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看?”龐昱悄聲問白玉堂。
“不是同一個刺客。”白玉堂簡短地說。
“這麽說來還有一個刺客了?”龐昱皺著眉站起身,轉向韓琦,“韓大人,刺殺秦大人的刺客找到了嗎?”
“若老夫沒猜錯的話,應當就是方才意圖刺殺侯爺的那個刺客。”韓琦摸了摸鬍鬚,自信地說,“否則在營地戒嚴的情況下還能混入兩個刺客,那老夫手下的兵也太沒用了!”
“大人可讓仵作來驗屍,刺殺我的刺客用的兵器乃是劍,而秦大人卻死於刀傷。”龐昱擲地有聲道。
“侯爺可能還不清楚,刺殺秦大人的兵器就在這個帳篷裏,刺客匆忙之間丟了兇器,又從別處尋劍來防身也是有可能的。”韓琦不以為意。
“既然那刺客還要來殺我,為何不帶上那把刀呢?”龐昱緊接著問。
“都說了,他是匆忙之間扔下的……”
“大人可看過秦大人身上的傷口?傷口有好幾處,顯然動手之人還有些猶豫,而那個自刎的刺客卻隻用了一劍就死得透透的了。試問,一名刺客,為何自殺的手段比殺人還要熟練?”龐昱不給對方喘息的時間,又接著問。
“你!”韓琦身為大將軍,還從未有人用逼問的口吻和他說話,頓時臉色又黑又紅,“安樂侯!你究竟想說什麽!”
“沒什麽,隻是希望大人不要以為兇手已經伏誅了。”龐昱盯著韓琦的眼睛道,“今日營地裏,至少有兩名刺客,分屬兩個不同的勢力。”
韓琦的臉色精彩極了,氣得吹鬍子瞪眼。
龐昱可顧不上韓琦是不是在下屬麵前丟了臉,他得確保韓琦有足夠的警惕心才行,畢竟韓琦才是遼人重點盯防的人物,不管刺客到底是不是遼人,都能看出他們對大宋必然沒有好心。
“嗬,想不到小螃蟹還會沖人揮鉗子啊!”白玉堂揶揄地看著龐昱。
“不說明白,韓將軍又怎會信我?”走出帳篷的龐還有些氣,腮幫子氣鼓鼓的,“那些個大人,看我年紀輕,都拿我當擺設!”
你比擺設好看,白玉堂本想這麽說來著,可話到嘴邊又成了:“說起來,方才你可搶了我的詞兒,那是我先發現的,我還沒收你的銀兩呢!”
“白玉堂,你看哪個大俠像你這般斤斤計較的?”
“我可從未自稱大俠。”白玉堂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忽然笑道,“原來你對我的評價竟如此之高?大俠,嗯?”
第24章 行刺案17
大宋營地裏混入兩名刺客,其中一個自刎身亡,另一個逃走,自刎的那個身上有狼圖騰,初步被認定為是契丹人——也就是遼國派來的刺客,而另一名刺客的身份也不是很難猜,隻要逐一排查營地裏剩下的人,大家都心中有數。
因為,張宏祖失蹤了。
這樣似乎就能和龐昱與白玉堂之前的推斷對上號來,兩個刺客,一個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好手,一個是下手都要猶豫的生手——那張宏祖不就是個連血都沒見過的書生嗎,他殺起人來會猶豫,一點都不奇怪啊!更何況張宏祖與秦侍郎還有舊怨,他與冰姬情投意合,秦侍郎偏偏就不願答應他們的婚事,這準女婿早就心懷怨恨了,如今營地裏混入刺客,他趁機殺了老丈人,栽贓給刺客,豈不是正好?
