸。
他所說的,是如今正被朝廷通緝的張宏祖。
“是你?!”還不等公孫策為玲瓏介紹,她就已經看見站在月下手捧書卷的張宏祖了。玲瓏不由驚叫:“你怎麽會在這裏!”
張宏祖是怎麽來到開封府的?
這個過程其實還挺崎嶇的。
卻說那日龐昱派人在薊州境內秘密搜尋張宏祖,仍是慢了一步,被人打暈帶走的張宏祖隨後被丟到一個小縣衙當中。
幕後之人買通了當地縣令,於是暈暈乎乎的張宏祖被丟了一頭一臉的所謂“證據”,把殺人罪名強行按在他的頭上,連申辯都沒有,直接判了個午時斬首。
像這種刺殺朝廷命官的罪名,最起碼也要把證據和供詞提交給開封府,由開封府做出判罰,沒想到當地縣令視律法如兒戲,秘密開審張宏祖,又想秘密行刑。
要不是古時砍頭有很多講究,比如一定要在正午陽氣最重的時候砍頭,否則張宏祖隻怕會當場斃命。
幸好,那幾個時辰拯救了張宏祖的性命。
龐昱的貼身侍衛冷孤獨(自從白玉堂來了以後,他就不再是‘貼身’的了),原先是江湖中人,他拜的師父在三教九流中都有些人脈,薊州自然也有,冷孤獨讓他們留意薊州境內不尋常的事,還真被那些江湖人士發現了端倪。
邊境的小縣城是很少有秘密的,因為這些地方時不時就會有戰事,哪怕沒有公案,縣衙的大門也要開著才行,不然出了什麽意外,縣令們難辭其咎。
然而關押張宏祖的縣令做賊心虛,審問張宏祖的時候就關閉了縣衙大門,隻想等第二天午時砍落人頭之後再開放,以免中途出了什麽事故,讓煮熟的鴨子飛了。也是幕後之人許諾了他不少好處,給縣令編織了一個美夢,否則縣令還不敢這般擅自主張。
隻是美夢還沒做完,冷孤獨就找到了張宏祖,並把他從大牢裏救出來了。
張宏祖罪名尚未洗清,隻能偷偷的帶走,龐昱好人做到底,把他打包送到了開封府。
而經此一劫,張宏祖對安樂侯的那點敵意也煙消雲散,知無不言地把自己被人打暈後的遭遇都告訴了龐昱。
那縣令發現張宏祖和幕後之人給他的“證據”都丟了,竟然因為害怕被幕後人算帳,連夜收拾細軟棄官而逃,最後被人發現扭送了當地官府,這又是後話了。
且說送走張宏祖的第二天,龐昱就找上了韓琦的大帳。
彼時韓琦正和幾名心腹開作戰會議,畢竟遼人還陳兵邊境,不知道他們下一步想怎麽做,他們必須有備無患。
見到來人是龐昱時,韓琦其實心裏有幾分不喜的。
朝廷官員遭人刺殺,兇手還是他們帶來的人,論理和他韓琦沒有任何關係,可偏偏這些人都在他的保護下,至少他的兵在兇手逃跑時沒有發現,所以他身上也有一部分責任,而連日來都搜索不到那名兇手,讓他大將軍的威名有點掛不住了,朝廷來的那些官員又對他有些埋怨,這些韓琦都不能當做看不到。
遇事就把責任推給別人,平日裏又狗眼看人低,韓琦能對那些朝中來人有好臉色就怪了。
而且安樂侯年少不知事,非要強調有兩名刺客,平白增添眾人的擔憂,對案情沒有半點好處。
所以在看到龐昱後,韓琦隻是掀了掀眼皮:“安樂侯所謂何事?若不是什麽要緊事,還請安樂侯不要隨意接近大帳,若有軍情泄露,論罪可不是打打板子就能過去的。”
“我自然是有要事來見將軍,還請將軍屏退旁人。”龐昱說。
韓琦皺了皺眉:“有話何不當著大家的麵說?”
“此乃機要之事,隻能對將軍說。”龐昱八風不動地回答。
韓琦心中更加惱怒,但礙於對方身上有爵位,又是龐太師之子,隻好耐下性子遣走了其他人,又對龐昱身邊的白玉堂瞪了一眼,怒極反笑:“安樂侯說有要事對本將軍說,我遣退了所有人,安樂侯身邊的這個怎麽不遣退?”
“他是我的朋友,並非旁人。”龐昱簡單解釋,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和韓琦周旋,直接道:“將軍先別生氣,等你看過我帶來的東西後再氣不遲。”
韓琦冷哼,臉色不好,卻仍給了侯爺一個麵子,“這是什麽?”
龐昱遞上一個不起眼的包裹,緩緩展開,裏麵是染血的劍,還有一件沾了血的外袍。另有幾封書信,是模仿張宏祖的字跡給秦鵬年寫的,大意是未來女婿答應會做到什麽什麽事,請老丈人把女兒許配給他的懇切之詞。
“這……這些是?”韓琦皺了皺眉,他自然不會看不出這些是張宏祖的罪證,但那把兇器他已經讓人嚴加看管了,如果龐昱要拿走,看守的人也會知會他一聲的。“安樂侯這是何意?”
“這些東西,並非出自軍營,而是從薊州縣內的府衙搜出來的。”龐昱看了一眼韓將軍的表情,又說,“更匪夷所思的是,那縣令的大牢裏竟關著咱們遍尋不著的張宏祖,還打算隔天就秘密將其斬首。”
“這……?!”韓琦再蠢,也明白過來,一個縣令絕對沒有這般擅作主張的膽子,而且一個逃犯也不可能將他殺人的證據都帶在身上,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別人自己是殺人犯嗎?
這時,一旁的白玉堂懶洋洋地開口道:“劍確實是殺人的劍,劍上的血也應該是秦鵬年的,隻因製式相同,我們以為隻有一把劍,其實是兩把。若大人不信,可遣人去查一查,看看那把兇器還在不在帳內。”
不用去查,韓琦也知道是在的,他對秦鵬年的死也是耿耿於懷,所有的證據都保存得好好的,除了秦鵬年的屍體送回汴京交給家人安葬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