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離單膝跪地,隨後保證說。


    “陛下,此事臣心意已決,若上天降罪,在我王離一人,與大秦無關!”


    嬴昭沉思片刻說。


    “好,尚方寶劍給你了,你自己看著辦,朕最後就是要一個結果。”


    王離雙手接過尚方寶劍,高聲道。


    “謝陛下!臣定不辱使命!”


    一天後,王離身佩尚方寶劍,跨騎駿馬,一路疾馳,身後揚起滾滾煙塵。


    他帶著使命奔赴關押滑國敗兵的營地,馬蹄聲如急促的鼓點,打破了路途的寂靜。


    當王離抵達營地時,一股壓抑而沉重的氣氛撲麵而來。


    滑國敗兵們或坐或臥,個個神色惶恐,他們的衣衫襤褸,麵容憔悴,仿佛失去了靈魂的軀殼。


    王離勒住韁繩,駿馬長嘶一聲,停了下來。


    他矯健地翻身下馬,然後大步登上高處的土台,俯視著台下這些敗兵,聲若洪鍾地大聲說。


    “爾等犯我大秦,本當全部誅殺以正國法,以揚國威,但陛下仁慈,心懷天下,給了你們一線生機。”


    敗兵之中,有一人顫顫巍巍地喊道。


    “將軍饒命,我們也是被迫參戰的,實在是無奈之舉,家中老小皆盼著我們歸去,我們實在是別無選擇啊!”


    王離冷笑一聲,那笑聲中充滿了不屑。


    “戰場之上,沒有借口,生死存亡隻在一念之間,如今,願為大秦效力者,可免一死,否則,休怪我劍下無情!”


    他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敗兵們的心頭。


    一部分敗兵猶豫了,他們開始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權衡著利弊。


    最終,有一部分人站了出來,表示願意歸順大秦,為其效力。


    然而,仍有一些強硬分子梗著脖子喊道。


    “要殺便殺,我們絕不屈服,我們生是滑國人,死是滑國鬼,寧死不屈,絕不背叛自己的國家!”


    王離眼神一凜,猶如寒夜中的閃電,怒喝道。


    “冥頑不靈!既然你們如此不識時務,就休怪我無情!”


    隨即,他果斷地揮劍下令:“殺!”


    一時間,喊殺聲四起,如雷霆乍驚,大秦的士兵們如猛虎下山,衝向那些拒不投降的滑國敗兵。


    刀光劍影交錯,鮮血四濺,營地瞬間化作修羅場,慘叫聲、呼喊聲、兵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經過一番激烈的殺戮,王離終於處理完了滑國敗兵之事。


    他滿身疲憊,戰袍上血跡斑斑,他翻身上馬,快馬加鞭地返回朝堂,向嬴昭複命。


    嬴昭端坐在龍椅之上,待王離走進朝堂,便迫不及待地問。


    “事情可辦妥了”


    王離單膝跪地,拱手回道。


    “陛下,不願歸順者,已全部處置。”


    嬴昭既有欣慰,又有憂慮,緩緩說。


    “王離,此事你做得果斷,但也難免引起一些爭議。”


    王離拱手道。


    “陛下,為了大秦的長治久安,臣不得不如此,戰場之上,容不得半點心慈手軟,否則便是對大秦的不忠,對百姓的不義。”


    此時,朝堂上一位名叫張衡的大臣站了出來,他神色凝重。


    “王將軍此舉,雖解一時之憂,但恐落下殘暴之名,於大秦聲譽有損,還望陛下三思,莫要讓大秦背負不仁不義之名,以免引起他國的仇視和百姓的恐慌。”


    王離看向那大臣,目光犀利。


    “我隻問你,若留下這些心懷不軌的敗兵,日後他們再次叛亂,誰來負責是你嗎,張大人”


    張衡一時語塞,額頭上冒出冷汗:“這……”


    王離繼續說。


    “我為大秦消除隱患,問心無愧。若因一時之仁,而給大秦留下禍根,那才是千古罪人!”


    又有一位大臣名叫李進說。


    “王將軍,可曾想過那些敗兵的家人,他們若得知親人被殺,豈不心生怨恨日後若是群起而攻之,大秦又將陷入戰亂之中。”


    王離回道。


    “戰爭本就殘酷,他們既然上了戰場,就該料到有此結局,若因婦人之仁而留禍根,才是對大秦百姓的不負責任,我們不能因小失大,為了一時的憐憫,而置大秦的安危於不顧。”


    嬴昭沉思片刻。


    “好了,此事已定,不必再議,王離,接下來你對邊境防禦有何打算”


    王離微微躬身,沉思片刻後說。


    “陛下,臣建議在邊境增設烽火台,加強巡邏,以防外敵再次入侵,同時,訓練新兵擴充軍備,提高我軍的戰鬥力,隻有如此,方能保大秦邊境安穩,百姓安居樂業。”


    李賢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


    “王將軍,如此大動幹戈,勞民傷財,是否有些過了如今國內百廢待興,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恐怕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引發民怨。”


    王離淡然回應。


    “李大人,居安思危方能保太平,若不加強防禦,一旦有敵來犯,損失將更為慘重,到那時,百姓遭受的苦難將更加深重。”


    嬴昭點頭道:“王離所言有理,就依此行事。”


    然而,此事過後,王離在朝中的處境愈發艱難,一些大臣暗中聯合,對王離百般刁難。


    一日,王離在朝堂上提出一項軍事改革的建議,旨在提高軍隊的作戰效率和戰鬥力。


    一位名叫陳啟的大臣立即反對道。


    “王將軍,你的想法過於激進,恐會擾亂軍心,如今軍隊剛剛經曆戰事,需要的是休整和安撫,而非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


    王離據理力爭。


    “陳大人,若不改革,我軍如何適應新的戰爭形勢如今各國都在發展壯大,我們若固步自封,必將被淘汰。”


    又有大臣附和道。


    “王將軍,莫要一意孤行,還是應當謹慎行事,多聽聽眾人的意見,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王離怒聲道。


    “你們隻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如何保大秦江山我一心為了大秦的強盛,為了百姓的安寧,你們卻處處阻撓,究竟是何居心”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嬴昭也是有些無奈,隻能說。


    “王愛卿,有些事情不能太過於心急,此事容後再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菜鳥秘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菜鳥秘書並收藏大秦:開局怒懟祖龍,我拉著扶蘇要造反最新章節