於是在許多人眼中,張宏祖的失蹤,也能看作是畏罪潛逃了。
但這個說辭有許多漏洞,其一,張宏祖是如何知道營地裏有刺客的?需知傳出有刺客的消息還是秦鵬年的屍體被人發現之時。其二,若張宏祖真想借刺客行事,那他就不會畏罪潛逃,而該留下來,假裝什麽都沒發生才是。
所以對於韓老將軍蓋棺論定下的結論,龐昱隻是敷衍地應了一聲,沒有當真。
“真相究竟如何,隻能等我們自己去找了。”龐昱輕輕扣上茶杯蓋,將滿杯的花香留在容器中,皺眉思索,“但從何處查起,又是個問題。”
最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那個自刎的刺客,雖說他留下了狼圖騰,但遼人的反應卻與之相悖,若真是遼人派出的刺客,他們萬不該狼狽撤離,好像怕惹禍上身一樣。並且,那刺客除了一個圖騰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特徵能夠證明他是契丹人了。許是從小受訓的緣故,那刺客的鬚髮皮膚也與遼人有細微的不同,乍看之下確實身材壯碩如北地之人,但頭髮似乎黑得太純粹了些,而不像一般的北方胡人帶了點棕色或褐色的。
龐昱在地獄時聽過獄友的“科普”,越是靠近“赤道”的人種,身體裏的“黑色素”就越多,若是從大宋最南端再往南走個十萬八萬裏的,那裏的人膚色會變得更黑,而再往南,甚至有一種人皮膚黑似焦炭,黑夜裏根本看不見的那種!
那麽反之,北地人常年處在天寒地凍中,發色眸色都偏淡,尤其是不事勞作的那些王族貴族們。否則當年也不會傳出慕容氏的艷名,就連後世某位作家寫的武俠小說裏,也將慕容氏遺族寫得風流俊秀,若非他一心復國,也不會讓對他傾心的容貌似仙的表妹心灰意冷,轉投他人懷抱。
說起來,那慕容復好像和龐昱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如果慕容復真的存在,他倒想看看和白玉堂相比,二人誰的武功更高些,誰的容貌氣度更勝一籌。
不過想來應該還是慕容復不及白玉堂,整日沉浸在國讎家恨謀權篡位中的人畢竟不可能真的瀟灑,在心境上就落了下乘。
想著想著,龐昱忽然回身,暗罵自己:怎麽又幫著白玉堂說話了!那混蛋桀驁不羈,還老不把自己當外人,常常占自己的便宜,有什麽好的!
白玉堂見龐昱說著說著,不但聲音變小了,連手中的茶水都涼了也不知換一盞,更盯著自己呆呆地瞧,心裏不知有多舒坦,嘴上揚起一抹邪氣的笑容,伸手又捏了下龐昱的臉蛋:“瞧著你爺爺看作甚?知道五爺的好了?”
“誰說你好了!無恥!”被人猜中心思,龐昱惱羞成怒,飛快反駁,打掉白玉堂的爪子後正色道,“若是公孫先生也在,他定能瞧出端倪來。可惜,公孫先生就算能從開封府過來,書信一來一往,再等他動身,那刺客的屍身早就腐爛了……”
聞言,白玉堂也正經許多:“那你不妨暫時將這刺客丟開,先去想想秦鵬年一案。”
“這話怎麽說?”龐昱好奇地看他。
烏黑的眼珠子明亮純澈,直勾勾地看著一個人時,最能勾得人心癢。白玉堂喉結上下滾動,嗓音比平時沙啞一分,卻沒被龐昱聽出來,“秦鵬年死,張宏祖失蹤,傻子也能將這兩人串聯起來。況且栽贓之人還用了心思,在刀傷上下功夫,一則說明此人對兵器頗為熟悉,二則是心思細膩,連書生體弱都考慮了進去。”
“三則,他在營地裏也有一定權力,熟悉營地布防,才能避開耳目,將張宏祖神不知鬼不覺地弄出去,造成他‘畏罪潛逃’的假象。”龐昱順著白玉堂的話往下說,眼睛陡然一亮。
“不是同一個刺客。”白玉堂簡短地說。
“這麽說來還有一個刺客了?”龐昱皺著眉站起身,轉向韓琦,“韓大人,刺殺秦大人的刺客找到了嗎?”
“若老夫沒猜錯的話,應當就是方才意圖刺殺侯爺的那個刺客。”韓琦摸了摸鬍鬚,自信地說,“否則在營地戒嚴的情況下還能混入兩個刺客,那老夫手下的兵也太沒用了!”
“大人可讓仵作來驗屍,刺殺我的刺客用的兵器乃是劍,而秦大人卻死於刀傷。”龐昱擲地有聲道。
“侯爺可能還不清楚,刺殺秦大人的兵器就在這個帳篷裏,刺客匆忙之間丟了兇器,又從別處尋劍來防身也是有可能的。”韓琦不以為意。
“既然那刺客還要來殺我,為何不帶上那把刀呢?”龐昱緊接著問。
“都說了,他是匆忙之間扔下的……”
“大人可看過秦大人身上的傷口?傷口有好幾處,顯然動手之人還有些猶豫,而那個自刎的刺客卻隻用了一劍就死得透透的了。試問,一名刺客,為何自殺的手段比殺人還要熟練?”龐昱不給對方喘息的時間,又接著問。
“你!”韓琦身為大將軍,還從未有人用逼問的口吻和他說話,頓時臉色又黑又紅,“安樂侯!你究竟想說什麽!”
“沒什麽,隻是希望大人不要以為兇手已經伏誅了。”龐昱盯著韓琦的眼睛道,“今日營地裏,至少有兩名刺客,分屬兩個不同的勢力。”
韓琦的臉色精彩極了,氣得吹鬍子瞪眼。
龐昱可顧不上韓琦是不是在下屬麵前丟了臉,他得確保韓琦有足夠的警惕心才行,畢竟韓琦才是遼人重點盯防的人物,不管刺客到底是不是遼人,都能看出他們對大宋必然沒有好心。
“嗬,想不到小螃蟹還會沖人揮鉗子啊!”白玉堂揶揄地看著龐昱。
“不說明白,韓將軍又怎會信我?”走出帳篷的龐還有些氣,腮幫子氣鼓鼓的,“那些個大人,看我年紀輕,都拿我當擺設!”
你比擺設好看,白玉堂本想這麽說來著,可話到嘴邊又成了:“說起來,方才你可搶了我的詞兒,那是我先發現的,我還沒收你的銀兩呢!”
“白玉堂,你看哪個大俠像你這般斤斤計較的?”
“我可從未自稱大俠。”白玉堂眼珠子滴溜溜一轉,忽然笑道,“原來你對我的評價竟如此之高?大俠,嗯?”
第24章 行刺案17
大宋營地裏混入兩名刺客,其中一個自刎身亡,另一個逃走,自刎的那個身上有狼圖騰,初步被認定為是契丹人——也就是遼國派來的刺客,而另一名刺客的身份也不是很難猜,隻要逐一排查營地裏剩下的人,大家都心中有數。
因為,張宏祖失蹤了。
這樣似乎就能和龐昱與白玉堂之前的推斷對上號來,兩個刺客,一個是經過嚴格訓練的好手,一個是下手都要猶豫的生手——那張宏祖不就是個連血都沒見過的書生嗎,他殺起人來會猶豫,一點都不奇怪啊!更何況張宏祖與秦侍郎還有舊怨,他與冰姬情投意合,秦侍郎偏偏就不願答應他們的婚事,這準女婿早就心懷怨恨了,如今營地裏混入刺客,他趁機殺了老丈人,栽贓給刺客,豈不是正好?
於是在許多人眼中,張宏祖的失蹤,也能看作是畏罪潛逃了。
但這個說辭有許多漏洞,其一,張宏祖是如何知道營地裏有刺客的?需知傳出有刺客的消息還是秦鵬年的屍體被人發現之時。其二,若張宏祖真想借刺客行事,那他就不會畏罪潛逃,而該留下來,假裝什麽都沒發生才是。
所以對於韓老將軍蓋棺論定下的結論,龐昱隻是敷衍地應了一聲,沒有當真。
“真相究竟如何,隻能等我們自己去找了。”龐昱輕輕扣上茶杯蓋,將滿杯的花香留在容器中,皺眉思索,“但從何處查起,又是個問題。”
最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是那個自刎的刺客,雖說他留下了狼圖騰,但遼人的反應卻與之相悖,若真是遼人派出的刺客,他們萬不該狼狽撤離,好像怕惹禍上身一樣。並且,那刺客除了一個圖騰之外,就再也沒有其他特徵能夠證明他是契丹人了。許是從小受訓的緣故,那刺客的鬚髮皮膚也與遼人有細微的不同,乍看之下確實身材壯碩如北地之人,但頭髮似乎黑得太純粹了些,而不像一般的北方胡人帶了點棕色或褐色的。
龐昱在地獄時聽過獄友的“科普”,越是靠近“赤道”的人種,身體裏的“黑色素”就越多,若是從大宋最南端再往南走個十萬八萬裏的,那裏的人膚色會變得更黑,而再往南,甚至有一種人皮膚黑似焦炭,黑夜裏根本看不見的那種!
那麽反之,北地人常年處在天寒地凍中,發色眸色都偏淡,尤其是不事勞作的那些王族貴族們。否則當年也不會傳出慕容氏的艷名,就連後世某位作家寫的武俠小說裏,也將慕容氏遺族寫得風流俊秀,若非他一心復國,也不會讓對他傾心的容貌似仙的表妹心灰意冷,轉投他人懷抱。
說起來,那慕容復好像和龐昱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如果慕容復真的存在,他倒想看看和白玉堂相比,二人誰的武功更高些,誰的容貌氣度更勝一籌。
不過想來應該還是慕容復不及白玉堂,整日沉浸在國讎家恨謀權篡位中的人畢竟不可能真的瀟灑,在心境上就落了下乘。
想著想著,龐昱忽然回身,暗罵自己:怎麽又幫著白玉堂說話了!那混蛋桀驁不羈,還老不把自己當外人,常常占自己的便宜,有什麽好的!
白玉堂見龐昱說著說著,不但聲音變小了,連手中的茶水都涼了也不知換一盞,更盯著自己呆呆地瞧,心裏不知有多舒坦,嘴上揚起一抹邪氣的笑容,伸手又捏了下龐昱的臉蛋:“瞧著你爺爺看作甚?知道五爺的好了?”
“誰說你好了!無恥!”被人猜中心思,龐昱惱羞成怒,飛快反駁,打掉白玉堂的爪子後正色道,“若是公孫先生也在,他定能瞧出端倪來。可惜,公孫先生就算能從開封府過來,書信一來一往,再等他動身,那刺客的屍身早就腐爛了……”
聞言,白玉堂也正經許多:“那你不妨暫時將這刺客丟開,先去想想秦鵬年一案。”
“這話怎麽說?”龐昱好奇地看他。
烏黑的眼珠子明亮純澈,直勾勾地看著一個人時,最能勾得人心癢。白玉堂喉結上下滾動,嗓音比平時沙啞一分,卻沒被龐昱聽出來,“秦鵬年死,張宏祖失蹤,傻子也能將這兩人串聯起來。況且栽贓之人還用了心思,在刀傷上下功夫,一則說明此人對兵器頗為熟悉,二則是心思細膩,連書生體弱都考慮了進去。”
“三則,他在營地裏也有一定權力,熟悉營地布防,才能避開耳目,將張宏祖神不知鬼不覺地弄出去,造成他‘畏罪潛逃’的假象。”龐昱順著白玉堂的話往下說,眼睛陡然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